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先生在華為僅佔股1.4%,會不會被其他佔股股東聯合推下掌門人的位置?

曾經最美mhl


雖然任正非在華為的股份只有1.4%,但是你要了解華為的股份結構以及實際情況就知道了,肯定不會被其他股東給趕下去的。
一.華為的股權分析
1.華為的股權結構
查詢華為的工商註冊信息我們發現任正非只是持有華為1%多的股份,剩下的股份有華為公司的工會所持有。可以說工會是最大的股東。
2.華為的股權策略
A.為什麼華為的員工持股這麼巨大呢?
首先需要從歷史說起,在華為的發展早期很難從銀行進行貸款,華為就選擇了內部集資的方式來融資,1元一股,解決了初期發展的資金問題,然而這個方式就被保留下來了,這是原因。
B.華為的員工股份介紹
華為的員工如果擁有股份會和公司簽訂一份股權協議,這份股權協議只有存在華為公司,員工沒有協議,相當於華為單方授予給員工的虛擬股份。這個股份相當於虛擬股份,只能獲得分紅權利,沒有投票權。整個員工股份是由工會進行代持,員工離職後,工會會把股份收回。
C.強調一下投票權
股份的多少,並不代表是否能夠控制公司。最重要的要看股份對應的投票權,華為的員工股份是由工會代持的,儘管數量巨大已經控股,但是沒有投票權,不會影響任正非對華為的控制。
二.任正非是華為的基石
其在1987年創建了華為公司,歷經20多年,將公司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2017年全球的銷售收入為6036億人民幣,其中國外收入首次超過國內收入。大家都知道阿里很牛,但是阿里的收入只有1500多億,華為是阿里的四倍,可以說是中國最牛的科技公司,整個業務覆蓋了手機業務、通訊業務、還有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
任正非作為華為的創始人和開拓者,從創業最開始逐漸打造了“狼性”的華為文化,擊敗了諾基亞、西門子等世界跨國企業。具有極強的管理能力和戰略視野,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任正非不斷的審視過去,堅持自我批評,拓展新的業務,以身作則未華為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作為華為的靈魂人物,雖然股份少,但是股份對應的投票權確實最大的,肯定不會失去控制權


猿在他鄉


不會的。任正非代表華為就像喬布斯代表蘋果。華為的老闆,有且只有一個,就是任正非。

1. 股權分配獨特

華為有兩個股東,任正非佔 1.4% ,其餘的 98.6% ,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

持有。儘管華為多年來,一直對內部員工進行配股,但這些股票並非真實存在,華為員工持有的股票,僅僅屬於“虛擬受限股”,華為員工只有獲取紅利的權利,該股份在法律意義上和公司所有權毫無關聯。

2. 華為公司制度嚴密

任正非是華為的戰略執行者,在華為,所有人都必須聽從戰略指揮棒的指揮,公司的發展戰略都是任正非參與制定的。而且

華為不會上市,那麼就很難有人打破這個格局把任正非推下掌門人位置。

3. 任正非得到眾人認可

在一個公司,大家都相信你的能力水平,說明此人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華為的發展離不開任正非。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一個企業的價值觀念,任正非是華為信念的主要傳播者,他的思想影響了整個華為。只要華為發展的好,股權即便只有1.4%,都顯得不再重要。

我有我的見解,你有你的看法,歡迎您的留言評論,展現您不一樣的態度!

關注懂財帝微信公眾號(ID:znfinance),奔向財務自由之路。


懂財帝


誰敢動任正非,不用任正非動手,也早就被群眾打死了。

因為你蠢就算了,還敢我們的利益,注意,是“我們”。

1、首先,沒人動得了任正非。

華為沒有上市,任正非是老闆,老闆就是老闆。這跟王石是不一樣的。

公司都是老闆的,股份只是分紅手段。

也就是任正非最為一個好老闆,自己只拿1.4%的分紅,其他都分給員工,以此激勵員工努力工作,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這樣都賺得多。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點任正非是甩了天下其他老闆幾條街的。

不過只是分出了分紅的股份,他們沒有投票權,還是任正非說了算,並且,任正非還有一票否決權,除非自己想不開,否則沒人能動他。

2、其次,也沒人傻到要推任正非下臺。

支付寶公司前幾天悄悄把法人換了,馬雲變更為葉鬱青,結果引發了很多人的恐慌,很多人把錢從支付寶提出來了。

為什麼?因為大家都知道支付寶是馬雲的,馬雲不當法人,莫不是出了什麼事兒?很多人都是衝著馬雲的信用來的,馬雲都走了,就不敢放錢在支付寶。畢竟馬雲是首富,他已經不為昧著這些錢,但換做別人就是信不過。

任正非是華為的精神領袖,若是把任正非搞下臺,華為的信譽直接受影響。誰敢開玩笑?


