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近代湖南臥虎藏龍,人才輩出?

近代史中,湖南是塊神奇的地方。這個省地處內陸,在古代的存在感似乎不如隔壁湖北。但清代中期,特別是晚清以來,這裡湧現出了代際十分明顯的五群人才。

為何近代湖南臥虎藏龍,人才輩出?

先有鴉片戰爭後出現的經世致用人才群體,比如陶澍(shu)、魏源等,咸豐年間又出現以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為代表的湘軍集團,19世紀末有譚嗣同、熊希齡等維新派,清末民初有黃興、宋教仁、蔡鍔等革命領袖,五四運動後又有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賀龍等中共領袖。

為何近代湖南臥虎藏龍,人才輩出?

可以說,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那麼,湖南為何像開了掛一樣,人才輩出呢?

湖南在近代的崛起,從地理來看,可以視作清末中國發生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的形式和機運的轉移。

在古代地理中,湖南和湖北被統一合併,稱作‘湖廣地區’,其戰略要地多集中在湖北境內的漢水和長江一帶,相比荊州、襄陽、武昌,長沙和湘江流域似乎只是附庸。

為何近代湖南臥虎藏龍,人才輩出?

但近代以來,洋人叩開國門,情況發生了變化,廣州一度成為國內唯一貿易口岸,使得由廣東經廣西,再由湘江進入長江的交通路線,一片繁榮。

為何近代湖南臥虎藏龍,人才輩出?

此後南有太平天國,北有捻軍,戰亂綿延到江淮流域,直接打穿了江西和南直隸,打得清政府措手不及,也打出了湘軍集團的軍功和地盤。

湖南的崛起,湘軍是重要的轉折點。曾國藩在建立湘軍的過程中,提拔了許多湖南籍的名臣名將,擊敗太平天國,又使湘軍成為第一個軍功集團。像左宗棠、曾國荃、彭玉麟、郭嵩燾等湘籍官員,都成為大清帝國的中流砥柱。

​曾國藩和他的親族,加上湖南出身的巡撫、總兵等大員,以及對太平天國作戰後攜帶大量財富回鄉的湘軍子弟,此後不但奠定了湖南人在軍政領域的人脈組織基礎,還為湖南經濟文化發展提供了財政上的支持。

近代湖南人才輩出,還有一個重要的制度原因。雍正年間,拆分湖廣行省,湖南正式建省,同時在科舉上實行南北分闈,這給湖南士子脫穎而出提供了機會。

為何近代湖南臥虎藏龍,人才輩出?

首次單獨舉行鄉試時,湖南中試人數只比湖北少1人,清中葉後,歷史悠久的嶽麓書院成為湖南人才興起的大本營,許多名人都曾在此就讀,這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天才總是成群地來’。

近代湖南,重教向學之風極盛,戊戌運動中,湖南成立時務學堂。20世紀初,湖南留洋人才在全國各省排名前列。

有識之士興辦學堂,窮鄉僻壤的小學中都不乏留洋歸來的人,形成了許多新式名校,毛澤東等人正是從這些學校啟蒙,走上了革命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