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賜給大臣每人1個豬肘子,但有的大臣一出宮門就扔了,這是怎麼回事?

So-蔣民學


在我國古代,“吃肉”絕對是當官的最實在的理由,吃到“祚肉”絕對是當官生涯中夠吹一輩子的事。

據說,乾隆皇帝曾經大擺宴席,吃不了的肘子,就讓臣子們帶走回家吃,結果一出宮門,大傢伙都把豬肘子扔給了紀曉嵐。


背後的原因是,皇帝賞賜的豬肘子,十分的難吃,因為他是用白水煮的豬肉,吃起來一點肉香沒有,反而有很重的豬腥味,這味道只有紀大煙袋能享受,於是大家都給他了。

但是很明顯這個故事是假的。因為皇帝賞賜祚肉,一定會事先保障祚肉不會被“侮辱”。

怎麼回事呢?原來“祚肉”也是有尊嚴的!

祚肉,最早來源於商周時期的祭祀活動,通常來說,天子,諸侯,卿,大夫都有資格進行祭祀,但是祭祀用的大鼎不一樣大,不一樣多,其中天子九鼎最大,煮的肉也最多。這些肉煮完之後吃不完,會賞賜給最優秀的諸侯,作為年終獎。

在明確的歷史記載中,春秋首霸齊桓公就因為“尊王攘夷”提高了天子的地位,被封為“諸侯之伯”,作為物質獎勵,就賞給了祚肉。


老鐵們,想一個問題,如果在東周洛陽煮好的祚肉,送到齊國首都臨淄,最起碼是一個月的路程,你猜猜祚肉在什麼地方開始腐爛?使者會把他丟在什麼地方?

事實是,周王賞給齊桓公的祚肉,是一支參加了祭祀活動的活豬,一路趕著就送到了臨淄,齊桓公很高興,嗯,走地豬,真好吃!

2000多年前的事,你以為乾隆不知道嗎?

所以,臣子們根本沒有機會扔掉祚肉!


如果在皇帝面前,吃不下祚肉會怎麼樣?這要問問臣子們的家屬了!

每天上早朝,這些高級官員出門前都要寫好遺書的,在皇帝面前放個屁,打哈欠都有可能丟掉小命的!

所以,祚肉必須吃,而且要裝作很好吃的樣子。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如果連一個吃貨都演不好,還當什麼官?早點回家賣白薯去吧!


歷史知事


在祭祀完之後,乾隆皇帝很開心啊,給每個大臣賞賜了一個白水煮的豬肘子。可是大臣們卻好像不太喜歡這中白水煮的豬肘子,因為不好吃,除了紀曉嵐之外。於是大臣們一出宮門,就把豬肘子往紀曉嵐的轎子中丟,紀曉嵐也是來著不拒,一個人在轎子中慢慢的啃著這個豬蹄,好不愜意。


這是民間流傳的故事。很明顯,這是假的不能再假的故事。

在皇權至上的清朝,乾隆賞給大臣的東西,就算大臣再不喜歡也是不能丟的。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即便是乾隆賞賜給大臣們一坨屎,大臣們也得吃完,還得表現出很好吃的樣子。誰要是敢丟,那就是公然蔑視皇權,就算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清朝有個傳統,那就是祭祀之後,皇帝會把祭祀用的肉分給身份尊貴的王公大臣以及身邊侍衛吃,這個肉的叫做胙(zuò)肉。

坤寧宮祭神胙肉,皆賜侍衛分食,以代朝餐,蓋古散福之義。——清昭槤《嘯亭續錄·貴臣之訓》

能被賞賜胙肉,那可是一種榮譽的象徵,不過這胙肉確實不是那麼好吃。胙肉是白水煮的豬肉,可以沒有經過特殊處理的,不會加任何佐料,也不會去掉肥肉。而且有一點,祭祀完之後,胙肉基本也冷了。


也就是說大臣們吃的胙肉,沒有經過任何調料處理,不僅肥膩,而且是冷的。對於那些平時山珍海味吃慣了大臣們來說,這肉確實難以下嚥。但是再難吃,你也得當場吃完,否則,可是要遭受處罰的,《延禧攻略》就有過這樣的畫面。


