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灝:A股明年築底,上下波動900點,投資者不應試圖捕捉最低點的“底”

洪灏:A股明年筑底,上下波动900点,投资者不应试图捕捉最低点的“底”

洪灏:A股明年筑底,上下波动900点,投资者不应试图捕捉最低点的“底”

作為業內頗受關注的策略分析師之一,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首席策略師洪灝很多觀點令市場印象深刻,曾預測到2013年6月錢荒、2014年後槓桿牛市,也提前預判2015年6月後的泡沫破裂。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2015年5月底和6月初,洪灝發佈報告《5-30:以暴跌紀念暴跌》和《偉大的中國泡沫:800多年曆史的的領悟》,直指當時市場“明顯是一個泡沫”,“未來六個月將是一個泡沫破滅的關鍵時間視窗”,成為當時少有的刺耳聲音。

同樣讓洪灝聞名於行業的,還有其“永遠凌晨四點起床,不論幾點睡”的特殊生活習慣,以及其報告中特有的學術味道和大量圖表,時不時會讓讀者弄不清這是賣方報告還是學術論文。在這兩大廣為傳播的個人特徵中,前者常被用來說明洪灝的勤奮,後者則用以說明其報告風格的獨樹一幟。

洪灝如何看待2019年的A股行情?底部特徵是什麼?如何看待價值投資?採用什麼的分析方法?投資者現在應該做什麼?

日前,洪灝在香港接受了券商中國記者的專訪,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回應。

洪灏:A股明年筑底,上下波动900点,投资者不应试图捕捉最低点的“底”

明年展望:超900點的寬幅預測

擔任賣方分析師超20年的洪灝,習慣於同時發佈中文英研報,一般是先寫英文版,再手動翻譯成中文,這麼做是因為“英文寫比較快,不用拼音選字。”

儘管中英文版本都是同一份研報,但對於只是快速瀏覽的讀者來說,英文研報的語言往往更為直白,中文研報則更有意境——後者也往往代表著語義的含蓄。

以洪灝2018年的展望報告為例,該報告中文版標題《無限風光》,只看標題可能會以為這還是一篇樂觀報告,而忽略了報告中給出的上證指數運行區間是2800點至3900點,“2018年約一半以上的時間,上證仍將低於目前的3300點”,在當時樂觀的市場氛圍中,這已屬於保守預判。

回顧2018年展望,洪灝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去年我是非常悲觀的。中文報告標題是“無限風光”,重點是省略掉的三個字“在險峰”。如果看英文版會更明顯,當時的標題是《View from the Peak》,用了“Peak”這個詞。

同時,洪灝也在一份報告中直言 “由於我們沒有充分考慮到貿易戰的影響,仍顯得過於樂觀”。

對於2019年,洪灝發佈的年度展望報告標題是《2019年: 峰迴路轉》,英文版標題為《(Turning a Corner)》,在文中給出了超900點的寬幅預期,認為在2019年:上證指數的交易區間在稍低於2,000點到2,900點之間;至少六個月以上運行於2,350點上方;但觸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香港股市將跑輸。

這樣一個多達900點的寬幅預期,本身就代表著分析師對於後市的高波動預測。

洪灝認為,這個區間並不算大,相比上證指數18年的波動幅度(1200點左右)實際上已有所收斂,之所以給出這個判斷,是因為“市場已進入一個築底階段,而在築底階段中市場可以向上向下很大幅度。”

洪灝的這份報告發出後,一些跟蹤洪灝的市場人士產生了理解分歧,有觀點認為洪灝轉向樂觀,也有觀點則認為洪灝依舊保持悲觀。

洪灝自己評價稱,“我對於去年是比較樂觀的,但對於市場多數人偏向謹慎,今年肯定比去年偏好一些,2450點基本上就在底部區間以內了”,但同時,“如果貿易爭端惡化的話,我想市場對應的點位是低於2000點。”

磨底超一年,不期待V形反轉

對於當前的A股市場,洪灝認為已屬於底部,但他不認為會出現V形反轉,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個長達一年以上的漫長磨底階段,並認為“漫長築底才是最理想情況”、“期待V型反轉並不現實”。

洪灝稱,“底部已經可確認,但底部與底是不一樣的。底是一個市場指數的最低點,而底部是一個區域。”他在展望報告中稱,從歷史上看,中國股市“磨底”可以持續一年以上。(Bottoming is a process rather than a point. Historically, the bottom in Chinese stocks can stretch out for well over a year.)

