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改革40週年」“統購統銷”退出歷史舞臺

“我們盼望已久的老人家要來了,請你趕快回來研究一下總體安排和接待警衛工作。”

1992年元旦,當時擔任中共廣東省委副秘書長的陳開枝到南海檢查工作,忽然接到省委書記謝非同志打來電話。

陳開枝一聽,明白鄧小平同志要來了。

「农村改革40周年」“统购统销”退出历史舞台

南方談話加速農村深化改革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國內形勢相當嚴峻。

1991年,隨著“八·一九”事件發生,蘇聯迅速解體,東歐國家易幟劇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頓時陷入低潮。

國內形勢也存在許多複雜因素。一部分幹部和群眾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產生了困惑,一些人對社會主義前途缺乏信心,有的人對改革開放提出姓“資”還是姓“社”問題,對黨的基本路線產生動搖。

當時已正式告別中央領導崗位的黨的第二代領導核心、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已87歲高齡。他以普通黨員的身份,憑著對黨和人民偉大事業的深切期待,先後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視察,沿途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通稱南方談話。

講話針對人們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慮,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並從中國實際出發,站在時代的高度,深刻地總結了十多年改革開放的經驗教訓,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上,提出了新觀點,講出了新思路,開創了新視野,有了重大新突破,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鄧小平同志還提到:

“在農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中,不搞爭論,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鄉鎮企業的第二輪高速增長期

南方談話的春風,加快了鄉鎮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不少人試起來、闖起來!鄉鎮企業像雨後春筍般出現,迎來了第二個高速增長期。

「农村改革40周年」“统购统销”退出历史舞台

1992年,美的所在地順德,率先進行企業產權制度改革。

作為鄉鎮企業,美的做到一定規模後,管理混亂、權責不清晰等問題不斷放大,何享健一直在思考如何靠制度、規範和團隊去做大做強,他寄希望於企業改制。

兩部公司暫行條例發佈後,何享健正式啟動美的股份制改革,發行職工內部股,以股權激勵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以“公私聯營”革除僵化的管理體制。

次年11月,美的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鄉鎮企業。

「农村改革40周年」“统购统销”退出历史舞台

高速發展的美的,只是改革浪潮中一個小小的縮影......

國家統計局《關於199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中顯示:這一時期鄉鎮企業的經濟總量、生產規模和經濟效益均取得了快速的增長。

1992年鄉鎮企業的營業收入比1991年增長了48.82%,固定資產增長了28.11%,流動資產增長了29.27%,稅金增長了44.39%。

1993年在1992年的基礎上又上了一個臺階,營業收入、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和稅金分別增長了82.88%、57.66%、84.08%和74.88%。

“民工潮”的開端

鄉鎮企業的高速增長,增加了不少就業機會,出現了農村勞動力大規模流動的“民工潮”。

“出去時,蛇皮袋裡裝被子;回來時,旅行包裡裝票子。”這是當時外出農民工的真實寫照。

「农村改革40周年」“统购统销”退出历史舞台

浩浩蕩蕩的民工大軍南下北上,東奔西跑,鐵路、公路車流如水,交織成一股“民工潮”。過去人們總說農村是個大海綿,如今“民工潮”浪打浪地湧出來,拍打著城市的門戶。商品經濟大潮衝擊著每一個角落,也強烈震撼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民工潮”帶動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加速流動。經受了城市文明薰陶的返鄉民工,正以全新的理念和知識,造福家鄉,走上富裕路。

從綠皮車到紅皮車,從藍皮車到白皮車,再從“和諧號”到“復興號”,火車與鐵路一直在變,火車上的中國人亦步履不停。時代更迭,而跨越時空保持不變的,是由火車承載著的奔向偉大目標的旺盛活力。

看,那出發的信號燈再次亮起,人們與祖國永遠行駛在奮進的道路之上!

「农村改革40周年」“统购统销”退出历史舞台

“取消農業稅、工業反哺農業”

為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規範農村收費行為,中央明確提出了對現行農村稅費制度進行改革,並從2000年開始,逐步在部分省市進行試點、推廣。

實行以“取消農業稅、工業反哺農業”為主要內容的農業新政,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業政策面向促進農村全面發展,全國範圍內全面取消農業稅。

這些農業新政又給農村帶來了哪些新氣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