有資格吃到胙肉的人,對於他們來說既是榮譽也是遭罪。但是無論如何,沒有哪個大臣敢乾隆賞賜的胙肉給丟掉,除非是嫌自己命長了。


胡史亂翔


確有其事,並不是有的大臣一出宮門扔了,而是所有的大臣一出宮門就扔了。話說有一天乾隆皇帝對眾臣說:屠夫樊噲為了保漢高祖生啖豬肘子,眾位都是大清的忠良臣,豈能比不上一個屠夫,今天就每人賜你們一個豬肘子,散朝吧。眾臣拿著生豬肘,心裡那個崩潰呀。劉墉一出宮門就把豬肘子給扔了。和胖子大怒:大膽劉墉,你竟然敢扔聖上的賞賜。劉墉從容回答到:樊噲吃了項羽的豬肘子,結果變成了項羽的死敵,難道和大人想成為聖上的死敵不成。和胖子嚇的面如土色,趕緊把手裡的豬肘子扔了,其他大臣也紛紛效仿。


鑽頭5


能說出這種話以及相信這種故事的人很明顯是不瞭解古代皇權崇高性的,這種情況或許會存在於一些皇權衰退嚴重的時期,但是在皇權籠罩最為嚴重的清朝,這種狀況幾乎是不可能會發生的。

在整個清朝時期,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皇帝給每一個大臣賞賜一個豬肘子的事情,也不存在大臣們一出宮後就把皇帝賞賜的豬肘子丟掉的情況發生。



如果我們仔細瞭解歷史的話,我們會發現這些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但如果是對歷史有過一定了解的人,或許會從這種荒謬的說法中找出與之相對的歷史狀況。

清朝的胙肉

在整個清朝的歷史中,滿清皇族有一種特殊習俗是與這個豬肘子說法有著一定聯繫的。

這種特殊習俗就是滿清皇族延續了200多年的胙肉賞賜習俗。

這裡所說到的胙肉就是普普通通的豬肉,而且這種豬肉與我們平常吃到的豬肉不同,這種豬肉是直接用開水煮得半生不熟、不放任何的鹽和調味料、保持著原本豬腥味的水煮肉。

每當在特殊節日降臨的時候,在清朝的皇宮中以及各大皇宮貴族的府邸中,他們都會專門殺上這樣的一頭豬,然後將其煮得半生不熟分給自己的親人以及他們最為信任、看重的手下食用。

因為這種豬肉所代表意義重大的原因,所以才被人們稱之為了胙肉。

在清朝能吃到胙肉的人

這種胙肉並不是每一個大臣們都能有那個地位以及運氣吃得到的,在清朝皇帝賞賜胙肉的過程中,只有少部分人能吃得到這些皇帝賞賜的肉。

其中普通的文人大臣們是很難有那個機會吃到的,清朝皇帝賞賜胙肉的時候,除了他們的子嗣之外,他們會把這些肉首先賞賜給自己最為傾心的旗人武將、大臣以及自己身邊最為信任的皇家侍衛們。




到了最後,只有少部分地位最尊貴的文人大臣們能吃到清朝皇帝賞賜的這些胙肉。

提問中的錯誤

通過這種種方面的瞭解,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提問中所說的事情有多麼不現實了。

清朝的皇帝不可能給每個大臣們賞賜豬肘子,每當有特殊節日降臨的時候,皇宮內才殺了一頭豬,一頭豬隻有四個肘子,朝廷裡有那麼多的大臣,皇帝們又怎麼可能給每個人賞賜一個豬肘子呢?


