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桂林和梧州在歷史上都是歷史古城,哪個歷史文化底蘊更豐富?

716創意


首先,說說桂林。


它的歷史主要是在兩方面:一個是時間方面,歷史悠久,經過考證,距今有約一萬年曆史。

另一個方面就是在山水文化上,桂林的山水文化在現代的名聲有目共睹。也就是說,整個桂林都是山水文化的代表。

其中,最為關鍵的點就是在桂海碑林,可以說是桂林歷史文化的代表。而那山洞中的石刻有兩千多件,可以說是世界之首了。

其實,桂林在現在給人的感覺都是一個極具觀賞性的城市。人們提到桂林想到的就會是山水之城,而且確實不說桂林,廣西的其他城市,比如陽朔,都是一個很美的城市。



其次,再講講梧州。梧州在現代的名氣沒有桂林大,但我相信所有人都應該知道“粵語”,一直以為粵語是廣東話,但是,粵語的發源地其實就是梧州。

歷史上的大遷移,有秦始皇鑿通靈渠,然後發生了民族大遷徙。數萬移民從廣西遷出,民族文化與個人生活習慣也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融合與發展,因此現在廣東人很對愛喝粥、茶、湯等。



所以,我覺得兩個城市各有各的歷史底蘊,如果是旅遊的話,我建議根據自身喜好與需求去選擇城市。


旅者前行


梧州和桂林,都是廣西重要的發祥地。桂林很古老,秦朝以來,就是廣西的政治文化中心,封建社會的科舉考試,廣西考中的狀元,全是桂林籍的,其文化的先進,可見一斑。。桂林山水甲天下,名播世界,是國際旅遊名城。而梧州,吞三江而連五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真正開發於明朝中葉,曾是兩廣總督府的所在地,是粵語的發祥地,對兩廣文化,有深遠的影響。從清朝中葉開始,梧州就是廣西的經濟之都,也是廣西近代工商業的發祥地,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其對廣西的財稅貢獻,佔廣西的七成。就近代人材而言,桂林有李宗仁、白崇禧兩位,梧州有李濟深、李品仙,加上民國時屬於梧州轄的容縣的黃紹竑、黃旭初,都對中國近代的發展,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桂林和梧州相較,我認為,就長期而言,桂林影響力大些,就近代而言,梧州的影響力大些。


安平144796971


桂林昔稱八桂、桂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桂林因桂樹繁多,桂花成林而得名。桂林是具有萬年曆史的人類智慧聖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三處萬年古陶遺址(甑皮巖、大巖、廟巖)的城市,桂林甑皮巖發現的"陶雛器"填補世界陶器起源空白點,是桂林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萬年智慧”的歷史文化名片。桂林同時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山水、世界灌溉遺產靈渠兩大世界遺產。

夏商周時期,這裡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春秋戰國時期,嶺南稱百越之地,桂林屬百越的一部分。公元前214年,秦王朝征服百越,在嶺南設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

梧州,廣西下轄地級市。梧州是古蒼梧郡、古廣信縣所在地,是粵語的發源地之一,嶺南文化(廣府文化)發源地之一。有“綠城水都”、“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寶石之都”之美稱。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漢高後五年(公元前183年),趙光在此地建蒼梧王城,這是梧州建城之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先後誕生了陳欽、士燮、袁崇煥、李濟深、梁羽生等傑出人物。




