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期間的屍體最後都是怎麼處理的?

12月13日,國家公忌日,所有中國人永遠不應該忘記的一天。

南京大屠殺期間的屍體最後都是怎麼處理的?

81年前的今天——1937年12月13日,日本鬼子揭開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開始,30多萬中國軍民慘遭殺戮。

大屠殺過後,金陵古城陰風陣陣,如同鬼城,遍地屍體無人來收。為了銷燬證據,為掩蓋其罪行、製造假象,日軍對遍佈城內外的屍體進行了處理,其中很多被焚燒後沉入江中。一連好幾天,南京城外的河面上漂浮著全是屍體,河水都變成血紅色,原本清澈的長江水面被腐臭的屍體和鮮血汙染的怪氣熊天,令人作嘔。

除此之外,日軍還專門動用部隊焚屍滅跡,因為將槍殺、刺殺的屍體原封不動地扔進江裡,總會留下痕跡。碼頭上到處都是焦黑的屍體,一個摞一個,堆成了小山。南京城瀰漫著一股股焦臭難聞的屍煙,焚屍作業的日本工兵部隊一律戴上防毒面具。當時一些人還沒死,被焚燒的屍堆中經常傳出絕望、恐怖的慘叫聲,甚至還有一些人在裡面拼命打滾。

南京大屠殺期間的屍體最後都是怎麼處理的?

作為當時直接負責處理屍體的日軍基層軍官,日軍少佐太田壽男在此期間與另一名軍官奉命處理屍體,他們各率400名士兵,專門運送處理屍首。太田壽男後來被我軍俘虜,他對當時處理屍體的方法、使用器材及運輸情況非常熟悉。據太田壽男供述,大部分屍體是由下關碼頭投入長江的,少部分在浦口一帶的窪地和土窟埋掉。太田壽男他們負責將屍體拋入江中,距離遠的用汽車或者手推車運送,近的用擔架搬運。士兵用鐵鉤子鉤動屍體,其中還有一些負有重傷沒有死去的,他們便喪心病狂地用鐵鉤子猛刺傷者的心臟或頭部,使其斷氣後再運走。到處都是殷紅的血、痙攣的手腳和悽慘的呻吟,慘不忍睹。

南京大屠殺期間的屍體最後都是怎麼處理的?

太田壽男對焚燒拋棄屍體的大體數量有所統計,據他供述:12月14、15在下關地區沒有劃分區域,由安達少佐進行處理時,估計屍體總數約10萬。其中由碼頭及稍下流投入揚子江的數,約有3.5萬,運搬到燒燬及埋沒地點的約有3萬,計6.5萬。12月14、15兩天,不但在白天進行,為了迅速處理,就是在夜間也進行了。“12月15日夜晚,我回到南京下關後,16日、17日、18日三天把下關地區分為東西兩個地區進行。安達少佐擔當的地區是東部,投入揚子江數字約有1.6萬名。我擔任的地區是西部,投入揚子江的數字約1.9萬名。共計3.5萬名,內有重傷還未死者600名。”在南京事件所處理的屍體總數,南京碇泊場所擔任的數約10萬,進攻南京部隊處理的數約5萬,計15萬。

南京大屠殺期間的屍體最後都是怎麼處理的?

當時,南京的一些慈善機構也參與處理遇難者屍體,參與這項工作的慈善機構主要有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崇善堂、紅十字會等。

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自12月22日開始掩埋遇難者的屍體,當年曾參加這項工作的南京市民施惠雲介紹:“每天管門東、門西、三牌樓地段,最多一天收過800多具屍體。特別是收屍的後期,由於有人被殺的時間較長,天氣又暖,屍體已經腐爛了,我們就用鐵鉤子來抬。每天收到的屍體,用汽車送到望風磯、漢西門和下關一帶掩埋起來。我們拖的屍體中,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和年輕的婦女。”

紅卍字會掩埋屍體的土坑大都是長方形,深兩丈左右,男女分開掩埋。每10具屍體埋一層,每層上面覆蓋蘆蓆和泥土,然後再一層一層向上摞,直到堆滿為止。紅卍字會主要在中華門、水西門及城西一帶掩埋遇難同胞屍體,活動時間集中在1937年12月22日至1938年10月,具體數字、性別和埋葬地點都有記載,此間該會在城裡收埋屍體1793具,在城外收埋41330具,共計43123具。

南京大屠殺期間的屍體最後都是怎麼處理的?

崇善堂是南京的一家民間慈善團體,南京淪陷後組織“崇字掩埋隊”,負責掩埋遇難者屍體。崇善堂承擔收埋屍體的範圍相當廣泛,收埋屍體的數量也相當龐大。據崇善堂負責人週一漁說:“城區屍體受刀傷的比中彈的多,郊區則差不多。凡有女屍的地方,男屍都在較遠的地方。城區的屍體多在地下室、道路轉角處發現;鄉區的屍體,則是數百數十地躺在溝渠、池塘、田埂下以及草堆中間。那情景之慘,是沒法說的。”

崇善堂在幾個月時間裡,共掩埋男屍109363具,女屍2091具,兒童屍體813具,共計112267具,是當時收埋屍體最多的一家慈善機構。

紅十字會從1937年12月24日開始收埋屍體,期間共掩埋軍民屍體22683具,牲畜若干。同善堂原來是南京城裡專門殮葬嬰孩的機構,南京大屠殺後特地成立了掩埋組,埋葬被日軍殺害之同胞遺體,期間共掩埋了7000多具同胞屍體。

南京大屠殺期間的屍體最後都是怎麼處理的?

回民掩埋隊主要掩埋南京雞鵝巷清真寺附近遇害的回族同胞,共收埋了400餘具屍體。掩埋組成員都是回族人,他們按照回族宗教習慣,先給遇害者洗淨身體,再舉行土葬。

除了這些慈善機構外,一些市民和商人還出資、出人掩埋遇難者遺體,居住在上新河的湖南商人盛世徵、昌開運自費僱傭工人,將上新河一帶的死難軍民屍體28730具埋葬。他們後來在文章中說:“可憐死者拋屍露骨,民等不忍,助款僱工,將屍掩埋,每具屍體以法幣4角,共費法幣1萬餘元。”盛世徵、昌開運因系“助款僱工”,其統計數字應該比較準確。

1937年12月16日至1938年1月,偽南京市自治委員會下關區公所區長劉連祥組織人員在下關一帶掩埋屍體3240具。

1938年1月30日,劉連祥在致偽南京市自治委員會的一份報告中這樣說:“到碇泊場司令部,會見南出先生,蒙司令部發給良民符號84張,即開始分班工作,計由中山碼頭沿江邊清掃及將屍體掩埋,是日約埋三四十具……如此每天均到下關,認真努力清掃工作,經手掩埋屍體約3240具。”

偽南京市政府成立後,有老百姓在中山門外靈谷寺與馬群陵園一帶發現遇難遺骨3000餘具,偽市政府衛生局派人整理收集,將其葬於靈谷寺以東空地,並用青磚壘砌圓形墳墓一座,外面粉刷水泥,堅固異常。偽南京市政公署督辦高冠武為之立“無主孤魂碑”,碑文雲:越二月,村民來告茆山、馬群、馬鞍、靈谷寺諸地遺屍尤多,乞盡瘞之,乃下其事於衛生局,選夫治具悉收殘骨得3000餘具,葬於靈谷寺之東,深埋以遠狐兔,厚封以識其處。立無主孤魂之碑,且使執事夏元芝以豚蹄只雞酒飯奠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