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家喻戶曉的名人,但卻始終查無此人

在英國有一些家喻戶曉的"虛擬"名人,雖然這些人物名聲在外,但卻始終查無此人,最多隻能讓FANS們憑空想象他們的容貌、聲音和個性。即便如此,也絲毫不影響人們對於他們的喜愛和追捧。

大偵探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

英國家喻戶曉的名人,但卻始終查無此人

距福爾摩斯誕生至今雖然已經過去了100多年,但這位大偵探的魅力卻絲毫沒有減弱。《福爾摩斯探案集》仍然是推理小說中最為暢銷的作品,關於福爾摩斯的電影、電視劇、舞臺劇、漫畫也是層出不窮。換句話說,因小說衍生出來的福爾摩斯文化也已經成為了英國政府的寶貴資產,福爾摩斯也儼然成為神探的代名詞。了表彰福爾摩斯對本國做出的貢獻,英國皇室授予了福爾摩斯爵士爵位。

如今,在人們的眼中"夏洛克·福爾摩斯"已經不再是一個小說中的人物。正如"福爾摩斯學"研究專家威廉·巴西古德所說:"我們把福爾摩斯視為對我們消滅邪惡和糾正錯誤的渴望的一種完美表達。他是個超凡之人,給我們這個乏味的世界帶來新奇的刺激,給我們偏頗的心靈帶來冷靜和理智的思考。他是我們失敗者的成功榜樣,是我們自我禁錮中的勇敢脫生者。"的確,在英國悠久的文化中,福爾摩斯的名字已經成為正義、公理以及崇高精神的永恆象徵,而人們更加相信福爾摩斯就在他們身邊。

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

英國家喻戶曉的名人,但卻始終查無此人

"I am Bond, James Bond"(我叫邦德,詹姆斯·邦德)在所有007影迷的心中,說出這句又酷,又帥氣的臺詞是那些只懂得炫耀肌肉,頭腦簡單的美國硬漢特工們永遠無法做到的。

自1952年伊恩·弗萊明創作出第一部007小說開始,全世界掀起了大半個世紀經久不衰的"邦德熱"。60多年過去了,這個代號為007的英國特工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好像他並不是那個虛構出來的人物。或許有一天在世界某個地方,你真的會碰到這位風度翩翩、英俊瀟灑的特工007呢!

小魔法師—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英國家喻戶曉的名人,但卻始終查無此人

看過英國影片《真愛至上》的人肯定還記得,在影片中有這樣一個橋段,由休·格蘭特(Hugh Grant)扮演的英國首相在記者會上發表了這段演講:

雖然我國的面積不大,但卻是一個偉大的國家。這個國家孕育出了莎士比亞、邱吉爾、披頭士樂隊、還有肖恩康納利、哈利·波特、大衛貝克漢姆的右腳,大衛貝克漢姆的左腳也應該是。當這位首相說出了哈利·波特的名字時,引來臺下的記者和同僚的一片笑聲。因為,這位夾在諸多英國著名人物中間的哈利·波特是個地地道道的虛擬人物,竟然也和那些歷史文豪、政治家、音樂家以及足球明星比肩,足以看出他在英國有多大的影響力。

早在十幾年前,當哈利波特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全世界人們眼前的時候,沒有人會想到,這個戴著圓形眼鏡,額頭上有著一個閃電型傷疤的小魔法師和他的朋友們騎著掃帚在全世界掛起了一陣魔法旋風。

哈利·波特這個角色已經伴隨了一代人的成長,就好像他如同真人一樣一直生活在人們的身邊。另外,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在深冬去遊覽一下《哈利·波特》的誕生地——英國的愛丁堡。因為比起其他城市,進入深冬的愛丁堡則別有一番風味。由於天色暗得很早,街道上中世紀風格的路燈在瀰漫霧氣的夜色中透出微弱的光芒,讓人有彷彿重回英國古代的錯覺。想象一下在迎面走來的男男女女中,不經意間你或許會發現一個身披斗篷,手拿掃帚,戴著一副黑邊眼鏡的男孩正在對你羞澀的微笑,而轉眼間這個男孩卻又消失不見,只留下漫天的繁星在古城的映襯下閃閃發光。

幽默大師—憨豆先生(Mr.Bean)

英國家喻戶曉的名人,但卻始終查無此人

如果有人問你,英國人幽默嗎?估計90%的人都會給你否定的回答。其實,到了英國之後你就會發現英國人其實還是挺幽默的。

說起自嘲的功夫,可能在英國沒有一位比得上 "憨豆先生"了!這個在英國可謂家喻戶曉的傢伙著實是展示英國人無限幽默細胞的高手之一。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憨豆先生"與特工007一起被請到了現場,向全世界一展風采。因為英國要讓世人知道,英國人的形象不僅可以是007那樣的性感英雄,也可以是憨豆先生這樣看似無能的"窩囊廢"。這也可以被看作是英國人豁達自嘲之中的經典範例吧。其實,在很久以前,"憨豆先生"就已經成了英國的對外官方形象,他把"倒黴、尷尬、童趣的英式幽默帶給了世界。

如果被你憨豆先生逗笑過,那麼你就讀懂了英式幽默的畫風,也許在英國這樣一個一年皆雨季的國度,確實需要用幽默和笑容來增加生命中的陽光。也許在這個田園詩般的環境中,人自然會有一種田園詩般的慢悠悠的豁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