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前政要探討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祕訣

中新社廣州12月12日電 (記者 付強 周欣嬡)“探討世界未來4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發展前景,中國改革開放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當下,應對一些全球性挑戰的思路仍未釐清,我認為,其中有些可以在中國找到答案。”新西蘭前總理珍妮·希普利日前在廣州表示。

“2018從都國際論壇”12月10日至11日在此間舉行,40位前外國政要和國際組織負責人與會。圍繞“改革開放與合作共贏”主題,嘉賓們展開多場討論,希望從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中汲取更多經驗,並藉此推進世界更多國家、領域間的合作共贏。

探討改革開放成功秘訣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革。特別是進入21世紀,“中國速度”屢屢引起世界矚目。

韓國前總理韓昇洙概括說,中國成功的秘訣,在於具備穩定的發展環境、長期的發展規劃,重視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以及在此基礎上,始終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

在他看來,中國藉助改革開放,與世界形成了“良性循環”。“‘中國製造’廣泛惠及各國消費者,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紛紛來到中國。通過這些貿易與投資,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越來越好。”

芬蘭前總理埃斯科·阿霍認為,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如此成就,原因在於中國加入了世界體系。“從1978年開始實施改革開放,不僅僅是技術概念,而且是理念上的轉變。”

阿富汗前總統卡爾扎伊指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與中國文明的傳承息息相關。他在論壇上介紹說,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永遠不要忘本”一說,意思是不要忘記我們來自哪裡。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正因為始終秉持“不忘本”的理念,才能迎來越來越繁榮的未來。

中國改革開放成果廣泛。論壇期間,眾多外國前政要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結合各自經歷和關注領域,對改革開放給予了高度評價。

卡爾扎伊此前曾走訪中國多個城市。他在接受中新社等媒體聯合採訪時說,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之大,如果不是親自來走一走、看一看,根本是很難想象的。

他強調,中國用短短40年時間,就實現了很多國家需要用數百年才能實現的目標,這是一項不同尋常的成就。

“從未見過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實現如此驚人的飛躍;不僅消除了貧困,普及了教育,推動了創新,更遵循著平等包容的態度,逐步向前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向中新社記者表示。

論壇期間,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的成就頻頻被嘉賓提及。公開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7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7.4億人,年均減貧人口規模接近1900萬人,成為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接受記者採訪時,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對此連連稱讚。他說,這體現了中國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決心。

深化改革開放謀求共贏之道

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這一觀點得到與會嘉賓的廣泛認同。

加拿大前總理金·坎貝爾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直言,中國改革開放的事蹟,給世界上其他正在奮鬥中的國家以重要啟示;中國經濟轉型的成功,則給其他國家帶來了希望和更多憧憬。

“改革開放表明,經濟全球化多邊貿易體系能夠給國家發展帶來巨大福祉。”哥倫比亞前總統安德列斯·帕斯特拉納指出,當今世界面臨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威脅,中國卻提出繼續加大開放力度、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無異於給世界經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週年。在與會嘉賓看來,“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為世界發展所貢獻出的中國智慧。

“‘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中非之間的合作,為非洲發展提供了新機遇。”莫桑比克前總統希薩諾說,“一帶一路”促進了非洲區域內商品、貨物與人才的流動,為莫桑比克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帕斯特拉納則直言,希望“一帶一路”儘快拓展至拉丁美洲國家,促進雙方進一步加強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