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滅亡後,遺留下來的十幾億賠款和不平等條約如何處理的?

386旅李雲龍z


清末的對外賠款主要是四筆錢,第一、二次鴉片戰爭賠款、甲午戰爭賠款、八國聯軍侵華後的庚子賠款。

下面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這四筆賠款,滿滿都是淚啊。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賠款了2100萬銀元,這筆錢結清了。

第二次鴉片戰爭,賠給英法聯軍800萬兩白銀,1866年結清了。

甲午戰爭的對日賠款最苦逼,日本人也最狠,一下子漫天要價幾億兩白銀,最後2億兩之外,還勒索了3千萬贖遼費,並且要的很急,逼得清政府不得不舉債來賠錢。

此後最重要的一筆錢就是庚子賠款,這筆錢實際賠付到1937年,最後實際賠付了6.5億兩,金額也是相當巨大的。

清朝滅亡後,為了獲得各國的支持,北洋政府以及後來的民國政府都承認了清政府與西方國家簽訂的各類協議、條約,自然也繼承了那些不平等的賠款、條約協議。

一戰期間,各國列強都被打殘了,為了爭取中國的支持,大夥兒對中國的賠款宣佈“緩款”暫緩債務。

由於中國對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所以庚子賠款中對德和對奧的一部分就沒了。

沙俄爆發十月革命後,蘇俄主動放棄了庚子賠款,這部分也就沒了。

美國在清朝滅亡前就開始陸續返還賠款,作為教育基金,清華大學的啟動資金主要就來源於這筆錢。

當然這裡需要重點指出的說,美國退賠的金額實在是九牛一毛,可總有部分網民覺得美國人聖母心爆棚?!那當時為何要遠隔重洋來侵華,為何屠殺我國民,為何索要鉅額戰爭賠款?帝國主義就是帝國主義,奉行的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只有你自身強大,才能獲得列強的尊敬和認同,實力決定一切,靠別人的同情心來解決困境,簡直是痴人說夢。

接下來民國政府上臺後,繼續履行對日本、美國、英國、法國、荷蘭等國的賠款義務。

1930年代日本全面侵華後,民國政府還在繼續對日每月支付庚子賠款。

到了1937年8月,當民國政府再一次把庚子賠款照舊撥付日本正金銀行後,終於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迫於壓力,民國政府命令海關稅務司自1937年9月起,每月應付日本部分庚子賠款不再撥付正金銀行,改由總稅務司在匯豐銀行開設了一個專款賬戶,先把賠款打到這個賬戶上,給日本人先存起來。

不過因為日本在接下來的侵華戰爭不斷升級,大片國土淪陷,淪陷區的銀行、財稅、關稅等盡遭日本劫掠,於是民國政府從1939年1月起,不再賠付對日的賠款,不過已經存在匯豐銀行16個月的賠款備付金約52.5萬英鎊,最後都被英國職員吞沒了。

中國實際對日支付的庚子賠款一直支付到1937年8月,總共支付了5736萬兩白銀(摺合價)。

1941年12月,隨著英美等國對日宣戰,民國政府也隨後對日宣戰,宣佈包括《馬關條約》在內的中日之間一切條約和協議全部廢除。

1943年,二戰進入關鍵時期,英美等西方國家與民國政府一道,宣佈《辛丑條約》等舊約一概廢除,西方國家放棄所有賠款。

二戰結束後,中國境內的租界被民國政府全部收回,但西方和蘇聯軍隊保持在中國的軍事存在,許多租界內的公產依舊被西方人佔據。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宣佈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收回了外國人在華的一切權益,外國駐軍也逐漸被清理出國。


雲中史記


民國從1912孫中山先生創立到1949年蔣介石政府敗退臺灣算起在大陸歷經37年,但仍然沒有滅亡,蔣介石政府退守臺灣以後,仍然號稱中華民國。當年國民黨政府退守的時候將許多黃金,白銀,外匯通過飛機,輪船轉移到了臺灣,而留下來的卻是清朝政府,中華民國政府當年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和許多賠款,新中國怎麼做,許多人都在看。


新中國成立以後就確定了三條最基本的外交國策“一邊倒”“另起爐灶”“打掃乾淨屋子再接客”,其中第二條,第三條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另起爐灶”指的就是對外宣佈新中國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舊的外交關係,而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外交關係,這一條就暗示新中國不會承認國民黨政府簽訂的那些條約,因為要“另起爐灶”。

