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看過來!看這家海螺如何“焚燒發電”“變廢為寶”

城鄉生活垃圾過去大多數都是通過填埋處理,如今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填埋式垃圾處理將逐步淘汰,石門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建起了“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理生活垃圾項目”,對城鄉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垃圾焚燒產生的熱能用於發電,廢渣全部用於水泥生產,整個過程無二次汙染,對垃圾處理實現了“吃幹榨盡”。

2015年前後,石門縣城區垃圾填埋場已經處於超負荷運轉階段,很快將面臨垃圾圍城的困局。為此,石門縣與蕪湖海螺投資公司、石門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聯手,著手籌建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理城市生活垃圾項目,嘗試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

車輛過稱臺: “刷卡完成,收好卡正在稱重。”

一車來自縣城區的垃圾進入現代化的封閉式廠房,直接傾倒進6層樓高的垃圾倉。為了提高焚燒熱值,垃圾將在這裡發酵5到7天,關閉的垃圾倉保持在負氣壓狀態,完全密封,臭味、異味不會散發出來。操作員透過落地玻璃操作一隻巨型抓鬥 ,每抓取一次,就能把5噸重的垃圾投進焚燒爐,這個廠區每天可以處理200噸垃圾。垃圾在500多度的焚燒爐裡充分焚燒產生的熱能,除了工廠區生產使用,每年還能轉化為400萬度上網電量。

石門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主任 譚小成

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5萬噸,減排CO2約12萬噸。

針對不少民眾擔心的垃圾焚燒汙染環境的問題,垃圾處理過程中已對所有廢氣汙染物妥善處理,不會造成二次汙染。垃圾焚燒之後會產生爐渣,而這些爐渣也是寶。石門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每年處理的6.6萬噸垃圾,大概產生1.5萬噸爐渣,通過原料提取,加入穩定劑、高溫煅燒等步驟,爐渣可以用來制水泥,實現了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石門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垃圾焚燒工段長 伍尉

我們整個系統都是在負壓狀態下運行,進行24小時在線監控,不論是廢渣還是廢液都是得到了充分利用,可以說是做到了真正的“吃幹榨盡”。

如今,我縣家家戶戶門口都有垃圾桶,都有專人前來收取垃圾,然後再轉運到村裡的垃圾收集站。全縣18個鄉鎮、4個街道、4個農林場全部實行了家庭分類、村鎮收集、公司轉運、城市處理的垃圾處理新模式。

 石門縣環境衛生管理處主任 胡勇

“這種模式運行了以後,效果非常明顯,現在無論是農村還是縣城區都看不到垃圾,因為垃圾有了出路,所以現在整個環境越來越美,越來越舒適。”

石門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石門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廠址位於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寶峰街道七松社區,北臨澧水河,南靠焦柳鐵路,公司自備鐵路專用線與之接軌,年吞吐量達40萬噸。公司擁有一條日產5000噸熟料生產線和一條日產4500噸熟料生產線,熟料年產能360萬噸,配套建設年產440萬噸的水泥粉磨系統,總投資13億元。現有員工500餘人。

公司兩條生產線均採用當今國際先進的旋風預分解窯新型幹法水泥生產工藝技術,採用集團自主開發的DCS集散式自動化控制系統及一流的質量檢測設備,由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數字化操作,各汙染物排放均優於國家標準,產品質量穩定且優於國家標準。公司生產的低鹼P.O52.5/P.O52.5/低鹼P.O42.5/P.O42.5/P.C32.5級水泥廣泛應用於張花高速、嶽常高速、黔張常鐵路等重點工程,公司生產的商品熟料以強度高、性能穩定的特點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

公司始終將環境保護工作放在首位,堅持走生態文明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公司在現有的兩條熟料生產線上配套餘熱發電項目,裝機容量18MW,年發電量達1.38億千萬時,每年節約標準煤約5萬噸,可減排二氧化碳約12萬噸;在廢水治理、廢氣治理、噪聲治理、固廢治理等方面環保投入達1.34億元,廠區綠化覆蓋率達85%以上。2012年公司利用礦山高鎂層帶,在石門縣政府支持下兩條100萬t/a建築骨料生產線項目正式動工,一期工程於2013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

水泥人看過來!看這家海螺如何“焚燒發電”“變廢為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