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四十年農業之變 累累碩果寫新篇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莒南農業發生了深刻變革。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土地流轉,再到鄉村振興,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進程中,農產量、農民生產生活方式和農業生產經營模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莒南:四十年农业之变 累累硕果写新篇

一大早,在臨沂金龍湖茶業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單愛民正與來自濟南的客戶洽談茶葉訂單事項。作為國家地理標誌——莒南綠茶的代表,金龍湖茶業的年產量已經達到2萬斤,份額佔到了這個區域的一半以上,這讓斷斷續續幹了幾十年農業的單愛民,在過去想都不敢想。上個世紀70年代,單愛民高中一畢業,就加入了村裡的生產隊,落後的生產條件和低下的糧食產量,讓他記憶猶新。

單愛民回憶說:“那時候生產力非常低下,都是手推車,勞作主要靠肩挑人抬,收入很低,大夥靠掙工分吃飯,但基本都上吃不飽,田裡也沒有什麼肥料,產量非常低,一畝地小麥一般(產量)也就200斤左右。那時最大的夢想就是吃飽飯。”

莒南:四十年农业之变 累累硕果写新篇

以糧為綱、吃大鍋飯、掙工分,機械的生產勞動,讓青年時期的單愛民積極性大打折扣。“交完公糧之後,生產隊根據你的勞力和所掙工分,不分錢,只分糧食,像我這樣的家庭,還得倒貼,也就是說一年也掙不到這些糧食錢。”單愛民有些無奈的訴說著那時候的記憶。

進入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從農村開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全面推行成為推動農業鉅變的重要一環。分田到戶,個人的付出與收入掛勾,這讓單愛民和村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地是自己的,莊稼你想種什麼種什麼,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管得精細,就跟管菜園似的,產量都翻倍,甚至數倍。”說起變化來,單愛民的語調都變得高亢起來。

農戶成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糧食產量在增加,農民的收入也帶來可喜的變化。單愛民家的“變化”也是實實在在的發生了,“後來收入提高了不少,就是賣糧食,糧食自己吃不了就賣糧食,靠糧食收入,吃飽以後能剩點錢,還能添點用品,到那時候就吃飽飯了,就已經很滿足了。”

雖說填飽了肚子,但一年到頭手裡仍沒有多少結餘,這讓當時心氣很高的單愛民有了脫離土地的想法,經過艱苦的學習和拼搏,單愛民走上了工作的道路。十幾年間,雖然從事著與農業毫無關聯的崗位,但心裡對農業的熱愛仍然放不下,在看到當地茶葉種植多年,產量、品質各方面一直上不去後,2004年,單愛民毅然辭職,重回土地,專心搞起了茶葉研究種植。

莒南:四十年农业之变 累累硕果写新篇

但是,萬事開頭難,說起起步時的難處,單愛民頗有感觸的說:“一開始乾的時候非常難,因為咱這個無性系茶葉可以說是新鮮事物在北方,原來南茶北引的時候都是引的種子種的,做不出高檔茶,所以從那以後,我就想引進優良品種,做高檔茶,把茶葉的品質提高,產量也能提高。”

莒南:四十年农业之变 累累硕果写新篇

為了讓引進的優良品種更優質、更適合北方生長,單愛民走遍了全國大大小小的茶葉研究機構,找專家、學者分析研究,到南方引進品種,幾年間,龍井43、中茶108、金觀音、福鼎大白等十多個優良品種在當地得到適應性生長。隨著國家新一輪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單愛民找到了新機遇。“從2004年,一直到12年這個階段,一直就是40畝。咱做得又比較好,但是當時想擴規模,也沒法擴,只能維持現狀。12年以後,國家慢慢政策有了可以大量流轉土地了,這時候覺得機會來了,正好政府也推動支持,2012年就開始流轉了200多畝,接著每年幾百畝的速度流轉,到現在達到2000畝的規模。”

莒南:四十年农业之变 累累硕果写新篇

如今,在單愛民的茶業種植園,採用了最先進的土壤改良技術,從田園管理、品種引進、施肥養護,全部有了標準化的模式。科技創新因子貫穿整個生產流程。“人的生活水平慢慢提高了,對品質的追求也比原來高了,不限於咱吃飽飯就行了,茶葉也要求品質高,還要求外形漂亮,所以根據人們這種心理,咱也開始研究怎麼做好品質,一個從土壤改良上,用餅肥,土雜肥等好肥料,再一個提升製茶的工藝,從一開始最早、最簡單的純手工製茶,到後來的半機械半手工化,最終到現在實現了全國最先進的清潔化流水線。”談及現在及未來的發展,單愛民信誓旦旦的說著。

莒南:四十年农业之变 累累硕果写新篇
莒南:四十年农业之变 累累硕果写新篇

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先進的流水線作業,從零散種植到規模化生產,改革開放以來,莒南縣農產量穩步增加,農村基礎設施明顯加強,生產條件大大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實現了跨越式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目前,全縣糧食總產量40多萬噸,畝產426公斤。常年種植花生35萬畝、果品13.5萬畝、茶葉5萬畝、草莓8萬畝,重點建設了花生、茶葉、蔬菜、杞柳、烤煙、桑蠶、花卉苗木和畜禽等8大特色農產品基地,全縣基地總面積達到60餘萬畝。全縣農業“三品一標”總數達145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5個,全縣省級以上名牌產品、商標總數達到29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02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77家。全縣農民合作社總數達到1945家,其中國家級示範社2家、省級13家。莒南縣也連續多年保持了全國油料、果品生產百強縣地位,以全國“花生之鄉”、“茶葉之鄉”、“柳編之鄉”、“板栗之鄉”享譽海內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