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粉紅洗頭店偶遇了我爸”

“我在粉红洗头店偶遇了我爸”

“我在粉红洗头店偶遇了我爸”

大家好,我是驢甲。

臨近年關,發小跟我說起一件事兒,說他有一次在老家市中心的粉紅色理髮店偶遇了自己的老爸。

當時是晚上九十點鐘,他跟同事吃完火鍋準備回家,走到大路的途中路過一家粉色理髮店,曖昧的燈光讓人眼暈,匆匆掃一眼,能看到透明的推拉門後是一張大沙發,幾個濃妝豔抹的女人正坐在沙發上玩手機。

“市中心怎麼還能開這樣的店?”這是發小當時心裡的第一想法。

這時,裡面正有個中年男人剛完事準備出門,發小隻用餘光瞥了一眼,整個人就像被一盆冰水從頭淋到腳,“臥槽,這標誌性的地中海式禿頭,還有身上那件我穿舊了被他拿去穿的褐色皮夾克,這TM不是我爸麼?”

“我在粉红洗头店偶遇了我爸”

“我爸在找小姐”,反應過來的發小驚慌失措,那一刻他發現,“電視裡全TM是騙人的,碰到自己的老子在外面找小姐,根本是沒時間憤怒的,我當時的條件反射就是千萬千萬要把自己躲起來,別被他發現,不然也太尷尬了。”

那天晚上,最後他又多在外面溜達了一個多小時才敢回家,完成了“我爸好惡心——我媽好可憐——不過仔細想想也沒什麼”的心理建設後,才坐上了回家的出租車。

之後的幾天更痛苦,雖然無法直視自己的父親,但更煎熬的是他不知道該不該向他媽告發他。

“我在粉红洗头店偶遇了我爸”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之後的一次家庭晚餐上。他爸吃完飯後癱在沙發上刷抖音,他媽在一邊狠狠白了他一眼:“你這個死屍,又在看大姑娘了。”(我們那裡的方言)

他爸頭也沒回:大姑娘麼,誰不喜歡

媽媽馬上又兇他,但是語氣卻並不生氣,反而有點被氣笑的意思,“兒子還在旁邊呢,你還不正經,一天到晚講這些有的沒的。”

發小聽完,有點震驚又有點放心:臥槽,聽我媽這態度,他們現在難道已經是開放式關係了??啊不管了不管了,反正兩個人好像也沒什麼要分開的意思,那就這樣吧。

雖然早聽說中年人的愛情裡沒有性,但是第一次這樣直面,發小還是覺得有點神奇。

“我在粉红洗头店偶遇了我爸”

朱小姐也有過類似的經歷。那時交友軟件剛開始流行,她註冊了一個想看看有什麼好玩的,結果看到距離自己最近的男性是她爸。

頭像是典型的中年男人自拍照:背景是家裡的土味電視牆,角度是從下往上的鼻孔特寫式仰拍,表情是放空式的面無表情。

她當時的第一想法是:媽呀還好我留了一手,沒放自己照片。

後來,朱小姐就一直跟我彙報朱爸爸“不正經”的蛛絲馬跡,比如他某天又在微信搜附近的人啦,比如他居然明目張膽時不時邀請一個女同事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家裡做客。

“我爸都這把年紀了,怎麼還精力這麼旺盛啊?”

“你說我爸這算不算是精神出軌?”

“會不會不光是精神出軌,沒準肉體也早就出軌了啊?”

“我媽這麼聰明,不會感覺不到的吧?嘖嘖嘖嘖。”

“啊你說那個女同事的小孩,會不會是我爸的私生子?我同父異母的弟弟?我的天啊,那他長得不好看哎。”

“我感覺我媽跟那個女同事有暗暗在較勁,簡直跟宮鬥一樣。”

……

那個時候的朱小姐,每天的快樂八卦源泉,來自惡意揣測她的親爸。

我也沒問她有什麼感想,大家都已經長大成人,心裡也早已有了共識:就算父母有什麼別的想法,哪怕是要鬧離婚,都對自己產生不了什麼太大影響了。

“我在粉红洗头店偶遇了我爸”

舉個極端點的例子,維秘模特Kendall Jenner的父親Bruce Jenner,65歲的時候決定去變性,跟自己的老婆從夫妻變成姐妹,這個選擇最後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我在粉红洗头店偶遇了我爸”

對子女來說,這種支持背後的意味是:你已經完成了在我這裡做一個父親的責任,今後你愛幹嘛幹嘛。

我一直覺得,一對父母,只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了Ta足夠的安全感,那麼之後他們的感情和人生,子女是無權干涉的。

對中年父母的愛情,作為子女,站在一個旁觀者會更好。一對夫妻風風雨雨走過二三十年,他們的感情哲學,早已經不是旁人能夠置喙的了。

更何況,既然兩個人還能在家嘮嘮叨叨一路拌嘴過下去,不管背後動過多少歪心思,就總還是幸福的。

以前聽老長輩們講,“只求老來有個伴”,覺得這樣的要求未免太低,後來才發現,感情哪能一直轟轟烈烈,有那麼一個人能陪你不無聊著走到最後,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精神上的陪伴,總還是比肉體上的滿足要高級得多。

年輕時追求忠誠和刻骨銘心,年老時只求有個伴,而這個伴的含義,可以具體到“有人陪我一起天天吵架”。

我後來再問發小:你爸那事兒翻篇兒了沒?

他給我發來語音:“我現在倒是一直在擔心一件事兒。”

“啥?”

“你說,我爸不會忘戴套吧?!”

今日作者

父母每天都在互相攻擊的 驢甲

“我在粉红洗头店偶遇了我爸”
“我在粉红洗头店偶遇了我爸”

合作聯繫

Email:[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