還有標題中說到的是每個大臣,這方面的細節也是不對的,因為並不是每個大臣都能獲得這樣的“恩寵”。

清朝皇帝之所以會賜予胙肉的原因

而清朝之所以會有這種吃不加任何調味料的半生豬肉習俗,主要跟他們祖上的經歷有關。

清朝人的祖先是歷史中一直在東北逐水草而居的女真人,在他們攻入關內、奪取漢人江山之前,他們的生活是極其艱苦的。

正因為他們深刻知道著自己祖先在關外生活的艱苦、也知道著自己民族人數稀少很難以壓制比他們人口多上上千倍的漢人,所以他們在對自己後人進行教育的時候,都是進行著一種危機性教育的。

這種危機性教育促使下,他們會經常通過各種方法體驗他們祖先的生活。

他們除了每年有一段時間會模仿他們祖先進行狩獵的習俗之外,他們每年在飲食方面也會專門去體驗他們祖上的艱辛。

而胙肉這種沒什麼味道又半生不熟的豬肉在這個時候就成為了他們感受祖上飲食艱辛的最好選擇。

在雍正當了皇帝之後,他就曾經拿胙肉考驗過乾隆皇帝,在他看見乾隆毫不猶豫地把他賞賜的胙肉不皺眉頭地吃下去後,他感到了極其的滿意,最終他之所以把自己的寶座傳給乾隆,跟這件事情就有著一定的關係。

所以說大臣們出宮門後丟了乾隆皇帝豬肘子的事情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在歷史中並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過,當時乾隆皇帝給大臣們賞賜的是胙肉,這些肉都是必須得在乾隆皇帝面前吃下去的,既然是憶苦思甜,自然是不會允許拿出皇宮外的。


孤客生



據清朝的歷史資料記載,清朝皇帝在一些重大節日的時候,都會賞賜給大臣和侍衛一些豬肉,這也是表示對他們的恩典。但是這些大臣嘴上感謝皇帝的賞賜,內心卻是叫苦連天。


但是有一人不得不提,他就是紀曉嵐。這個人的最大愛好就是吃肉,一袋煙的功夫他就能吃下吃下十斤肉,這麼說可能有點誇張。

又一次皇帝宴請大臣,每人賞賜一個豬肘子,這些大臣在和珅的帶領下,大多貪汙腐化,整天山珍海味,哪裡還吃的下這種俗物!想著肥水不流外人田。乾脆全部一出門就扔了。扔進了紀曉嵐的轎子裡。這樣不但自己不用吃還賄賂了一把紀委書記😁😁😁😁😁😁😁


黔北收藏


這應該是那種白水肉吧?電視劇《延禧攻略》中也有說,清滿族習俗,每年皇家會在坤寧宮舉行祭祀儀式,殺幾頭豬,將肉放進裝著白水的大鐵鍋中煮。


待祭祀結束,皇帝領著大家一塊吃肉。

當然,有資格參加,這是無上殊榮,不是隨便誰都可以參加。一塊吃肉還有規矩,什麼級別分什麼部位的肉。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在場的人吃過大魚大肉,富足生活過習慣。這種肉還真吃不進去了。沒有鹽,沒有拌醬,油膩葷腥,有可能還沒煮熟。


難吃至極……乾隆是吃的津津有味,為什麼?他的皇位就是這樣來的。早年,努爾哈赤篳路藍縷,艱苦創業,建立後金政權,再經由皇太極,大清建立。

不斷打仗,不斷流血,才有今天,那時候很難吃上肉,有肉也是清水煮著來吃,甚至半生不熟。憶苦思甜,還記得長征嗎?


雍正元年,祭祀結束後,雍正叫弘曆來養心殿,賞賜了他一塊白水肉,弘曆啥也沒想,連連接過吃下,吃完請安告退。

小事處看人,說明乾隆不是公子哥,有潛質。當然,也說明乾隆政治覺悟高。

白水肉對乾隆有特殊意義,在場的那一個人不是人精?政治覺悟高點,巴不得呢,誰會仍掉呢?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吃相難看,也要吃下去,否則腦袋搬家。

所以,丟是不可能的,有位親王曾在白水肉上偷偷加鹽,被抓到後,革職查辦,治了個不敬之罪。

當然,有個潛規則,在分送肉時,太監會把油皮紙浸上鹽和調料,賣給大臣們。有點味兒,吃起來輕鬆點。


史小二記


什麼?大豬蹄子乾隆帝賞賜每個大臣一個豬肘子還被有的大臣一出給宮門就扔了?!這些大臣活得不耐煩了嗎?就是不喜歡吃豬肘子,也犯不著如此作死吧!題主的題從邏輯上就說不通的 ,這事兒不要說乾隆時期沒有,就是整個清朝乃至三千年間的歷史上也是沒有的。

其實題主所說的胙肉,那什麼是胙肉呢?

