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比漢初三傑更厲害的角色,一生詭計多端卻又對計謀深惡痛絕


陳平:比漢初三傑更厲害的角色,一生詭計多端卻又對計謀深惡痛絕


文:穿越君(讀史專欄作家)

歷史評價,漢初名相陳平,奇謀善變,不下三傑。漢初三傑,韓信受謗,被擒於雲夢澤,死於鍾室;蕭何遭讒,曾械於牢獄;張良懼禍,託言閒遊。陳平卻久居相位,且得善終,足見他不僅精通兵法計謀,官場權謀之老道,也遠在三傑之上。

陳平(?-前178年),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在秦朝末年,英才輩出,有資格被司馬遷列入“世家”的,只有陳勝、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周勃六人。陳平能列其中,可見其功勞是很大的。

韓信有胯下之辱,陳平則有盜嫂罵名。但他們都不在乎。最後,一個成為名將,一個成為名相。

一、只想討個有錢的老婆

陳平是個美男子,自幼多讀書,愛縱論天下,稱治天下和主持分肉沒啥區別。家裡雖很窮,但極講禮節,被鄉親笑話為死要面子。還因嫂嫂對他很好,就傳他和嫂子私通,他也不在意。

陳平的思想很先進,古時候人們都講究門當戶對。可是陳平不這麼想,他出身貧寒,但是他內心裡卻想找個富家千金,藉此擺脫貧困的現狀。當然,這可能也是當下很多男男女女的追求,找個高富帥,娶個白富美。不過也有很多痴男怨女愛的死去活來,生活在愛情的精神生活裡。攀高枝也好,門當戶對也好,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穿越君的意見是隨緣,富貴貧窮,不強求。

陳平喜歡讀書,不喜歡幹農活,喜歡做些輕巧的夥計營生。村裡的紅白事他都去幫忙,順便掙點外快。有個叫張負的富人家,他的孫女嫁了五次,丈夫都死掉了,嚴重的剋夫命,沒人再敢娶她。

但是,陳平卻打算娶她。陳平想取人家,女方還不一定能相中他,因此他要得到女方家人的賞識。一次,在為一家辦理喪事的時候,陳平看到了張負,他知道機會來了,於是特意的表現了一下自己,且故意走的很晚。正如他所料,張負被他的勤勞、憨實,英俊瀟灑所打動。史載,陳平身材魁梧高大,相貌堂堂。張負的眼光還真不錯,如此儀表堂堂的人絕不可能一輩子貧寒卑賤的!

二、只想找個靠譜的上司

陳平的志向遠大,絕非池中之物。有一次,村裡要舉行祭祀神靈的民間社祭活動,陳平被推為社宰,也就是主持。不過,祭祀過後各家各戶要分祭肉,陳平辦事不拘小節,不貪小便宜,對肉的分配非常均勻,村裡人都誇讚他分的好,主持當的太稱職了。而當時的陳平就感慨說:“假如讓我陳平擁有治理天下的機會,也一定會像分肉一樣做的恰當稱職。”可見陳平一直胸懷天下大志。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大澤鄉起義。陳平一看,機會來了,他飽讀經書,空有一身抱負,卻無用武之地。於是他投入了魏王魏咎的帳下,為太僕,但後來,魏王根本就不聽陳平的意見。陳平看到此時的項羽勢頭兇猛,是各軍團中勢力最強的一支,於是決定投到其麾下。所以又一路跟隨項羽攻破秦城,被賜為平爵卿。

跟隨了項羽一段時間,陳平便對他有了一定的瞭解,覺得項羽不具備擁有天下的品格,空有一身英武之氣,剛愎自用,不喜接納人言。特別是在鴻門宴上,他看到了劉邦的氣度、智謀與膽識,又聽說他知人善用,認定劉邦是個人物後即“身在楚營心在漢”,助張良幫劉邦脫困,順利赴漢中。

楚漢戰爭爆發後,陳平終於拋棄項羽,跑到劉邦那兒。兩人一見如故,劉邦立即封其為都尉,留在身邊做參乘,並命他監護三軍將校。

一個外來戶受此重任,劉邦的一些老兄弟不幹了,紛紛抱怨說,怎麼能用這樣一個和嫂子通姦,屢次背主,收受賄賂,朝三暮四的傢伙呢。

劉邦也不客氣,就問陳平咋回事。當然,劉邦沒問他盜嫂的事。或許劉邦認為這是私生活,管不著。

陳平回答的很乾脆,說不是我朝三暮四,屢次背主,是魏王、項王不重用我,我才來你這裡的,你不重用我,我照樣走。我剛來你這裡,不收受賄賂咋吃飯?