洪灝建議,投資者不應該試圖捕捉市場最低點的“底”,一方面是,“所謂的底只能事後印證,而且往往是事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另一方面,“即便是出現了很深的底,也可能只持續幾天時間,就算投資者有完美的遠見(far sight)也無法捕捉,因為低點出現時間太短了。”

投資者更應該做好漫長底部的準備。

“一個真正牛市的形成必然是來自盈利的持續擴張,而不是來自估值水平的擴張,前者源自企業基本面的變化,後者只是來自流動性引發的情緒變動。即便市場心情好,給出了更好的估值,但企業盈利跟不上來,市場還是會下去。”

“這就是為什麼底部的築底時間總是很長的,2003年到2005年的兩年築底,對應一個6000點的牛市;2013年到2014年6月一年半築底,對應一個5000點的牛市。底部的區間越長對應的後市越高,這個是有根據的。”

洪灝也對一些市場人士期待的V形反彈進行了討論。

“三張表的(家庭、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槓桿率已經這麼高了,居民房貸還款佔家庭總收入的百分比(39%)已經回到2007年和2011年水平,而2008年和2012年都是中國經濟比較困難的時候。這個時候產生大牛市的概率不大。”

“在我看來,那些期待大型V形反彈的人,骨子裡都是非常悲觀的人,因為他們想的是反彈後打一槍就跑。這樣的心態下,投資者一定是努力追求β最大個股,不再有心思鑽研企業基本面,不再關心α的產生——這樣的投資心態下, 對人的投資價值觀有很大損耗。”

那麼投資者在底部應該做什麼?

“在一個真正的底部區間,你會發現“全場五折”(注:僅為修辭手法),不管什麼東西都很便宜,全場一個價,這個時候就是選個股的時候。當你有一年至一年半的時間處於市場底部時,你要去考慮未來五到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這個才是最大的利好。”

洪灝建議,投資者應該從對熱點事件,例如貿易戰,迴歸到基本面的關注,“2019年市場的焦點會重新回到經濟的基本面,市場現在對貿易戰的關注度已經過猶不及。”

週期視角:中美短週期的下行合力

洪灝顯然偏好於量化的分析方法,常在其報告中放置大量原創數據圖表,其中較常見諸報告的分析模型包括股債收益率模型(EYBY Model)、長期量化配置模型(long-term allocation model),以及近一兩年被較多展示的週期理論。

洪灝認為,中國與美國均存在一個3-4年的經濟短週期,其中中國已展現了5個非常清晰的短週期:2003-2006年、2006-2009年、2009-2012 年和2012-2015年,以及從2015年第四季度至今的、即將要完成的週期。

在展望報告中,洪灝認為,從2015 年底到2016 年初左右開始的3 年週期明顯已經達到頂峰並且正在逐步探底。在未來幾個月裡,經濟放緩的勢頭可能會加劇,並變得更加明顯而愈發引起市場共識的注意力。因此,雖然市場已經觸及底部區間,但其復甦會受到海外市場波動的阻礙,其中最明顯的波動來自於美國。

關鍵是美國的短週期也到了下行階段,中國週期的這一下行階段恰好與美國3.5 年短週期的後期下行階段相一致,“這將是動盪之季”。

在另一份中美週期的專題報告中,洪灝認為“一旦美國經濟在2019年前幾個月完成目前的3.5年短期週期,它將完成自2009年以來持續了約11年,也就是3個時長為3.5年的短期週期。”

這也代表一個選擇題:要麼,2019年初可能是從2009年開始的持續了11年中週期的結束,如是,全球衰退就會接踵而至;要麼,當前有可能是自2016年以來的、新的7年中週期裡的第一個3.5年短週期。

作為一個賣方分析師的樂觀主義精神,讓洪灝更傾向於後者,即“一個自2015年末以來、重新煥發活力的、新的7年中週期還有下半場。”