華宇工人文地理學社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遊覽城市,有著舉世無雙的喀斯特地貌。這裡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灕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麗壯觀;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滿目,於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絕”,而自古就有“山水甲天下”的讚譽。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兩千多年的歷史,使它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秦始皇統一思想國後,設置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江。桂林從此便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宋代以後,它一直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號稱“西南會府”,直到新中國建立。在漫長的歲月裡,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使他們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刻下了兩千餘件石刻和壁書,另外,歷史還在這裡留下了許多古蹟遺址。這些獨特的人文景觀,使桂林得到了“遊山如讀史,看山如觀畫”的讚美。抗日戰爭時期,桂林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城,眾多的愛國作家、藝術家會集在這裡,譜寫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歷史,為這塊古老而美麗的土地孕育了富饒的文化。 千百年來,桂林一直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寶地。現在,一個以桂林市為中心,包含周圍12個縣的風景區已經形成。這裡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在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著壯、瑤、苗、侗、仫佬、毛難等十多個少數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歷史文化、深深地吸引著中外遊客以及國家元首紛至踏來,流連忘返。 地理位置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風景遊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地處湘桂走廊南端,東經109°36′至111°29′、北緯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東北面與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與柳州地區相連,南、東南面與梧州市、賀州市相連,毗鄰廣東省。總面積2.78萬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565平方公里。市轄秀峰、象山、七星、疊彩、雁山、華僑旅遊經濟區六城區和靈川、興安、全州、臨桂、陽朔、平樂、荔浦、龍勝、永福、恭城、資源、灌陽十二縣,行政區域總面積27809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桂林歷史悠久。市區寶積山和甑皮巖洞穴發現多種距今約一萬年前的人類遺物。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開鑿靈渠溝通湘灕水系,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這是“桂林”名稱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兩千多年來,桂林先後成為郡、州、府、縣治的所在地。1940年始設桂林市,曾長期為廣西省府。解放後,桂林為省轄市。1998年9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併,組建成新的桂林市。 人口和民族 桂林市現有總人口476萬人,市區人口62萬人。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居有壯、瑤、回、苗、侗等幾十個民族,共有少數民族68萬人。漢族人口最多,占人口總數85.22%。 自然條件 地形條件:桂林市地處南嶺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佈全市的石灰岩經億萬年的風化浸蝕,形成了千峰環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被世人美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 氣候條件:桂林市地處低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眀,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年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平均溫度19.3℃。最冷的月份為一月,平均溫度4℃~8℃。可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土壤條件:桂林土壤屬紅壤土帶,以紅壤為主。土層深厚,耕作性好,宜發展水稻、蔬菜、旱地作物和林業。 動植物資源:桂林市有1593種動物種類,隸屬60目295科。陸棲脊椎動物有云豹、黃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400多種; 水生物有娃娃魚、鰻鱺等144種。有包括銀杉、銀杏在內的高等植物1000多種。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 礦產水利:桂林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赤鐵礦、黃鐵礦、褐鐵礦、鉛、鋅、錫、鎢、鋁、鈮、錳、滑石、重晶石、螢石、花崗岩、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種。其中17種位於全國前列。桂林境內河流密佈,有灕江、湘江、洛青江、潯江、資江5條江,另有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條,平均總水量403.81億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資源豐富。建有亞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頭電站——全州天湖水電站等一批水電站。 土特產品:沙田柚、夏橙、羅漢果、白果、月柿、荔浦芋、三花酒、辣淑醬、豆腐乳、桂林米粉、馬蹄、荷花魚、腐竹等產品馳名神州。 城市建設 城市特色:桂林山青水秀文物古蹟眾多。岩溶地貌發育典型,轄區內洞穴、石峰數以千計。灕江依山流轉蜿蜒,是桂林山水的精華。歷代都在桂林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如興安靈渠、恭城文廟、靖江王陵、桂海碑林、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等。市區有文物古蹟552處,被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21處。這些文物古蹟都有很高的文學、歷史、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市政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逐步配套,功能日益完善。有二級生化汙水處理廠4座,處汙能力居全國領先地位。自來水廠3座,年供水量達8854萬立方米。液化石油氣儲氣能力6000噸,用戶54666戶。公共汽車285輛,運營線路23條。市區道路400公里。人均綠地面積6.13平方米,綠化覆蓋率35.75%,垃圾無害化處理率79.51%。 規劃管理:注重山水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以“重兩頂桂冠,促經濟發展,保生態環境,跨世紀決策”為指導原則,以“保護山水名城,建設園林城,發展生態城”為發展目標,規劃佈局合理,形式新穎,形成了富有桂林特色的城市發展基本空間佈局模式。 城市榮譽 桂林市1991年以來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綠化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青年文明號模範城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城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園林城市”等稱號。1999年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城市”稱號。 1985年在全國十大風景名勝評比活動中,“桂林山水”僅次於“長城”名列第二。1991年以來,桂林市還榮幸地被國務院批准列為全國七個旅遊重點建設城市之一。在全國40個旅遊聖地評選中以總分第二被評為“以自然景觀為主的旅遊聖地”。1997年被列為中國旅遊年全國四大城市之一。1998年桂林灕江景區被評為“十佳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1998、1999年,桂林連續兩年在全國46座重點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名列第一,被國內外遊客和有關環保專家稱讚為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典範。 基礎設施 公路:四通八達的公路直通廣西各地和臨近省份,國道322、323線穿境而過,其中市境內322線已改造成高等級公路。有北接湖南的桂黃一級公路,有南接柳州、南寧、北海的高速公路。籌建中的桂林至梧州高等公路建成後,將大大縮短桂林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區的距離。實現100%鄉鎮通車。 鐵路:鐵路北接京廣線,南接黔桂、枝柳動脈,湘桂鐵路縱貫湘桂走廊,火車可直達國內主要城市。桂林新火車客運站,大廳可容納1.5萬人。每天接發桂林至各大城市近20對直達列車。預計到2010年日通過客車達30多對,貨車近60對。途經桂林的貴(陽)至福(州)鐵路也正在積極籌建。 航空:桂林兩江國際機場佔地4.06平方公里,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混凝土鋪築面積65萬平方米。飛行區等級為4D,跑道長2800米。設計年飛行量4.2萬架,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目前擁有國際國內航線44條,21家航空公司飛行桂林機場,可通航29個國內城市和香港、澳門及日本福岡、韓國濟州、漢城、曼谷等。 水運:水路有湘江和灕江,沿灕江經梧州與珠江相聯,可直達廣州,香港和澳門。 郵電:本地電信電力網全部建成,程控電話覆蓋全市及各縣,全部開通了移動電話、無線尋呼、計算機互聯網業務。本地郵政形成了以郵遞業務為主體 金融類和集郵類業務為支撐,信息類為補充的多元化郵政業務體系。全市22個郵政儲蓄網點與全國31個省市間50多個城市計算機中心主機聯網運行,所轄5000多個營業窗口通存通取。與世界130個國家、國內200多個城市開辦了特快郵遞業務。 經濟金融 產業:桂林是一座基礎較好的新興工業城市。已逐步形成了以醫藥、食品、汽車、電子為支柱,產品、產業結構較為合理的現代工業體系。 金融保險:現有金融機構421個,保險業務有了較大發展。 文化教育 衛生 體育 文化事業:擁有藝術表演團體15個,文化館10個,文化站119個,公共圖書館13個,市圖書館館藏信息已上網進入信息高速公路,市美術館是全自治區文化設施精品工程。廣播電波覆蓋率95%,電視覆蓋率20%。 科技:有獨立的科研院所14個,國有單位科技人員8.6萬人,縣以上政府部門科研開發機構30多個,在光電子技術應用、新材料、生物技術、精細化工等領域處於國內先進水平。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400多家中外企業在區內投資。 教育:現有中小學校2105所,在校學生85.95萬人; 各類中等專業技術學校62個,在校學生3.83萬人; 普通高等院校13所,在校學生2.64萬人。1997年全市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3%。 醫療衛生: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49個,病床1.22萬張,衛生技術人員1.283萬人。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6個,衛生技術人員619人。擁有全身CT、超聲波儀等一批先進設備。 體育:桂林市的體育運動水平較高。技巧、體操、舉重、跳水等項目久負盛名,歷年來為國家和自治區輸送優秀運動員600名,其中有王維儉、顏偉霞、莫慧蘭、唐林生、肖建剛等世界著名運動員。1994年被自治區命名為體操城。全市擁有體育場地1000多個,業餘體校10餘所,可舉行多種國際國內單項比賽。


