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古人死後會在嘴裡含“玉蟬”?

包包237526197


【文藏來答】在死者口中放置東西,後世稱之為“口唅”的習俗,源遠流長,成為中華喪葬文化中重要的一環。我國民俗文化歷史悠久,傳統的禮俗繁多,如占卜、祭祀、婚喪嫁娶等等。尤其喪葬習俗蘊涵特定的文化指向,歷來為我國古代社會各個階層所重視。

漢代玉唅蟬

口唅,又稱口塞,一般是指在死者口中置放的玉石。《周禮·秦官宗伯·典瑞》:“大喪共飯玉,唅玉。”《說文解字》:“唅,送死者口中玉也。”玉在古人的心目中有著很神秘的色彩,玉為天地之精華,是祥瑞之物,能驅兇辟邪,能保佑死者亡靈,屍骨不朽。這種禮俗可追溯到新石器中晚期,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口唅的習俗一直流傳到近代,在這漫長的時期裡,只是唅殮的器物不同而已。

據古籍記載,曾有過飯唅葬俗,飯唅是用粟、米之類置於死者口中,由於粟、米之類容易腐爛變質,因而唅飯的情況現已無法找到痕跡。

1976年上海市青浦縣松江遺址92號墓葬中出土 雞心形玉唅

玉則在考古發掘屢見不鮮。從文字記載和考古發掘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時期,死者的權力、身份不同,葬唅的物品不同,且質地也有所不同。雞心形玉唅,長4.2釐米,墨綠色,一端橢圓形,另一端尖凸,中有一圓孔,琢磨光滑,1976年上海市青浦縣松江遺址92號墓葬中出土。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玉口唅。

陝西省長安縣張家坡西周墓地出土 玉冥巾

西周進一步發展玉殮葬,形成自己獨特的喪葬禮俗,普遍放置口唅,唅物增多,墓葬中發現有貝、玉蟬、玉魚、玉環、玉圭等唅物。同時期出現了玉冥巾,所謂玉冥巾,即在織物上縫綴玉片覆蓋在死者的面部,玉片是按五官之形制作的幾何形,也稱之為玉覆面。西周中期玉冥巾較為普遍。玉冥巾,青白色,左右對稱,做工精美,立體感強,陝西省長安縣張家坡西周墓地出土這件玉冥巾現藏中國社會科學考古研究所。

湖北隨州戰國早期曾侯乙墓出土 玉唅

自古以來,人們恐懼死亡,生前求長生不老,死後祈求靈魂不滅,而且事死如事生,渴求到了另一個世界裡如生前一樣的生活,享受榮華富貴,因此,墓葬中陪葬品應有盡有。湖北隨州曾侯乙墓為戰國早期,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銅器、漆器、玉器。出土精美的玉器達323件,其中玉唅有21件,包括牛6件、羊4件、豬3件、狗2件、鴨3件、玉魚3件,最大的比小黃豆略大,最小的與綠豆相似,這些象生的微型玉畜,雕琢精細,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古代豬、牛、羊為太牢,是祭祀用最高級的犧牲品。曾侯乙是一國之君,才享有如此高的規格,其意願墓主人曾侯乙長生不滅,六畜豐昌,像生前一樣享受一切榮華富貴,永遠擁有寶貴的財富。

嘿!喜歡我的專業內容嗎!歡迎來【文藏APP】!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西漢國富兵強,提倡孝道,實行厚葬,是我國曆史上喪葬殮玉最為完備的時代,有玉衣、嵌玉的枕、玉九竅塞、玉握等。玉九竅塞即眼蓋(罩)、鼻塞、口唅、耳塞、肛門塞和生殖器套,用玉塞住人的九竅門,防止精氣由體內逸出,元陽外洩,以使其靈魂不滅,屍骨不腐,魂魄昇天,轉世成仙。

安徽省天長市三角圩漢墓出土 七竅玉唅

七竅玉唅,眼罩、鼻塞、耳塞、口唅。其中口唅為玉蟬和珠。玉蟬長5、寬2.4釐米,潔白無瑕,薄片扁身,中間稍厚,蟬頭呈三角形,簡單兩條陰線刻畫蟬的眼睛。珠為瑪瑙,徑1.7釐米,黑、朱兩色,安徽省天長市三角圩漢墓出土。

在漢代口唅玉的種類逐漸減少,玉蟬成為口唅的主要物品,蟬初冬入土,來年夏季幼蟲從土中鑽出,羽化成蟬。蟬象徵幻化,蟬性高潔,蟬置於死者口中,以求靈魂不滅,是生命延續不斷的象徵,祈望死者象蟬一樣精神不朽,脫殼復活,轉世再生。

