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養孩子,婆家該不該出錢出力?

兔兔育兒伯


生養孩子,婆家該不該出錢出力?

視情況而定。

不該的理由,生孩子是夫婦兩人可以決定的事,不要找任何外歸因(傳宗接代或者各種他人要求),孩子在你的肚子裡,是你跟你愛人的骨血,當你決定生他(她)時就要做好自己養育他(她)的準備,這是為人父母的選擇。

該的原因,如果夫妻雙方都有工作,女方在生育孩子後不能工作需要有個調節期,這個期間,女方的親人來陪伴照顧更好不過,畢竟婆媳關係最為難處!公平期間,婆家最好有財力的支持,這樣有利於夫妻小家庭的和諧相處。畢竟這個時代,結婚有了孩子,孩子就是全家的寶,老一輩都會表達對孩子的喜愛,會出錢出力給自己找個樂趣。當然,老一輩能出錢出力也是夫妻能正常上班無後顧之憂的時代需要!


命中人是心上人


生養孩子,婆家到底該不該出錢出力,這個問題問的特別好。我覺得沒有該不該,只有能不能和想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我糾結了很久。按理說應該本著正能量,說:生孩子是自己的事,老人沒有義務幫襯年輕夫婦。可是,今天不想站在道德的高地來回答問題,只想說說自己的心裡話。

有錢方可出錢 有力方可出力

我覺得出錢也好,出力也好,都不是義務,但是是一種情分。現在的年輕人不容易,要還房貸,要交際,要養娃.....壓力重重,本著心疼孩子們的原則,父母如果在經濟上有餘力幫襯一下,難道不應該嘛。但是,我不認為這件事情要區分出來婆家還是孃家。比如我自己的爸爸媽媽,都是公務員,我跟老公是打工族,他們一個人的工資頂我和老公兩個人的。所以,他們免不了補貼我們。當然,我說的情況是父母的經濟基礎比自己好的情況。不管是公婆還是孃家,如果本身經濟條件就不好,還要求老人節衣縮食的來補貼自己那就不應該了。

帶娃很累 可是總得有人帶

很多人愛說,老人沒有義務幫我們帶孩子。這句話我認同。但是,孩子總要有人帶吧,對於大部分工薪階層而言,一方辭職帶孩子,是不現實的,因為家庭巨大的開銷都要落到一個人身上,尤其是一些家庭還要揹著車貸房貸。請保姆帶,實在是不放心。小託班最小,也只能收1歲半以上的孩子。這種情況下,老人如果身體健康,沒有工作或者已經退休,為什麼不幫忙帶孩子。

孩子誰來帶 姓氏說了算

現在,不管是自己的周圍,還是父母周圍,姥姥姥爺幫襯著帶孩子的越來越多,這有兩個好處,一個是可以非常有效的避開婆媳關係這個大坑,二是年輕的媽媽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但是,我是一個很狹隘的人,在我懷孕的時候,很多人問我,將來孩子誰來帶。我說,“當然是奶奶帶,畢竟是老錢家的孫子(我老公姓錢)。”

有一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說法:“如果夫妻沒有能力獨自養孩子看孩子,那就是還沒有準備好,可以等幾年再要孩子”其實,孩子怎樣都能養大,歲月卻經不起等待。


萌媽和萌爸


今年4月9號我剛剛生了我們家恩琪,在我剛剛得知懷孕的時候,公婆就告訴我,月子最多來照顧我15天,因為他們老家有二十多畝地要農忙。

我進產房後我婆婆才來到,生完孩子的第16天婆婆就回老家了。

還沒有出院的時候,婆婆就跟我說,路上怕不安全,所以除了買車票的錢,身上只有幾十塊錢零錢,所以沒有給我帶錢過來。

後來公公讓我老公的哥哥微信轉500塊錢(當時老公哥哥在老家考架訓),說是給我的生娃費,我沒要退回去了。

我婆婆以為我嫌少,所以才不收的,我跟我婆婆說,我們已經成人了,而且已經結婚生子了,本來就不應該再花老人的錢了。再說了,孩子是我們自己的,肯定是我們自己養呀。

後來妹妹知道了,覺得我公婆給了500太少,因為她生娃的時候,她公婆不僅把所有住院費交了,還給了5000塊錢紅包。我跟我妹說,每家條件不一樣,我公婆都是吃苦的人,家裡兩個兒子,我老公哥哥賺錢不多,到現在沒娶到媳婦,我公婆還要存錢給他娶媳婦呢。

