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寒冬臘月最怕劇荒。

尤其是對我這種隔段時間就想看古裝戲的人來說。

想找一部不費腦也不廉價,不緊跟潮流腳步非要標榜“大女主”的更是難上加難。

獵獵寒風,真是凍著單身的身,還要凍著單身的心。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既然沒新糧,只好找舊糖。

畢竟這種天氣最適合蜷在被窩裡看古裝小言。

至於看哪種類型?

當然是古裝小言最經典的設定:先婚後愛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經過K社小哥哥小姐姐的激烈討論。

終於整理出來了下面這份劇單——

篇幅有限從2000年後開扒

排名不分先後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上錯花轎嫁對郎

2001年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別看年份早,海報老。

這部劇卻將古裝小言從各個方面都拔高了不止一點點。

短短20集,故事講得跌宕起伏。

兩條線,多視角。

實景拍攝,既有江南的婉約,又有北方的肅殺。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富商小姐杜冰雁(李佳霖),武師女兒李玉湖(黃奕)。

一個大家閨秀,一個江湖兒女,本該毫無交集。

偏偏同日出嫁,又同時因為大雨躲進廟裡。

然後不出意外的如劇名所說,上錯了花轎嫁對了郎。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深閨裡知書達禮的小姐,錯嫁給了漠漠黃沙中的將軍。

大字不識的江湖兒女,錯嫁給了深宅大院裡身處爾虞我詐的齊三公子(聶遠)。

尤其是江南煙雨中李玉湖和齊三公子這一對。

太太太甜了。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在外人眼裡羸弱到彷彿下一刻就會嚥氣的齊三公子,其實是個聰明又不死板的男人。

早在妻子嫁進來那天夜裡,他就發現了她錯嫁的秘密。

可她嬌俏可人,外向活潑。

雖然不識幾個字卻懂禮節知進退,鬼靈精怪。

他喜歡捉弄她,她喜歡被他捉弄。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他們的故事裡沒多麼驚心動魄的家國天下。

只有兩個人在深宅大院裡攜手同行的日日夜夜。

事實上,這部真的可以從各個方面掰開了細細說。

選角的經典、服化道的用心……

就連童年覺得聶遠劇裡實在太瘦,長大後再回顧才發現這不正是契合了齊三公子體弱多病的形象嘛。

可惜今天篇幅有限,只能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快看!快看!快看!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錦繡良緣

2001年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同年,tvb也有一部經典的先婚後愛。

《錦繡良緣》當時還拿下了tvb十大收視劇集之一。

硬要說的話,這部劇就像是隻有江南宅鬥線的溫情版《上錯花轎嫁對郎》。

程家四公子(林文龍)得皇上賜婚,娶了吐魯番王爺的女兒頓珠(文頌嫻),一個是文質彬彬手無縛雞之力的公子,一個是率性而為的塞外女子。

別說看對眼,前期頓珠還一直幫丈夫追心目中的女神。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主演文頌嫻一張娃娃臉古靈精怪,特別適合古裝戲。

刁蠻也能演出純真嬌俏,更何況頓珠這個角色太贊。

直率不做作,善良而不軟弱。

王爺之女不說,外祖父還是山寨大當家,簡直是黑白兩道通吃。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所以程四公子和這樣的頓珠,日常總有幾分秀才遇到兵的無可奈何。

她最初嫌棄他手無縛雞之力,後來才發現他頂天立地有情有義。

他最初嫌棄她蠻不講理又粗魯,後來才發現她敢愛敢恨直爽又仗義。

於是這門不當戶不對的無奈,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變成了寵溺。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錦繡良緣》播的時候,一直霸著收視冠軍的寶座。

20集演完了50集的宅鬥。

程家四位公子一位女兒,每條線都性格鮮明。

不開心的時候看各房婆媳鬥嘴打馬吊都樂趣十足。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我的野蠻婆婆

2005年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那年胡杏兒熬了近十年終於捧了視後,頒獎禮上她凝噎著調侃黃宗澤,卻是我聽過的最真實動人的情話。

她說,我知道我很多缺點,很難忍受...但是你也有很多缺點,也很難忍受。

她哭著說, 我希望,我們可以一直忍受著彼此。

又有誰能想到,沒多久,便是說分手就再不同臺的結局。

唯有這部早年的《我的野蠻婆婆》留下了眼角眉梢最好的愛。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既然同樣是先婚後愛,故事自然離不開“誤會”。

山寨寨主之女田力(胡杏兒)為救父親,陰差陽錯嫁進寧家。

婆婆是個霸道的格格,公公是個儒雅的商人,丈夫寧茂春(黃宗澤)看似文文弱弱其實暗藏功夫。

火爆的田力撞上不講理的婆婆,就此開始雞飛狗跳的日常。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影視劇裡的“寵媳婦”總是要霸道總裁式的驚天動地才可以。

但其實哪怕他手無縛雞之力,哪怕他護著媳婦的方式是跪在冰冷的地板上一整夜,一樣可以寵著她護著她。

因為所謂夫妻,是你雖非我心目中的蓋世英雄;卻是我心所歸,不離不棄。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儘管後來黃宗澤演過很多經典的角色,寧茂春卻依舊是很多人的初心。

