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花腰彝族不只有海菜腔,服飾也是一門文化

「人文」花腰彝族不只有海菜腔,服饰也是一门文化

點擊標題下方紅河旅遊,瞭解更多旅遊資訊。「雲南旅遊新方向,雲上梯田,美麗紅河」

「人文」花腰彝族不只有海菜腔,服饰也是一门文化

在石屏縣北部的哨衝、龍武、龍朋三個鄉鎮,居住著全世界僅有的3萬多花腰彝人。花腰是雲南彝族尼蘇支系的一部分,因婦女們的服飾色彩豔麗,精美大方,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花腰彝族”,俗稱花腰彝。花腰彝的稱謂來源與她們所穿的服飾鮮豔奪目、腰繫繡花腰帶的著裝打扮有關。長期以來,花腰彝用她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輝煌燦爛、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服飾。

「人文」花腰彝族不只有海菜腔,服饰也是一门文化

刺繡文化是花腰彝族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的,是世代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的民間文化藝術,體現了彝族人民的聰明才智、藝術創造力和崇尚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人文」花腰彝族不只有海菜腔,服饰也是一门文化

她們火紅的盛裝彩服,歷史悠久,由古代武士的箭服、盔甲服演變而來,至今還稱之“鎧甲服”,從服飾的外觀上看,除有濃郁的古代鎧甲形狀的遺貌外,最突出的是一個“花”字,全身上下整套衣褲都繡有各種各樣的花紋圖案、花穗、珠鏈等令人目不暇接。

花腰彝族的服飾圖案源於他們的生活環境,受啟於各種事物,或是天上的日月星辰、雲彩,或是地上的山水與動植物形狀。

他們一針一線把智慧、願望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傾注在刺繡工藝中,把自己對天文地理、奇花百鳥的認識集中展現在服飾上,給人一種天真樸素、迴歸自然的感覺,蘊含了深層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

「人文」花腰彝族不只有海菜腔,服饰也是一门文化

花腰彝族的傳統服飾做工精細又講究,一個心靈手巧的姑娘,完成一套服裝,往往要花三四年的時間。其中,需要掌握刺繡、挑花、散花、按花、扣花、穿花、堆花、貼布、勾邊等各種技法。花腰姑娘從七八歲開始就在長輩的指導下學習刺繡,經過幾年的勤學苦練,長到十四五歲時就成為刺繡能手,能獨立繡出巧奪天工的衣裳。

「人文」花腰彝族不只有海菜腔,服饰也是一门文化

花腰彝族婦女的服飾由頭帕、大襟裳、託肩、領掛、腰巾、腰帶、肚兜、繡花鞋等十餘種配件組成。其中以頭飾與腰飾最為豐富,頭部多以巾、帽、大股彩色的絨線或銀泡為裝飾,以大瑪櫻花為主圖,四周繡有花邊。頭巾、衣袖、坎肩、背部和褲腳等顯眼的部分都用馬櫻花、杜鵑花、山茶花等變形圖案,在帽簷和肩峰處,還扎有銀、銅、鋼絲為柄的花纓,走起路來左右晃動,如彩蝶飛舞。

「人文」花腰彝族不只有海菜腔,服饰也是一门文化

很多圖案都是保留下來的傳統圖案,都有著深遠寓意,把鳳凰視為美麗、吉祥的象徵,把瑪櫻花視為除魔祛病的象徵。

「人文」花腰彝族不只有海菜腔,服饰也是一门文化

五彩繽紛、滿身皆飾花圖案的花腰彝族服飾,從審美心理與文化生態上探其緣由,我們會發現,花腰彝族世居青山綠水,四季花豔如春,豔麗的山花時刻感染著愛美的婦女,人們上山放牧,下田勞作,路過花叢不免折上一兩枝,插在頭上把自己打扮得像山花那樣美麗,隨之產生與花媲美的審美心理。久而久之,受之啟發,選用最豔麗的色彩把最漂亮的花朵繡在服裝上,讓自己一年四季生活在鮮花叢中。

「人文」花腰彝族不只有海菜腔,服饰也是一门文化
「人文」花腰彝族不只有海菜腔,服饰也是一门文化

每逢傳統節日、迎賓待客、走街趕集等社交活動,婦女們穿上豔麗的服飾,從遠處望去又似山野上盛開的紅杜鵑,使人目不暇接,節假日裡花腰彝鄉也成為展示服飾的露天舞臺……

「人文」花腰彝族不只有海菜腔,服饰也是一门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