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冬藏——過冬,要把陽氣藏住


秋收冬藏——過冬,要把陽氣藏住

大雪紛飛,房子道路樹木被裝點成白茫茫一片。千里雪飄,萬里冰封。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下,徒手接雪花,扔雪球,堆雪人。

但是以上,我都是沒有親身體驗過的。

我仍穿著短袖,收到在四川阿壩和新疆的親朋好友發來的大雪的視頻。

我邊扇扇子邊感嘆雪景真美。

前陣子,我家孩子爸爸去哈爾濱出差,天氣預報10度左右,我叮囑他帶好厚羽絨服,毛線褲,羊絨衫,生怕他冷。結果,他一回來就說,一點都不冷,熱得很,抱怨我讓他帶了那麼多厚實的衣物。我問,十度啊,十度不冷嗎?他說,真不冷,屋子裡有暖氣不冷,就是外邊路上也不冷。

冬天,北方有供暖,冷也是乾冷,衣服穿夠,能防風就不會冷。而南方的冷是又溼又冷,寒氣往骨頭裡鑽,穿多少好像都不夠。冬天的南方和北方,氣溫差異有點大,風俗習慣也不太一樣,那麼,冬天要如何養娃呢?除了差異性,還是有一些共性的原則可以遵循的。

順應冬氣、養護人體閉藏機能的法則,我們仍舊是搬出千年傳承的《黃帝內經·四氣調神》: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此謂閉藏,就是把能量收進來藏在內部

秋收冬藏——過冬,要把陽氣藏住

冬三月,此謂閉藏。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終於到了冬藏的季節了。閉藏,包括一是藏自己的身體,身體不要露在外面。另外一個意思是神藏,意志和心神也要藏起來了,輕易不要外露。

小時候學習自然課,最羨慕的就是冬眠的動物。比如小松鼠,體內已經存儲了足夠的能量,過冬就躲起來一直睡覺。我們人,當然不可能冬眠了。那麼,適當地減少一些外出的活動,可以帶著娃在家組織一些活動。比如邀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們聚在一起,由家長帶著學習傳統文化,朗讀經典。李辛老師說,學習傳統文化中關於精神和心靈的內容,也可以幫助我們“藏神”。

必待日光:一切等到日出再開始

秋收冬藏——過冬,要把陽氣藏住

“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天寒地凍,別輕易擾動體內陽氣。冬天睡覺,要早睡晚起。善於利用天時,冬天養腎的時候到了,有意識地去閉,去藏,不去暴露,早睡晚起,就是在養腎。到了蟄伏,潛藏的季節,這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比起其他季節,冬天可以早一點帶娃上床睡覺,早上可以稍稍遲些起床,等太陽出來之後或者氣溫增長些,才出門。

還有冬天仍然早早起來,天都未亮,去晨跑出汗,徐文兵老師說他都是用很同情很可憐的目光看著這些人。所以冬天想早上運動還是把時間推遲些,如果日出之後就更好。

冬天早睡就是極好的養腎的方法了。人體的大部分自我修復工作都是在晚上睡著後完成的。

四季中,人體的自我修復功能是在冬天完成的。以前我都挺討厭冬天的,那麼冷,要穿那麼多衣服。待明白這個理,倒是喜歡起冬天來。利用天時來達到提升體質,春天養生,夏天養長,秋天養收,冬天則養藏。

一些孩子易患春夏發作的慢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經常性感冒、急(慢)性支氣管炎及慢性咳嗽、慢性咽炎、腸功能紊亂、病毒性肝炎、複發性口腔潰瘍、紅斑狼瘡等。這些疾病常在夏季好發或加重,稱為夏病,均適宜在冬天診治。想要使夏季疾病除其根,最有力的時機只有在冬季培補。而早點睡覺則是最滋補的了。

使志若伏若匿,有想法和計劃先別折騰

秋收冬藏——過冬,要把陽氣藏住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使心意和計劃埋伏、深藏起來、就像人有隱私、就像心有所獲一樣。這幾句是發自內心地去關愛自己,整理修復的意思。

