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應該這麼讀


書,應該這麼讀

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齡段兒了。

一個人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兒。點燃一柱香,沏上一杯茶,翻讀一本書,那叫一個,真境界也!不過,現在不敢燃香沏茶了,燃香,媳婦兒受不了那煙燻的味兒,沏茶,我怕失眠。只剩下了,讀書。

書,應該這麼讀

讀書明理,但最難得的是,悟。

先賢賦予悟字組合是吾加上心。吾在古文中是我的意思,悟怎麼解釋呢?我心唄。那你的心怎麼想的,想要做到什麼高度,那就就悟到了多少。

在這個電子信息發達的時代,什麼讀書軟件呀,閱讀器的。可是我仍然喜歡翻看書籍,字裡行間,喜歡書的那種墨香。再主要的是,手機看書確實方便,但是眼睛不舒服,看時間長了,總有針扎火燎的感覺。不如斜倚著枕頭靠在床上或窩在沙發靠墊兒裡,翻看幾頁,閉目思考。我也不是總買書籍,有的時候,電子書好的,我會下載下來,打印出來,翻看。字跡比例自己調,舒坦兒。

年輕的時候,看書,看個兒熱鬧,不懂。許是年齡大了,經歷的事情多了,再讀曾經看過的書,才知道沒有“讀書破萬卷”,哪有“下筆如有神”的神來之筆,才明晰什麼才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應世哲學。悟的有些晚矣。

書,應該這麼讀

讀書,古之精於相法者,曰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氣質是老天爺兒給的,怎麼改啊?讀本書就改了,讀一本書,改變一下氣質,那不亂套了。

改變人的氣質,是根據個人的興趣與志向,看讀什麼書?讀懂紅樓夢,必然作詩弄詞啥的,下筆不會犯卡兒呀。紅樓夢那是詩詞大會啊,都是經典。讀懂史記,那你的寫作技巧、文章風格、語言特點,必然是大家風範,史記是啥,是貫通古今、網羅百代的通史名著啊!

讀書,必讀經典,悟道思想,覺出智慧。

書,應該這麼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