傅一聲


這個您大可不必為任正非擔心,他在股權設計上就已完全規避了這一風險。

通過查詢系統可以看到,目前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權結構是這樣的,任正非直接持股1.01%,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持股98.99%,任正非是唯一的個人股東,華為工會代表公司數萬名員工持股。

華為工會並不具有法人資格,員工的持股是一種虛擬股,員工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股東。說簡單一點,員工可以按比例享受分紅、增值等權利,但並不具有投票表決權。

也就是說,華為怎麼幹還是任正非說了算,所有員工只需按照指示幹活,幹得到就有錢可以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家有幾十畝地,除了父母之外,我家還有兄弟三人。兄弟成家之前,都是和父母一起種地,在一口灶上吃飯,一年到頭能混個肚兒圓,兄弟幾個手上都沒什麼錢。

後來,兄弟都娶媳婦了,有了各自的家庭,涉及到的花銷就多了,特別是幾個媳婦,對家裡這種過法都不是很滿意。

於是,我老爸想了一個辦法:家裡的地還是幾個家庭一起耕種,每年地裡種什麼,每個家庭負責幹什麼活兒、種哪塊地,由他這個有數十年種地經驗的“老闆決定”,每年收成之後,根據兄弟幾個貢獻的大小來分配。

雖然我家種地的辦法與華為不見得完全相同,但大致意思應該差不多。

大家也可以猜猜,我爸的這種模式能否延續,最終結果如何?


斑馬消費


根本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看你華為的股權結構就知道了,根據深圳信用網登記的註冊信息顯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只有2個股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持股98.99%;任正非,持股1.01%。同時,任正非擔任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董事長是孫亞芳)。其它華為員工都是認購虛擬股,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全員持股。

但是華為的全員持股不是真的持股,這些股份是虛擬的,只有分紅的權利沒有表決權也不能買賣,一旦離職就所有權益都沒有了。也就是說華為真正的控制者只有一個——任正非,怎麼可能發生其它股東聯合把他退下掌門人的情況呢。


萌哈科技


任正非在華為佔股只有1.4%,但任正非卻沒有被架空,甚至推下掌門人位置的風險。這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因素。第一,華為的持股模式就是員工大面積持股。這樣的持股使得華為的股權十分分散,誰都沒有能力去控制過高的股份,也就是說職工都是華為的股東,但是又不是具有絕對控股權的股東寡頭,這樣的股權機制,不僅對於華為的員工具有很好的激勵作用,也讓華為處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雖然任正非持有的股份比例並不高,但並沒有被替換的危險。



第二,任正非對於華為來說,就好像是喬布斯之於蘋果。一個企業,一個品牌,一個團隊,它最重要的核心是它的文化氛圍和價值理念,而任正非為華為灌輸了具有他鮮明特點的價值理念,也就是說華為深深的打上了任正非的烙印。離開了任正非,華為鮮明的特點會失色不少,這也從價值和文化傳承的方面保證了任正非在華為地位的穩固。

第三,華為的股權結構決定了華為很難走上市之路,如果沒有二級市場,這種股權交換通道的話,任何人很難通過改變華為的股權結構,取代任正非的位置。

總之,任正非雖然在華為佔比的股份並不高,但由於其歷史沿革和企業發展,華為選擇了獨特的管理結構和價值取向,從這一點理解任正非在華為的特殊性就顯得十分合理了。

如果對您的理解有幫助,評論點贊就是最大的支持。


小散李大鵬


如果能夠被別人輕易地從掌門人位置上推下來,任正非就不是任正非了,講起華為,也不要把任正非放在嘴上了。任正非於華為,決不是股權多少所能體現的,也不是依靠股權就能把任正非從掌門人位置上推下來的。更何況,在股權設置方面,任正非已經充分考慮到這個問題,包括股東數、表決權等,都有約定。

更重要的,爭取比爾蓋茨於微軟一樣,雖然股權極少,但是,講到微軟,誰敢小看比爾蓋茨,誰能放棄比爾蓋茨,就算從管理層退位,其在微軟的影響,仍然是其他人所不能比的。任正非於華為享受的也是這樣的地位。在這樣的情況下,誰要想謀反,想把任正非趕下臺,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完全可以不擔心任正非在華為的地位,相反,應當看到,華為應當淡化任正非的影響,很好地展現現代企業的特徵。


譚浩俊


任正菲,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主要創始人兼總裁。有人說:“任正菲先生在華為僅佔股1.4%,會不會被其他佔股股東聯合推下掌門人的位置?

在我看來,雖然任正菲先生在華為僅佔股1.4%,但是他是永遠也不會被其他股東推下其掌門人的位置的?這是為什麼呢?

