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的章法,這樣處理

章法也叫佈局,是安排整幅作品的藝術方法。它包括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標題、名款與正文之間,相互照應的方法。

一幅行書作品,安數可多可少,少者一字或數字,多則數百字或數千字,甚至幾幅作品,幾本字帖,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清劉熙載《藝概》說:“書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數字,大如一行或幾行,一帖及數帖,皆須有相避相形,相呼應之妙。”他所說的相避相形,是指相互避讓,互相對比,互相映襯之意。他又說:“幾點畫要豎而渾,體勢要奇而穩,章法要變而貫。”所謂“豎而渾”,是指點畫要健勁而厚重,所謂“奇而穩”,是指結構要奇險穩重,所謂的“變而貫”,是指章法每字每行既要有變化,而整體的精神則是貫通一致的。這就非常具體地說明了點畫、結構和章法之間的辯證的關係。

行書的章法,這樣處理


對初學者來說,在章法處理上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寫前準備

寫前要根據紙幅的大小和字數多少,來決定字的大小。

紙上下要留下天地頭,左右留白邊,可疊豎格,或影豎格,打格可用紅藍鉛筆,不要用圓珠筆,因為圓珠筆筆遇水容易擴散,影響託裱的效果。

2、關於行列

楷書作品,安要豎成行,橫成列。從整體上看,從縱橫看,都非常地整齊。行距較大,字距略小,只要寫在正格里,就會有這樣地效果,因為楷書的字形,大多是長方形的。

行書作品,大多是豎成行的,如李邕的《嶽麓寺碑》、趙孟頫的《膽巴門碑》。一般行書比楷書較為自由,字隨形而變,可大可小,每行字的數目不一,這就顯得整齊自然有變化,如王羲之《蘭亭序》、《聖教序》,顏真卿的《祭侄稿》、《爭座位帖》等。

行書豎有行,有兩種不同的表現方法:有的書家以中心取直,即每字的中心都要落在中心線上,如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的行書,皆用此法;有的書家以錯落取直,在一行中有的字向左取直,而有的字則向右取勢,錯錯落落,不直而直,如黃庭堅、王鐸的書法多用即法取勢。

草書作品中,一般多是豎成行,橫無列,如王羲之的《十七帖》、孫過庭的《書譜》。但也有橫成行的,行不直者,如黃庭堅的草書《李白憶舊遊詩卷》,共五十二行,第行四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不等,以第六字(共十八行)、七字(共十五行)、八字(共九行)為多。字形有大有小,有長有短。長者為短者的五六倍,如第三十八行的“暉”字,長於第四十四行的“不”字、“山”字六倍。又如第九行的“樓”字,比下邊的“上”字大六倍。從縱勢看,或引帶或直連,或筆斷意連,顯得上下呼應,字相連屬。從橫勢看,左右相避,自然容與,如第二行的“一”字,左右極長,下行的“明”字略向左偏,讓出位置,容納其左端,而其右端又伸到上行的“城字等之間,其佈局疏密有致,縱橫得法,正如宋徽宗所說:“黃書如抱道足學之士,坐高車駟馬之上,橫鉗高下,無不如意。”

3、關於標題、年月、署名和印章

展覽的前言或說明,標題要大而醒目,字在正文之前,低四格,或居中,如俄文的格式。年月、署名(主辦單位)要寫在最後,靠下些;如果是橫式,就靠右下。

書法作品,標題、年月、署名,要寫在正文之後,字大小與正文相同,或小一些。印章蓋在名下,佔一個字的位置。不要太靠下,如果署名與正文末行齊平,印章則打在署名的左側。

4、首字與尾字

一篇文章講究開頭和結尾,一幅書法作品也要注意首字和尾字。因為這兩個字決定一篇的始終。首字的大小和姿勢,關係到全局,以下的字要以首字為基準,依次寫下去。首字在全篇起領袖的作用,古人叫“管領”。中間的字要上下應接,既有之妙,而總體精神又貫徹始終,最後一個字是全篇的終結,要收得住,不可鬆懈。戈守智《漢谿書法通解》說:“凡作字者,首寫一字,其氣勢便能管束到底,則此一字便是終篇之領袖矣。假使一字之中有一二懈筆,即不能管領一行,一幅之中有幾處出入,即不能管領一幅,此管領之法也。”

5、多字、丟字和錯字如何處理

一幅書法作品,如果寫完以後發現多寫了字,就在那字的右側點兩三個小點,如果寫錯了字或丟了字,就在後邊註明應是某字或落某字。這樣就可以避免塗改之亂,以保持作品的整潔。

6、格式範例

正文從左向右,署名在左邊;如果正文是自左向右(現在通行牌匾的格式),署名就在右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