劉邦認為陳平夠坦蕩,而且說得很對,對他更加信任。從此,陳平開始大展身手。雖無張良運籌帷幄的本事,也沒有韓信將兵的能耐,但陳平敢於“不要臉”的陰功夫、實用精神,恰恰像是劉邦的另一面,每每幫助劉邦化險為夷。可以說他就是依靠玩弄陰謀手段得以成為漢初大功臣的。

三、六獻妙計助劉邦坐享天下

在說陳平的功績前,先說個小故事,說明陳平這人是多麼地洞悉人性,又是多麼地聰明。一次乘船,船伕懷疑他身上藏有大量錢財,遂起歹意。陳平看出來了,他怎麼做的?當做沒事一樣,脫掉衣服隨意一扔,幫船伕一起划船。窮光蛋一個,船伕自然不會殺他。這裡說明陳平這人:善觀色、見機快,且洞察人性——如果直接脫掉衣服說我沒錢好漢饒命,船伕見意圖敗露,不幹掉他才怪。

陳平的諸多功勞,與他這些良好秉性有著極大關係。

史書說:漢之謀臣,良、平而已。然良之術多正,平之術多譎。

說的很對。他首先使用反間計搞死了范增。公元前203年,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城內達一年之久,陳平親自出馬用重金離間了項羽和范增,使項羽軍由此轉衰。說來,除掉范增的離間之計其實很是簡陋,可以說漏洞百出,可是卻很奏效。因為,陳平知道項羽生性多疑,脾氣暴躁,易魯莽行事。就抓住這一點,當項羽的使者到劉邦的軍營傳信時,陳平故意說,是不是
范增讓你們過來的,使者說是項羽派來的,於是陳平就不高興了,直接從豪華的宴會廳把他們請進了小柴房,款待他們的大魚大肉也換成了粗茶淡飯。結果,項羽聽到使者的描述後,對范增通敵的疑心更大了,本來就聽到有人對范增議論紛紛,不再相信范增,當然也是陳平事先放出去的假消息。於是乎,范增鬱悶致死在告老還鄉的路上。

接下來就是聲東擊西幫劉邦脫困。公元前203年5月,還是滎陽,發覺上當的項羽開始猛攻,劉邦被圍,十分危急。陳平此次的戰略計謀是詐降,戰術為聲東擊西。於是他寫了一封投降書,並派人假扮劉邦於東門投降。因為陳平知道項羽的脾氣,肯定會對詐降的部隊進行攻擊,因為最厲害的謀臣范增已被KO,所以項羽想到的也只能是不接受投降,趁機絞殺而已。聲東擊西的戰術中還利用了人性的弱點,那時候,陳平就知道,男人都喜歡看美女,估計他讀過先秦的《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因此,找了一個酷似劉邦的人帶了一幫美女,聲勢浩大的從東門去迎接項羽。結果攻打西門、北門、南門的士兵聽說東門有很多美女,都紛紛向東門而來。於是乎,劉邦帶著陳平、樊噲等重臣與自己的精英部隊不費吹灰之力,從西門殺出重圍而去——為了保險起見,劉邦還接納陳平的意見,扮成了侍女。

陳平出計讓人假冒劉邦向項羽投降,同時讓劉邦假扮婦女逃脫而去——這種計策,項羽真的採納不了。所以,好的謀士還需要遇到對路的主公。

第三就是降伏韓信繼續效力了。話說韓信坐大後,就有點不聽劉邦的話了,在劉邦危機關頭,不但不派兵對付項羽,還要求劉邦封他為王。劉邦很是生氣,破口罵娘。深諳當前局勢的陳平、張良知道,如果此時激怒韓信,只能有兩個可能,一是成三足鼎立之勢,韓信的勢力足矣稱霸一方。二是韓信投奔項羽,那結果自己的上司必死無疑。況且,韓信之前也是項羽的手下,且項羽又派了使者尋求合作。陳平深知韓信功高自傲的品性,只要稍加恩惠,他就會滿足。於是獻出封王封地的策略輕而易舉的降伏了韓信。

第四是四面楚歌。降伏韓信後,於是乎,在四方諸侯的合力攻擊之下,劉邦的形式開始好轉。項羽的部隊開始有強轉弱,加上連年征戰,糧草不濟,軍心也有些疲沓。再加上李左車詐降引誘項羽進入埋伏圈,項羽大傷元氣,但是,自保絕不成問題。楚漢爭霸以來,項羽從來就沒有敗過,可見項羽以少勝多的威名並非虛傳。緊接著,陳平再獻一計,讓劉邦安排自己的部隊,在周圍大唱楚國的歌曲,讓楚軍以為四周已被降伏,攪動連年在外征戰的楚軍軍心,勾起士兵想家的情緒,無心戀戰,不戰而退。雪上加霜的是愛妾虞姬自殺,項羽自覺更無顏見江東父老,便烏江自刎。

