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坐地鐵,體驗最差的是哪一條地鐵線路?

行攝青年


如果你們用擁擠來評價體驗的話,就有點鍵盤俠了,拿10號線來說,10號線是北京地鐵客流量最大的線路,早晚高峰發車速度幾乎快到不到半分鐘,但是人多的照樣讓你擠不上去,尤其是十里河到國貿這個區間,還能讓10號線怎麼辦?提到1秒一趟可能嗎?

從調度和服務上來說,我感覺最好的就是4號線,4號線廣播時間簡短,車門開門速度快(1秒開),廣播裡明確禁止攜帶食品乘車,讓我感覺印象最好的就是,菜市口那一站,菜市口早高峰的客流量基本都是7號線帶來的,導致4號線站臺人很多,多到都快站不住腳的時候,直接開來一輛空車,一下子就把擁擠的站臺清空了,相比10號線,10號線也有折返,但10號線的折返基本上就是從巴溝,要麼就是宋家莊,這樣遠水根本就解決不了近渴,像雙井,勁松這兩站,站外限流,站內跟擠牙膏一樣。

從乘客素質上來說,我覺得最差的就是房山線,9號線的起始站都是同站臺換乘,房山線終點站郭公莊對面就是9號線的起點,秒換乘,確實很方便,但是搶座佔座問題最嚴重,房山線車門一開都是跑的,跌倒的,手機掉了的什麼情況都有,而且從來就沒有見過有給老弱病殘讓座的,,,房山線的某些乘客為了能在9號線坐著,提前3站就不坐了,站在車門擋著跟門神一樣!相比1號線四惠,5號線宋家莊,13號線西直門和西二旗,這幾站和郭公莊情況基本一樣,但不是同站臺換乘,所以搶座佔座問題就不是那麼嚴重!

從換乘距離來說,最不方便的就是15號線,和13號線西直門站,尤其15號線,換乘站全都是翻山越嶺的!

車門開門速度最快的是,1號線,4號線,7號線,10號線,1秒開,2號線13號線是5秒開


像我這樣的風


巧的是國慶節剛好去的就是北京,我是廣西人,廣西唯一一個通地鐵的城市是南寧,而且地鐵是近這兩年才通了一號、二號線,所以地鐵的各種設備是屬於比較新的,在還沒有出過省旅遊的我來說,一直以為換乘就是像南寧一號線換二號線那樣,下車的對面就能換乘,結果這次去北京才知道,原來從六號線換到二號線要先上去再步行一段路,再下去,總之,換乘的路程也很遠就是了。

還有一個體會就是,我以前聽孫燕姿的《遇見》一直沒弄懂這句:我聽見風來自地鐵和人海,我排著隊拿著愛的號碼牌。為何地鐵和人海里能感受到風??南寧的地鐵下去後商業街裡空調十足,在等候列車的時候並沒有風竄進來,但是這次去北京才發現,進地鐵之後,風還是肆意呼嘯,特別是每晚從六號線出去的時候,那鳳吹得那個爽。

因為是國慶期間去北京旅遊,許多的景點都是在一號、二號線附近,因此換乘乘坐二號線的機會很多,六號線還是屬於比較現代的,新的,到了二號線很明顯地感受到站臺和列車的老舊以及年代感,包括車上乘務員頭上戴的小紅帽,也很有年代感,列車到站的鈴聲也很不一樣,站臺兩旁的環境比較髒,出站入站的位置顯得有些擁擠和混亂,最要命的一點是沒有電梯,有看到不少女漢子二號不說地扛起箱子就是上,略顯吃力。

有趣的是,在南寧,地鐵口的樣子特別明顯和有特點,遠遠地看過去就能知道那裡應該有地鐵口,但是在北京,所有的地鐵口都很隱蔽的樣子,第一次在首都博物館找地鐵口的時候,導航顯示已經到了我們三個還是一臉懵逼,可以說是特別有趣了。

一、二號線的提示廣播京腔味兒十足,國慶期間有幾個人流量大的站點臨時不停站,廣播一般會提前提醒,但是我們幾個南方姑娘完全聽不懂這些饒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其實也不是在吐槽二號線的體驗感有多差,因為時代限制以及年代久遠,設施略顯落後這個都很正常,或許若干年之後這些老舊的地鐵線反而成為這個城市最獨一無二的風景呢。


微觀95後萌豬


我感覺沒幾條線體驗是不差的。



飛奔的渣渣輝


我沒有做過15號線,不知道到底有多擠。但我做過4號線和昌平線,我的天,簡直是噩夢。

先說昌平線,那時候住在沙河地鐵站附近,早晨六點半左右走到地鐵站,在外面排隊上車的人已經在站外排了有一公里了,排隊進站要二十分鐘左右,進去後坐上車,每次都感覺自己是一本相冊中的照片,就佔薄薄的一點兒地方

再說4號線,晚上從宣武門換乘,總要等上七八趟車才能擠上去。


魯濱遜不漂流


一號線,二號線,四號線,五號線,六號線,八號線,昌平線,個人坐過的,感覺體驗挺差,一號,二號,四號車廂站臺裡外是又熱又悶,能給你擠成照片,五號線北邊早晚高峰進站時間過長,十三號線西二旗和昌平線換乘設計絕對腦殘,大多時間西直門到西二旗下站時間和昌平線西二旗終點站到站時間重合,那一車車人,早高峰真是瘋了。


鏟屎官吐槽


來香山坐坐西郊線的偽地鐵,全他媽在地面跑,幾十個與馬路的平交路口,每天上百人在看守,又把本來就擁擠的香山路堵的水洩不通,又慢又巔,這是全世界捱罵最多的一條地鐵,


手機用戶60483782501


感覺最差的是亦莊線在宋家莊站的感受。宋家莊地鐵站是三站交匯,特別的是5號線和亦莊線在這裡都是總站,這就難免造成該站的擁擠。高峰期間亦莊線的換乘口分為兩條通道,每次通過時不僅時間長而且擁擠造成喘不過氣!據說5號線與亦莊線不能貫通是因為設計者的原因,也就是說本應南北貫通的5號線被宋家莊站給攔腰斷成兩節。看樣子這種換乘站的擁堵將永遠、永遠持續下去!除非有一天經濟技術開發區能成為“副中心”才能有出頭之日!


古都北京woaini


體驗最不好的當然是八通線了。車體老舊,站內裝修環境基本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風格,跟一號線還要換乘,每天擠地鐵的人也超級多,最要命的是,八通線運行速度超級慢,別的線路運行3站的時間它也就運行了2站。北京眾多地鐵線路,所有的缺點它都有。綜上,八通線是北京乃至全國體驗最不好的地鐵線路,沒有之一!


帝都妙齡雞


當然一號線,新中國第一條地鐵,北京唯一兩種車型再在跑線路,感受很不好,據說老車型還沒有到報廢年線,老車型當時一號二號線都有,幹嘛!全部拋棄給最擁擠的一號線上。到夏天空調還失靈,車廂和候車站臺非常悶熱,早高峰基本玉泉路就擠不進去,這就新中國第一條地鐵現狀,沒人疼沒人愛的一號線。


楓16695138


從白石橋到機場,6號線換2號線,第一次坐的時候拎著大行李箱,到了車公莊就傻眼了,全是樓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