直播赤水


當然是桂林更有文化底蘊。桂林作為一個世界旅遊勝地,是歷史文化名城的桂林山水相連甲天下之稱,在那裡有你享受休閒浪漫的各地旅遊的好去處,有遊不完的桂林山山水水和鄉村田園自然風光秀麗宜人。桂林曾是廣西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如今,桂林仍然是桂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和旅遊於一體的旅遊勝地。悠久的歷史,如畫的風景,在這古老的土地上孕育豐富的灕江歷史文化之河。


遠山一生


桂林歷史文化底蘊比梧州好很多,我是廣西人,在梧州呆過一段時間,各方面都沒有桂林好,一方面桂林高校多,帶來很多文化交流,桂林是出了名的世界知名旅遊城市,這些都是優勢!


職稱論文發表服務資訊


桂林山水

梧州商貿

水運時代,

梧州非常重要,

現在經過1949年以來的計劃經濟調整,梧州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不重要了。


Okayly


如果真正比古文化底蘊和保留下來較完整的古文化非梧州莫屬。別不服氣,多走兩地的百姓的生活習性和風俗你會發現那一個跟史書記載接近?梧州,從風俗,語言,建築風格,行為習慣等都是梧州較完善地保留了古文化的底蘊。做為一個外省人來桂的評價。


廣信平


一個古廣信,白話發源地。絕對厄殺桂林


我是農民229843135


沒有比桂林合適的了,廣西老首府,最重要形象好,桂林山水甲天下,在很多外地人都還是以為桂林是廣西首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