漢代玉唅蟬 安徽省文物總店藏

漢代玉唅蟬二件,一件長6.1、寬3、厚0.4釐米,青白色,細密光潔,有灰白沁。這兩件蟬體扁平,中間稍厚,兩側略薄,雙目外凸,陰線勾飾頭背雙翼,造型粗獷有神,線條簡潔有力,安徽省文物總店藏。

東漢時期喪葬禮俗為之一變,魏文帝時,以身作則,倡行薄葬。口唅玉蟬逐漸減少,而唅物的種類增多。唐代死者口中唅玉已是鳳毛麟角。隋唐以後至明清時期,唅物除了貝、珠、玉之外,還出現了用銅、金、銀貨幣的口唅,如:太原南坪宋墓中墓主口唅銅錢兩枚,安徽省文物總店藏金口唅四枚。

宋代玉口唅 安徽省文物總店藏

宋代玉口唅,寬2.7、高2.5、厚1.1釐米,白色,偏黃,有松香沁,似月牙形,兩端呈三角形,下部為半圓形,內厚邊薄,做工精細,圓潤光滑。安徽省文物總店藏。

明代金口唅錢 安徽省文物總店藏

明代金口唅錢,圓形方孔,兩枚一面均鏨刻“西方接引”,日出東方,日落西山,神話傳說西方是眾神之地,人死之後最好的歸宿是上西天,西方有通天之路,口唅“西方接引”希望西方接納指引,一路順暢,早日羽化昇天。一枚直徑2.2釐米,圓形方孔,上面鏨刻“西天見佛”四字;

明代金口唅錢 安徽省文物總店藏

另一枚直徑2.4釐米,圓形方孔,上面鏨刻“一心念佛”四字;這枚金錢應該是佛教信徒所唅之物。東漢末期,佛教從印度傳入我國,唐代僧人玄奘去西域取經,更加深入人心,佛祖在西天,西方是淨土,西方有三聖。口唅上刻“西天見佛”、“一心念佛”表示佛教信徒對佛祖的虔誠,安徽省文物總店藏。

歷史在前進,社會在發展,喪葬禮俗也有了重大的改變。人死之後,淨身、更衣,設靈堂、燒紙、送冥錢、送衣物,送葬時放鞭炮、打紙幡,“西方接引”、“一路走好”等等禮俗還在延續,但口中唅物卻已經逐漸消失,逐漸被人們遺忘,“口唅”便成為歷史名詞。但口唅這一葬禮俗,對了解、探討我國古代民俗文化與宗教文化有一定幫助與借鑑。


文藏


玉器在中國古代隨葬物品中佔有極大的地位。古代逝者亦會在嘴裡含玉器。玉器的形狀不一,有貝形、魚的、蟬形等等。而這蟬形在漢代最為流行,那麼為什麼古代逝者會在嘴裡含玉蟬呢?

蟬這種動物大家都不陌生,蟄伏几個寒暑只換來短暫的歡歌。幼蟬破土而出之後就會爬入土中,以土取暖,以樹根的汁液為食,歷經幾個寒暑後,再蛻殼成為能飛翔高歌的成蟬。蟬的入土生存、出土羽化本是生存進化所需,在古人看來卻是蟬能超越死亡、復活再生的證據。

蟬以露水、植物汁液為食,“飲而不食”同樣給了古人一種神異的感覺,神仙就是不食人間五穀雜糧的。而很多古人都有長生之夢,他們將玉蟬放入逝者嘴中希望逝者能像蟬一樣重生。含著玉蟬的逝者在人們心中並沒有真正的死去,只是等待蛻化而已。

蟬特殊的飲食習慣帶給人的另一個感覺就是高潔——不食五穀雜糧就沒有雜氣產生。玉性質溫和,蟬又具高潔之意。死者的親屬給死者嘴裡放置玉蟬也是希望玉蟬能夠保護死者的軀體能夠不受邪氣侵擾甚至是能夠得到淨化永不腐朽。

死者含玉蟬也可能是由於死者生前就喜歡蟬,有佩戴蟬飾品的習慣,古人“視死如生”,人即便是死了還是要享受生前的待遇。早在商周時期,古人就有懸掛蟬飾品的習慣,只不過早期雕刻技術還不夠發達精細。到了漢代,蟬已經可以被雕刻得栩栩如生,它的翅膀尖銳得可以刺進人的肌膚。蟬飾還出現在漢代的官帽上,蟬冠成了顯貴的象徵。人們生前愛佩戴蟬飾,死後以蟬飾隨葬也不奇怪。