我婆婆從我們這走之前,我給她買了幾套衣服還有鞋子,給她買好車票,臨上車的時候又塞了個紅包給她。

我婆婆逢人就說娶了個好媳婦,我老公也因此很開心。

我沒有辦法把我婆婆當成親媽對待,但是我覺得她把我的老公撫養長大,然後才有了我現在的家庭和寶寶,就衝這一點,我會盡孝順她的義務。

有些人說,自己經濟條件不好需要父母支持,我覺得支持可以,但記得要還,不要啃老,更不要帶著孩子啃老。


覺醒父母


生養孩子婆家該不該出錢出力?人們都愛上升到法律,那自然沒有義務。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什麼都講法律就沒有人情味了。我認為應該在能力範圍內給予下一代幫助。畢竟孩子好了,自己也高興。

對兒媳婦說:

在法律上,婆婆沒有義務出錢出力幫忙帶孩子,所以不要以"不給養老"為藉口威脅老人。養育孩子是夫妻雙方的共同責任,老人幫忙是情分。如果老人物質和身體條件不好,那就更不要強求了。


對婆家說:

1.一家人,幫把手。雖說在法律上沒有義務,但是作為孩子的奶奶,畢竟是一家人。如果物質和身體條件還可以的話,建議還是幫把手,您幫的不是別人,是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孫子孫女。

2.很多人說是"給兒媳婦帶孩子",難道孩子不是兒子的嗎?當孫子隨自家姓的時候是兒子的,當要幫忙帶孩子的時候就成了兒媳婦的了?

3.調劑生活模式。很多老年含辛茹苦把兒子帶大,等老了退休了想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這無可厚非,是很正常的。但一年365天,天天享受一種生活模式也很單調,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時不時的幫忙看看孫子孫女,調劑一下生活,也能讓兒子兒媳婦減輕一下壓力,還能增進祖孫三代的感情。何樂而不為呢?

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其樂融融,少點婆媳矛盾,多點歡聲笑語!


Emma成長記


說說我的情況,我在一個三線城市,我老公是從附近鄉鎮上學出來工作的。我們04年結婚,當時老公沒攢下錢。結婚的時候我們沒有錢,他問他媽要他媽說沒錢,我在臥室聽到他媽說沒錢的時候我哭了。後來他媽就給了兩千元。婆婆在鄉下待的她的親戚,禮錢也是她的。老公的朋友同事我們自己待的客,飯錢就是客人隨的禮,交完飯錢一分沒剩。我們結婚時沒房子,在老公單位一間不到十平米的寢室住,做飯在走廊。我們都沒有計劃,糊里糊塗就懷孕了。我懷孕後期很胖,老公工作忙,想請婆婆來照顧我,給我做做飯,她來了後看我沒有要生的跡象就要回鄉下,攔都攔不住。孩子出生也是用的我媽和姨媽,姐姐們給的禮錢。婆婆來照顧月子還在老公面前做秀,我請她幫我炒鹽敷傷口她不炒,我老公回來讓她幹嘛就幹嘛。我老公嫌我有事不自己跟他媽講我才崩潰的告訴他我請了但你媽不給幹。總之太多太多導致我在月子裡和老公鬧離婚。照說家裡這麼窮婆婆要是幫我帶帶孩子我出去工作,早點掙錢買房多好,可是我今天月子30天她今天一早就走了!孩子快一歲時我們把孩子送回老家想請婆婆幫忙看顧我好上班,可是婆婆以孩子沒帶襪子為由第三天就讓去接,我沒去人家過了兩天早上六點就坐車給我送回來了。諸如此類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很多人說公公婆婆沒義務照顧孫子,可也看看情況吧!傷了這麼窮的媳婦兒的心咋辦呀?16年下半年婆婆手術,我和大伯哥出錢,大姑子照顧,可她每天都要讓我去醫院。我要壓抑死了!我需要你的時候你說走就走你需要我的時候理直氣壯。我想抽死自己,她複查時到我家住我給做飯,想起以前我控制不住自己跑出去哭了將近一個小時。要說起來簡直都聊不完呀!我想說你不哄孫子可以,你們千萬不要讓媳婦兒照顧你,千萬千萬!因為人是以心換心的,我就算照顧了你也會背後罵死你讓自己好受點的!


