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的振頻有什麼意義?真的是振頻越高,走時越精準嗎?

在查看手錶的數據時,我們經常能看到某款表的機芯振頻為X赫茲,或者是X次/小時。通常而言,這個數據的範圍一般在18000-36000VPH。那麼,振頻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首先,我們瞭解下振頻是什麼?振頻,顧名思義:振動頻率。是指物體每秒內振動循環的次數,而一枚機械錶的機芯,通常是由動力源(主發條)傳動裝置(齒輪系)和調節裝置(擒縱結構、擺輪遊絲)構成,動力從主發條經傳動裝置流向擒縱輪,通過擺輪的擺動,動力最終被精確地輸出;而每次擺輪擺動時,其遊盤寶石敲擊槓桿,解鎖擒縱輪,從而為再次鎖定之前的新振動提供動力。在機械錶中,這個過程每秒都會進行好幾次,這個頻率,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機芯的振頻。

手錶的振頻有什麼意義?真的是振頻越高,走時越精準嗎?

例如說,機械手錶中振頻常見的數值:28800跟21600,有什麼明顯的差別?先解釋什麼叫做振頻28800跟21600。上述得知,振頻就是擺輪擺動的頻率,其數字是來自機芯擒縱系統運動的快慢而得出的。機芯的振頻以赫茲為單位,1赫茲代表振頻每秒來回作動一次,因此換算出擺幅就是2(每秒一來一回)X60(秒)X60(分)=7200,因此1赫茲是指每小時作動7200次,28800次換算下來就是4赫茲,21600換算下來就是3.5赫茲。

手錶的振頻有什麼意義?真的是振頻越高,走時越精準嗎?

(振頻就是擺輪擺動的頻率,其數字由機芯擒縱系統運動的快慢而得出)

因此一隻所謂振頻28800與振頻21600的表,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兩者擒縱律動的速度不一樣。前者每小時比後者多作動了7200次,如果把兩者放在一起觀察,觀察力敏銳者能看出兩者擒縱作動速度與擺輪轉動速度的些微差異。

赫茲數的決定,是在機芯的擺輪、頻率與主發條儲能三者之間取得出最佳的平衡點,綜觀鐘錶製程歷史可以發現,2.5赫茲(擺幅18,000)是最平衡普及。從懷錶時代到腕錶時代初期,擺幅18,000一直是隨身計時裝置的標準振頻,其中一個明顯的特色就是有一個更有效穩定慣性的大型擺輪。

現代表普及的4赫茲、3.5赫茲要到上世紀30年代以後才逐漸出現,最早的實驗是來自歐米茄,分別於1936年推出過振頻為每小時21,306轉的R 11.5機芯,與1938年21,600轉的R 13.5女表機芯。受限於摩擦耗損問題與發條的技術發展,手錶始終很難突破每小時作動21600次的極限,直到芝柏表在1966年推出Gyromatic 32.7機芯才有所突破,而且一次來到了5赫茲、每小時36,000次的高振頻階段。

手錶的振頻有什麼意義?真的是振頻越高,走時越精準嗎?

現代鐘錶工業化生產技術純熟,4赫茲與3.5赫茲已成為主流機械機芯的振頻選擇,但仍可見被認為更古典、帶有懷錶氣息的3赫茲錶款,或凸顯機械性能的高振頻作品,而這些振頻數越少或越多的錶款,更可藉由擒縱作動的聲音快慢判讀出來。

有些表友詢問著:機芯的振頻高低對錶有什麼影響?振頻高或低,難道手錶走時就越精準嗎?倒是不能這樣理解,因為振頻也只是判斷手錶走時是否正常的一個標準,另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說機芯本身的材質/打磨程度、磁場、震動、 環境、溫度、溼度等,都可能造成手錶走時不準的情況。

因此,手錶機芯本身的品質、防磁防震防水能力和振頻,對手錶都一樣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