但落實於市場影響,洪灝認為這個選擇題並不是那麼重要。

洪灝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無論如何,這兩種情況產生的市場衝擊是一樣的,市場會巨幅波動,重要事件要發生”,與報告中容易被忽略的一句話意思相似,“但無論如何,未來的日子裡,將是亂雲飛渡之時。”

又或者,洪灝在11月底的一篇媒體撰稿會顯得更加直白:每隔幾年,當美國和中國的短週期糾纏在一起時,市場和社會領域就會出現顯著的波動。如今,我們將要進入這個時期,重大事件和劇烈的市場動盪即將出現。試圖反抗中美短週期同時下行而產生的合力將是徒勞,而今年中國股市的暴跌只是序幕。

洪灏:A股明年筑底,上下波动900点,投资者不应试图捕捉最低点的“底”

中國暫無價值投資土壤,α仍更易在小盤股出現

作為策略分析師,洪灝要對每一年的行情進行預判,即便是在使用週期理論時,他也選擇研究短波與中波,他的理由是,長波長達60-80年,更長的週期多達一百多年,用長波進行中短期資產配置,“就像用大炮打蚊子一樣。”

不過,這位每年預判市場的策略師,卻在採訪中表現對價值投資的高度認可,不時會引用巴菲特的名言進行佐證,只是他認為大家普遍誤解價值投資,且A股暫時沒有價值投資者的土壤。

在今年5月份接受《證券時報》專訪時,洪灝表示,去年所謂的大盤股行情只是大家集體抱團的結果,大盤股不斷上漲,吸引資金不斷去追。因為市場共識把買大盤股等同於價值投資,所謂的價值投資在中國從未真正奏效。

為了反駁市場一度熱衷的“價值股”風潮,洪灝在2018年6月14日甚至發佈了一篇有趣的報告《中國投機權威指南》,認為“價值投資在中國從未一直奏效”,估值作為解釋股票回報的一個因子在統計意義上並不顯著,而且準確率非常低,但小市值和價格動量的反轉是統計意義上最顯著的因子,而且準確度非常高。

報告的結論是,“在A股市場裡,投資者應該投資小市值公司,同時可以利用階段性的價格動量逆轉作為建倉的節點。”

洪灝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寫這篇報告的用意,一是認為在當時買藍籌股並不是價值投資,後市也印證了,“今天就是殺白馬行情,騰訊可以大跌,茅臺可以跌停”;二是驗證中國股市的超額收益來源;三是取消對中小創的推薦,理由是“中小創可以有相對超額收益,但在整個市場要暴跌的時候,中小盤也沒有絕對收益。”

更關鍵的是,洪灝認為中小盤股的超額收益在未來也會依然存在,即便是假設A股的機構化程度大幅提升。一個理由是,小盤股的超額收益在美國是一個長期現象,已得到多年數據的驗證;另一個理由是,隨著機構越來越多,大盤股的定價效率會明顯提升,但小盤股更少人看,反而容易產生α。

不過,這並不代表洪灝不認可價值投資,恰恰相反,他表示“我認為我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價值投資者。”

洪灝認為,“大量投資者對價值投資的理解是錯的”,價值投資作為一種長期投資策略在中國一直被誤解,許多人將低市盈率或低市淨率作為價值的簡寫,甚至認為大盤股是價值的代表,可惜的是,股票之所以便宜,多數時候是有原因的。

洪灝說,價值投資事實上很少人能去堅守,如果你是一個聰明的投資者,你希望越少人做價值投資越好,這樣你才有額外的回報。真正的價值投資是“用20塊錢買100塊價值的東西”,關鍵“不是這個公司有多好,而是你買的價錢有多好”,是在用一個非常悲觀的眼光去挑選股票。

洪灏:A股明年筑底,上下波动900点,投资者不应试图捕捉最低点的“底”

百萬用戶都在看

洪灏:A股明年筑底,上下波动900点,投资者不应试图捕捉最低点的“底”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洪灏:A股明年筑底,上下波动900点,投资者不应试图捕捉最低点的“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