少林141395129


我說一下我吧,我從懷孕婆家一分錢沒給過一頓飯沒做過,產檢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自己掏的錢,老公剛剛自己出來創業手上沒錢,我心臟不好懷孕後就辭職了,我倆全部的花銷指著信用卡,包括住院生孩子,生完孩子後我爸媽給送來了一萬塊錢,婆婆空著手來給我坐月子,老家擺酒席時我爸媽又給拿了七千塊錢讓婆婆給我 結果我公公直接拿去花了,根本就沒知會我,我婆婆待了20多天就回老家了,全是我和我老公自己弄孩子,我爸媽年紀大了快七十了給我看不了孩子就給我點兒錢,我公公婆婆今年50,身體健康卻一直給我們要錢,我們連房租都交不起我爸媽又給了我八千塊交房租,我公公婆婆連電話都不打,我和我老公都寒心了,你說這個樣子以後我還要養他們嗎??我老公說今年過年都不想回去過年了


艾妳萬年


能管就要管,能管不管就不太近人情了。

現實生活中,剛結婚的青年大多數剛從學校畢業參加工作不久,正處於爬坡期,工作時間短,一般人經濟上不是怎麼寬餘,在外面吃穿租房子,所剩無幾,再加上必須的應酬隨分子,更是難上加難。

爺爺婆婆在這個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有錢出線,沒錢幫兒子攬後手管管孫子。

目前許多青年夫婦屬於啃老一族,孩子生下來,時間不長,把孩子丟給爺爺婆婆自己外出打工,孩子的生活費用幾乎都成爺爺婆婆的事了,有的甚至直到孩子上小學,都是爺爺婆婆出錢管。作為爺爺婆婆來說,看到兒子媳婦確實緊張,做老人的總不希望兒子和媳婦為錢吵架,也不忍心孫子受可憐,總是傾其最大的努力幫兒子媳婦,到後來有孝心的兒子媳婦,還知道體量爸媽的艱辛,不懂事的兒子媳婦反倒說這是爸媽應該的。

所以,我勸天下的爺爺婆婆,不是不管自己的孫子,而是要量力而行,在保證自己以後生活的前題下,管孫子,幫兒子。


風雨同舟1960


我認為:生養孩子,婆家應該出錢出力。

添人進口是每個家庭裡的大事,婆婆也經歷過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想起這個過程,我仍然不寒而慄。

婆婆應該學會換位思考,想想當初自己糟的罪,就該想現在的兒媳婦,人家也是父母眼裡的寶貝。

分娩是一個痛苦、有風險的過程,分娩過程就是過了一次險關。

我認識一個孩子,他生下來母親就去世了,他是奶奶養大的,想起這個可憐的孩子,心情很複雜: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我們這裡好多做了奶奶的,都是負責生孩子的費用,並且負責照顧月子裡的兒媳婦。