第五是計擒韓信,保劉邦天下。雖然劉邦平了項羽做了皇帝,但諸侯王實際並不聽他的調遣,各自擁兵自重。怎麼辦?先除掉最強的韓信。但怎麼個除法?理由好找,不聽調遣、私藏項羽舊部都是好理由。大兵也兵臨韓信的封國楚國邊界了,但陳平問劉邦,有把握打得過韓信嗎?劉邦說沒把握,你有好辦法?陳平說,那就繼續玩陰的,並親自出馬,跑到韓信哪裡,還充當好人:“壞了,壞了,主公知道你私藏項羽的大將鍾離昧,很惱火,連夜派兵來了。我知道鍾離昧是你好朋友,你不忍心他死,但他可是主公的大仇人啊,曾差點死他手裡。”韓信問怎麼辦?陳平拍著胸脯說,只要你帶著鍾離昧的人頭去見主公,保證你們兩下里就沒啥猜疑了。韓信屁顛顛去了,再沒回來,被降為淮陰侯,“軟禁”于都城。

第六便是智獻金銀珠寶與美女圖了。白登之圍,劉邦被匈奴單于包圍,陳平出的啥計策?帶上重金和一幅絕世美女的畫像去見閼氏,說金銀珠寶是獻給您的,美女是要送給大單于的,要您美言放了劉邦。閼氏果然上當,怕美人落到單于手中,說服單于撤了兵。

劉邦為何看重陳平,由此可見一斑。這種事,縱張良想得出,卻也是做不出的。

當然,他每次使用的手段似乎不夠光明正大,卻又都很管用,每每救劉邦於危難之際,功勞之大,不必言說。

陳平:比漢初三傑更厲害的角色,一生詭計多端卻又對計謀深惡痛絕


當然,陳平也是有私心的,是一個很會自保的人。

劉邦死前,怕連襟樊噲助呂作亂,密令陳平和周勃去幹掉樊噲。陳平心裡犯嘀咕,這可是劉邦的老兄弟,還是呂后的妹夫,幹掉他,自己吃不了兜著走。於是說服周勃,只拿下樊噲,至於怎麼處理,交由劉邦。然後讓周勃穿上小兵的衣服混在自己後面去樊噲軍營傳旨。樊噲聽說只來了一介文臣,出來相迎,立馬給周勃制服綁上了。

周勃接管軍營,陳平帶著樊噲去復旨,半路上傳來消息,劉邦去世了。陳平又喜又怕,喜的是多虧沒幹掉樊噲,怕的是該如何向呂后交代。這難不住他,到了皇宮立即大哭,說什麼皇帝啊,你讓我去殺了樊噲將軍,我捨不得下手啊,他是你老兄弟啊,我把他帶來給你賠不是了。

這明明是哭給活人聽的啊。呂后姐妹一聽樊噲還沒死,立即高興了,陳平你升任郎中令了,快去輔助新皇吧。

後來呂后當政,誰也幹不了丞相,陳平行,不就一個擺設嗎,隨你呂家人說了算,我只佔住坑位。也只能陳平能擺正自己的心態。但他又絕對不是吃乾飯的,呂后一死,立即聯合周勃平定諸呂,迎代王,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入京。

不但如此,還自動降為左丞相,將右丞相之位讓與周勃。周勃很高興,但你是大老粗啊。文帝問他,“一年處決多少犯人?”周勃憋紅了臉答不上來;文帝又問“國庫一年有多少收入?”周勃臉憋得更紅了。

這事卻難不住陳平,他回答說“都有專人負責,刑獄可以問廷尉;錢穀可問治粟內史。我們當丞相的主要是輔佐陛下您內親百姓,外撫四夷,使文武百官各司其職就夠了。”

周勃看這真比打仗難多了,趕緊辭職,讓陳平繼續做右丞相。

劉邦臨死前說:“陳平智有餘,然難獨任。”看來也是走眼了。或許,在他心底還是有些瞧不上陳平的。但陳平用時間及事實證明了自己。

陳平自幼酷愛黃帝老子學說,研究至深,且深信不疑。他曾經說過,自己的一生出了很多詭秘的計謀,其中犯下了許多道家的禁忌,如果在他這一輩就丟掉了爵位,整個家族就算完了,再也不會有興起的機會了。因為他這一生暗中積下的禍根太多了。可見他洞察天機,且深諳
因果。穿越君想,或許,很多時候,大家只看到一個片面的陳平。真實的陳平已經被他自己嚴密包裹住了。

前178年(漢文帝二年),陳平在丞相位上去世,諡號獻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