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和陳佩斯,誰是比較優秀的小品演員?為什麼?

論道歷史



除夕夜觀看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可以說是全國億萬家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這幾年總感覺央視春晚索然無味了,越辦越花哨,質量水平有所下降。也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精力也過於分散吧。又也許是記憶中的幾位重磅小品演員的離開,讓我找不回當年的感覺了。

說到這裡,春晚以前的“重磅小品演員”指的是誰啊?相信大家也很清楚,也是春晚舞臺上的常客。最早80年代到90年代是陳佩斯和朱時茂,而後就是90年代到2011年的趙本山。最後出於重重原因,相繼告別了央視春晚的舞臺。讓觀眾也是大失所望。

那些年他們可謂是春晚舞臺上的重頭戲,也是老百姓必看的節目。節目中的經典語錄直到年後都是被大家鎖津津樂道。這就是小品的魅力所在,也是大師的能力體現。




題主所說到的,在他們倆人中誰是比較優秀的小品演員?我個人認為他們都是一代笑匠,各有千秋。如果要在跨越時間上作這種縱向比較,很難做出抉擇。但是從成就以及知名度來看應該是趙本山老師稍微優秀一些。


1.趙本山自90年開始到2011年基本上是每年必上。除去94年沒上,前前後後總計20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同類型節目,本山大叔是獨一位。可想而知,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2.趙本山節目本身質量就過硬,有足夠的觀賞性和幽默性。其代表作品至今我都記憶猶新。比如:《我想有個家》、《紅高粱模特隊》、《昨天今天明天》、《賣柺》、《賣車》、《小崔說事》、《火炬手》、《不差錢》

等等。部部經典。

其代表語錄也被廣為流傳,比如“沒事走兩步”、“齊德龍齊東強”、”我的心拔涼拔涼的”、“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伕”、“同樣是生活在一起的兩口子做人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豬撞樹上了,你撞豬上了吧”、“耗子走不走直線完全取決於貓”等等。也就是如此之多的優秀作品,讓趙本大叔紅遍了大江南北。


3.趙本山的作品更貼近時代,所謂“藝術源於生活”,本山大叔很好的抓住了這一特性,使得其作品能夠受到各個年齡層次的觀眾所接受、所熱捧。

綜上所述:如果要把這兩位笑匠做個硬性比較,本人更偏愛趙本山老師一些。不知小夥伴們是否同感呢?謝謝!


(只有您的關注才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如有不同見解,可在↓↓↓↓↓留言。)


木易視頻


我先更正大家一個觀點,並不是因為陳佩斯退出了央視趙本山才紅的,1990年趙本山、黃曉娟首次登上春晚舞臺,表演小品《相親》被全國人民所熟悉,這個也是姜昆力薦的,可以說姜昆發掘了趙本山。這一年,陳佩斯和朱時茂表演的小品是《主角與配角》。陳佩斯1998年還在央視春晚表演《王爺與郵差》,這是他在春晚最後一次亮相,可以說陳佩斯與趙本山在春晚的舞臺上同臺了七次,而且趙也因為在春晚的演出而越來越紅,所以說並不是因為陳佩斯的退出才使趙本山紅了。

陳佩斯是有崇高境界的人,他需要突破,他借版權之事退出春晚,從他自己創作的舞臺劇《托兒》可以看出他的突破,他可以說是第一個走向全國商業市場的話劇,純商業運作,而趙本山在2003年才創立本山傳媒,2004年創立劉老根大舞臺並在全國建立分社。

陳佩斯和趙本山的小品各有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個人認為陳佩斯屬於急流勇退,在最受歡迎的時候退出了央視舞臺,至於版權的事情也是因為當時央視一尊獨大惹怒了耿直的陳佩斯,陳佩斯是絕頂聰明之人,他看到了隨著時代的變化,趙本山的小品在春晚舞臺上會越來越受歡迎。

