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與文匯報社聯合開展的“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上海衛生改革發展20件事”推選活動,經過基層推薦申報、入圍項目遴選、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日前正式揭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附屬兒科醫院分別作為第一推薦單位的相關項目,以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附屬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附屬華東醫院分別作為共同推薦單位的相關項目,入選“上海衛生改革發展20件事”。
“上海衛生改革發展20件事”的每一件事在全國都具有創新、引領的作用,這也凝聚著復旦醫科人的智慧、努力和貢獻。其中,“上海開創全國‘醫產研’自主創新模式,實現中國‘智造’攻克重大疾病”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推薦;“上海推動兒科醫學事業發展,國家兒童醫學中心落戶申城”由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推薦。此外,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是“上海成功抗擊‘非典’等傳染病,築牢城市公共衛生安全防護網”的共同推薦單位;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是“上海率先開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共同推薦單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上海傾情支援七省區市精準健康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共同推薦單位;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附屬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是“上海持續打造學科人才高地,提升醫療服務能級”的共同推薦單位。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打通“醫-研-產”創新鏈和產業鏈,使之無縫整合,同創新醫療企業成立專門的診療新技術轉化中心,通過國際化研發平臺,打造全新轉化醫學研究和產業化基地,探索高度統一的協作模式,持續研發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診療新技術。葛均波院士團隊主持研製了國際首個可降解塗層新型冠脈支架;樊嘉院士團隊研發的兩項全球首例(試劑盒與檢測系統)讓肝癌無所遁形。醫院多個科室攜手“上海聯影”,致力於研發國產醫療設備領域的“C919”,結合臨床應用,使國產醫療影像設備在國際市場積極拓展。醫療設施設備的國產化,每年至少為患者節省10多億元支出。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聯合組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成為上海首個國家臨床醫學中心。中心擁有9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6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兒科疑難病診治中心、新生兒醫學中心、小兒心臟中心、兒童血液腫瘤中心等已成為全球最大診治中心之一。新生兒聽力篩查、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等一批臨床創新研究成果轉化為國家公共衛生政策,福澤兒童。中心組建兒科疑難危重病、出生缺陷、血液/腫瘤、新生兒、感染與免疫、兒童保健與康復六大臨床醫學中心,打造兒童疑難危重疾病診療“核心高地”,領航我國兒科醫學發展。
改革開放40週年,是上海衛生健康事業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40年,是上海醫改為全國醫改先行先試、勇挑重擔的40年,更是上海市民健康獲得感滿滿的40年,包括復旦醫科人在內的上海20多萬醫務人員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為全國醫改創下了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未來,在“健康中國”“健康上海”的建設征程上,復旦醫科人將一如既往勇挑重擔,奮發有為,再立新功。
閱讀更多 復旦大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