現在孩子少,兒媳婦也是女兒,女兒的一切由媽媽負責也是理所當然的。

將來我也是要做婆婆的人,在此承諾:兒媳婦分娩,有力出力、有錢出錢、能幹什麼就幹什麼。

我喜歡孩子,如果我的身體恢復好了,孩子們負責吃,我來做,看著孩子們大口大口的吃我做的飯,那才是我感到最幸福的時刻。😄


玉泉溪


我覺得沒有婆家“該出錢出力”這回事。有的公婆經濟條件比較好,而且得了孫子孫女很開心,可能會給兒子兒媳或者孩子一些錢,這是公婆的好意,無論多少,我們都應該感謝。有的公婆不在生孩子時給錢,也不資助兒子兒媳養孩子,或者幫忙帶孩子,也很正常,沒有必要因此不滿甚至怨恨。

為什麼這麼說呢?


1、生孩子、養孩子,是小家庭自己的事

有的媽媽可能認為,“我是嫁給了你家”“是給你家生了孫子/孫女”,所以婆家在養孩子上出錢出力是天經地義的。

其實這是一種落伍且貶低女性的觀點。兩個人是因為相愛而結合,組成的是自己獨立的小家庭,不是女性犧牲自己,嫁入婆家;而且生孩子是小夫妻自己的選擇,女性懷孕、生孩子,都不是為了婆家。如果認為自己是給婆家生了孩子,那麼豈不是把自己貶低成了“生育工具”?


2、老人對成年子女沒有任何幫扶義務

做父母的,自然有撫養子女長大成人的義務,但是在子女成年後,老人並沒有幫扶子女的“義務”,相反,在老人需要的時候,子女毫不猶豫地幫扶老人、贍養老人,反倒是一種必須履行的義務。

再者,老人辛苦一生,應該享受輕鬆愉悅的老年生活,帶孩子是很累人的事,年輕力壯的爸爸媽媽都還常常會覺得很累、吃不消,何況已經上年紀的老人呢?


3、小家庭應該致力於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這樣對孩子、大人都有好處

我們會看到不少小家庭,在結婚後還是和老人一起生活,另外一些不在一起生活的,也有不少是常年由老人帶孩子。

這樣的小家庭,都很難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不免在生活方式、育兒理念上,不同程度地受到孩子祖輩的影響。而且小家庭越是依賴公婆,自己的生活受到的影響就會越大。

另外,大家在生活中交集過多,還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婆媳矛盾、老人溺愛孩子、老人育兒觀念落後等等,讓幾代人都非常糾結、苦惱。

所以我們覺得,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最好的選擇是小家庭獨立養育,公公婆婆的家庭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求老人幫忙,也不期待老人的資助,只在節假日時帶孩子和老人住幾天,讓老人享受到天倫之樂。


可能有的爸爸媽媽會說,“我們要上班,帶不了孩子”,或者“我們經濟能力不足,需要婆家的資助”,這種情況,真心爸媽的建議是,先不著急生孩子,等爸爸媽媽能夠調整出獨立帶孩子的時間和精力,同時經濟上也能獨立負擔孩子了,再生寶寶也不遲。這樣會減少很多煩惱和糾結,也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和家庭教育。



真心爸媽


沒錯娶了兒媳婦,婆家兩位老人己精皮力盡了,過了門看的比娘娘還高,生]孩子後的一切費用還是兩位老人的,

年齡大了還得看孫女孫子,而且還得想法為兒子兒媳婦,掙錢供孫子孫女上學,兒子買房子還得兩位老人,拿錢,

各位有良心的兒媳婦們,公婆還有什麼沒對起兒子兒媳婦的,如有任何一件事老人做不到的話,

就慢天訴說老人的不是,

請問你的父母做到了嗎?,你將來能事事讓兒媳婦如意嗎,?老人是什麼,為什麼能說出這樣沒良心的話!,你:進了婆家門都做些什麼,憑什麼資格不養老人,,做兒媳婦沒義務養公婆,公婆為你的老公,他們的兒子付出那麼多,而他們的兒子,掙了錢,為什麼你一手撐握著,難道不該孝順父母嗎?,

良心…良心…在那兒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