李湘濤:《蟬和蟬文化》

張澤瑩:《玉琀與含蟬辨析》

陳小芒:《蟬詩與蟬文化》


歷史研習社


玉蟬是一種葬玉,要解釋“為什麼有些古人死後會在嘴裡含‘玉蟬’”,還得從喪葬文化談起。在此,簡單介紹下這類器物與喪葬習俗。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便出現了斂葬行為。當古人有意識地將人的屍體進行處理和掩埋時,最初的喪葬文化便開始出現了。而與之相伴的,便是隨葬。

據考古資料顯示,我國最早的埋葬發現于山頂洞遺址中。在在屍骨周圍放置有獸牙、石珠等物品,表明當時已經產生了隨葬器物的習俗。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髮展,剩餘產品逐漸增多,因而隨葬品的使用也越來越多。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陶器、石器、紡輪、貝殼等等,均曾用於隨葬。這一時期是喪葬文化快速發展的階段。

↑隨葬現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玉器的種類逐漸增多,製作也日益精美,,並用於隨葬,成為古代陪葬品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時,葬玉文化也開始孕育和發展。在用於隨葬的玉器中,有一類專門置於死者口中,稱之為玉琀,亦稱含玉。

玉琀出現的時代很早,至遲在新石器時代便已出現。

據先秦典籍《周禮》記載:“大喪共飯玉,含玉。”按照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稱“琀,送死口中玉也。”由此可見,“琀”,是含於死者口中的隨葬品。

最初的玉琀形制比較多樣,差異很大。比如在上海青浦縣崧澤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便曾出土有圓餅形、雞心形和環壁形的玉琀,其玉料和規制也不盡相同。

↑玉琀·玉狗

【其實,玉琀是口琀的一種,或者說,儘管早期的口琀便有玉器,但玉琀卻是從口琀中發展而來的。當然,兩者之間的關係比較複雜,在此暫時不予詳論了。

商代時,還流行過以貝為琀的葬俗。不過,但入周以後,玉琀徹底取代貝琀,成為占主導地位的葬玉之一。

兩週時期的玉琀形式多樣,有龍形、魚形和蠶形,還有做成牛、羊、豬、狗、鴨、魚等形狀的。直至漢代以前,“琀”的形制和材質都不是很固定,既有地域文化上的差異,又有時代發展上的變化。這是早期玉琀的一大特點。

玉琀在漢代實現了一個發展高峰,並常雕刻成蟬型,故又稱為玉蟬。漢代的玉蟬,是當時斂葬文化的重要內容。

↑玉蟬

漢代盛行厚葬,一隨葬品種使用大量玉器。包括金縷玉衣、玉枕、玉握和玉塞等等,都是漢代高級墓葬中的隨葬玉器。當然,其中就飽含著問題中的“玉蟬”。

在漢代葬玉習俗中,其玉琀基本雕成蟬形,故有稱為玉蟬。兩漢時期,玉蟬稱為主要的口含,且形制基本穩定下來,在造型和表現技法上均出現了極大的進步。這是漢代斂葬風俗的一大特點。

↑玉蟬

玉蟬的起源與發現情況。

玉蟬在漢代最為興盛,製作也非常精美,具有較大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前景。但必須指出的是,其實玉蟬有著比較悠久的歷史。

據考古資料顯示,在史前時期,有明確出土地點的玉蟬,已有50餘件。而儘管商代出土玉琀較少,但也出土有一些玉蟬,其中藁城臺西遺址中的玉蟬已雕刻的十分形象。由此可見,玉蟬有著比較悠久的歷史。

↑玉蟬

就目前的考古發現來看,陝西關中和江淮兩地是漢代玉蟬出土較多的地區。另外,在河北與河南兩省也有一定數量的出土。如果按照製作的精細程度來區分,玉蟬基本可分為精美、普通和簡略三種情況,而且主要為雕刻精美的圓雕玉蟬。

↑玉蟬

漢代的玉蟬多為新疆和田白玉,玉質溫潤且富有光澤。而且需要指出的是,漢代玉蟬在製作上多不穿孔,即為單純用於斂葬中的口含,不做生前佩戴之用。

與前代的玉蟬相比,漢代玉蟬講究對稱,刀工遒勁,常能帶給人以簡潔明快之感。一般來講,漢代玉蟬的體型較小,多為扁平狀,中間稍厚,兩邊略薄,呈流線型,十分舒暢,是古代玉琀中的集大成者。

↑玉蟬

墓主口中放置玉蟬,其實是一種喪葬文化。

理解了口琀的發展源流及玉蟬的製作,便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有些墓主口中會放置‘玉蟬’”了。玉蟬用於斂葬,是一種喪葬風俗。主要有兩點原因,即有具有“靈魂不滅”和“蛻變重生”之義:

