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都志丹——志丹攻略

延安 · 志丹

志丹縣位於陝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

地理位置為徑108°11′56″~109°3′48″,36°21′23″~37°11′47″之間。

北緯東部和安塞縣相接,西北部與吳起、靖邊縣相連,東南部和甘泉、富縣毗鄰,西南部與甘肅省合水縣、華池縣交界。

2011年,志丹縣總人口14.1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6萬人,人口密度為35.4平方公里。

志丹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變化明顯,但分配不均,冬季長達189天,夏季只有9天。

年平均日照時間為2332小時,年平均氣溫8.1℃,年均降水量474.2毫米,年均無霜期142天。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風景如畫

劉志丹烈士陵園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劉志丹烈士陵園位於志丹縣城所在地保安鎮,坐北面南,面積3.3萬平方米。整個陵園建築富有民族特色,莊嚴肅穆。

園內還有造型獨特的地球碑一通,上刻陝甘寧邊區圖示,並鐫刻"陝甘寧邊區的創造者"幾個大字。陵園深處是烈士紀念堂和劉志丹將軍之墓。陵園內還辟有烈士紀念館,展出各類文物及烈士生平簡介。劉志丹是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奠基者。

保安革命舊址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保安革命舊址,位於今陝西省志丹縣城北炮樓山麓,1936年7月3日至1937年1月10日為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來到志丹後,當地居民主動騰出,供其居住和辦公。張聞天、周恩來、博古、朱德、王稼祥、李維漢、林育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一同在這裡戰鬥和生活過。現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寧山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永寧山位於志丹縣永寧鎮,洛河東側,崾子川口對岸,海拔1312米,東西走向,長2.2公里,寬1.5公里,全為紅砂石質,山樑向洛河突起一山嘴,洛水環繞東、西、南三面,山嘴巍然獨立,峭崖絕壁,早在宋代就建為防犯古寨。寨分三層,上層雄居突兀的山頂,中層微向傾十分陡峻,下層通洛河供汲飲,可容千人,清同治年四亂,避者百戶,依恃天險,久攻不克。據《保安縣誌》載,宋代以前,其山按山質為石,酷似樓,上鑿有臺,而得名“石樓臺”,後世憑其天險為屏障,建古寨以避戰亂,土著者認為“永遠安寧”,便又稱為永寧山。解放前,曾一度成為保安縣民國政府駐地。民國十六年(1927年)八月,縣長賀耀武在山的西側摩崖題刻“洛上奇峰”四個大字,寬1米,長4米,字體遒勁有力。永寧山高小曾是劉志丹將軍的母校,也是本縣最早的黨團支部誕生地。

盤龍寺石塔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盤龍寺石塔,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西北志丹縣廟岔村東南盤龍寺遺址內。建於明成化十一年(1475)。塔身為六稜形,全用花崗岩分層製作,除塔座外,共七層,通高5.73米。塔座為浮雕仰覆蓮瓣形束腰須彌座。七層塔體每層下部均用兩層浮雕式仰蓮瓣作裝飾,每層六角形的塔簷簷角各浮雕怪獸獸頭。第二層塔體六個面分別刻有牡丹、佛龕、佛像。三、四、五層六個面各有一佛龕,內刻坐佛一尊。六、七兩層的六個面,相間隔一個面刻一佛龕,內刻一坐佛,其他三個面為素平面。塔剎由四層寶珠形和一個四稜錐體剎尖組成,第三層寶珠上刻有三層浮雕仰蓮瓣裝飾。

中國抗日紅軍大學舊址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中國抗日紅軍大學舊址,位於志丹縣城南端橋溝口。依紅石崖而鑿教室、崗哨、辦公窯,地勢峭拔隱蔽,令人歎為觀止,亦能防空。現存有原校長-、教育長羅瑞卿等人的舊居和大楊樹下的"露天講堂"。紅大第一期學員在這時學習,人數達1063人。毛澤東曾給學員講課。

九吾山(馬頭山)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九吾山森林公園位於志丹縣東南40公里的永寧鎮孫樹坪村。

山上昔日道士生活的石庵內存有一尊真身坐化泥塑彩繪像,2005年經正式尋查確定後,志丹縣組織有關專家學者,採用現代技術進行分析論證,初步認定成像時代應為明末清初,是目前已知唯一一件這類雕塑品,該坐化像全國罕見,我省首例,對於研究古代宗教,民族融合,文物保護與醫學上最早的乾屍處理以及自然科學方面都有重要價值。

同時,九吾山又是大革命時期陝北紅色根據地之一,這裡曾是劉志丹將軍建設的兵工廠,是陝北紅軍重要的軍事基地,在革命年代發揮了巨大作用。

秦直道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據文物普查和考古專家訂證:清代縣誌載“聖人道在縣東七里,赫連勃勃起自夏臺入長安,平山谷開此道”之說有誤,應為秦馳道的一條支脈,名秦直道。

秦直道在縣境內經4鄉36村,全長105公里。南從甘泉縣安家溝越洛河入志丹縣永寧鄉柏樹畔村,經孫樹坪、巷渠、任窯子、安條、麻灣子、牛棚圪、曹家畔、土門,又經雙河鄉南梁、新崾嶮、楊坬塌、陳莊科、楊灣、東溝門、白楊樹灣、花園寺,侯市鄉土窯子、中莊灣、新勝條、李條、何條、周條、劉條、小河灣、王南溝、南崾嶮、陽灣、膠泥條、負山、寺灣、胡家溝、張溝門,杏河鎮楊崖根、太平崾嶮至曹老莊出縣境,入安塞縣曹嘴子村。