但這個道理趙本山沒看懂,當開心麻花2012年和蔡明主演的小品《天網恢恢》時,大家只注意到了蔡明沒有注意到常遠,當年的導演哈文也沒給趙本山面子,直接斃了他的節目。2013年春晚趙本山和王小利、小瀋陽等一起演了《同桌的你》,我相信大家已沒什麼印象,還不如鞏漢林、潘長江、王思懿那版印象深。

至於題主提出的的陳佩斯和趙本山誰是優秀的小品演員,我認為兩人都是優秀的小品演員,只是因為時代不同了,人們的欣賞水平和觀念不同了,新的小品演員也成長了,老的春晚觀眾想讓他們出山的想法我也能理解。但我想說還是讓他們享受現在的榮光吧,別出來弄個兩面不討好毀了一世英名。


文娛邊緣人


實事求是的講,要說優秀,還是當數“小品王”趙本山,當然,事實勝於雄辯!縱觀趙本山歷年來春晚小品,比如1990年的《相親》、1991年的《小九老樂》、1992年的《我想有個家》、1993年的《老拜年》、1995年的《牛大叔提幹》、1996年的《三鞭子》、1997年的《紅高粱模特隊》、1998年的《拜年》、1999年的《昨天、今天、明天》、2000年的《鐘點工》,都是槓槓的正能量啊!至於2001年的《賣柺》、2002年的《賣車》及2005年的《功夫》、2009年的《不差錢》,即有警示作用,又不失經典!還有2006年的《說事》、2007年的《策劃》、2008年的《火炬手》、2010年的《捐助》、2011年的《同桌的你》,哪個不都是即健康向上又寓教於樂?以上春晚小品哪個諷刺殘疾人了?又哪個裝傻充愣了?並且年年獲一等獎,年年都有“金句"、流行語,年年都有那麼多人等著看趙本山!綜上所述,趙本山不僅僅已成為春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成為左右春晚收視率的大贏家,實乃罕見現象一一應該說“趙本山春晚小品現象”!
















再說陳佩斯吧。平心而論,不太喜歡陳佩斯的表演,沒覺得其小品有哪些正面意義,只是覺得搞笑而已,且看:1984年的《晚麵條》、1985年的《拍電影》、1986年的《羊肉串》、1989年《胡椒麵》、1990年的《主角與配角》、1991年的《警察與小偷》、1992年的《姐夫與小舅子》、1994年的《大變活人》、1997年的《宇宙體操選拔賽》、1998年們《王爺與郵差》。屈指可數的幾個小品,無一例外的丑角表演,誇張的肢體語言……然而,匆庸置疑,陳佩斯畢竟是小品的開山鼻祖,並且賦予了小品“搞笑我們是認真的”內涵,這或許是諸多“粉絲”力挺他的唯一說辭吧?如果非要讓陳佩斯與趙本山爭個高低的話,我認為二者平分秋色最為妥當,即趙本山實至名歸“小品王”,陳佩斯堪稱“東方卓別林”。讀者諸君,你以為呢?



















於會永


這個問題一定要客觀理性的判斷,陳佩斯是第一個在春晚演小品的人。他把藝術學院的小品直接搬到舞臺上表演,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參加春晚11次有11個作品,其中5個作品可以稱得上是上乘經典之作,5個作品中3個帶有正能量《羊肉串》《警察與小偷》《姐夫小舅子》,2個作品以娛樂為主(純搞笑)《吃麵》《主角與配角》。其他春晚作品平淡,《胡椒麵》有爭議(負能量)整個故事表答的是蠻不講理,誰橫誰有理,最後成功偷走了小店的碗。


有部分網友提出:如果陳佩斯不退出春晚就沒趙本山什麼事。這個說法筆者並個不認同,因為陳佩斯共4次與趙本山同臺1990年、1991年、1992年陳佩斯分別演的經典小品《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姐夫與小舅子》,當時沒能超越同臺趙本山的《相親》《小九老樂》《我想有個家》。兩人的作品內容按著當時的時代背景來說,趙本山的作品更優秀一些,《相親》作品反應的是老年人再婚的故事,當時的時代背景我國提倡老年人再婚。《小九老樂》是反應幫助軍嫂度過難關,卻和自己愛人鬧了誤會的故事。《我想有個家》是個溫馨正能量的故事。

顯然在當時趙本山獲得春晚小品第一名,是實至名歸。不知為何多年後被部分“高雅”的人說成低俗?

