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開打“臺灣牌”?網友:沒有美國的命,卻有美國的病

孟晚舟事件發酵至今,原本跟中國關係良好的加拿大被噴成了“篩子”。特朗普近日表態,如果有助於與北京達成貿易協定,他必然會出面干預此事。這相當於間(chi)接(luo)承認了,孟晚舟事件跟中美貿易談判有關。

加拿大開打“臺灣牌”?網友:沒有美國的命,卻有美國的病

如此一來,加拿大無異於被賣了。加總理特魯多急了,反覆強調,“不管其他國家發生了什麼,加拿大現在是法治國家,永遠是法治國家”。言下之意,就是讓大家別誤會,我們對孟晚舟真的是“依法辦事”,但一切在事實面前都太蒼白了。如今的加拿大,裡外不是人,

下一步怎麼辦?加拿大似乎有意打“臺灣牌”。

其實,在臺灣問題上,加拿大過去是拎得清的。比如今年上半年,加拿大航空網站就把飛往臺北的航班目的地明確為“臺灣,中國”,臺北桃園機場和松山機場均列為中國機場,後面跟著大寫的CN。當時,加拿大廣播公司還評論說,加拿大航空等企業似乎都在認真考慮中國政府的態度,仔細研究如何在公司產品和服務中提到臺灣。

孟晚舟事件之初,有個加拿大的議員就加拿大和臺灣地區的關係向加拿大外長弗裡蘭提出了詢問。這位外長明確表示,加拿大將繼續“在一箇中國的框架下”與臺灣開展經貿和人文關係。

但隨著風波影響越來越大,加拿大的風向就開始變了。

不乏一些聲音要求加拿大政府對中國強硬,開打“臺灣牌”。12月13日,加臺經貿對話會在臺北舉行。據報道,今年臺加經貿對話討論議題擴大至改善世界貿易組織(WTO)功能,推動多邊貿易體系合作、水產品查核、新創科技加速器、金融科技等議題。

加拿大開打“臺灣牌”?網友:沒有美國的命,卻有美國的病

臺灣“經濟部”次長王美花

而臺灣方面的反應,就更讓人瞠目結舌了。多家媒體認為,“加拿大在用臺灣反制大陸”,臺灣雅虎新聞網直截了當,表示這是“華為送給臺灣的禮物”。

說白了,一些勢力對於臺灣能夠充當“政治砝碼”深感榮幸,並要緊緊抱住加拿大的大腿。比如臺當局“經濟部國貿局”表示,鑑於臺加近期投資及產業合作日趨緊密,歡迎加方近期對此正面回應,盼雙方能持續討論。

正如有網友評論的,加拿大真是“沒有美國的命,卻有美國的病”,一到關鍵時候就自作聰明地打“臺灣牌”。然而,臺灣問題早就被證明是中國的底線,任何國家在這方面興風作浪,只會踢到鐵板一塊,註定“偷雞不成蝕把米”。

中國是加拿大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方投資推動了溫哥華和多倫多的房地產繁榮。加拿大有三分之一的外國留學生是中國人。加拿大總理特魯多2016年訪華,還攜妻女遊覽長城,大秀友好態度。這些事實都表明,中加關係的密切程度,而加拿大自甘當美國的“對華急先鋒”,如今又往中國的心口上戳,難道不怕作繭自縛“悶”死自己嗎?

加拿大開打“臺灣牌”?網友:沒有美國的命,卻有美國的病

近段時間,加拿大鵝的股價經歷了連續下跌,市值合計蒸發百億人民幣。本打算這週末在三里屯開業的首家內地旗艦店,也被推遲了。從這一個品牌的命運,就可以看出加拿大無視法律與道德、大搞“政治綁架”的後果。當然,其國內也並非沒有明白人,比如反對派保守黨領袖安德魯·希爾就指責特魯多在華為事件中的表現“太天真”。

至於那些幻想坐收漁翁之利的“臺獨”分子就更可笑了。當了這麼多年美國的“棋子”,難道還沒有回過味兒來嗎?“棋子”終歸是“棋子”,有利用價值時大秀親密,沒有用時就直接變“棄子”了。作為帶頭大哥的美國尚且如此,小弟加拿大又能有什麼深情厚誼?

加拿大開打“臺灣牌”?網友:沒有美國的命,卻有美國的病

美聯社日前發表題為《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的加拿大,現在覺得很孤單》的文章。一位受訪的歷史學家表示,“我們從未如此孤單” “我們沒有任何看重我們的盟友……我們的報復手段非常少。”

某種意義上,孟晚舟事件像一面多稜鏡,藉此世界看清了加拿大的“天真無邪”,加拿大看清了美國的虛情假意,我們看清了西方世界根深蒂固的零和博弈思維以及“臺獨”等勢力數典忘祖的作風。懸崖勒馬,為時不晚。否則,出來混,終究是要還的。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