一、任正菲對華為做出的貢獻最大。

其實,任正菲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華為就是在他的帶領下,才能挺進世界500強,成為全球第二大電信設備供應商的。因為有了任正菲,華為才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任正菲對華為來說,是很重的一個領導人。他對於華為做出了的貢獻巨大,無人能及的。華為能夠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任正菲的帶領,所以,即使他在華為僅佔股1.4%,也沒有人能夠動搖他的位置。

二、任正菲擁有過人的能力。

其實,任正菲的家境並不是那麼好。因此,為了解決其生活的壓力,他在43歲這個歲數時,還勇敢地去創業。其實,華為之所以這麼成功,與任正菲超乎常人的謀略和遠見也有很大的關係。在華為的銷售收入保持持續增長,然而其淨利潤卻在逐年下降時,任正菲看到了這一點。並且想到了與IBM合作。這也是IBM在全球合作客戶中唯一一家與之合作的中國企業。也正是任正菲的超人的遠見,使得華為這幾年的利潤增長也很不錯。

因此,從總的來看,任正菲對華為的付出以及其超凡的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正是有了任正菲的努力與付出,華為才有今天的輝煌成就。作為華為的股東,他們都希望企業能夠獲得財富,這對於他們都是有利的。股東們是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有誰會想要推下任正菲,我想不會有人會這麼做的!

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當然可能,現在幾乎所有關注華為的你我等吃瓜群眾都把華為吹上天了,它無疑是國際上叫得響的中國企業,任正非更是被捧為神明。

不過這類公司及企業家,美國就多了,個性鮮明,故事各有不同。

有管理學者認為華為並不算偉大公司,原因是還沒完成一次權力交棒呢,這點我是認同的。任正非女兒逐漸權大,十幾年外界觀感她卻也是小心翼翼的。

看IBM,看通用電氣等公司,都交接過好幾輪了,索尼當年在日本的影響力,不比今天華為在中國的影響力小。如今有末日索尼一說。

可以對比的是聯想,柳傳志主動交班到楊元慶,不少人就認為算不上什麼了不起的成功。柳傳志一直控制著聯想,其股份也小得很,雖然沒發生被趕下臺的事,但後續傳承出錯,是要往回算舊賬的。

王石是萬科創始人,股份極少,卻一直掌握實際控制權,但最後卻是有點被交易,被噁心而不得不撤退出戰場,那心呀,拔涼拔涼。

商業環境變化甚大,任正非鐵定不會被聯合推下臺來,他目前也逐漸做著退後的安排。

但華為的接班人是誰,如果是他的女兒,如果她女兒遇到挑戰,任重新出馬站臺,那卻不一定能站得住了。那就存在被聯合推翻了。

即使是佔較大股份的家族公司,有強烈家族色彩的,如福特公司,如迪斯尼公司,現實經營能力遇到挑戰,公司增長遇到挑戰,誰都摁不住始終。

理論上,現在的任正非都可能被其他佔更多股份的聯合體推下臺。

但其他機構也好,華為高管也好,都是在任正非領銜下成長起來,依附性和權威認同強烈存在,任正非要受到挑戰,只會是在企業傳承上。

這一話題,李嘉誠算不上完美,歷朝歷代聖王都完美難全,如現在與任同齡的柳傳志,開始不得不聞著否定討伐的腥臊異味,任正非的難題,才剛剛開始。

沒有一巨型公司如此完美,只不過我們吃瓜群眾自己不願意正視而已,我們自己選擇不理性看待複雜商業體,鬥爭商業體而已。

一代帝王愁悶多,只是迷霧籠罩,迷濛了別人,也迷茫了自己。


財經作家邱恆明


任正非通過公司股權牢牢把握著華為,同時他本身就是華為的創始人兼精神領袖,當然不可能被踢下掌門人的位置。


一、任正非通過股權結構牢牢的掌控華為

任正非是華為的單一最大股東,除了任正非就沒沒有其他股東了,工會代替員工持股,但是沒有決策權。

從股權結構看,任正非直接持股1.01%,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持股98.99%,任正非是唯一的個人股東,華為工會代表員工持股。但是華為員工持股,是虛擬持股,主要目標是分紅。所以這部分持股根本是沒有投票權的。

而且,員工持股是不能轉移和買賣的,員工離職的話股票需要由華為工會回購,所以離職了也就沒有華為股權了。

二、任正非有一票否決權

華為的公司章程規定,任正非在華為決策問題上,享有一票否決權,因此誰都不可能取代任正非,任何取代任正非行為的提議都會被任正非一票否決。

三、任正非是華為的精神領袖

任正非是華為的創始人,數十年的工作讓華為成為中國科技行業巨頭。而任正非的卓越也讓他成為了華為的精神領袖。所以華為也離不開任正非。華為公司章程中的一票否決權本質也是離不開任正非的保證。

所以,任正非當然不怕控制權旁落了。同樣的掌控企業的還有百度的ab股,以及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

你認為還有那家公司的控制權不會旁落呢?我先來,馬化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