胙肉簡單地說就是祭祀的肉,主要表現在祭祖祭神方面,其用肉多是家畜。胙肉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都形成了常態。《穀梁傳》上說,胙肉分為兩種,生的叫脤(shèn)肉,熟的叫膰(fán )肉。“”有三個象徵意義:酢祚阼。“酢”象徵著還願——感恩。“祚”象徵著福——福樂。“阼”象徵著祿——前程。隨著歷史的發展,膰肉取代了脤肉,也就是說在清朝時所謂的胙肉都是熟肉。弘曆就是因為吃了胙肉才能成為乾隆帝,可見胙肉象徵和寓意多麼美好。

那麼祭祀完後,這些肉該怎麼辦呢?

平均分了唄。這就是分胙,像題主所說的,一人一個豬肘子也屬於分胙的一種。然而分胙是一件很講究的活兒。同階層的人分胙要平均,不同階層的人分胙要體現出順序和(肉)位置的差別。需要說明的是分胙還包括分酒,有陸游的詩詞為證:““卜日家祭灶,牲肥酒香清。分胙雖薄少,要是鄰里情。”

清朝的皇室獨特的胙肉與奇怪的分胙!

清朝皇室的胙肉同樣屬於熟食,但他又有自己獨特的特徵。皇室的胙肉,是白開水煮豬肉。福垊以為因為胙肉是一大塊地用白水煮,極容易出現煮不透,煮不爛的情況。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不加鹽和佐料,做到胙肉的色香味俱佳呢?有一種說法就是,憶苦思甜。清朝皇帝在祭祖祭天時,才準備胙肉。然分到著吃胙肉的目的就是讓他感受列祖列宗創業奮鬥時的艱難和困苦,從而激發起向上的精神。還有一種就是福垊認為是讓受賜者感受到“天降大任於斯人”也的狀態。

別看這胙肉難看、難吃,誰能分到並當即吃掉(象徵性地吃一些)比中彩票難多了。雍正通過恩賜弘曆胙肉,弘曆幸福地當場吃下一口難吃的胙肉,受到滿朝文武還有親貴們的羨慕,這寓意者皇帝要立他為儲。在清朝朝堂上,能分到胙肉的,往往都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其待遇大概比黃馬甲還榮耀。因為一旦賞賜胙肉,將意味著他要大富大貴了。而且吃胙肉要開心,不能表現出難吃的表情,不然有你好看!要是分給你胙肉,你因為難吃而不吃,那你慘了。

大豬蹄子的乾隆根本不會賞賜每位大臣都有胙肉的,能有幸吃到乾隆皇帝的胙肉,估計也就是他的寶貝兒子,還有阿桂、和珅、福康安等人吧。如果專門賞賜一個人,這個人就要上天咯——一步登天!回答完畢,謝謝大家!


福垊


這明顯是現代人編出來的段子,別說是皇帝賜的豬肘子,就是皇帝賜給大臣未經清洗的原味豬大腸,他們也要如獲至寶,如得美味,乖乖吃下去。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皇權是不斷趨於強化和專制的。在元朝以前的史料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大臣跟皇帝正面硬扛,皇帝最後讓步的記載,但到了明清時期,幾乎不存在了。

到了清朝,皇權的獨裁專制達到頂峰,尤其是大興文字獄,強化奴性思想,提倡君為臣綱,使得君臣之間涇渭分明,特別是前期的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這幾個皇帝說一不二,無論滿漢大臣,面對他們時都要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唯恐說錯一句話,引來殺身滅族之禍。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乾隆真賜給大臣每人一個豬肘子,誰有膽量扔掉?
在清朝,皇帝給大臣賞賜十分常見,賞賜品既有黃金白銀,也有吃喝穿用,要說皇帝賞賜一個豬肘子也並不奇怪,但賜給官員食物一般是在宮中的宴會上,那大臣們必定是要把豬肘當場吃掉,表示對皇帝賞賜的感謝,絕對不可能帶著出門回家。

如果皇帝賞賜的是生豬肘,但大臣不愛吃,也沒有必要更不可能把豬肘扔掉,別說出了宮門,就是回到家鎖上門,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扔掉!

