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購私募基金?有沒有什麼技巧之類的?

芙蓉花木


首先,私募基金的風險相比公募基金是更高一些的,因為公募基金是受到國家嚴格監管的,跑路這樣的事情是絕對不會出現在公募基金身上,但是私募基金這種如果公司運作出了問題,這錢可能也會有問題,今年就出了好幾個百億以上的私募基金跑路情況,比如阜興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其次,私募基金一般分為私募證券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期間更長,門檻更高,個人沒什麼研究,這裡就只做對如何選擇私募證券基金進行介紹。

選私募基金第一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先看基金的業績

要選擇私募基金,那就要學會使用數據網站。現在數據做的比較好的有私募排排網、好買基金、格上理財,個人比較喜歡好買,下面就用好買做舉例子。

那怎麼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進行選擇呢?這裡給大家簡單分個類,比如風險偏好很高的投資者,可以選管理期貨、宏觀策略;風險偏好比較高的,可以選股票型、多策略;風險偏好比較低的可以選市場中性、套利型和債券型。這個分類是大概率來講的,每個策略當然也會有做得很差的,這裡只是提供一個方向。

這個分類的依據當然就是業績波動,比如管理期貨排名中,近1年業績最好的收益率可以達到77.1%,業績最差的是-89.34%。

我個人是風險偏好中等的投資者,因此會比較傾向於市場中性和套利型的產品,下面就以市場中性為例子進行說明。

比如市場中性,我一般會根據3年以上的業績進行排名,如果有5年的更好,然後看3年業績都是紅的,這樣可以避免某些基金靠一年的業績就衝上來的。然後點進去看基金的具體數據,比如致遠3號。

這應該說是一隻不錯的基金,2015年12月成立,累計收益率62.84%,近1年的收益率18.67%。收益走勢圖也非常漂亮,除了2016年12月和2018年3月出現過比較明顯的回撤以外,其餘的時間段都走得很穩,是我個人喜歡的低風險和高收益的產品。

再細看其風險指標,也進一步驗證了上述的看法。成立以來只有7個月是負收益的,而且負收益的比例都不超過3%,風險控制能力出色。年化波動率只有6%-7%,非常的低,年化收益率達17.23%,是一直低風險的高收益基金。在今年這樣的行情之下,也依然取得了17.42%的出色業績,應該說是很優秀的。

選私募基金第二步:看基金公司的背景和實力

看完業績就看看整個公司的情況。看這個的原因是看這個公司的背景和實力如何,這個可以從工商登記信息、股東的結構和旗下基金的情況進行了解。

說實話,除了一些非常出名的大佬,一般看工商信息和股東是看不出什麼東西的。一般私募基金的註冊資本也就1000-2000萬,業內比較大型的私募,比如星石投資的註冊資本也就是1920萬,王亞偉的千合資本註冊資本稍高,5000萬,但是從這個是比較難看出一個公司的實力的,畢竟現在註冊公司都是認繳,實繳25%以上就可以了。因此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

但是基金業協會的網站大家一定要去看看,基金公司的信息大部分都會在上面披露彙總,投資者可以看看這個公司和基金經理有沒有什麼異常的情況。在信息公示一欄當中,可以找到關於私募基金的很多信息。

比如查基金公司的信息的時候,一定要輸入準確,這個網站不支持模糊搜索的,差一個字都查不出來。比如致遠3號的基金公司是致誠卓遠(珠海)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現有員工10人,實繳註冊資本1000萬。

然後查一查基金經理的履歷,比如致遠3號的基金經理是公司的法人史帆,可以看得出來這個任以前在建行雲南省分行做了6年的行長,2015年才出來創業的,也是有金融背景的。

接著看產品和誠信信息披露的情況,是否存在著產品信息不及時披露及不良誠信的記錄,如果有的話,你就要當心了。

如果查完以後覺得公司沒什麼問題,就得看公司的實力了。個人認識實力得用發行基金的數量和規模去判斷。比如這個致誠卓遠(珠海)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旗下有70只基金,目前只有1位基金經理,成立時間是2017年,但是部分產品是2015年就成立了,應該說成立的時間還比較短。

旗下基金主要為股票型和市場中性,其中股票型佔71.43%,市場中性佔比28.57%,從前10只產品來看,今年以來的收益率都是正的,其中最高的是致遠4號,收益率達27.09%,第二和第三也有26.76%和22.89%,應該說是相當不錯的。

但是這個公司成立時間太短,大部分產品都是2017年以後發的,業績最好的致遠3號也是2015年底才發行的,長期業績能力未得到有效的驗證,這是這個公司現在存在的最大的問題。

因為私募基金每年的業績冠軍都會不一樣,能夠長期保持業績前20%-30%的應該說就已經很不錯了。市場最不缺的是什麼?就是市場冠軍。想想新價值的羅偉廣、世通資產的常士杉、呈瑞投資的芮崑、銀帆投資的王濤等等。

市場總是非常的不理性的,當年的私募冠軍,一般在第二年都會趁機發行大量的產品,市場也很配合,一般都會送錢上門。隨著規模的擴大,名氣的提升,業績反而越做越差了。所謂錢散人聚,人聚錢散,用在金融投資上面其實也非常的合適。

因此我們在選擇私募基金的時候,就一定要看私募基金的中長期業績和整體規模。對於成立時間短,業績突出,規模較小的私募基金要小心對待,畢竟能否走得遠,能否生存下來才是王道。

以上就是個人對於私募基金選擇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Atlas亞特斯


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一樣,都是一個投資理財的品種,但是,選擇私募基金,將決定著你的投資結果。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專心理解是:


一,選擇私募基金的幾個關鍵點。


其實,選擇私募基金與選擇公募基金的關鍵點,都是一樣的,就如買A股和港股的投資方法也是一樣的。如果要選購好的私募基金,需要把握下面的幾個關鍵點:


1,私募基金的團隊。做金融和投資,團隊是關鍵,投資主要依靠人,專業人才才有專業價值和回報。私募基金的創始人,非常重要,必須有10年以上的投資經歷,必須在大型公募基金和證券公司的工作經歷,必須有優秀的過往投資業績。


2,私募基金的品牌。品牌代表安全和穩定,根據公開排名和評比,選擇國內前十大的私募基金,這樣才能更好提高投資的收益率,降低投資風險。

3,私募基金的投資理念和風格。在買入私募基金之前,也需要研究這隻私募基金的投資理念,是否是適應股票市場的發展,投資風格是否適合目前的股市走勢,只有理念和風格適應,私募基金才能取得好的投資業績。


4,私募基金的成立時間。建議要選擇成立10年以上的私募基金公司,這樣更好查詢它們的基金歷史業績,做到心中有數。同時,10年的時間,經歷過熊市和牛市,才能更好檢驗這個基金的實力和能力。


以上就是私募基金的選擇技巧,提供給大家參考。整體而言,大部分私募基金的投資水平也是很一般,無法給投資者帶來長期的穩定回報。


二,私募與人生。


私募與公募的區別在於,私募是小範圍的募集資金,公募是公開和大範圍的募集資金,區別在於募集資金的形式。人生之中,私募也可以理解是自己的好朋友圈子,屬於比較小範圍,公募則是大範圍的朋友圈,相對而言,小範圍的朋友圈更加靠譜和實在,大家的關係和友誼更好。


遇見是緣,喜歡我的回答,請馬上點贊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