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擁有航母的烏克蘭海軍,為什麼會淪落到如今任人欺凌的慘狀?

用戶67236050


烏克蘭海軍什麼時候擁有過航母了?蘇聯建造的能稱之為航母的艦船包括四艘“基輔”、兩艘“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級、一艘“烏里揚諾夫斯克”級,除了未完工的“瓦良格”號和“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外,四艘“基輔”級在蘇聯解體後均歸屬俄羅斯海軍、產權未定的“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也被俄羅斯海軍強行奪取,有哪艘航母曾經在烏克蘭海軍中服役?

而這個問題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問題。刻赤海峽爭端的產生,在於俄羅斯被烏克蘭扣押15艘商船後,作為報復行為扣押了烏克蘭的巡邏船。之所以此事會掀起如此大的波浪,一方面是由於事出海域涉及克里米亞問題、本身就存在敏感性,另一方面被扣押的船隻本身就足以讓烏克蘭“急眼”。

圖源塔斯社,俄羅斯扣押的三艘烏克蘭巡邏船舷號分別為P175、P176和A947,稍微對烏克蘭的軍事體系有所瞭解者都能看出,其中的P175和P176屬於新銳的“毒蛇-M”型裝甲炮艇,前者於2016年服役,後者則是今年剛剛入列的新船。對於烏克蘭海軍來說,“毒蛇-M”雖然是排水量僅有54噸、主要武器僅為兩座艦載武器站(每座包括1門30毫米機炮、1挺30毫米榴彈發射器、1挺7.62機槍以及2具反裝甲導彈)的小玩意,但卻是近年來僅有的能夠持續更新的海軍裝備。蘇聯解體時,雖然烏克蘭名義上獲得了原蘇聯海軍黑海艦隊三分之一的裝備,但由於大型艦船主要被俄羅斯獲得、自身又因經濟狀況不佳難以保障現役艦船,因此烏克蘭海軍事實上長期處於“無船可用”的狀態。

2014年俄羅斯奪回克里米亞時,又有約三分之一的烏克蘭海軍艦船投靠俄羅斯海軍,結果致使目前烏克蘭海軍的大型戰艦隻剩下“克里瓦克”級護衛艦“格特曼·薩蓋達奇內”號。可以說,烏克蘭海軍當前的窘境,是歷史淵源、經濟和技術條件、國際政治因素共同導致的,未來也很難再有改變的可能。


軍機圖


烏克蘭在嚴格意義上說不曾經擁有航空母艦,烏克蘭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是前蘇聯時期航母的建造基地,曾經建造了著名的基輔級和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同時船臺上還有正在建造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空母艦,這都是前蘇聯的1143工程。但是隨著1991年蘇聯的解體,這個紅色帝國轟然倒塌。而獨立後的烏克蘭經濟蕭條,雖然最終分得了18.3%的黑海艦隊,但是卻沒有得到一艘航空母艦。
刻赤海峽對峙。


可能有的朋友就會想,那我們的瓦良格號航母不就是從烏克蘭買回來的嗎?的確如此。但是當時的烏克蘭擁有的瓦良格號航母只是一個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船臺上完工68.3%的航母,並不是一個真正完工的航母。說白了就是一個航母的船殼加上部分的設備。而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卻只完工了不到30%,而整個烏克蘭在經濟極度下滑的前提下和相對技術空缺,根本不具備支撐航母繼續建造的能力,而俄羅斯方面也無力支撐。最終,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被拆解,而瓦良格號最終被變賣。
船臺上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


那麼烏克蘭的海軍根本就沒有分的前蘇聯時期建造的兩型航空母艦。即使是擁有前蘇聯時期的航空母艦的俄羅斯,也因為經濟困難,無力支撐。再加上葉利欽的近海防禦戰略。最終那些航母也全都退役,唯一留下來了一艘“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而烏克蘭海軍最大的家底就是那個未完工的“烏克蘭”號巡洋艦,只是可惜風雨飄搖30多年,已讓這艘戰艦早已失去了昔日的榮光,變成了一艘破爛不堪的廢鐵。
烏克蘭號巡洋艦鏽跡斑斑。

而目前的烏克蘭海軍已經成了一支只有小型艦艇的海軍,僅有的兩艘3000噸級克里瓦克Ⅲ型護衛艦。那些黑海艦隊所分得的老舊戰艦都已經破爛不堪,難以服役。在2014年3月克里米亞危機爆發之後,烏克蘭海軍的還叛逃到俄羅斯一些軍艦,弄的烏克蘭海軍更沒有什麼軍艦可用。烏克蘭已經沒有什麼強大的海軍了,烏克蘭可不是當年剛剛獨立的烏克蘭了。
烏克蘭的克里瓦克Ⅲ級護衛艦

而如今被欺負這是烏克蘭自找的,明知道身邊的大鄰居惹不起,還要信西方國家的話,跟俄羅斯硬懟。再來兩個烏克蘭加到一起也不是俄羅斯的對手,烏克蘭的親西方政客利用烏克蘭嚮往西方的生活的願望,利用民粹,成功的登上了烏克蘭的政壇。那麼只有反對俄羅斯,才能獲得西方的支持,烏克蘭的命運就成為了西方的馬前卒。


小艇才是烏克蘭的主力。

烏克蘭的慘狀完全是烏克蘭遊走在大國政治之間,成為了大國角力的主戰場。再加上各方勢力的纏鬥,讓烏克蘭民眾只知道誰能讓我們生活好就支持誰,誰阻擋我們就反對誰。可是事實是烏克蘭的民眾往往都是被西方的媒體所愚弄,最終選擇了一幫只會為了政治利益空喊口號的傢伙們。這也怨不得別人,是烏克蘭畸形的政治生態造就的結果!


