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錢越來越不值錢了?會一直這樣持續下去嗎?

海158413100


錢越來越不值錢,主要因素跟貨幣超發有關。

正常來講,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是多少?社會流通中的錢跟國民生產總值保持一致,這樣我們的物價就穩定。

可是現實生活中,總會存在著流動中的不均衡,有的價格會上漲,有的價格會下跌。有時候即使貨幣數量一致,也是會產生價格變化的。

2017年底在流通中的廣義貨幣m2達到了167.68萬億元,是1990年末的110倍。而GDP增長僅僅是1990年的44倍。

如果這樣看,我們的貨幣僅僅通脹了2.5倍。

而為什麼我們感覺物價上漲了幾十倍都不止呢?其實還是我們的貨幣流動不均衡導致的。

最簡單的,西紅柿,農戶生產可能按照品質來劃分,在大型超市能夠賣到八元,零售市場能夠賣到五元,批發市場只有三元。而一些賣相不好的西紅柿,農戶直接販賣,只能賣兩元,甚至一元。

而且,我們的工資收入在年年增長,30年增長了20到30倍差不多。大家都有相應的消費偏好,當然大家最好的就是吃了,所以食品、物價都會上漲的比平均消費水平要高很多。而我們常說的一些汽車、電子產品幾乎年年跌價,甚至被淘汰了。

所以,只要我們大家的收入提高,人們越喜歡的東西,越接觸多的東西,必然會升值。前些年大家都喜歡房子,所以房子爆漲了,下一個十年不知道是什麼,你說呢?


暖心人社


錢越來越不值錢這是必然的趨勢,十年前你拿一百元錢去菜市場的購買力,遠遠比現在要大得多。正因為,中國老百姓為了抵禦通脹,求得財產的保值增值,所以,很多人選擇投資房地產,也正是因為大量資金流入,再加上房地產加槓桿,才使國內的房價這些年來一直呈現上漲趨勢。

為什麼錢越來越不值錢呢?我們覺得主要與過去中國經濟增長方式有關,原因有三:一是,中國經濟比較偏向於寬貨幣來拉動經濟增長。早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時,我國央行就拿出了4萬億投資和10萬億天量信貸,馬上國內的通貨膨脹快速上升。雖然,寬貨幣給經濟帶來了起死升的效果,但是也留下了諸多的後遺症,至今未能徹底解決。

二是,發達國家主要是靠民間投資和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而中國主要是靠基建投資來託底。眾所周知,大幹快上基建項目雖然能夠快速拉昇GDP,但是GDP的質量並不高,同時,基建投資將耗費大量的資金,而且投資回報率普遍較低。所以,靠政府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往往會導致貨幣超發嚴重的問題。

`三是,中國長期與西方國家保持著較大的貿易順差,也就是說中國拿了大量國內的商品,卻換來了大量的國外的美鈔。而中國在拿了美鈔後,又不能向美國進口同等價值的商品,只能把錢存在美國國債上,每年收取一點利息。但問題是,中國大量的商品流失,導致國內社會可供消費的商品減少,而貨幣卻越印越多,物價哪有不漲之理?

從目前形勢來看,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再繼續下去了,將來會有所改善。一方面,未來央行的貨幣政策會有所收斂,逐步偏向於中性,並且會通過貨幣工具來調節市場上資金的流動性。像過去大水漫灌已不可能發生。另一方面,中國正在進行經濟結構改革,將逐步擺脫房地產+基建投資的束縛,將由民間消費和投資來拉動經濟。

更為重要的是,由於貿易保護主義的增強,未來中國對外出口增速將放緩甚至出現負數,中國大量廉價商品輸往國外,可能也不會像過去那麼多了,更多的商品會留在國內。未來國內的通脹水平將會比較溫和,基本上都會控制在3%目標以內。過去那種通貨膨脹導致CPI大起大落,已不太可能發生。


不執著財經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成績是令人矚目的,四十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從1978年時候的2683億美元擴張到了2017年的12萬億美元,增長了45倍,貨幣供應量也增長到了17年時候178萬億(為GDP的2倍多)。

你我都生活在一個高速發展的經濟體內,那麼通貨膨脹自然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常態。

為什麼錢越來越不值錢了?歸根結底就是通貨膨脹造成貨幣購買力下降,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就是國民經濟高速發展,整個社會需求的貨幣量在上升。當然大家知道發行正好的貨幣是最好的,既滿足了經濟發展需要又不造成貨幣超發,但是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那麼為了滿足經濟發展需要一般都會保持適度的貨幣超發,維持適當的溫和通脹。但是這種合度的貨幣超發也是會造成通脹,時間一長對比起來還是很明顯的。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活期存款貨幣創造,這也是導致貨幣貶值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來個例子,比如某銀行有活期存款20萬元,存款準備金率20%,那麼第一年銀行的賬面活期存款為20萬元,然後貸出去16萬元,貸出去的錢又存回銀行,那麼現在體現在流通上的貨幣總量就是36萬元,然後再用著16萬的80%再貸出去,那麼貸出去的金額就是12.8萬,流通貨幣總量就變成了48.8萬,這樣反覆下去,最後值無限的接近100萬元,也就是說因為這20萬元的存款最後又衍生出了80萬元。這部分也就是派生存款,但是這部分存款也增加了社會的貨幣總供應量。

