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汲縣兩地澤州李氏移民的祖籍記憶與認同


濟源、汲縣兩地澤州李氏移民的祖籍記憶與認同

河南省濟源河頭村和汲縣(今衛輝)郭全屯村李氏均來自山西澤州塸頭(今渠頭村),兩地的李氏移民在歷代的家譜、碑刻中始終記錄著“祖籍山西澤州塸頭”的信息,除了文字記載,還有不斷的回祖籍地尋根的行為,數百年間始終保持著對祖籍地的記憶與認同。

家譜與始祖碑上的祖籍認同和祖籍記憶

汲縣李氏始祖為李盛,明洪武二年由澤州渠頭村遷居汲縣(今衛輝)郭全屯村。據《汲縣李氏家譜稿》,“盛,明洪武二年自山西澤州府鳳臺縣塸頭村遷汲,配失考,子二人”。

再考保存在郭全屯村的始祖墓碑,“明故始祖諱盛李公墓 山西澤州渠頭人也 雍正七年清明吉旦”,可以確證郭全屯李氏確係澤州渠頭移民。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家譜還是始祖碑,均是清代所記錄的信息,所提到的地名均是清代稱謂,如“澤州府鳳臺縣塸頭村”,澤州在雍正六年(1728)才升州為府,至於“渠頭村”一名,在當地的碑刻上一直稱為“塸頭”,直到清末民國間才始見“渠頭”這個稱呼,倒是給本地研究地名提供了更早的信息。

有資料說汲縣李盛一族為洪武二十四年移民,依據的是著名的郭全屯移民碑,該碑立於洪武二十四年,記錄的是移民到汲縣雙蘭屯村的“山西澤州建興鄉大陽都”一百一十戶的人名。李盛一族一直自稱為洪武二年移民,且渠頭村在明初屬“澤州莒山鄉保福都河西里”。

曾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的徐世昌與汲縣李氏族人李時燦交好,曾為其族宗祠題寫“上黨李氏宗祠”。

濟源、汲縣兩地澤州李氏移民的祖籍記憶與認同

衛輝市郭全屯村的始祖墓碑

濟源李氏的遷移時間不詳,過程也相對複雜。先是有澤州渠頭遷居本境大箕,再由大箕遷居河南濟源。濟源李蹊在《本源論》中說道,“粵以李姓之族肇始隴西,散處異域,撮其與生至親者有五大族:首曰塸頭,乃吾祖之誕降處也;次曰大箕,乃吾祖之流寓處也;三曰河頭,乃吾祖之棲止處也;四曰陽武縣甲灘,祖彥和;五曰溫縣張鄉,祖彥實;乃吾祖之同胞兄弟也。昔因地狹人廣,各擇樂土而適。分之雖有五族之各殊,合之則皆一祖之孕育也”。

根據兩地李氏的相關資料,可以確定濟源河頭李氏與渠頭李藳一族為同宗。《河頭李氏族譜》中記載,“稽考祖氏,乃唐帝之裔也,避偽梁之篡,世居河東,自忠祖以前概無復見,止從忠祖為始。兄弟凡三,忠祖首出而居伯兄之長,彥和仲而彥實季也。傳聞忠祖之高曾,久厭晉土瘠蹺,金人南牧將見物之聚者散、合者離,勢必不能世守井臼,而似石不可轉也,不知幾經遷移,忠祖方止於濟源之河頭,和祖寓於陽武之甲灘,實祖處於溫縣之張鄉。”

這一點與祖籍地李氏一族所說的為“唐帝之裔”的說法相映照,兩地李氏為同宗的說法還體現在後文所述的尋根行為上。

濟源、汲縣兩地澤州李氏移民的祖籍記憶與認同

《河頭李氏仝族全譜》


尋根溯祖過程中對祖籍地的描述與回憶

從現存文獻來看,李氏在遷居濟源後先後有過兩次重要的尋根行為。第一次為康熙三年,濟源李氏首次回到祖籍地渠頭追根溯祖;第二次為康熙六年,渠頭李氏宗長李建中去世,濟源李氏回祖籍地弔祭。

據《叩謁塸頭祖塋有記》,李氏在遷居濟源後,“由明迄清,道路修阻,不通往來者百餘年”,擔心“世遠人湮同宗之謂”,便有了這次回祖籍地尋根的行為。康熙三年(1664)二月,濟源李若訥、李楫三人“執贄策蹇,渡沁水,穿太行,直達塸裡”,這是濟源李氏首次回到祖籍地,渠頭族人熱情招待了濟源族人,帶領他們觀覽祖籍地恢弘的村落,叩謁祖塋,糾集族人共同商議,訂立兩地長幼輩次,始定濟源河頭李氏始祖李彥忠與渠頭五世祖同輩,依次類推之,濟源九世李蹊與渠頭十三世李建中同輩,濟源十世李若訥與渠頭十四世李維祺同輩,濟源十一世李楫與渠頭十五世李雍同輩。

