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曾經的二線城市洛陽已經輪到三線?

顧城之北


中國是大一統國家,而不是聯邦制國家,每個地方的貧富強弱跟當地人沒多大關係,哪個地方越發達,說明國家政策越傾斜,越傾斜優秀人才就流入的越多,當地就越發達。國家從長遠利益出發選擇了這個地方,當地人就應該有感恩的心,畢竟國家資源就這麼多,你多就意味著別的少,別動不動就說自己多牛多牛,看不起別的地方人。就像當年城裡人看不起農村人一樣,沒有國家當年集全國之力發展城市工業農村能那麼窮麼?別動不動就說沿海富內地窮,當年60後出生的好多浙江福建小孩為什麼會被延鐵路線送到安徽河南??洛陽從二線到三線,說明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發展重心在沿海,當然會衰落了,就像80後畢大學生睜著去東北,2000以後的大學生扎堆去深圳一樣


伊洛川373


洛陽是幾線城市的問題,要從幾個方面考慮。

1:經濟,洛陽2017年gdp4400億位居全國城市46名。(二線弱)

2:教育,本科四所,解放軍外院,河科大、洛陽師範、洛陽理工。(三線)

3:醫療:洛陽市有11家三甲醫院,其中三家為三級特等醫院。(二線弱)。

4:人口:2017年洛陽人口680萬,中心城區人口200萬(三線)

5:文化底蘊:這個無庸質疑。(一線強)

6:城區面積:洛陽建成城區面積210平方公里,全國排名46位。(二線弱)

7:美食:物美價廉(一線強)

8:工資:平均工資4100元(三線)

近年洛陽又修建地鐵等,實力在全國排名不斷上升,不存在二線淪為三線的地步!


初心依然27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至於洛陽為什麼會輪到如今地步個人覺得或許是歷史原因居多。

曾經的洛陽真的是河南第一大城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洛陽是與省會鄭州平齊的存在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在1990年之前,洛陽與省會鄭州的差距幾乎就在20億左右徘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但是從2000年之後兩座城市經濟增長有了明顯的差距(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兩座城市的GDP相對增長量都差不多)後來就與鄭州差距越來越大,直到2017年兩座城市的GDP差距以及到了4787億,鄭州經濟總量已經是洛陽經濟總量2倍還多。

那麼洛陽是怎麼會到這個地步的呢?

首先,與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有直接關係。從2000年左右我國的一大批的國有企業進行改革(大部分是企業員工下崗和企業破產重組)包括鄭州國棉廠等都在此列,相比較與鄭州這一大批輕工業為主的企業來說,洛陽自建國初期就有重工業基地的美譽,甚至還有一些與軍事有關的企業,個人感覺改革並不是很順利(或者大部分沒有進行改革只是進行了轉型而已),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候哪裡改革徹底,哪裡的民營企業發展就快,接下來的經濟增長速度也就可見一斑了。可以說洛陽的經濟成也重工業,敗也重工業,更何況是很多與曾經的軍事工業有關聯的呢?

其次,就是重工業後遺症了。洛陽一直以來重視重工業輕視第三產業等民營企業的歷史慣性直到如今還是沒能解決。歷任政府領導都頭疼於國有企業改革這塊,忽視了民營經濟的發展,就算是有一屆政府有這樣的政策也往往沒有持續性。這就使得洛陽地區的經濟發展一直是在吃老本的狀態,經濟缺乏活力,也自然缺乏動力。

最後,就是省會鄭州的虹吸效應了。作為省會必然會有政策和經濟方面的傾斜,洛陽作為尷尬的老二位置,往往是有理說不清。好在洛陽被確定為區域副中心城市後,在企業落戶(格力入駐)、交通建設上(洛陽高鐵項目等)還有國家政策(河南自貿區等)的支持下,開始重新煥發活力,從2017年同比經濟增長達到8.7%,所以說未來洛陽發展依然可期。

希望對於大家有所幫助,歡迎各位留言或者關注勇勇雜談。


勇哥雜談壹貳叄



看看洛陽照片,三線城市能有這麼堵車麼?三線城市能有摩天高樓麼?洛陽怎麼可能是三線城市?

