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後期不攝影”和“拒絕後期”,哪個更有道理?

ZBLiu


"拒絕後期”是一種固執和偏見,只是“無後期不攝影”不能過度而已。

攝影后期,是一直存在的。即使是在膠捲時代,像二次構圖,加長顯影時間,遮擋顯影等,都屬於是後期,只是數碼時代,後期更為便捷,可能通過軟件對照片進行全方面後期,包括白平衡調整、明暗調整甚至曝光調整等。

類似上圖,前期拍攝時水平線沒有搞好,後期通過旋轉調整一下水平,這也是後期,這個也要拒絕麼?

因為光比的原因,後期通過軟件,把天空壓暗些,把暗部提亮些,這些後期也要拒絕嗎?

同樣也是光比問題,為了前景層次更豐富些,把前景的暗部提亮,這個也要拒絕嗎?

為了突出剪影效果,後期通過軟件增加些對比度,這個也是後期完成,也要拒絕嗎?

為了突出夕陽的暖色調,後期通過軟件,把色溫調的更暖一些,這個也要拒絕嗎?

…………

後期,是對作品的再創造,是昇華。

反過來說,相機,畢竟是一機器,它的寬容度有限,它的表現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約,只能通過手期手段來進一步來完成。

而後期,只是有一個度,不能太過。比如紀實攝影、新聞攝影,就只能在色彩、對比、明度等方面做調整,不允許無中生有,不允許移花接木,要尊重客觀事實。

而一些風光、藝術片,也是可以“無中生有、移花接木”的。

這算是無中生有了,但不漂亮嗎?哈哈。

因為鏡頭太短,我只能把圖中月亮進行了放大,這不也挺好的嗎?哈哈。

上邊所說的度,我的意思是,有些人後期不是“無中生有、移花接木”,而是過度調整,比如有人把飽和度調整的過高,顏色看上去“辣眼睛”;再比如磨皮,把人磨的跟“瓷娃娃”一樣,不真實。

凡事皆有度,把握好了就能如虎添翼!


南方之南


個人更認同“拒絕後期”。現在的“無後期不攝影”的思想和作品,已經多的像“人造美女”和“某國整形”一樣多的東西啦。“後期”是不是一種懶惰的行為。攝像頭是不是讓我們去拍攝“真實的美”,記錄“真實的自然”,“真實的事件”。

如果技術再發展,難道那些攝影師都做在家裡,靠軟件技術加工圖片。那麼攝像機會不會生鏽呢,會不會壞掉呢?一個個攝影的中獎作品都是在家裡靠軟件和自己的天馬行空的思想炮製而成。還怎麼能稱作“攝影作品”。

所以我希望你邁出自己的腳步,真實的去攝影。去不斷地發現,發現,未知的美。去不斷,不斷地記錄未知的東西。不斷地努力,努力,去鑽研自然的色調,去記錄“真實”,發現“未見”。這才是攝影的意義。











路亞i飛蠅


就說說我的體驗吧!當初數碼相機出來的時候,傳統膠片一片譁然,堅決維護傳統膠片,譴責數碼成像無法達到膠片的細膩與細節表現。當然,以當時的技術所限,數碼相機幾十萬、200萬、300萬的像素的數字技術初級階段,自然無法與膠片抗衡……慢慢的,到了數碼600萬、800萬像素,而且數碼單反、大畫幅數碼數碼後背技術的日臻成熟,逐漸形成了與膠片畫質抗衡的趨勢。然而,又有人跳出來譴責PS圖像的後期處理……我當時的理解是:數碼照片運用PS後期處理,難道不像是傳統暗房沖洗的手段嗎?傳統暗房除了對膠片成像進行還原之外,更多的沖印手段干預可以實現對膠片成像進行明暗、反差、色彩作技術調整,盡力達到圖像的最佳表現。遙想當時,更有不少影友要求沖印店,針對上述相關問題交代沖印店老闆,或直接進入操控間指導沖印機的小夥子技師干涉沖印要求,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那麼,我就納悶了,為什麼有人熱衷對傳統膠片暗房處理干預出片效果的技術控制手段就認可,怎麼就不能接受數碼照片運用PS後期處理呢???簡單來說,對於圖片效果的追求,是從傳統膠片成像時代的暗房技術轉變過度到數碼成像時代的電腦PS處理,異曲同工啊!這些話我早在大概15年前,就在色影無忌某個關於傳統與數碼爭論的帖子中表達過,當時被評為精品回帖,並且引起了廣大攝友的共鳴……放到現在來說,我覺得,糾結於後期PS,更加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了。當然,結語:我是一個很注重前期拍攝必須打好底子的人!PS不能代替一切,但,PS能夠實現更多優秀攝影人對圖片質量的把控以傳遞攝影的思維表達空間!當然,過度處理和造假的現代技術我也是摒棄的!




