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東縣堅決斬斷伸向扶貧領域的“黑手”

紅網時刻衡陽12月13日訊(通訊員 李曉軍 記者 王敏)“歸陽鎮印塘村黨支部書記李某某對村民曹某某申報易地搬遷貧困戶識別不準,沒有發現其除了有兩壕土磚危房外,還有兩間老式紅磚平房,在村民主評議會議上將曹某某評定為易地扶貧搬遷戶……”近日,李某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4名相關責任人被約談,曹某某違規享受的易地扶貧搬遷補助資金16萬元被予以收繳到鎮財政扶貧資金專戶。

這是祁東縣紀委監委查處的又一起扶貧領域違紀違法案件,彰顯了祁東縣對扶貧領域腐敗問題“零容忍”,堅決斬斷伸向扶貧領域“黑手”的堅定決心。

據介紹,祁東縣近年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通過落實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兜底扶貧、教育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等措施, 2018年4月獲省政府批覆脫貧摘帽。目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1931戶77219人,已脫貧20239戶72890人,未脫貧人口1692戶4329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建檔立卡的13.263%降至0.493%。但隨著扶貧項目和扶貧資金下撥到基層,給貧困群眾帶來更多福利的同時也使得腐敗在扶貧領域蔓延滋生,一些基層幹部特別是村組幹部頻頻將“黑手”伸向扶貧領域,使脫貧對象的“獲得感”被嚴重剝奪。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今年以來,祁東縣紀委監委亮出監督執紀利劍,直指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多措並舉開展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先後查處多起扶貧領域雁過拔毛、虛報冒領、貪汙挪用、優親厚友等嚴重損害群眾利益問題。同時,祁東縣紀委監委高舉追責問責的鞭子,對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出現的不作為、作風不實、弄虛作假等問題,嚴格“一案雙查”,倒逼責任落實,以嚴明的紀律為打贏脫貧鞏固攻堅戰提供堅強保障。

“想不到事情都過去一年多了,我還能分文不少的領到少發的300元錢,真是太感謝紀委監委的同志了。”當貧困戶胡某接過其兒子失而復得的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緊緊握住辦案人員的手,連聲道謝。

“我身為街道危房改造工作負責人,對何某某、彭某某用虛假資料申報危房改造資金審核不細,把關不嚴,導致他們兩人虛報冒領危房改造資金,我願接受組織給我的處分。”祁東縣某街道幹部龍某某在接受紀律審查時後悔地說道。

截至目前,全縣共發現問題線索422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20人,其中移送司法機關10人,追繳違紀資金166.7967萬元……這是祁東縣紀委監委交出的一份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的滿意成績單。

下一步,祁東縣將繼續圍繞產業扶貧、生態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社會保障兜底等五個方面重點,紮實開展扶貧領域“一季度一專題”集中治理工作,對染指扶貧領域資金行為零容忍,對基層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堅決予以痛擊,堅決做到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及時斬斷伸向扶貧項目的“黑手”,確保扶貧項目實施不變形不走樣,讓廣大貧困群眾真正受惠,有更多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