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加拿大「別無選擇」

6月29日,加拿大聯邦政府正式宣佈了自7月1日起對自美國進口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的最終清單,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指出,加拿大並不想和美國陷入貿易戰,但“別無選擇”

貿易戰:加拿大“別無選擇”

“政治性反擊”

5月29日公佈的針對性報復關稅清單覆蓋229種美國產品,包括鋼鐵、鋁製品、草莓醬、印刷或手繪明信片、睡袋、圓珠筆等,價值126億美元(166億加元),這些產品選擇的原則是儘可能給美國造成最大傷害,同時不影響本國消費者。

正如一些媒體所評論的,許多美國被報復產品是基於政治而非經濟考量被選中的,比如酸奶被選中是因為每年大約300萬美元價值的酸奶大多是威斯康辛州一家工廠的產品,這裡是眾院議長瑞安(Paul Ryan)的選區,波旁威士忌則是肯塔基州特產,系共和黨參院領導人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的家鄉。

事實上這也就是一場代價高昂的“政治性反擊”,不僅關乎加美雙邊政治,也關乎加拿大本國政治——就在6月下旬,杜魯多總理非正式地開始為2018年聯邦立法選舉預熱。

在“預熱”的第一站——安大略省密西沙加造勢集會上,杜魯多提到“世界各地的分裂政策、兩極分化政策和民粹主義政策正越來越被重視”,不點名地提到特朗普和貿易戰;7月1日“加拿大日”當天,他引人矚目地出現在因“番茄醬大戰”而紅極一時的番茄種植“特色小鎮”、安大略省利明頓。2014年美國番茄醬廠家、加拿大番茄醬第一大供應商Kraft Heinz拋棄加拿大安大略省利明頓的番茄種植戶,關閉工廠,解僱740名當地工人,改在美國生產番茄醬,引發加拿大人反感,而另一個美國品牌French`s轉而採購利明頓番茄,後來更正多倫多建立生產線,生產本土原料番茄醬,贏得了加拿大人好感。市場研究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調查表明,2016-2017年,Kraft Heinz在加拿大市場銷售額縮減到1.264億加元,下跌5%,同期French`s翻了一番多,至1.110億加元,在加拿大市場份額上升至8-9%,逼近了前者。在針對性關稅報復清單中番茄醬赫然在列,這意味著上述兩大品牌的“冰火兩重天”仍將變本加厲。杜魯多此時此刻出現在利明頓,所要傳遞的信號不言自明。

他的閣員也如此:6月29日聯邦外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和聯邦勞工部長凱杜(Patty Hajdu)出現在安大略省漢密爾頓一個鋼鐵工廠,並發表了基調與杜魯多高度接近的演講。

而一度在“G7峰會杜魯多受辱”後暫時放棄與聯邦政府“立異”的反對黨聯邦保守黨,在選舉逼近之際也開始“保持距離”:6月29日該黨財經評論員博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稱“杜魯多在加美貿易戰中處於弱勢”,呼籲“放寬視野”,要求政府結束預算赤字政策,減稅以吸引外國投資。更引人矚目的是,該黨前黨領、前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宣佈下週將會晤白宮官員,但事先並未知會杜魯多辦公室,這個做法引發加拿大人許多爭議。方慧蘭在29日表示,“哈珀是我們必須尊重的前總理,他此前在福克斯新聞的某些言論我認為是積極的,我們希望他的所有言行都這麼積極”,顯然話裡有話。

杜特通話不歡而散

29日,加拿大總理府單方面發表聲明,稱杜魯多與特朗普進行了一次不太愉快的通話,這一消息一天後被白宮新聞秘書桑德斯(Sarah Sanders),這也是首次為外界所知的、G7峰會爭吵後兩人首次通話,在G7夏洛瓦峰會前後,特朗普一再抨擊加拿大從加美貿易中“不當得利”,其在G7峰會後的激烈針對性言論將加美關係推倒幾十年來最低點。

據報道,在通話中杜魯多告訴特朗普,加拿大“別無選擇”,只能針鋒相對,以牙還牙。

類似的語氣也出現在方慧蘭的公開言論中:對於加美貿易戰和加拿大的反制措施,她表示“我們與其說是憤怒毋寧說是悲傷”,稱系美方“非法、不公平、荒謬和傷害性措施”導致了加拿大“完全對等的”報復,“如果繼續下去加拿大公眾可能會憤怒”。對“是否擔心美方報復”的提問她表示,正如她所言,在北美自貿協定NAFTA開始重新談判的前一天,他們就預計會出現戲劇性時刻,“如今這一切不幸而言中”。她還表示,“我想所有人在這一點上都會充分預計到,未來還會有一些戲劇化時刻”。

汽車是下一個關鍵

在漢密爾頓方慧蘭預計NAFTA談判將在不久後進入“新的密集談判階段”,稱“絕對有信心、相信常識會佔上風”,她稱自己是個經濟決定論者,認為經濟現實最為強大,“而加美的經濟現實是必須基於平衡與互利基礎上的”。她暗示貿易戰秋天可能結束。

一些分析家也對加美經貿關係前景謹慎樂觀。有分析家認為,儘管美國共和黨人對制約特朗普毫無興趣,但懲罰性關稅和中期選情可能給特朗普帶來新的壓力,即便為了讓未來兩年不至於面對一個民主黨人控制的國會,他也應該慎重考慮自己在貿易戰方面的作為。還有人指出,特朗普正謀求國會授權他“區別性對不同國家徵收不同稅率”,認為“加拿大可能因此被放過,特朗普會專心致志去對付歐盟與美國”。

的確,在杜魯多和方慧蘭發表針對性言論後,特朗普的推特罕見沉默了一段時間。但他似乎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與歐盟“掐架”、和WTO打口水戰上,加拿大和更“輕量級”的墨西哥暫時被他擱置一邊——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他的推特終究還是會回來的,如哈珀般憧憬“加拿大與美國交情不同一般,只要乖一點就會被另眼相看”的幻想,在過去兩年間已不止一次被“打臉”。

特朗普將焦距轉向歐洲,是因為他威脅對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徵收20%統一關稅,引發歐盟強烈反彈。作為唯一“沒有汽車自主品牌的汽車生產大國”,倘若特朗普果真這樣做,加拿大將受傷更重。因此,汽車是決定加美經貿關係走向的下一個關鍵。

美國商務部將在7月6日就是否加徵汽車進口稅提出公眾徵求意見稿,7月19-20日舉行公開聽證會,隨後將向特朗普提出建議。商務部有270天時間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向總統提交最終報告,但6月29日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稱,預計商務部將在“三到四周內”完成調查。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已表示將在本月訪美,討論貿易糾紛、尤其進口汽車關稅問題,7月2日歐盟委員會6月29日發出的一封致美國政府警告信被披露,信中強烈反對任何對進口汽車徵收高額關稅的行為,稱此舉將造成“災難性後果”。而7月1日,特朗普對歐盟發出了“你們和中國一樣壞”、“對美國做得很糟糕,我們在某種程度上很喜歡歐盟,但他們對待我們非常非常不公平”的咆哮——他還順便“噴”了WTO。

很顯然,關鍵點“邇來”(近了),對歐盟如此,對加拿大更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