用戶3887015697509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後期。

一般人認為的後期就是通過PS或者snapseed等電腦或者手機修圖軟件對照片進行調整。其實遠遠不止這些。

同一個場景,你用不同的相機或者手機拍攝,即便是完全相同的器材設置,拍出的照片也都是存在差異的。這個差異主要來自於不同品牌器材的色彩模式的不同。

另外,相同的拍攝時間、機位、構圖和器材,你用風光、人像等不同的拍攝模式,拍出的照片效果也是不同的。所謂拍攝模式,其實就是對比度、飽和度、銳化等相關參數在機內進行的不同調整的組合。

手機中的各種拍攝模式更是如此,尤其是很多手機的所謂AI,無非就是通過不同參數的組合形成大量固定的濾鏡效果,然後根據用戶拍攝的照片內容給予一個相應的識別和匹配。

以上這些其實都屬於後期的範疇,只是數碼時代的相機和手機,把很多後期的技術前置化了、內置化了而已。

所以說,在數碼時代,沒有所謂的“原片直出”這個概念。即便你用RAW格式拍攝,不同器材拍出的效果也會有差異。

攝影后期不是你想拒絕就能拒絕的,即便你沒對照片進行調整,但是器材早就自動幫你做過了。

包括膠片相機也是如此,暗房中對底片進行沖洗的過程也都存在後期的調整。

如果你還是要追求原片直出的的話,那就去玩小孔成像吧。


手機攝影手冊


攝影的宗旨是什麼?應該是把美好的東西留下來,寫文章有比擬,誇張,修飾,而攝影恰恰也是把平庸的圖片修飾,達到一種渲染的效果,後期恰恰是重要的,而且很得當。膠片時代的攝影后期在藥水裡,而數碼時代的攝影后期在ps,光影魔術手裡!不要牴觸後期,因為它如姑娘描眉,塗粉一樣的需要!!




靜芳攝影


這個沒有對與錯,有些人不喜歡後期,有的人喜歡適當的調整色彩和細節,站在每個人的角度都有很多道理可以講解,但是對於如今數碼時代攝影來說個人覺得適當後期是可以接受的

適當後期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未化妝的女人,站在人群中,雖然天生麗質但是多少有一些素,我的理解是PS是照片的第二次生命,我接受適當的後期接受將一些前期拍攝不足的地方進行細節調整,將重點層次突出來,但是不喜歡多度後期和PS畫蛇添足

對於那些不後期的人來說,後期就是對照片的一次破壞,破壞了原有的天然之美,其實每個人的理念都沒有錯,只是觀點不同,但是作為數碼時代不後期真的很吃虧


原創不易,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幫助,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評論,哪裡說的不對多多指教,謝謝^-^


色影君


關於“無後期不攝影”和“拒絕後期”,哪個更有道理?

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一個絕對的問題其實並不是一個絕對性質的問題,就像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凡事無絕對,在攝影中也是這一個道理。

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做“無後期不攝影”

攝影后期,指的是在已經拍攝完成的照片上使用各種方法:例如電子照片文檔的PS、LR等處理方式,對照片的各項數據參數,畫面進行調整。, 更或者是膠片攝影中的製作相紙照片加工部分,其實都是在對照片進行後期的處理。一般情況下,因為雖然相機記錄的事物是和原本事物是一樣的,但是從實物再放到我們的相機當中的這一個過程,其實不管是視覺感受還是顏色總是還有偏差的,為照片進行後期處理,是為了畫面更加的符合我們的審美,也是為了更好的還原原本的事物本質。

還有的就是單純的為了照片以及畫面的美感,在原來照片的基礎上對照片進行大幅度的修改,比如說,使得照片從白天變成午夜,或者是從畫面上增加或者減少事物,再或者就是說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人物“瘦身”、“變臉”等,其實都是我們的照片進行一種大規模的後期處理,這些都是正常的攝影后期行為,是可以被允許的。


接下來我們來說一下,為什麼攝影又被說是為“拒絕後期”

“拒絕後期”這種說法其實也是合理的,但是為什麼上面說到“無後期不攝影”。這裡又說是“拒絕後期”呢?

