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有什麼歷史文化?

歷史知事


忻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曾用名字“秀容”。相傳漢高祖北上抗匈奴,兵困平成(近大同),脫圍是大軍南撤,到忻口方擺脫追兵,高祖破愁而笑,六軍欣然而歸,因“欣“同“忻”,忻州之名因此而來。

忻州的歷史長河中,有著古長城的重要關隘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有著佛家聖地五臺山、蘆芽山、有著最大的祠宇楊家祠堂、有著最大的封建官僚私邸閻錫山故居等等。

來忻州一定要看看中華第一關“雁門關”。雁門關外,昔日奶漠北苦寒之地,然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誰去?雁門關關口,當年楊家將再次抗擊金兵,留下英雄故事和遺址遺物,烽火狼煙、金戈鐵馬何等壯懷激烈。雁門關的古城保留著歷史的滄桑和滄海桑田的世事變遷,走一段這裡的古道,古道依山勢而建,蜿蜒在山脈之間。

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漢唐以來,鼎盛時期寺院達300座,目前僅剩臺內39座,臺外8座。作為佛教聖地,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在這裡淨化心靈,放鬆身心。寺廟依山傍水,依勢而建,每一座都獨具特色。五臺山兩千多年的香火繚繞蔓延,兩千多年的佛經吟誦而唱,造就了五臺山的世界。其中,五爺廟香火最旺,名聲最大。五爺廟,位於五臺山懷鎮萬佛閣內,傳說五爺喜歡看戲,人們就在五爺廟對面岫了一座五爺廟戲臺,在這可是許願最靈的。

“晉北鎖鑰”的忻州,險關要塞,人傑地靈,歷史文化蔓延不斷。


肥宅佬



此外,從忻州的長城遺址數量來講,也可以看出忻州的歷史環境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歷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就發生在忻州雁門關,歷史上有著“千古忠義”稱號的家族——楊家將也曾在雁門關駐守邊關多年。著名的文學家元好問、傅山先生也都是忻州人。東晉十六國漢國開國皇帝劉淵,也是咱們忻州人。



再說一下忻州古城,位於忻府區城南的忻州古城已經從去年的年初開啟了修復改造計劃,對包括南甕城城牆、秀容書院、泰山廟等古蹟進行全面修復,預計會在今年國慶節前後竣工。其實大家有所不知,忻州古城的歷史與平遙古城的歷史相當,甚至比平遙古城歷史還要悠久。因此希望忻州古城修復保護工程可以順利完工,向世人展示它獨特的歷史魅力。


忻州身邊事


忻州是一個讓人開心的地方,忻州,也叫欣州。漢高祖劉邦征討匈奴,大敗而回,到忻州才擺脫追兵,很開心,就給這個地方叫做忻州。

忻州的名字最早在唐初武德年間出現。距今1500年。

忻州最富盛名的古蹟是五臺山和雁門關。五臺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普賢菩薩的道場。雁門關是宋朝抵禦契丹的主戰場,楊家將,蕭峰的故事都在這裡。

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現存寺院47處,臺內39處,臺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