雖完全不能與“北、上、廣、深、津、重”相比擬,但作為中原副中心城市,與三線城市稱號不相稱吧?至少是二線城市!

洛陽工業曾經是共和國重鎮,現在經濟已躍居我國50強地級市首位,50強全部是二線城市,那麼洛陽如果是三線城市怎麼排列進去的呢?

洛陽旅遊是國家旅遊局向全國推廣的“欒川模式”,是全國旅遊優秀城市,每到牡丹文化節遊人如織,那可是比故宮遊覽人多了去。但是,北京是一線城市啊。

洛陽不過是追求宜居,所以城市規模、人口並不大,但是,洛陽人不愛外出打工,就是因為洛陽四季分明、物價不高、生活安逸,二線城市或三線城市稱號如果影響了洛陽人生活,我們不答應。

總不會有人說洛陽淪落為四線、五線城市吧?

明天喝牛肉湯,只要不漲價,只要味道還好,才不管洛陽是幾線城市。

對吧?


老胡寫實


洛陽一直都是三線城市,談不上淪落到三線城市,最早城市分類排名,洛陽是三線強,是15年還是16年,一個不知名的機構排名,一度把洛陽歸為二線城市,最新的排名洛陽仍為三線城市,只不過在三線城市中排名第六,2017年洛陽的經濟增速比較快,GDP總量首次突破4000億,為4334億,第三產業亦是首次超過工業產業,經濟發展在經歷前幾年低迷之後,逐漸走上發展的快車道,2017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出臺把洛陽打造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政策,洛陽今後發展會越來越快,今年一季度洛陽GDP為1006億元,增速僅次於鄭州,排名河南第二,預計2018年洛陽的GDP有可能超過或接近5000億元。在教育方面,河南科技大學為河南省重點建設的三所大學之一,還有洛陽的科研單位比較多,洛陽未來很有希望步入二線城市。


書法學習與讀書


這個城市排行榜是知名媒體第一財經排定名次的。從我在洛陽居住的實際情況來看。洛陽排名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城市大規模新建項目(地鐵一號線、地鐵二號線、新區立交橋、新區聶泰路等)使交通擁堵嚴重,使評判分值下降造成的。中國牡丹文化節以後,即五一假期以後,施工的後兩項已交付使用。城市已不再擁堵了。這個分值到今年年底會有較大回升的。從這一點看,建議第一財經媒體,在作這項工作時,建議加入趨勢平滑,降低拐點的陡峭度,使評價趨於科學。




徒步看風景的Why


自從有線以來,洛陽就在三線,偶爾跑到兩線去也很意外。國有企業不景氣,幾個頂級的設計院外遷。工資水平在河南省差不多倒數,房價因為地鐵也漲上去了,城市空房率仍然久居高不下。洛陽就是中國最普通的一座城市,比不了直轄市省會和沿海城市的發達,在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當中還算拿的出手。洛陽人最不喜歡的就是攀比,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思想。去過洛陽你會喜歡這座城市,司馬光說過,要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現在依然如此。


勇者奇緣


洛陽還是那個洛陽,神都已不復當年神都!千古風流纏繞的老樹根,何年鐵樹發新芽?洛陽的夏商周漢魏晉隋唐宋,往昔多少繁華;春秋戰國三國殺;多少風流已被雨打風吹去!俱往矣,數華夏名都,還看洛陽!
當前的洛陽需要引進真正的大家,設計復活成周城、大漢城、魏晉城、隋唐城,復原各個朝代的生活場景,為廣大文旅愛好者提供一個完美的穿越之旅!對洛陽這個文化超一線城市來說,文化的復興才是真的復興!


俠心劍意


我覺得很無感,因為洛陽在唐朝時期是超一線城市。



俊l無l戲I言


呵呵,二線三線四線,一幅小市民的心態。誰劃的線,與你何干。紐約幾線,洛杉磯又幾線?人要分級別,城市也要分高低,骨子裡的這種觀念,是典型的中國思維。城市各有特點,何必統一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