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就是書法嗎?會寫字就是書法家嗎?你怎麼理解?

畫符先生


寫字肯定不是書法,會寫字絕不等同於書法家。待我把“書法”回答後大家就會明白。

 

書法就是漢字書寫的藝術,它是用毛筆書寫漢字並具有審美慣性的藝術形式。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五千年來最具有經典標誌的民族符號之一,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在全世界的文化發展史上卓爾不群、博大精深。書法堪稱中國的第四”宗教”,有強烈的吸引力、儀式感和大眾參與性。

書法充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最能體現中國文人的精神境界。書法“無色而有圖畫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韻律”,它不僅能給人帶來莫大的精神享受,還能啟迪心智、陶冶情操。

中國的書法有五大體,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

書法由章法、字法、筆法三要素三部分組成。

1、 章法。所謂章法,是指一幅書法作品整體美的技能與方法,他著重於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的協調與呼應,利用字型的大小、字距的遠近使得千姿百態的單個字在同一風格的組織下,形成一幅既美觀和諧又意趣盎然的藝術作品。

2、 字法。字法就是所謂的“結字”,指的是在書寫過程中,巧妙地組織筆畫,合理、恰當安排點畫。概括地說就是每一個字中的筆畫與筆畫、偏旁與偏旁的距離關係、上下關係和長短筆畫的相互配合的總和。同一個字,由於不同的寫法,看上來會有明顯的差異,各有趣味。和我們如今的印刷字體和電腦字體的形狀固定有很大的不同。

3、 筆法。筆法指的是運筆的方法。在有形的書法線條中,筆法最能體現書法作品無形而空靈的力量。如重筆濃烈凝重,細筆飄逸流暢,潤筆如力士足臂,枯筆如千年老藤,快筆如風捲殘雲。不同的筆法給人以不同的藝術享受。

人們在欣賞一幅書法作品時,往往先對全篇作品有個整體印象,就好比10米之外看一個人,高矮胖瘦,髮型,服飾,氣質,面目,大致知道是個什麼身份;然後在看這一篇作品中的“單字”是否賞心悅目,就好比近看一個人的眼睛、鼻樑、膚色、西服、手錶等等;最後才是看“筆法”,就好比看一個人的知識儲備、學識見解、談吐表達、肢體語言和表情等。而作品創作時是先從筆法開始,所以筆法既是書法創作的起點,又是書法欣賞的終點。

 

寫字肯定不能等同書法,寫字是一種具體的行為,書法是一種藝術。

首先,我們認為能稱為“書法”者,必須得有一定的水準,不能什麼字都能稱“書法”;

再者,書法的創作自有法度,有規矩,字怎麼排,筆怎麼執,款怎麼落,章怎麼落,都有講究,隨便寫幾個字一段文字,肯定不能算書法創作;

最後吧,書法裡面有一種精神,對漢字的敬重,對文化的敬重,對傳統的敬重。當今有的不少“假”“大””空”的寫字家,坑蒙拐騙,裝腔作勢,吼書,唱書,如鬼畫桃符,不但毫無藝術的美感,而且是對漢字極大的玷汙,有辱中國文化,堪稱道德敗壞。

機器人寫字也不能稱為“書法”,只能叫寫字機。

下圖為本人所寫鋼筆字,嚴格滴說只能稱為“字”,不能叫書法😃😃……



偉能蘭德品牌管理


我高中的時候臨摹過龐中華的硬筆字貼,以後沒有再練過字,發張我寫的硬筆字。



漫舞19667408


喜愛書法人每個人,我想他們心裡都有一個書法大家夢,但是想寫好書法,想成為書法家,這就是一個難題了。

首先說一下什麼是書法,首先,你要知道書法字是怎麼寫的,1、如何拿筆,2、一個字的整體結構,3、章法,每個書體都有適合自身的章法,4、格調,格調是什麼其實沒有統稱,但它的高低源自於執筆人的藝術觀,對書法認識的深度,本身學識涵養甚至人生價值觀。前三點可以用日積月累來練習,第四點就需要勤加修正自身了!

然後呢,書法家是什麼?書法家是擅長書法的人;或者說,是精通書法的人。並能將其推至藝術高度的人,簡單來說就是以書法為主要創作的藝術家。而單單就從會寫字就是書法家來涵蓋所有,這肯定是不行的,書法家不是譁眾取寵,不是徒有虛名,也不是拿毛筆甩幾個字就行,它需要各個方面來支撐著這一名號,並且一直帶著好的藝術觀維持下去,這才是真正的書法家!

小小意見,說不好望告知!





