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超市創始人兄弟倆8年一致行動人解除背後:“超級物種”兩年虧損近9億元

永辉超市创始人兄弟俩8年一致行动人解除背后:“超级物种”两年亏损近9亿元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蕾 12月13日,永輝超市(601933.SH)發佈《關於解除一致行動的補充說明公告》,對日前市場頗為關注的股東解除一致行動情況進行補充說明。公告指出,張軒松和張軒寧為兄弟關係,兩人自2010年簽署,2013年續簽《股東一致行動協議》,該協議於2016年12月到期。因雙方在多方面存在較大分歧,故未再續簽《股東一致行動協議》。該狀態持續至今。近期,經過審慎考慮,張軒松先生和張軒寧先生正式簽署《關於解除一致行動的協議》,明確依照自身意願獨立行使股東及董事權利,履行股東及董事義務。

永輝超市表示,張軒松和張軒寧在公司發展方向、發展戰略、組織架構、治理機制等方面存在較大分歧,對永輝雲創的定位、發展方向和路徑也有不同意見。上述分歧在公司股東交流會等多個公開場合已有所表達,公司重要股東代表、管理團隊成員也均知曉。雙方正式解除一致行動關係,有利於消除公司各方困擾,避免對公司日常經營造成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張軒松1971年出生,現任永輝超市董事長兼法人代表,張軒寧1970年出生,現任永輝超市副董事長、董事。自2000年以來,兩人先後創立永輝生鮮超市、彩食鮮中央工廠、永輝生活、超級物種等多種零售業態。

據悉,兩人簽署協議解除一致行動人後,牛奶有限公司持永輝超市19.99%股份,為第一大股東;張軒松持股佔公司總股本14.70%;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動人江蘇圓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持股佔公司總股本11.43%;張軒寧先生持持有公司股7.77%股份;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5%。各大股東沒有絕對的股比優勢。

有報道指出,今年6月份,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曾在股東交流大會中表示,“對於超級物種,我和CEO張軒寧有分歧。他看好偏重餐飲,我認為重心應該做到家。”

何為“超級物種”?其是永輝超市推出的一個新的商業模式,以輕時尚及輕奢餐飲為基礎,餐飲+超市+互聯網業態的商業模式,以“80後”和“90後”等新消費群體作為主要目標。其是公司業務中雲創板塊下的一部分。

2017年1月1日,首家超級物種在福州開店,永輝超市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超級物種在全國佈局46家門店,2018年三季度報顯示,其在第三季度又新增10家超級物種門店。

永輝雲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輝雲創”)成立於2015年6月,張軒寧為創始人,主要負責永輝超市新零售板塊的業務運營,包括永輝生活店、超級物種等。張軒松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超級物種”之名由哥哥張軒寧提議。可以看出永輝雲創包括“超級物種”的運作,主要由張軒寧主導。

然而,超級物種快速擴張的背後,永輝雲創的業績卻不容樂觀。數據顯示,2017年,永輝雲創營收5.66億元,歸母淨利潤-2.67億元;2018年1-9月,其實現營收14.78億元,歸母淨利潤為-6.17億元。

永輝雲創的虧損也影響到了永輝超市的整體業績,永輝超市2018年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永輝超市營收同比增長21.47%,歸母淨利潤反下滑11.54%,比去年同期減少約1.22億元。永輝超市指出,報告期內永輝雲創淨利潤-3.88億元,對集團淨利潤的影響為-1.9148億元。2018年三季報顯示,永輝超市淨利潤在營收增長的情況下,同比進一步下滑26.90%,與此同時,永輝雲創的虧損也進一步擴大至6.17億元。

在關於解除一致行動的補充說明公告中,永輝超市指出張軒松和張軒寧對永輝雲創的定位、發展方向和路徑有不同意見,或許永輝雲創持續虧損,讓兩人對其發展路徑產生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12月4日,兩者一致行動人解除的同時,永輝超市同時發佈公告稱,將與永輝超市創始人、CEO張軒寧簽訂《永輝雲創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協議》,轉讓其持有永輝雲創20%的股權給張軒寧。本次轉讓後,張軒寧持有永輝雲創股權由9.6%增至29.6%,成為永輝雲創第一大股東,永輝超市持有永輝雲創股權26.6%,為永輝雲創第二大股東,但不再擁有控制權。

永輝超市方也指出,永輝雲創原定位於為永輝超市提供創新探索和服務,但目前永輝雲創因獨立經營零售業務而產生較大經營虧損,因此有必要調整永輝雲創的控制權,既可降低永輝超市的運營成本與經營風險,又可以對永輝雲創的實際控制人及經營團隊形成相應激勵。

同時,其表示出售永輝雲創後,永輝超市仍然將繼續堅持在新零售業態格局下進行探索與創新;改善方法、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做深做強“到店”業務,強化和提升“到家”能力。

可見,在永輝超市的層面,張軒松的理念或佔主導,張軒寧未來可能借力永輝雲創,實現自己的新零售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