後來再看,寧茂春這個男人真好。

自始至終都護著自家媳婦,幫她,寵她。

兩個人從成親那天開始,就過上了“媳婦整天捅婁子我幫媳婦來善後”的寵溺日常。

即使沒有那些套路的少女心橋段,光看倆人擠眉弄眼都甜到不行。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錯點鴛鴦

2012年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2012年就拍好卻沒有出資方肯收的小成本言情劇。

直到2014年主演趙麗穎火了起來,這部劇才正式上了星。

儘管製作無法和席絹的另一本小說《上錯花轎嫁對郎》相提並論。

但沒有那麼多稀奇古怪的頭飾,也不是亮瞎人眼的豔俗服飾,反而樸樸素素講故事,認認真真談戀愛。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女主是大門大戶的私生女。

情勢所逼代嫁給了江湖上一方霸主的男主。

誤會和虐心都是隔壁家的,這部只有甜!甜!甜!甜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那時候的趙麗穎還是圓圓的臉,甜美又俏皮。

生起氣撒起嬌都是甜而不膩,特別適合小嬌妻的設定。

男主戚跡一張黑臉,185cm的身高,魁梧又硬朗。

大婚當夜舉起妻子的那個瞬間簡直完美還原了古裝小言裡的嬌妻與總裁。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小嬌妻人美嘴甜愛闖禍。

黑臉的霸主皺著眉嘴巴毫不留情。

一個每天上房揭瓦,一個口是心非實力寵妻。

反正就是教科書式的小言撒糖日常。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金玉良緣

2014年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這部到底要不要放進來,我真是糾結了又糾結。

因為它……爛……尾……了……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不過那年同時段幾部國產劇裡也就這部還算良心。

主題明確,精準地抓到了小言的精髓。

俠女玉麒麟(唐嫣)為調查金元寶(霍建華)真實身份,陰差陽錯代嫁入了金府。

前面就是無比歡樂的逗比夫婦日常。

各種撲倒撲倒再撲倒,kisskiss再kiss。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但撐死20集就能搞定的故事,非要講45集。

注水到拖沓,拖沓到爛尾。

友情提示:就看前20集吧!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話雖如此,《金玉良緣》之後也很難再找到此類上星的古裝小言。

反而是網劇愛上了這個題材,拍出了好幾部小成本的甜劇。

只是整體制作和當年流行的席絹那種古裝小言畫風以及觀感還是不同,更別提像《上錯花轎嫁對郎》那樣考究的服化道。

比如2015年,以網絡爽雷劇出乎意料地殺出一片天的《太子妃升職記》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太子妃張芃芃本來就不得太子心。

被人魂穿後,更是對太子唯恐避之不及。

沒想到,負負得正,倆人反倒漸生情愫。

劇本的確沒什麼新意,但劇組太窮,竟然創造出了雷到深處成神劇的奇蹟。

畢竟看著一個人窮志不窮唯有窮開心的劇組還是很幸福的。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到了2017年,古裝戲裡先婚後愛這個題材莫名發力。

先是根據耳雅小說改編的《花間提壺方大廚》

燒得一手好菜的女主誤打誤撞下嫁給了當地無人不曉的惡少。

倆人婚後立刻走向“男主護妻狂魔+女主護夫狂魔”的秀恩愛日常。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小成本+美食+甜+耳雅作者這個大親媽。

這部劇第一季口碑和收視雙豐收。

奈何製作方太作妖,第二部不僅把小甜文改得面目全非,還被扒抄襲在微博上撕了起來。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接下來暑假檔,又迎來了《雙世寵妃》

一個身體裡住著兩個靈魂的女主,奉命嫁給了八皇子。

從此開始了精分的“我”和冷麵開車的“你”甜膩的日常。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那年難得不是小成本的這類題材,硬要算的也就《大唐榮耀》。

但這部劇還真不是傳統的古裝小言。

廣平王和珍珠之間,也不是百分百的先婚後愛。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更別提這種題材的古裝小言一般都是小甜文。

哪有像《大唐榮耀》這樣,從主角虐到配角。

檀木夫婦家的還不快來哭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到了今年,這種類型的的勉為其難也就一部《芸汐傳》。

故事還是要先想辦法成親。

於是,劇開始沒多久,女主韓芸汐為了尋找親孃的下落,就答應太后嫁進了親王府當細作。

然而,美色在前,女主沒幾天就毫不猶豫的變節了。

從此就開始了和自家男人郎有情妾有意的大型虐狗現場。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母憑子貴”和“芸汐抱”絕對是這個夏季最姨母笑的熱搜。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但是!

明明20集就可以講完的故事非得演48集。

而且好好的小甜文偏偏弄個悲劇。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雖然古人成親,向來都講究個門當戶對。

但“先婚後愛”這種題材卻喜歡反其道而行之。

它不講舉案齊眉的相敬如賓。

只講歡喜冤家的金玉良緣。

更重要的是,看這種劇其實看的不是“談戀愛”。

而是“過日子”。

所以日常是甜,打鬧是甜,家長裡短也是甜。

可惜後來,“先婚後愛”慢慢變成了一個噱頭,講的盡是大喜大悲的國仇家恨。

至於到底是為了增加戲劇衝突,還是增加“集數”。

恐怕只有製作方知道了。


逢拍必火,這種狗血甜劇誰能拒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