1994年陳佩斯的《大變活人》獲得第二名,沒有超越侯耀文的《打撲克》(當年趙本山沒上)。直到1998年陳佩斯的作品《王爺與郵差》第一次超過了趙本山,同年趙本山的作品是《拜年》。相比之下陳佩斯的作品是反應國家榮辱的大事,似乎更高大上些,但包袱相對少了點。趙本山的作品更貼近生活些,也是正能量。說實話當年筆者更喜歡《拜年》多一些,因為作品映射現實,又不失大雅包袱多看著也親切。


趙本山被詬病的兩部作品《賣柺》《買車》,被稱作“低俗”,筆者也不想證明什麼,暫且定義為有爭議作品。不過奇怪的是這兩部作品依然是春晚小品冠軍,那些高大上的作品竟然不如一個“低俗”的作品?真是耐人尋味?有些極端的網友提出,趙本山所有作品都“低俗”負能量等,但又說不出哪部作品?一味的以《賣柺》為例,難道你不知道趙本山21次上春晚嗎?你只看過這一個作品嗎?完全一副貞女失節,不如老妓從良的心態。

趙本山除這兩部作品,其他19個作品大部分都是正能量作品,例如:《三鞭子》《火炬手》《鐘點工》《捐助》等等,如果比誰的正能量作品誰更優秀,想必無人超越趙本山。陳佩斯小品固然不錯,但絕不像部分網友說的那麼誇張。我們看趙本山沒上春晚之前,陳佩斯只有兩個經典作品《吃麵條》與《羊肉串》,《胡椒麵》作品爭議較大。

如果論貢獻的話,我認為陳佩斯貢獻大,畢竟是春晚小品第一人。那麼論作品誰優秀

,顯然是趙本山,因為按作品數量來說,陳佩斯11個作品,經典只佔到了一半不到5個。其中《吃麵》與《主角與配角》是以娛樂為主。趙本山21個作品除去《賣柺》《賣車》,正能量作品約17個(都很經典),其餘作品以娛樂為主。所以筆者認為:趙本山作品更優秀些。同時筆者也希望陳佩斯重回春晚,拿出更好的作品。據2019年春晚名單上,陳佩斯朱時茂再度合作《豬聯璧合》重回春晚。希望這次陳佩斯能夠超越之前的作品,遺憾的是沒有趙本山不能與其同臺一較高下。不知大家是如何看呢?


明辨是非123


兩人之間,

唯人:陳佩斯,

唯品:陳佩斯,

唯德:陳佩斯,

😂😂😂

唯錢:趙,😂

唯攀:趙,😂

唯浮:趙。😂

唯優秀:陳佩斯。😂


魔鬼式的衝動


趙本山為什麼人人都喜歡,不討厭?他節目現實,生動,結地氣,優默,真實,不虛。陳佩斯太過於放蕩,怪動作太多,人民認為看的不舒服。蔡.明象陳佩斯。宋丹丹象趙本山風格人人喜愛。潘長江,鞏漢林,姜昆,蔡國慶的演技為什全國人民看的心煩,演技差,風格差,說,唱給人沒胃口,太低俗,太平淡,不真實,故意做著。所以人民不願在春晚上看到他們。


