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史實展》首次走進臺灣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首次走进台湾

八十一載青史昭昭,歷史記憶永不褪色!

昨天,《以史為鑑 民族復興——南京保衛戰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走進臺灣,在新北市滬尾炮臺開幕。兩岸同胞共同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這不僅是臺灣首次舉行以“南京大屠殺史實”為主題的展覽,也是兩岸同胞首次在臺灣共同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首次走进台湾

本次展覽由臺灣“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主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協辦,旨在激勵兩岸同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弘揚抗戰精神,凝聚民族情感。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出席了儀式。

1三大主題150餘幅照片記錄歷史

本次展覽由“烽火——南京保衛戰”、“陷落——南京大屠殺”、“正義——戰後大審判”三大主題組成,現場展出150餘幅南京大屠殺相關歷史照片、約翰·馬吉牧師拍攝的歷史影像,以及星雲大師捐贈的油畫《屠生佛》等,記錄了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暴行。

展覽現場還設立了“12秒”悼念區,悼念區中將生命比作繁星,每隔12秒就能聽到一顆流星從高空墜落的聲音。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姓名緩緩呈現又消失,這意味著在持續6個多星期的南京大屠殺期間,每隔12秒就有一條生命消失。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首次走进台湾

展覽現場

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在開幕式上說:“在紀念這樣一箇中國曆史事件的時候,臺灣不能缺席,我們不可以忘記,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血脈相連,我們不容許這些歷史隨著時光的遷移而忘掉。”

2開展半小時 近百名臺灣同胞前來觀展

開展短短半個小時,就有近百名臺灣同胞自發走進展廳參觀、悼念,有的同胞還掏出手機、相機,拍照記錄下這些史料。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首次走进台湾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首次走进台湾《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首次走进台湾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首次走进台湾

展覽現場

臺灣新北市民文湘蓮在展板前來回踱步,反覆看史料。她告訴南京日報特派記者,臺灣同胞中有不少人以及他們的先輩也曾參與過抗日戰爭,參加過南京保衛戰。臺灣人尤其是青年一代更加不應忘記歷史,只有通過這樣的活動,才能讓更多臺灣青年跨越海峽,正視歷史,銘記歷史。

臺灣青年羅子修參觀展覽後表示,“日軍攻陷南京後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屠殺,戰爭是殘酷的,這段民族之痛的歷史無法忘記。”

3籌備展覽整整花了三年時間

開幕式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向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捐贈了《南京大屠殺檔案》。

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執行董事眭家綸於2016年前來我館參觀,當他第一次踏入紀念館時,被現場展示的圖片、視頻、遺骸所震驚。走出紀念館,他一直在思考,為什麼這場民族浩劫在臺灣卻沒辦過展覽?

回到臺灣,眭家綸和基金會同仁就開始積極籌備起來。他們用了三年時間,接洽了許多單位,最終促成了這一展覽。展覽的內容全部由我館提供。

“本次展覽凸顯中華民族的歷史情感,可以讓更多臺灣民眾銘記歷史,珍惜和平。”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喬正中在展覽現場說,期待以後兩岸同胞能站在和平發展的道路上,持續為共同的理念一起努力。

臺灣新北市文化局、新北市青工總會、新北市兩岸青年交流協會、臺灣人民抗日協會、臺灣“中華民族團結協會”、臺灣“中華黃埔同學會”、臺灣“中華退伍軍人協會”等臺灣各界代表與南京在臺參訪人士一同參加了展覽開幕式。

開幕式後,兩岸同胞共同移步至滬尾炮臺舉行公祭儀式。公祭廣場莊嚴肅穆,黑底白字“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儀式”格外醒目。兩岸同胞通過默哀、鞠躬、獻花、天燈祭等形式向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表示哀悼。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首次走进台湾《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首次走进台湾

攝影:艾德林

本文參考龍虎網、《南京日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