以往冬天,農耕停下來了,人們聚會,嘮嗑,坐在熱炕上頭或者在門坪上曬著太陽溫聲細語交流親情。往往這種時候,小孩子們也會聚攏在大人周圍,會很滿足開心。鄰里家人們和睦的能量,孩子們開心的能量,都是正能量,能讓人心情愉快。

我們需要這種“溫柔”“和緩”,需要時不時停下亂動的思緒,靜下來關照自己的內心,或者儘量減少頭腦中的各種想法,有點像“內觀”,觀我們的心,也是一種“養藏”。

去寒就溫,在溫暖的地方待著

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

遠離嚴寒之地,靠近溫暖之所,不要讓膚腠開啟出汗而使陽氣大量喪失。

有一個方言叫做:貓冬。一個極有智慧的詞。意思是躲在家裡過冬。如果有養過貓的人都知道,小貓是最聰明的了,外面冷它就不往屋外跑了,天天就老實在屋裡炕頭或者在炭爐邊趴著。

冬天腠理關閉,穿厚實些,防止寒氣對身體的入侵。比如冬泳,中醫認為不太合適。冬天仍然帶娃去游泳,穿裙子露膝蓋,九分褲露出腳踝,襪子也不穿,會讓寒邪直入人體。寒從腳底生。有些娃穿衣服,上身包包鼓鼓的,下身卻穿很少。卻不如下半身穿多一條秋褲,穿好厚襪子,腳暖了,一身也暖了。

但是穿厚實些也要適可而止。怎麼判斷穿衣的程度呢?摸摸娃的背,以背的溫度來判斷。如果背暖發潮了,說明衣服穿多了。

記得有個朋友的孩子說過一句話,他說,媽媽,你們大人對熱的定義和我們小孩子是不同的。天暖脫衣,天冷加衣,相信孩子們是能學會的。在合理的範圍內,尊重一下孩子穿衣服的選擇。如果孩子手暖腳暖,就隨他去吧。

逆之則傷腎,違背冬天的規律,會傷腎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違背了冬天的養生法則,就會傷害腎氣,到了春天還會導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於身體的閉藏機能在冬天未能得到應有的養護、以致供給春天時煥發生機的能量少而不足的緣故。

關於進補

秋收冬藏——過冬,要把陽氣藏住

冬天,人體的陽氣從體表回縮到了體內,這個時候吃進去的東西可以被充分地消、化、吸收。冬天可以抓緊時間補補腎,除了五穀為養,主食仍然為主以外,可以適當吃堅果硬果。

推薦給娃吃的是:鹽水煮核桃、杏仁糊、芝麻丸。核桃味甘、性溫,可補腎、固精強腰、溫肺定喘、潤腸通便。而鹹入腎,鹽水煮核桃加強版的補腎功效。煮好幾顆,一天給娃吃上一兩顆,當零食也是不錯的。

杏仁,食用的甜杏仁為南杏,苦,微溫,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杏仁糊是粵港澳地區常見的甜品之一,也適合咳嗽未痊癒的孩子吃。芝麻,味甘,益氣力,長肌肉,滋養腎陰。芝麻用蜂蜜做成丸子,經過製作工序,更容易消化吸收。

提醒一句,出油脂的種子類的堅果硬果,均不好消化,適量吃,吃的時候建議觀察,仍舊是使用反饋式餵養。

另外,冬吃蘿蔔夏吃薑,冬天吃些得土氣厚的蘿蔔也是不錯的選擇。本地產的,應季節的新鮮食材,也是適合冬補的。天地的氣都藏到了土地下,出產的蔬菜瓜果,也是特別甘甜。

最後,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方法。所以,最好的養娃方法,最終還是由最瞭解他/她的人來定的。在大的規律背景下,個性化調整,找到一條最適合孩子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