還有一個增加貨幣總供應量的途徑就是央行直接印鈔增加貨幣的供應量,這麼一來二去整個社會的貨幣供應量就處在了供大於需的條件下,體現在我們日常消費中自然就是錢不值錢了。

會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筆者認為在我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處在溫和的通貨膨脹環境下。進入18年我國,不管是CPI還是M2的增速都已經明顯回落,而且居民的儲蓄率也在不斷的下降,這就說明不管是M2的直接增加,還是銀行存款產生的衍生貨幣量都會下降,可以肯定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國內的通貨膨脹率會慢慢回落,但是短時間內通貨膨脹不會消失。


首席投資官


只要貨幣環境持續寬鬆,那麼在貨幣寬鬆環境下,資本都會積極尋找資本增值渠道,若低於或跑不贏同期真實通脹率,那麼錢就會顯得越來越不值錢了。實際上,縱觀歷史上的表現,貨幣環境越寬鬆,真實通脹率越高,實際上錢的實際使用價值越低,這也是錢越來越不值錢的真實寫照,而只要這個基礎前提條件不發生實質性的改變,那麼錢的實際使用價值還會持續下降,但經濟發展需要適度貨幣寬鬆,但又不能夠過度寬鬆,需要衡量的因素不少。


郭施亮


錢的好處在於可購天下萬物,錢的弊端是越放越不值錢,直至有一天發現已經一文不值。即便是存銀行,這種貶值的趨勢也不會改變,這就是錢的最大特性之一。

錢除了最基本的交換屬性外,錢還帶著巨大的“貪婪”。


錢是一種“殺貧濟富”的工具。

目前居民存款有60萬億,每年的利息平均不到3%。以社保基金為例,2017年的投資收益率為9.68%。可以估算上市公司的總投資收益率也不會低於8%。

假設貨幣貶值率為5%,那麼居民存款每年按2%流失,而產生增值效益的5%被銀行和企業瓜分了。這也印證了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道理。

貨幣的適度貶值對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當錢在合適範圍內貶值的時候,人們在口袋裡的錢就放不住,想方設法地去尋找投資渠道,錢就開始活躍起來,資本流動一旦加快,錢的使用效率就會提高,經濟發展就會帶動起來。

在消費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錢在貶值,就會讓消費者覺得物價會上漲,今天不買,到明天可能要花更多的錢。只有花了的錢才真正d是自己的,不然也是被貶值了,送給誰還不知道。

因此,貨幣的適度貶值極大的推動投資和消費的增長,從而促進了經濟的良性循環。

最後,還有一個注水稀釋債務的功能。

如今投資最大的是基礎設施、地方投資、國企投資的帶有政府性的投入,並堆積了大量的債務。

財政部本月21日發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76684億元。央企2017年底的總資產為55萬億,按照60%的平均負債率計算,央企負債也要到達33萬億以上。相加地方和央企總債務就高達50萬億。這是貨幣貶值帶來的最大收益群體。

2017年8月的M2貨幣供應量增長率為8.2%,相比去年的百分之十幾已經下來不少,基本上趨於一個相對正常範圍。可如果按照這種增長率趨勢,9年後就可以再翻一番。相比於今天的50萬億,就好比9年後只需償還25萬億一樣,因為貨幣被稀釋了。

美元的貨幣貶值有全世界為其買單,而我們的貨幣政策是貨幣制度獨立、匯率相對放開,但進出境內外貨幣進行嚴格管控,貨幣貶值只有自己買單。

錢不但會繼續貶值,還會一直持續下去。


鞅論財經


錢越來越不值錢,是政府發行大量的紙幣造成的,這就是現在的趨勢。原因有三:

一、刺激經濟

政府使勁印鈔票,讓人們覺得自己“有錢了”,於是開啟買買買模式。做為馬雲背後的女人,怎能不心動?通過消費促進生產,從而拉動就業。

二、變相徵稅

通脹讓人們手裡的貨幣增多,

稅收也相應增加。但由於貨幣貶值,看似工資漲了,其實購買力下降了。

三、挽救重要行業

通過印鈔保證國家重要行業的發展,比如房地產(大賺,易發展)。

適度的通脹能促進經濟繁榮,

當通貨膨脹率達到100%以上,就會成為惡性通貨膨脹了。

我們希望國家不會發展成這樣吧,不然今後去買東西100元可能都買不起一個包子……


你現在的購買力是上升還是下降了呢?