所以我們在這裡需要說一下,在攝影當中,並不是所有的攝影類別當中都需要進行後期處理的,同時更嚴重的,並不是所有的攝影類別都允許進行後期的。

可以進行後期處理的照片,在修整照片的時候都是有著一個原則的,有的就是簡單的為了將畫面邊的更加的完美,或者是將照片進行藝術化形式的處理。大部分的照片修理可以說成是為了所謂的“藝術”,但是比如說“紀實攝影”與“記錄攝影”當中,是不允許所謂後期的存在的。

其實對於所謂的“後期”對照片來說,也是一個很龐大的概念,在紀實攝影”與“記錄攝影”當中,如果只是對照片進行略微的修整,比方說,“壓個光”“調個色”

,在不不改變照片真實內容的前提下,是允許的,不允許的是對照片畫面內容進行“增加”或者是“刪減”,比如說:照片換臉,白天修改成黑夜等等、這些都是不可以的,如果這樣做,也是已經脫離了紀實攝影”與“記錄攝影”的攝影本質。對於以這兩類職業攝影為生的人來說也是一種侮辱,照片散播出去以後也是對觀者的一種褻瀆。嚴重的來說是一種“欺騙”行為。


所以,說到這裡,“無後期不攝影”和“拒絕後期”,的本質是不同的,兩者也沒有一種存在比較的關係以及說法。


攝影講習所


因為數碼時代給後期處理創造了先決條件。以前膠片時代,也能後期處理,但處理起來難度較大,處理的照片瑕疵明顯,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處理過的。因此,膠片時代在社會各種活動中的舉證上,還是有優勢的。數碼時代不同了,在構圖、對比度、飽和度、色階等多方面進行後期處理,有的高手甚至玩轉偷樑換柱、臉面換容等高難度動作,P的水平之高,不得不令人佩服。所以現在的照片在莫些案件中不能當舉證材料了,就是因為能後期處理。但對於玩攝影的來說,這樣的結果是人們審美意識提高和圖像處理技術發展的結果。誰都喜歡圖像清晰,色澤豔麗,造型獨特的攝影作品。因此在現在的技術條件下進行的攝影比賽,也容許對圖像飽和度、對比度等方面進行處理(這裡有個先決條件,必須是你拍到了東西,才能後期處理。你什麼都沒拍到,一張白紙也後期處理,最後要是有圖像,那就成了盜圖)。但任何後處理都有個度!p的太厲害,讓人一眼看穿就是處理過的,那就沒意思了!攝影是一種創作,是對一個人最初對美麗的判斷、眼力及審美能力等多方面的考驗!





甘青5


這兩種與攝影相關的說法,雖然都具有片面性,但相比之下,“無後期不攝影”更有道理一些。說“拒絕後期”者,估計是不會後期,否則不會這麼肯定。


長得再漂亮的姑娘,穿衣服同樣很講究。我覺得後期處理,它是錦上添花,不管你是大師,或者用最好的相機拍攝,都不能百分之百保證自己,所拍到的照片完全是自己想要的效果,包括色彩、構圖、曝光等。多數情況下,在相機裡面看到的效果與在電腦上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狀況。所有必須用後期來彌補照片的不足,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完美。

其實,不主張過度後期,適當對照片進行處理是很有必要的。比如適當調色,對照片簡單的裁剪,提高一點曝光度等,讓照片更有作品感,何嘗不可?



腦攝狼圖事界


我喜歡自然美。其實,後期處理的作品很好看。現在攝影愛好者層出不窮,水平越來越高,讓人震撼的作品很多。期待更多自然風光,魅力無限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