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販賣“免費賣白菜”,薅支付寶的羊毛是如何成為一種商業模式?

近日,北京某小區門口出現罕見一幕,有攤主運來一卡車白菜,拉出“不要錢白菜”橫幅,眾人掃紅包換白菜,據說攤主三小時賺五千多,比平時多賺好幾倍。

視頻中,攤主叫到:“手機掃描紅包碼,把紅包轉給我,免費領白菜。現場一大幫中老年人參與,有老人問自己手機不能掃怎麼辦?攤主說回家叫兒子。

有人問,為何擺不要錢的白菜攤,攤主稱這是商業機密,“反正免費送我也賺錢,賺的比賣的還多。”

商販賣“免費賣白菜”,薅支付寶的羊毛是如何成為一種商業模式?


當然,這明顯是攤主在“薅支付寶羊毛”,作為店家,他分享的紅包碼,別人領後並消費,他可以獲得一筆獎勵,而且那筆消費還是直接轉給他的,相當於賺了雙份獎勵。

此外,這些中老年人一般不用或少用支付寶,所以大紅包的概率也大一些。對此,你怎麼看?

其實這個事情就是一個互聯網商業模式的真正的體現,對於整個攤主來說,他看中的其實並不是我這個產品賣了多少錢,而是因為這個產品我可以從中得到更多的利益,而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往往就是如此,羊毛出在豬身上,結果狗買了單。

商販賣“免費賣白菜”,薅支付寶的羊毛是如何成為一種商業模式?


我們仔細分析,支付寶當前的模式,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鼓勵大家來進行消費,但是相比於那些大的實體商店這些場景的話,一般情況下因為有著實體的交易存在,它難以真正做到這種免費的模式,但是對於小商小販而言,這些攤主完全有辦法將這些非常低價值的商品以近乎免費的方式送出去,從而獲得支付寶的這種優惠,或者說補貼。

通過支付寶的優惠和補貼,他能夠獲得遠超過他直接販賣商品所獲得的這個收益,所以這種商業模式某種程度上就是線上線下o2o模式的一種體現,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是合理的利用了支付寶的一個漏洞。藉助了支付寶的營銷活動,實現了一個類似於羊毛黨的一個做法。

商販賣“免費賣白菜”,薅支付寶的羊毛是如何成為一種商業模式?


但是對於企業來說,特別是對於支付寶這樣的企業來說,碰到這樣的事情往往也不太開心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支付寶向希望的是通過這些活動真正產生用戶聯繫,產生用戶價值,讓用戶習慣於使用支付寶作為日常的一個交易。但是,如果支付寶日常的交易補貼都是被這樣的一個形式所佔據的話,那麼真正用於養成用戶粘性,提供給用戶,讓用戶能夠用不斷的形成這種交易習慣的資金就會越來越少。

支付寶無疑在做一個花錢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對於企業來說,支付寶完全可以把這樣的一個活動用於更加精準的用戶補貼上,比如說將這些活動只用於線下商店的名單,在支付寶的商戶體系統,它完全可以取代這個是個人生活還是企業上,對於企業商戶來說,特別是企業的連鎖,上面是完全沒有這個動力去做類似的事情,因為成本太高得不償失。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支付寶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非常非常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