劉秀受了幾年的窩囊氣,他這次打算一雪前恥

話說建武十年正月,隨著西線漢軍的節節勝利,劉秀頓時放下了心,他要開始指揮北線漢軍展開反攻。受了幾年的窩囊氣,他這次打算一雪前恥,將盧芳一舉驅出塞外!劉秀的第一個重點目標,當然是盧芳集團的東部重鎮——高柳!他的部署是兵分兩路,從東、南兩路向高柳發動總攻:在高柳之東,特詔上谷太守王霸、漁陽太守陳訢二人為前鋒,王常、侯進作為後援預備隊跟進;在高柳之南,劉秀令大司馬吳漢為主將,又令朱祐出常山,接應大司馬吳漢的主力北上。這一次,吳漢汲取了前幾次失敗的教訓,再也不敢稍有大意。他率領主力取道河內、上黨、太原三郡,在路上與朱祐會合之後,飛速殺入雁門郡境內。

劉秀受了幾年的窩囊氣,他這次打算一雪前恥

高柳守將賈覽聽說漢軍分兩路大舉來犯,聲勢浩大,自知凶多吉少。他一面急派人北上向匈奴求救,一面組織就地防禦。再說捕虜將軍王霸,他率領漢軍前鋒直逼高柳。不料,匈奴單于派來的左南將軍數千騎兵來援,王霸立即轉身迎戰,雙方會戰於平城。結果漢軍大獲全勝,斬首數百級,一舉將匈奴人驅逐出塞。王霸率軍直追到長城以外,一直到看不見敵影才返回。一年前慘敗於匈奴、退守樓煩的驃騎大將軍杜茂,也急忙率部北上,與王霸聯合攻打盧芳部將尹由把守的重鎮崞縣、繁畤,皆不克。賈覽雖然外援斷絕,卻並未後退。他堅守高柳,各地部下也頑強守城。

劉秀受了幾年的窩囊氣,他這次打算一雪前恥

吳漢攻擊了幾個月,高柳崞縣、繁畤等戰略要地,還是被盧芳集團所控制。吳漢這次帶了六萬大軍北征,依舊所得甚微。總體來看,劉秀戰前的戰略目標並未實現。南線方面,在徵南大將軍岑彭的頑強奮戰之下,戰局慢慢出現了轉機。他率領馮駿、田鴻、李玄等人殊死搏殺,將“成家軍”一舉趕回了川口的江關附近。田戎為了阻止岑彭入川,在江上架設起浮橋、鬥樓,設立橫柱,斷絕水道,結營山上以拒漢兵。岑彭多次率軍圍攻,卻始終無法取得更大的戰果。經過多次的失敗,岑彭覺得,不發展樓船艦隊是不行了!於是,他下令砍伐樹木、竹子,打造“直進樓船”、“冒突露橈”數千艘,為今後的大舉入川作準備。

劉秀受了幾年的窩囊氣,他這次打算一雪前恥

與北線的勞而無功、南線的四平八穩不同,在西線方面,漢軍的形勢越來越有利。建武九年秋,來歙指揮西線漢軍頂住了北上的“成家軍”田弇、趙匡的大舉北犯,使關中安如磐石,而且,他還親率馮異等將領打破了隴道要隘,深入隴右腹地。虎牙大將軍蓋延西擊街泉、略陽、清水諸屯聚,所向披靡。建威大將軍耿弇率軍將高平縣第一城團團圍住。由此來看,漢軍攻克冀縣、上邦、高平最後幾個據點,拿下隴右全境,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到了建武十年春末,經過整整一年的血戰,徵西大將軍、夏陽侯馮異攻克上邽,擒殺田弇、趙匡,全殲守軍。劉秀大悅,親賜馮異璽書褒揚:“聞吏士精銳,水火不避,購賞之賜,必不令將軍負丹青,失斷金!”至此,朔寧王隗純的外援已經完全斷絕,除了孤懸於安定郡的高平縣第一城以外,他只剩下最後一座城池—冀縣。

劉秀受了幾年的窩囊氣,他這次打算一雪前恥

但是,漢軍想要打下冀縣,卻並不容易。冀縣之東有一座落門山,落門聚就是山下的小城,漢軍要想拿下冀縣,落門是當然的必拔之地!而對於隗純集團來說,落門則是其賴以生存的最後一道屏障。為了做最後的困獸之鬥,隗純將周宗、行巡、苟宇、趙恢等殘兵敗將聚集起來,死守這最後的要塞。奪取了上邦之後,馮異驅動諸部漢軍,沿渭水西進,準備向這座要塞發動進攻。由於血戰連年,漢軍也是一樣損失慘重。諸將都覺得漢軍久戰,鋒銳已疲,紛紛建議:“馮大將軍,我軍疲勞,其勢浸弱,不如東歸休兵,來日再戰!”馮異道:“每集兵一次,談何容易?賊人氣息奄奄,此刻不擊,更待何時?”

劉秀受了幾年的窩囊氣,他這次打算一雪前恥

他力排眾議,堅決貫徹劉秀速戰速決的戰略,力主西進之議。在激烈的落門攻防戰中,因隴軍據險死守,漢軍付出了很大的傷亡代價,卻始終無法拿下落門。主將,更槽糕的是馮異卻因積勞成疾,患了重病臥床不起。這位屢建殊勳的徵西大將軍,再也沒能重新站起來。這年夏天,馮異病逝於落門軍中。馮異的英年早逝,是劉秀不可彌補的損失。他的死,猶如砍掉了劉秀的一隻臂膀,使得劉秀在軍事用人方面,顯得更加捉襟見肘。馮異是劉秀手下少有的文武雙全的帥才,也是劉秀手下事實上的“頭牌大將”。在私德方面,他甘於寂寞,謙遜自守,從不貪功,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在治軍、民政方面,他愛兵如子,厚待百姓,深受當地民眾愛戴。

劉秀受了幾年的窩囊氣,他這次打算一雪前恥

馮異的名頭雖然不及鄧禹、吳漢、耿弇、岑彭、來歙、景丹等人響亮,但是他的戰功卻實屬開國名將之首。他是將星閃耀的雲臺二十八名將之中,最為璀璨奪目的一顆將星!在幾次關鍵性的大決戰中,馮異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屢立殊勳,其表現可圈可點。他曾守孟津、逼洛陽、戰弘農、克崤山,縱橫中原,奠定中原大業。他又曾臨危受命,西征關中,扼守秦嶺,威震巴蜀,力挽狂瀾,決戰隴右無論局面多麼艱難,他都毫不畏懼,指揮若定,英雄本色盡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他一生的寫照。遺憾的是,他雖然為天下統一付出了半生努力,卻沒能親眼見到“四海歸一”,實在令人惋惜!

劉秀受了幾年的窩囊氣,他這次打算一雪前恥

從建武九年開始,隨著祭遵、馮異等名將的先後故去,劉秀的老對手隗囂也成為泉下亡魂。建武十年的這個秋天,在劉秀的心中,除了即將勝利的喜悅,更多的可能是蕭瑟秋風帶來的陣陣寒意。八月中,劉秀從洛陽出發,再赴長安。在這裡,他要親自指揮消滅隗氏集團的最後決戰……好了,我們今天就聊到這裡,喜歡這方面歷史故事的朋友可以和我交流一下,我們下期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