關注識象財經,談點泛財經知識。


識象財經


錢越來越不值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是”

而且必須是。這個由於資產是有時間價值的維度。

未來100萬的購買力肯定沒有現在100萬的購買力。

這裡有正常的通脹和貨幣濫發等導致的。

因此持有現金比例不能太高

如果長期持有大量現金,會導致你手上的資產購買力下降。

投資房產只是投資的一個選項而已。

當然過去20年,投資房產都是無往而不利,但未來是不是,這個真說不清楚。

如果僅僅對照國內CPI的漲幅作為保值的維度的話

那購買銀行理財,國債,保險分紅險等低風險產品還是可以對抗通脹的。

當然如果你是參照M2的漲幅的話

估計只有高風險的投資渠道才可以對抗了,股票,基金,信託,包括房地產等。


資產是需要做配置的,而不是單一放在一個籃子。

單一放一個籃子就有點像賭錢,收益最大化的同時也可能損失最大化。


華夏保險小鐘


為什麼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錢越來越不耐用,這個基本是每個人最直觀最親身的一個感受了,很多人一直有疑問,明明我錢多了,收入一直增長,但怎麼離買房夢越來越遠,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了解一個名字: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簡明定義:指在貨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

估計看了定義大家一知半解,那麼我們以一個最簡單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舉例:我們都知道財富需要用貨幣來表現,而GDP就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即財富)。比如我國2017年的GDP總量為82.7萬億,理論上來說,如果央行發行的貨幣量也為82.7萬億元,那麼這時候一根油條的價格為5毛錢;假設實際上發行的貨幣量為165.4萬億元,這時候因為社會上的總財富並沒有增加,但是貨幣量確翻倍了,故而此時變為要1元錢才可以買1根油條,這種情況下貨幣就相當於貶值了。

M2:稱之為廣義貨幣,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它是反映市場上貨幣供應量的重要指標。

從下圖可以看出,我國的M2截止2017年年發行量已經超過GDP絕對額的一倍以上了,僅最近十年以來M2每年增長的速度遠高於GDP增長的速度,所以我們才會感覺錢越來越不值錢。

投資房產是不是老百姓唯一保值的投資?

縱觀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普通老百姓的投資的方式中確實僅有一項房地產的升值跑贏了通脹,其餘無論是銀行定期、理財、保險、貨幣基金、國債這些低風險的穩健投資沒有一個可以跟得上通脹的速度,所以就目前來看房產確實是

唯一保值的投資

但是我並不建議繼續投資房地產,大致以下幾個因素:(1)目前的房地產價格已經處於高位,風險過大;(2)房產稅經過多年的醞釀,按最近兩年的進度,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即將推出;(3)從去年開始,國家可是大力推進長租房的市場。

整體上來講,我認為房地產或許還有一定的升值通知,但升值的比例不大,且風險過高,如果你已經超過3套房子了,建議不再加持了。


鯉行者


這個是肯定的,毋庸置疑的。

1、首先,經濟是一直在發展的,中國也在跟國際接軌,經濟發展了,人民手中有錢了,那肯定要錢越來越不值錢,不然大家手裡都那麼多錢,東西還像以前那麼便宜,那生產東西的廠家和工人怎麼賺取那麼多的錢呢?所以,只有東西漲價,大家手裡的錢越來越多,東西才能越來越貴越來越好越來越精細。如此才撐得住經濟的發展。


2、錢是人民銀行發行的,而人民銀行是依據外匯儲備(美元)來發行人民幣;而美國在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就開動印鈔機,想印多少印多少,然後拿這個印鈔換取全世界的商品和資源。

中國需要與國際接軌,那麼勢必不可擋的是要購買美國國債和儲存外匯。美國通貨膨脹美元不值錢,那麼中國也只能跟著印鈔票,中國的錢也就越來越不值錢了。


親愛的阿汀


實際上並不一定完全這樣,這有幾個原因:

1)貨幣紙幣化

貨幣紙幣化,造成了貨幣本身價值與票面價值不符,因此就有超發貨幣的可能,實際上這一直是政府的動力。畢竟能用錢解決問題是再好不過的了。

2)經濟快速發展

經濟的快速發展造成了貿易量不算增加,貨幣需求不斷增加,為了保持貨幣穩定,需要不斷增加貨幣供給

3)貨幣乘數

政府無法直接控制真實貨幣供給,只能控制基礎貨幣供給,然後通過貨幣乘數傳達到實體中來,而實際上的金融手段使得貨幣量不是很好控制,容易出現信貸過度擴張。

4)貨幣理論

現代金融學傾向於用貨幣政策來解決實際問題,難免有超發。

從過去100年的經驗來看,貨幣貶值是常態,可是再放到1000年的週期來看,貨幣並不是這樣的,特別是在紙幣沒有發明以前;另外,如果世界經濟發展停滯不動的話,那麼就可能會出現通縮的情況,並不是一定會永遠持續下去的。

就目前來看,通貨膨脹的常態化可能還得持續一段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