時隔三年後,渠頭宗長李建中離世,濟源李蹊、李若訥、李楫等五人再次回到祖籍地渠頭。李蹊在事後把這次行程詳細記錄了下來,根據其所寫的《吊塸頭宗長完真翁遇識經歷路程》,行程如下:

濟源、汲縣兩地澤州李氏移民的祖籍記憶與認同

李蹊此文對此次十四天行程的描述甚詳,特別是其中對濟源到澤州路程的描述,李蹊等五人由濟源到澤州時,走的是“濟源-犁川-大箕-澤州”這條路,回去時則是“澤州-大箕-南河底-濟源”,對研究古代澤州驛路有重要參考價值。

移民地口述史與祖籍地民間傳說的映照

汲縣李氏最著名的是中州一代名儒李時燦,其字敏修,號闇齋,生於清同治五年(1866),光緒十一年(1885)中舉人,光緒十八年(1892)年成進士,初授刑部主事,翰林院編修。民國後,歷任河南教育司司長,北洋政府參議院議員、眾議院議員等,集新舊資望於一身,創辦衛輝經正書舍,先後在長垣寡過書院、武陟致用精舍、禹縣潁濱經舍山長,主講經學,人生功績主要體現在徵集中州文獻、賑災移民、教育英才等方面,對河南的文獻整理工作和教育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一生著述頗豐,著有《闇齋日記》、《梓里紀事》、《毋自欺齋文字紀年》、《闇齋家書》、《潁濱書院講語》、《東窗餘墨》、《故都漫遊錄》等,編有《闇齋古文辭抄》、《河南人物小樂府》、《中州藝文錄》、《中州文獻續編》、《中州先哲傳》等。民國三十一年(1943)卒於禹縣,終年七十七。

濟源、汲縣兩地澤州李氏移民的祖籍記憶與認同

李敏修(前排左二) 1935年秋攝

李時燦為汲縣李氏第十七世,由郭全屯村遷居衛輝城內,祖父李安瀾為清咸豐壬子舉人,鄢陵縣教諭,父親李榮鼎為生員,生子四人,李時燦排行第二,長兄李啟燦為光緒乙酉拔貢,修武、武安兩縣訓導,三弟李昕燦為省議會議員,四弟李瑞燦為光緒己酉拔貢,任滎陽、光山等縣知縣。

關於李時燦對祖籍地的記憶,一是其在民國二十二年續修的《汲縣李氏家譜稿》和民國二十五年編修的《汲縣誌》中,都曾著筆寫過其祖籍澤州府鳳臺縣塸頭裡。二是據追隨其一生的族侄李在寬講述,李敏修曾回過祖籍地渠頭村,住過很長一段時間,當時他有學生在部隊當差,回渠頭時直接把部隊開到了村裡,排場非常大。這個當兵的學生很可能指的是閻錫山,時任山西長官的閻錫山尊稱李敏修為老師,而李敏修則叫他小閻。

濟源、汲縣兩地澤州李氏移民的祖籍記憶與認同

《汲縣李氏家譜稿》部分影印件

在李氏祖籍地渠頭村有這樣一則說法。渠頭李氏在清末時式微,十四歲的李土昌跟隨父親李兆祥,和李家瑞、東四義某某、東頓村某某相伴到河南開封謀生,李兆祥、李土昌先後做了開封九華樓銀店的掌櫃,李土昌故居在渠頭村北的頭天門旁邊,是一處創修於明代的簸箕院,俗稱當中院。後人李會生曾講過這樣一個事情,傳說清末民初時期,其家二奶奶過壽,河南宗室後人曾北上其家賀壽,拉賀禮的駝隊從四穿閣一直延伸至當中院,有近二里長。

撇開口述史和民間傳說的真偽不論,渠頭二奶奶過壽與李時燦回祖籍地這兩件事情的契合度非常高,能夠有如此排場的賀壽隊伍,如非李時燦這樣的人物恐怕做不到。口述史和民間傳說自然有其侷限性和無法考證的特徵,但兩事均由直系後人講述,且年代不算太遠,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另外需注意的是,汲縣李盛一族缺乏對祖籍地李氏一族的背景記載,其與渠頭李氏和濟源李氏是否同宗還值得商榷。

濟源、汲縣兩地澤州李氏移民的祖籍記憶與認同

2011年7月,濟源、汲縣兩地李氏後人再次回到祖籍地渠頭村


濟源、汲縣兩地澤州李氏移民的祖籍記憶與認同

濟源、汲縣兩地李氏後人在渠頭村李氏老院中查看地契


濟源、汲縣兩地澤州李氏移民的祖籍記憶與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