柚子小說集


這個問題看上去像喜歡中國文化的外國人提問的,在他們眼裡,可能會寫字就是書法,寫的好點兒的就是書法家了吧!其實不然,建國後適齡兒童基本都接受了普及教育,都會寫字了,他們寫的字都算書法嗎?顯然不是。書法家就更不用說了。

書法是按照一定的技法、章法書寫的真、草、隸、篆……等體的藝術作品。沒有長時間的書寫功夫,難以達到書法的藝術境界。要成為書法家,沒有相當的文化底蘊那也是難以成就的。所謂文化底蘊,除了有一定的國學修養,也要對書法的體別、門派有所瞭解,對歷代書法家的書法作品熟知,並有所重點(自己偏好)的讀帖臨帖,即便做到這些,也不能說必然成為書法家,還要看天賦有多高。當然,天賦一般是來自家傳的。

誰都知道《蘭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書,因之而使王羲之名垂千古,至今每每被人提及。世人都偏重於《蘭亭集序》的字,而多忽視了其文章內容。文章的最後一段,“每攬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讀來似有“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之感,那可是比楊慎早一千多年寫的啊!有人說,王羲之的字把他的文才掩蓋了。而被稱為聖人的王陽明,卻是被其學術掩蓋的書法家。他的書法可以與趙孟頫的書法相媲美。

評判書法家,不是看他的字現在賣多少錢,要做橫向比較,真正的大家,要由後世來評價,真正能被後世記住的才是大師。現當今誰能被後世記住?還真不好說,當然肯定有,但寥寥無幾!


因果禪


寫字是寬泛的概念,是基礎。寫好字有法可依乃至上升為美的寫字才是書法或法書。

會寫字的人千千萬,寫好字的人卻鳳毛麟角,少之又少。歷代可稱法帖的是為書法。





丹青硯遇


王羲之寫蘭亭序時沒想什麼書法,就是在寫字,寫成了天下第一行書,被人稱為書法。顏真卿寫祭侄文稿,不會有心情寫什麼“書法",卻成了天下第二行書。凡是神品,都是“寫字",因為作者根本沒想什麼“書法",他心中只有“寫字"。有些人練"書法”,寫得慘不忍睹,還不如有的人順手寫的字,倒底哪一個算"書法"?古代的書法家是誰封的?他要活著會承認嗎?龍門二十品字很漂亮,按某些人觀點只能算是“寫字”,當代有人字很漂亮,在某些人眼中也只是“寫字″,因為不符定下的“法",其實他不練能寫得漂亮,說明他悟到了“法″,卻被某些人說成"江湖體”你說不算也無所謂,某些人定下的狗屁“書法",不要也罷。


用戶58728146


寫字不等於書法,書法是千百年集大成的傳統文化之一,書法上至“二王”到後來的顏,柳,歐,趙及各代書法,都有自已風格特色,形成了一整套書法規則,會寫字的人太多了,大都能龍飛鳳舞,但基夲上是自由體,如金庸先生寫的書法是自由體,他請教去香港講學的啟先生,問學何家書法好,啟先生說,還是保留你自己的字體,很有特色呵。還有許多文化人名人都會寫字,也都是鋼筆字毛筆書寫,自由自在的書寫,不一定都稱為書法家。











長江39563631


寫字肯定不能等同於書法。

狹義上而言,筆者比較認同“書法就是用毛筆寫漢字”。這樣一說似乎把很多書寫工具的寫字也排除在書法之外。比如古人用石頭、刀具刻字(不過當代人寫大小篆也使用毛筆,如果用刀刻石就成了篆刻),現代人使用鉛筆、水筆、鋼筆、圓珠筆;日本人書寫的假名文字,喬布斯退學創業時擅長的文字藝術設計等等,歸入“書法"範疇差強人意,歸入"寫字"卻綽綽有餘。

會寫字的人也不一定是書法家。

這很容易理解。小學生畢業就能認字上千,會寫常用字,如果都稱書法家,只能說明這書法家的名號也恁不值幾個錢。

如今要想在書法上成名也不太難,但要想成為一個象樣的書法人才已經不容易,要成書法家更難。標準有沒有?有,個人覺得如果能達到四個字"德藝雙馨"的要求,估計稱之為書法家,也算得上是名至實歸。

解讀一下德藝雙馨。德,不僅指道德,還指文字“小學"等“國學"學問,有繼續傳統精華之德,胸中有丘壑,為人有格局,有澤披後世、繼往開來之風骨操守。藝,就是手下功夫。五體書法,至少能精一門,行內行外拍手稱讚,手底下有活;於個人總能安身立命,於社會稱得上為師為友。可稱為"家"者,總須承擔啟迪後學、為藝擺渡之責。


不知如此回答是否滿意,歡迎討論留言批評指正。


孤山踏歌288


講道理,古代並沒有書法家這個職業,舉幾個例子:顏真卿,太子少師;歐陽詢,銀青光祿大夫;王羲之,右軍將軍;米芾,書畫博士;裴休,宰相。這些大書法家們都是有本職工作的,個個都是公務員啊,書法只是個副業,也只有到明清時期,才出現以出售字畫為生的人,而且能成為“家”的,非一朝一夕能練成。


中國歷史解密


會寫字不一定是書法家。但書法家一定會寫字。

有人問書法和寫字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寫字和書法的基本的要求是一樣的,對於傳統書法的定義就是使用毛筆書寫漢字的藝術,從這就可以看出,書法其實就是寫字,他是對寫字的一種超然的美的詮釋,是書寫的藝術化。它本質上是寫字,但又不僅僅是寫字。

只有經過這種長期的不斷的法度的訓練,才能從普通的寫字變成書法的寫字。

當然,現在的情況是,不會寫字的都成書法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