情暖意甜


趙家班的一干人馬都是歪瓜裂棗,不是抽筋,就是結巴,要不就娘,沒有健康形象,各個靠醜化殘疾人出彩,要不就寡婦光棍風騷味,低級低俗,看煩了。


黎明63690052


不就政治,單純娛樂觀點,也斗膽簡言幾句。

過程不必細說。

單純就藝術層次而言,不勝高下。

佩斯以肢體語言取勝,本山老以語言藝術爭強。

人所共知,佩斯是著名錶演藝術家陳強老先生之子,老先生當年演話劇《白毛女》中的黃世仁,差點被人擊斃在話劇臺上。虎父無犬子,佩斯承傳父業,雖不能說青出於藍,但多年亦有所鑑。

本山老出自草根,憑多年修為,又得何慶魁文筆之助,更有“姥爺”一出畫龍點睛,亦奠定了在漢文化“底層”“粗俗”的地位。

其實,高雅也好,低俗也罷,只要不詆譭黨的威信,不逆……民心逆流,不過於深刻尖銳,不乖張視聽,順大潮,於中史海拾貝,道聽途說,耳濡目染,大眾愛好,內心稱道……一句話,在不違反大背境的前提下,能讓觀眾興奮起來,由衷稱道,大呼小叫,捶胸頓足,面紅耳赤,欲罷不能,餘音繞樑,經久不息,念念不忘,齒後流香,飯餘稱道,順應人心,燴炙人口的作品,不論張三也罷,李四何妨,只要能帶給人們正能量的作品,陽春白雪,乃至下里巴人……民眾所稱道的,歷史能傳承的,都由衷地令人歡喜。



葡萄爺爺1


實事求是的講,要說優秀,還是當數“小品王”趙本山,當然,事實勝於雄辯!縱觀趙本山歷年來春晚小品,比如1990年的《相親》、1991年的《小九老樂》、1992年的《我想有個家》、1993年的《老拜年》、1995年的《牛大叔提幹》、1996年的《三鞭子》、1997年的《紅高粱模特隊》、1998年的《拜年》、1999年的《昨天、今天、明天》、2000年的《鐘點工》,都是槓槓的正能量啊!至於2001年的《賣柺》、2002年的《賣車》及2005年的《功夫》、2009年的《不差錢》,即有警示作用,又不失經典!還有2006年的《說事》、2007年的《策劃》、2008年的《火炬手》、2010年的《捐助》、2011年的《同桌的你》,哪個不都是即健康向上又寓教於樂?以上春晚小品哪個諷刺殘疾人了?又哪個裝傻充愣了?並且年年獲一等獎,年年都有“金句"、流行語,年年都有那麼多人等著看趙本山!


幽朕


陳佩斯是著名反派明星陳強的兒子。陳佩斯生長在這樣的藝術之家,從小耳濡目染,藝術底蘊深厚,再加上他的天賦和努力,陳佩斯一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就博了個滿堂彩。吃麵時的惟妙惟肖,賣羊肉串時的幽默風趣,演小偷時的插科打諢……既讓觀眾捧腹大笑,又給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朱時茂從主演電影《牧馬人》之後,就紅遍了大江南北。渾身痞氣的陳佩斯,和一身正氣的朱時茂相得益彰,這對黃金搭檔,給全國人民帶來了歡樂,使春節的喜慶氣氛更濃。

因為版權問題,陳佩斯、朱時茂和央視對簿公堂。他倆雖然贏了官司,從此卻被央視封殺。

趙本山出身寒微,從產生於東北田間地頭的二人轉中,一路蹣跚而來。居然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可謂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趙本山初期的小品,鄉土氣息很濃,卻難逃二人轉低俗的窠臼:數次賣柺,拿殘疾人開涮,內容不健康。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趙本山和宋丹丹合演的小品《奧運火炬手》,是趙本山鳳凰涅槃之後的傑作,在藝術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堪稱小品經典。

陳佩斯和趙本山是小品領域的雙子座,難分伯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