將玉琀雕成蟬形,顯然是與“蟬”的生活習性相關的。因為蟬的一生歷經幾次變化,從土壤中爬出以後,蛻殼重生,頗有“羽化昇仙”的感覺。古人便在墓主口中放置玉蟬,也主要是基於這種原因。在葬玉文化中,使用玉蟬,是希望死者能夠像蟬一樣蛻化重生。

希望通過以上的解釋,能對大家理解“玉蟬”有所幫助。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古玩市場上所見的“玉蟬”,若非贗品,即為盜墓所得,愛好者敬請注意。


碣石樵子


古代人死後都要在其口中塞一些東西,這種形式叫口琀,口琀是中國古代喪葬制度中十分重要的一種喪葬儀式,在新石器時代就以出現,漢代最為盛行,那時的習俗是死者的口中不能空著,不能沒有吃的,因此人死後口裡一定要塞一些東西進去。


那時候的口琀是有講究的,據《說苑.修文》記載,天子含珠,諸侯含玉,大夫含璣,士以貝,庶以稻。這些都是根據死者的身份來決定的。在湖北隨縣出土的曾侯乙墓中,曾侯乙的口裡就含有21件小玉獸。 古人講究厚葬,認為用玉隨葬可以達到屍體不腐的目的,蟬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被視為純潔、清高、通靈的象徵,玉蟬講究生以為佩,死以為含,是一種高貴的禮物和身份的象徵。玉蟬作為口琀在漢代最為盛行,一直持續到魏晉南北朝;把玉蟬放於死者口中為死者護屍,希望人死後能像蟬脫殼一樣得以重生。

玉蟬最有特色的當屬漢代,其線條簡練,粗狂有力,表面平滑光亮,邊沿稜角鋒利,神氣活現;多用新疆白玉、青玉,多雕成禪形,蟬身多為正菱形,頭腹用粗陰線刻劃,背部雙翼左右對稱,如肺葉狀,精美絕倫。 古人給死者口中放玉蟬,其目的是希望死者能像蟬一樣羽化成仙,重獲新生,後來人們就慢慢不相信那一套了,僅僅是將其作為飾品佩戴臭美罷了。


遺產君


中國古代,給死去的人嘴裡放上東西是一種傳統,古人事死如事生,給嘴裡放東西,是為了不使死者空口,因為人有九竅,在葬儀中,九竅都應塞上玉器,嘴裡的這件尤其重要。早前有往嘴裡放米、貝、珍珠之類,講究一些的,則放玉,因為古人相信,玉能保護屍體不化,這就是玉琀。

在商代貴族墓葬中,玉琀非常常見,種類也很多,有玉蟬、玉蠶、玉魚、玉管等,春秋戰國時玉琀有玉豬、玉狗、玉牛、玉魚等,多為各小動物。曾侯乙墓曾侯乙的頭骨內,就發現了21件圓雕玉器,包括6只牛、4只羊、3只豬、3只鴨、3條魚和2只狗,其中有6件是賽鼻、眼、耳的,其餘17件應該都是放嘴裡的,雕刻得非常細小,應該也是保佑曾侯乙地下有的吃,估計他生前也是個吃貨國君。

曾侯乙嘴裡的小動物,之所以放嘴裡,估計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


到了漢代,死者嘴裡放玉蟬就更為普遍了,其寓意顯然不是為了讓死者有的吃,而是還有一層羽化昇仙的寓意在裡面。在漢代人的精神世界中,神鬼讖緯非常盛行,在當時的人看來,蟬由地下洞裡出生,爬上樹後蛻皮,然後長出翅膀,飛上雲霄,這一過程,跟他們所期望的人死後拋棄遺蛻,羽化登仙是一樣一樣的,所以人們給死者嘴裡放玉蟬,目的就是期待死者能想蟬一樣,羽化登仙,重獲新生。

首都博物館收藏的漢代玉蟬


現代人知道,所謂死後羽化不過是一廂情願而已,已經沒有誰在死者嘴裡放玉蟬了。現代人喜歡玉器,也常常雕刻玉蟬,還戴在身上,當然這個寓意就跟羽化登仙沒什麼關係了,現代人主要是通過蟬附會了一些吉祥話,比如以一玉蟬佩在腰間,諧音“腰纏(蟬)萬貫”,以一蟬伏臥在樹葉上,定名為“金枝(‘知了’的諧音)玉葉”,也有人將佩掛在胸前的玉蟬取名為“一鳴驚人”(取蟬的鳴叫聲)。甚至還有人將漢代玉蟬打眼穿繩戴在身上,但這個死人用過東西,看見了還是挺膈應的。


作家桑妮


蟬,取個羽化成仙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