境內殘存路面最寬處50米,最窄處5米,路跡明顯可辯。多依山勢塹山成路,劈峁為道,埡口寬暢,逢溝渠多夯築,道路寬直。現多已闢為耕地、村址和自生林帶。1992年雙河境東溝門至白楊樹灣段直道遺址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長城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戰國秦長城即秦昭襄王長城,橫跨甘肅、陝西、寧夏、內蒙古四省區的十餘個縣市,在志丹縣轄區經金鼎鎮的馬蓮崾峴,沿羅平川、楊青川向薛岔溝間的分水嶺越洛河支流薛岔溝出志丹。

珍饈美味

志丹羊肉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陝西地理標誌產品,志丹羊肉,盛名已久,自古有“山保安,牛羊山”之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吳起/志丹就是狄戎等少數民族的遊牧區,到北宋,牧業已很發達。宋廷曾令保安軍榷場每年貢羊2萬隻。清代縣訓導武東旭《山城四時詩》雲:“山中夏日好風光,火傘凌空亦不妨。款客何愁人帶熱,當窗詎東草迎涼。

糜子黃酒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糜子黃酒是陝北地區志丹縣人民在整理、挖掘、繼承族民間釀酒工藝的基礎上,採用最新技術和現代理化分析手段研製開發的一種風味獨特的新型保健酒。糜子黃酒採用黃土高原特產糜子、陝北高原腹地甘泉水,有濃郁的糜子香氣,入口微甜,後味醇厚, 營養價值極高,並有一定藥用價值。

志丹地椒椒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志丹地椒是陝西省延安市志丹縣的特產。地椒,別名地椒椒、百里香、山椒。唇形科,多年生類灌木狀草本植物。地椒被稱為志丹三寶之一。

剁蕎麵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志丹蕎麵是陝西延安志丹縣的特產。蕎麥是志丹的上等雜糧之一。它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含量高,營養相當豐富,志丹當地人用它做在許多好吃的傳統食品。剁蕎麵就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種。這種食品,有軟化血管、保護視力、清熱、降火、健胃、預防腦血管出血等食療價值,被譽為“長壽食品”。

志丹香穀米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志丹地處陝北黃土高原腹地,是香穀米的最佳優生區。當年紅軍長征抵達陝北,中共中央進駐志丹,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及廣大紅軍將士對香穀米讚不絕口,從此“陝北小米”名揚全國。志丹香穀米由縣農業服務中心選擇遠離城鎮,空氣清新、無汙染基地定點生產,從未使用化肥和農藥,屬純天然綠色食品。色澤金黃,富含礦物質、蛋白質脂肪、賴氨酸、硒和維生素A、B、E等多種營養成份。小米粥水比例1:25—30,可配加綠豆、豇豆、紅棗、花生、核桃仁等,馨香可口,是潤澤肌膚、延緩衰老的滋補珍品。

黑楞楞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黑楞楞由土豆做成沫狀,去處澱粉,然後做成圓球狀,放入鍋內蒸熟,陪上調料便可食用。雖然去處了澱粉在營 養方面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絲毫不能影響其令人難忘的味道。

睜眼辣子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製作方法:“睜眼辣子”,是由小紅辣椒,切碎帶籽,加香油、醋等調勻,吃時各自挑到小盤中食用。辣味很厲害,決不亞於四川的紅油辣子。 風味特點: 開胃,下飯,去溼氣,在延安桌上放在小罐裡,又稱“辣子罐”,是桌上必備的佐食調味品。

遠近聞名

志丹蕎麥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志丹蕎麵是陝西延安志丹縣的特產。蕎麥是志丹的上等雜糧之一。它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含量高,營養相當豐富。

志丹素以“蕎麥之鄉”著稱。所產蕎麥、苦蕎麥品質優良無汙染,純屬天然綠色食品。據中國醫科院測定蕎麥粉中含蛋白質10.6%,脂肪2.5%,明顯高於大米和白麵。

蕎麥皮枕頭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蕎麥皮枕頭對人體的頸椎很有好處,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蕎麥皮枕頭適用於除對蕎麥皮過敏外的所有人。蕎麥皮枕是至今為止最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枕頭,如果家裡的老人睡眠不好不妨試試蕎麥皮枕,對改善睡眠很有效果。

名俗文化

志丹羊皮扇鼓

红都志丹——志丹攻略

志丹羊皮扇鼓是流傳於陝西省志丹縣的一種獨特的漢族鼓舞藝術。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由原來單人表演演變為群體表演,由漢族民間祭祀舞蹈發展為群體廣場舞蹈,由古老的自發早期民間藝術發展為具有完整要素的綜合性的漢族民俗舞蹈藝術。1994年志丹縣文化局、文化館為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挖掘整理、搶救保護民間藝術的工作安排,在全縣範圍內對民間藝術的分佈、類別、資源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整理和登記。志丹羊皮扇鼓屬於文場表演藝術,男女均可表演。分場地表演和過街表演兩種。主要動作有鞔頭鼓、踢腿轉身鼓、對鼓、跑鼓等基本套路。表演時演員左手拿鼓、右手拿槌,隨著鼓點翩翩起舞,趨時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