根據史料記載,清朝皇帝賜給大臣的很可能不是豬肘,而是胙肉。

胙肉(zuò ròu),指的是祭天或祭祖的供肉,因為主要目的不是用來吃的,所以這種肉一般都直接用白水煮,不加什麼肉料香料,但祭神祭祖後,胙肉也不能浪費啊,於是就由主祭的人分給親近的人,這被稱為“分胙”或者“散福”,誰吃到胙肉就表示有福。

這種習俗歷史十分悠久,直至如今仍在廣大農村保留,但絕非滿族特有,清朝入關後,每逢祭天或祭祖後,皇帝都把胙肉分給皇室成員或親近的大臣,由於是皇帝賞賜,且有祝福的特殊寓意,分得胙肉的臣子都視為天大賞賜,要恭恭敬敬吃掉,絕不可能拋棄。

二月河小說《乾隆皇帝》中就有乾隆賜紀曉嵐和御前侍衛吃胙肉的情節,即便紀曉嵐生來鐵齒銅牙,一張三寸不爛之舌,他也找不出任何理由拒絕皇帝賞賜的胙肉——除非他活膩了,想把自己變成一塊胙肉。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這個豬肘子就是胙肉是吧,不好吃所以扔了?


清朝有個官員給皇帝上奏摺筆誤把“陛下”寫成了“狴下”,皇帝大怒,讓人查查責任還寫了什麼忤逆的言辭,結果查到了一句詩“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皇帝一看你這是汙衊大清朝廷啊,殺,殺的人頭滾滾。

因為錯寫了一個字把一家子都搭進去了,這種事在清朝尤其多,如果給皇帝寫信不小心寫了個胡字,虜字都會被降級或者殺頭,皇帝賞個豬肘子,出門就敢扔大街上?這是想嘗試一下是自己的脖頸硬還是皇帝的刀硬嗎?


明清官場,皇權至上,皇帝賞賜的東西別說是豬肘子,就是賞賜很難吃的東西,也要捏著鼻子灌下去,然後雙伸大拇指讚一句:真好吃。


這方面的故事不妨聽聽劉寶瑞先生的單口相聲《珍珠翡翠白玉湯》。


這個問題中的胙肉是不可能賞賜給大臣拿回家去吃的,胙肉一般是祭祀用的肉,祭奠完神仙和祖先,皇帝就會當場把胙肉分別賞賜給皇親國戚和參加祭祀活動的大臣們。


分胙肉是皇帝把的福氣福分分給大臣們,叫

承福受胙

不過清朝皇帝家的胙肉確實不好吃,按照慣例祭神祭祖先的肉,煮的時候不能放油鹽醬醋,放作料對祖先不尊敬,要用白水煮肉,白水煮白肉自然不好吃。


尤其對那些養尊處優,食不厭精的王公大臣們,這種沒有味道的肉有時候就更是難以下嚥。


據說有的大臣知道要吃祭肉時,提前準備吸水的毛邊紙,泡在醬湯裡浸透,然後再曬乾,祭天那天偷偷把毛邊紙放到袖子裡,分得祭肉,把毛邊紙放到碗裡,倒上熱水,就是一碗醬汁,用胙肉蘸著醬汁吃,也很美味。


莫非白切肉就是這麼發明的?


當年乾隆還叫弘曆時,有一次雍正祭天回來,把一塊胙肉單獨賞賜給了弘曆,弘曆當著老爹的面一口一口吃完那沒有任何滋味的冷豬肉,面不改色,雍正看後很滿意,這是通往皇位的一個考驗,弘曆輕鬆過關。


其實分胙肉這事兒自古就有,周朝時期周天子會給諸侯賞賜胙肉,名曰賜胙。


能吃上一口胙肉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是整個社會對一個人一生成就的認可,胙肉不好吃,但是也不是誰想吃就能吃的。


明朝劉伯溫有一次在家裡偷吃了一塊祭奠孔子時的胙肉,但是他沒有參加那次的祭孔大典,後來被皇帝知道他違規吃肉,罰了一個月的工資,這塊肉有點小貴。

《尋烏報告》中寫過,1930年左右民間吃胙肉嚴格的等級限制,:

肉有四個項目:一是'胙肉',從前是秀才、舉人有功名的人分的,後頭加上'畢業生'


秀才舉人都是有身份的人,才有資格在村裡分一塊肉吃。


在朝廷,只有有身份的人才有資格參於祭祀大典,才能分得一塊祭祀用的胙肉,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當官能當到皇帝身邊,都是久歷江湖的老油條,會因為一口不好吃的肉放棄自己多年奮鬥的身家地位嗎。


=================

文:薛白袍



薛白袍


在《嘯亭續錄》 、 《清稗類鈔》等清朝史料的記載中,清朝皇帝在各種節日期間或者在祭祀先祖時會賞賜給自己比較看中的大臣,侍衛一些當作供品的豬肉。能夠得到賞賜的官員無一不是皇帝看中的。所以,乾隆賞賜給每位大臣是不大可能的。




這些大臣將賞賜來的豬肘子扔掉,也並不是字面上的直接丟到路旁,因為他們沒有這個膽量扔掉,只是在出宮之後將它們都給了紀曉嵐。那麼,乾隆皇帝為什麼要賞賜給大臣此物,而不是其它的一些山珍海味呢?而大臣又為什麼將這賞賜之物扔掉呢?

先說傳統習俗。

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祭祀先祖,亦或者是祭祀天神是十分重要的傳統活動。那時候,人們在祭祀活動中,他們會用豬肉等供品來拜祭先祖,也就是胙肉。問題中的豬肘子也就是它。

在祭祀過程中,人們會把一塊已經用清水煮熟的豬肉當作供品來祭拜先祖(現在仍有些地區保留這種習俗),並且在祭祀完成後,大多都會把豬肉分發給各人。另外,清朝在入關之前,一直都是生活在東北平原大小興安嶺以及長白山一帶,他們在祭拜先祖時,也是有著清水煮肉的習俗。

所以,在清朝入關之後,他們依舊保留著這個傳統習俗。因此在乾隆年間,每逢過節,或者是拜祭先祖,他們都會殺豬祭拜,以表自己的敬意。在祭祀完之後,乾隆皇帝就會將這些豬肉賞賜給自己看中的大臣們,用以犒勞。

再說原因難吃。

大臣們將這些賞賜之物——豬肘子扔掉的原因不為別的,只是因為難吃。雖然現在一提及豬肘子,味濃適口,肥而不膩是我們的第一印象。但當時,這些用來祭祀的豬肉可不是像在宮廷宴席上那樣經過精心處理。而是直接把豬肉大塊卸下來扔進鍋裡清水煮,等到八九分熟,沒有了血色,就端出來食用。

面對這些生硬的豬肉,沒有任何味道,還油膩,吃慣了山珍海味的大臣們又怎麼可能吃得下。若吃下去還好,但要是吃到一半受不了吐了出來,那就要憑空遭罪了。所以說調料是非常重要的,但當時只有皇帝皇后等人食用時可以蘸調料。


至於大臣們就沒有這麼好運了,他們是不被允許加調料的,一旦發現那就是死罪。《延禧攻略》中,乾隆皇帝在祭祀儀式中賞賜給怡親王弘曉一塊胙肉,只因為這塊胙肉被人偷偷加鹽,怡親王便進了宗人府。

眼看著不能偷偷摸摸給自己加鹽,大臣們只能另闢蹊徑,那就是自己提前準備墊紙。在這些紙抹上各種調味品,只為了吃的時候減少一些腥味,也不至於吃到噁心吐出來。要是能夠找到機會將胙肉帶出宮,那麼這些肉大多都可以說是紀曉嵐解決的。只因為他喜歡吃肉,並且還能吃下這些胙肉。

由此也可以知道,胙肉的難吃程度。對於清王朝來說,入關前,他們的物質生活十分惡劣,他們千辛萬苦得到的食物只是為了維持生存,沒有所謂的享受。所以,這個豬肘子不僅僅是因為傳統而不改變做法,更是因為要讓現在的人,牢記先祖的艱辛,能夠更好地鞭策自己。畢竟憶苦思甜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