淡然小司


在蘇聯時期烏克蘭是地方政府,本身無任何黃金及外匯儲備,獨立後的經濟產業鏈完全斷裂,經濟上完全崩潰了。

就算分到了艦船,也無錢維護保養,前蘇聯共有四艘航母,均是因為無錢維持現狀,而變賣處理了。明斯克號和基輔號均當廢鐵變賣了。俄羅斯也將另一艘航空母艦賣與印度海軍。

當一個國家經濟崩潰了,再好的武器裝備,也是無法派上用場,因為維修保養費用都成了難題。

經濟上的強大,才是國家實力強大的基礎,凡是經常崩潰了的國家,原來在強大的軍事力量都無錢供養,最終也會因資金問題,而減少開支而裁軍規模的。


隨雨飄渺


本文分析認為,航母這種海上作戰平臺,基本上還是適合五常、國土面積前20的國家使用的,在這些國家手裡,航母才是“海上巨無霸”。烏克蘭國土面積才60.37萬平方公里(包括已經被搶走的克里米亞),排名第45位,真的不適合擁有航母。航母在烏克蘭人手裡,也是“海上小薯條”。

有看官說了,排名第51位的泰國國土面積才51.4萬,他們為什麼擁有航母。人家泰國的海岸線多長,人家泰國的海岸線不僅長,而且沒有人去搶,所以他們擁有了航母。

烏克蘭在1991年從原來的束縛中脫離出去之後,軍事戰略發生了很大調整,不僅不要航母了,連原子彈都不要了。1992年,烏克蘭宣佈奉行無核、中立、不結盟政策,開始進行大規模裁軍,銷燬了大量核武器,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確定了建立一支“數量小、機動性強、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保障全面”的新型軍隊。中立、小型,這2個特徵一出,人家要航母幹什麼呢?

話說回來,烏克蘭好好保養維護“瓦良格”號航母,不出售給中國變身“遼寧艦”,那樣俄羅斯就不覬覦烏克蘭的領土和出海口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就算你烏克蘭擁有10億枚核彈頭,人家俄羅斯該進入克里米亞還是照樣進入,你烏克蘭海軍擁有10艘“尼米茲”,人家俄羅斯也照樣在刻赤海峽打擊你那三艘小破軍艦,因為你是烏克蘭,你不是美國,如果俄羅斯連你都不敢收拾,還怎麼和美國叫板。

國小任俄欺,與烏克蘭海軍無關,這個鍋人家烏克蘭海軍不背。


軍林天下


烏克蘭不僅是海軍,其它軍種也面臨同樣的窘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相同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1、烏克蘭現在的大部分軍事力量還有軍工企業都繼承自前蘇聯,由於缺乏維護升級還有保養,現在離蘇聯解體已經20多年,軍隊裝備全面落後是無法避免的。

2、烏克蘭經濟落後,深圳出現負增長,人民的生活都不好過,哪有錢來建設路軍隊更新裝備。另外,士兵的收入普遍偏低,心思也不會放在戰場上,所以綜合戰鬥力就更不行了。

3、領導層太渣了,蘇聯解體後那麼多遺產,你就算是和西方談條件拆除核彈,也能搞到不少好處,好好的一手牌,硬是打的比誰都爛。俄羅斯雖然現在也不太好過,至少人家硬氣啊!





我不是六娃


不能說是烏克蘭曾經擁有航母,而是蘇聯的工業區和大型造船廠放在了烏克蘭境內,解體之時慌亂分遺產,沒有按照當地人民的遺願,就按在誰的領土就分給誰,為日後留下了極大的隱患。


一個不大的烏克蘭,因為蘇聯集中三分之一的工業區在此地,因此獲得了相當的蘇聯遺產。但它自己並沒有繼續運作的實力,某些大型科技工業,必須由全蘇所有工業一起來完成。比如未建造完成的里加號航母,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必須由全蘇幾百個配套工廠一起來完成。


因此烏克蘭逐年浪費著這些珍貴遺產。在顏色革命後,一些頭腦簡單者為西方充當馬前卒,沒搞清自己的定位,還拉上東烏克蘭一起當墊背。得罪了身邊的北極熊,那還能有好下場。那些退出獨聯體,廢除友好條約,更像是做給世人看,已無太大作用。


如果烏克蘭不是這麼糊塗,根本輪不到他被欺負,對比白羅斯,中亞四國,高加索兩國,都和俄羅斯混的有聲有色。格魯吉亞的前車之鑑,烏克蘭瞧不見,一味激化情緒,最終結果不用想也知道。


博古又通今


好好的斯拉夫兄弟不傍著不互相幫襯,烏克蘭上層精英非得去抱西方大腿,這下好了,便宜能源沒了,克里米亞迴歸了,東部工業基地鬧獨立了,能造大飛機航母的工業體系完蛋了,刻赤海峽也不能隨便走了,還讓西方當槍使了。只能自己宣佈進入戰時狀態,自己逗自己玩了。關鍵是烏克蘭和中國關係還不錯


魚尾獅74132266


烏克蘭缺少胸懷天下的真正的政治家,更沒有一個凝聚國民的政府組織,盡是些輪流坐莊的的投機著,他們各懷鬼胎,拿國家民族利益當賭注,特別是波羅申科之類靠西族,更是一門心思“崇美拜美”,早就沒有了自己的骨頭,想想看,這樣的政府就是有了航母核武也會給敗壞了。因為他們的心思只是自己發財。


峰迴路轉豁然暢達



崇尚良知在初心


好像是被美國騙了,沒活說給你100億美元把航空母艦,建設導彈,建設飛機設備拆除,烏克蘭答應了,美國先給了100萬美元,烏克蘭傻逼呼呼的全拆了,結果美國不給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