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那些頻繁更換對象的大學生?

情訴者


筆者認為,大學時光是一段最美的記憶。現在社會越來越開放,在大學談戀愛也再正常不過了。大部分大學生還是以較負責任的態度在談戀愛,哪怕畢業後走到一起的不多,但初心總是好的。然而,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總有少部分人換戀愛對象就和換件衣服一樣隨意。筆者對此有以下幾觀點。

1.首先,這種行為必然是不道德的,是對愛情的褻瀆。中國文化幾千年,對待愛情,我們的共識還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段美妙的愛情應該是有始有終,天長地久的。雖然現在世界上有些地方宣揚所謂的“開放”、“自由”,但筆者還是比較尊崇祖宗傳下來的思想。

2.其次,這種做法完全是一種尋歡作樂,這樣的人以後對社會無益。這樣的人必然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說的好聽點叫好奇心。也許明明知道不道德,還要如此去做,試問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以後能對社會有何貢獻?如果稍有不慎,反而成為社會的渣子,這樣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3.說到這裡,也許還有人覺得,這只是個人行為,與社會何干。甚至還有人認為筆者這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我想說兩句話:第一,如果你的兒子女兒如此,你覺得這是一種好的導向?第二,如果你的兒子女兒是被他們換來換去當中的一個,你還會羨慕?

對待這個問題,筆者堅決予以不齒。大學生是學習知識的,但更是學習社會、學習做人的。就應該潔身自好,健康向上。





一滴水墨憶華年


這可真是個範圍很大的問題,首先說第三個,最好的愛情觀和愛情關係?我只能說這和兩個人的性格,認知有關,就像你問什麼才是幸福,不同經歷的人會有不同的定義,很多感情問題的回答都是告訴基本應該有的觀念:相互尊重,理解體貼,能愛護對方,相處也活潑自然。

但是,我想說的是,最好的感覺,是在你心裡的啊

在初戀的人眼裡,小心呵護而倍感甜蜜的心動,每一次相遇,一句加油相互鼓勵,就是我能想到的“最好”;在相守的人眼裡,細水長流就很溫柔,一起看過的風景,在時光裡沉澱醞釀,歷久彌香。

回到第一個問題,所謂“愛情應該不將就”,我想說,愛情也好,人生的選擇也罷,愛情是我們生命中很美好的一部分,取捨與否,選擇在你,沒有誰的逼迫,如果拿起,是因為你因之感受到幸福,如果放下,是因為在你心裡還有更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沒有絕對的標準,愛一直都很美好。

第二個問題,頻繁換對象≠對愛不認真,我覺得時間長短,以及走出上一段感情的快慢,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但不能代表感情的深淺,可能相處時間不長,但已足夠刻骨銘心,只能說,如果本著對自己和另一半負責的態度,希望不要盲目答應,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喜歡對方,是否能夠給予對方照顧,一起的時候全心全意,那麼哪怕無可奈何分開,也不留遺憾。至於那些對待感情不認真的人,不尊重愛的人,怎麼好意思要求別人真心相待呢?就呵呵看著吧,畢竟每個人對找到對的人的執念深淺不一。

希望對的人出現時,你能堅定地走向他/她,不迷惑,不慌張,不猶豫。


紙糊醬


不好說,有的人在頻繁更換對象中找到魅力,喜歡跟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就好像每天都在換不同風格的衣服,很有滿足感。

他們的思想更開放一些,不會覺得談太多對象是不好意思的一件事,不在意外界的眼光和看法。

談多少都無所謂,自己的愛好,但保護好自己是必須的,而且不要用兒戲的心態去開始一段感情,把別人當兒戲,自己本身也就成了兒戲中的笑話,認真開始的戀情,不管是多少次,都值得尊重。



斯人若彩虹823


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中國的大學除了象“985”,“211”,一些重點軍事院校,重點省屬、部屬等錄取條件比較高的大學外,也出現了一些民辦大學,高職高專類學校等,各種學校畢業的學生都叫大學生,大學生素質良莠不齊。

大學階段是一個人知識積累的重要成長階段,應該以學習為主,遇上自己談的來的異性朋友,正常交往無可厚非,情商高往往智商也可能高,相反,一些花錢就可以上的學校,個別學生不務正業,談朋友朝三暮四,學習卻一塌糊塗,這樣的人就是給大學生抹黑!


風雨兼程2658


大學中,談戀愛的學生,不是每個人更換對象的頻率都是那麼高的,只能說少數人是這樣,這類人,他們社交圈子一般都很廣泛,會和很多同學交朋友,在他們感覺並不是和異性談戀愛,可能只是玩玩而已,彼此有好感,就漸漸地玩在了一起,但是當他們接觸一段時間後,互相都膩了,可能就會再次的和其他人玩在一起,畢竟大學校園,各類人都有。


願守你百歲無憂



百味情感99


現在的這種現象是普遍現象,所以要用普通的心態去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