第三條“打擾乾淨屋子再請客”更是直接說出來,清楚外國在華的侵略勢力,再與願意遵守和平民主平等原則的國家建立外交關係。所以新中國成立以後,可以這樣說將以前政府的外交政策全部否定,確定了自己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


實際上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不平等條約已經很少了,因為大部分不平等條約基本上都是清政府簽訂的,民國政府成立以後,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中國作為戰勝國,許多強加於中國的不平等條約都被取消了。香港問題因為英國也是戰勝國的原因,沒能在戰爭勝利後迅速解決,讓香港等到1997年才回歸,不能不說是遺憾。


歷史十二郎


清政府滅亡後,北洋政府全盤繼承了清政府的不平等條約,該賠的一分不少的賠。北洋政府被國民政府推翻後,清政府的不平等條約國民政府又全盤繼承了,該賠的一分不少的賠。新中國成立後,清朝至國民政府期間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一律廢除,全部不承認不執行!西方列強當然不願意損失在華利益,於是在美國的提議下發動了朝鮮戰爭,企圖敲山震虎威脅新中國。但是新中國不畏強暴,毅然與列強相戰,通過朝鮮戰爭粉粹了列強的陰謀,從此列強再不敢逼迫新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中國人民真正站了起來。

北洋政府是通過清帝遜位取得全國政權的,清帝遜位詔書寫得很明白,民國政府全盤繼承清政府的遺產。北洋政府合法擁有清政府的權利,自然也有還清政府賠款的義務。但然如果北洋政府強大繁榮,可以廢除這些不平等條約;但是北洋政府軟弱可欺,為了討好列強,以獲得列強的支持,不得不全盤繼承了清政府的不平等條約。一戰勝利後,奧匈帝國解體,中國作為戰勝國獲得一定的利益,比如奧匈帝國的賠款與德國的賠款就免除了。

國民政府通過北伐戰爭取得政權後,為了獲得西方列強的支持,還是承認了前政府的不平等條約,該賠的錢一分不少的賠給列強。比如號稱黃皮白心的日本就不斷的向國民政府索要相關賠款,至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三個月後,國民政府的海關才停止給日本賠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是反法西斯聯盟的重要一員,因此清朝的不平等條約大部分實質性的停止賠償。到1946年止,清朝與西方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大部分款項都被廢除了。

國共內戰期間,國民黨為了取得美國的支持,與美國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以求美國的大力支持。有史可查的是國民政府與美國簽訂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該條約表面上是平等的,其實就是一個不平等條約。該條約規定:中美兩國國民相互在對方國家享有居住、旅行、經商、租賃土地、文化教育、宗教等各方面同等的權利;在進出口貿易中享有平等的稅率;雙方軍艦可以在對方口岸、領水內自由航行。由於中國實力弱,跟本不可能去美國定居、駐軍,因此該條約就是一個不平等條約。

新中國成立後宣佈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與各國在相互遵守外交五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先後與各國建立了平等的外交關係。


大秦鐵鷹劍士


1942年國民政府宣佈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除割地條約),從那時候起賠款就被全部廢除了。而民國滅亡之後,遺留下來的就是租地問題和長江通航權,以及領海權的問題了。當時建國之後是宣佈徹底、完全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並對所有被侵佔的領土提出了主權要求。



1949年的時候,也就是渡江戰役的時候,英國軍艦就以同清政府簽訂的條約為準則,派出軍艦到長江江面上,當時的解放軍得到命令,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狠狠的打。結果這一打,就打出來了同過去的一切不平等條約說再見。


然而由於當時海軍實力較弱,且當時急需休養生息,所以沒有收回香港主權,加上西方對華的仇視,都使得一些問題被擱置了下來。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解決這些問題,到了1999年澳門迴歸,也就剩下一個臺灣了。

清朝滅亡之後,國民政府急需列強的認可,所以錯誤的選擇了繼承不平等條約,沒有選擇利用外交磋商來減少損失。要知道當時的蘇俄剛剛建立,正是同其談條件的好機會,且蘇俄也廢除了庚子賠款,若是當時能夠稍微談判,讓北方多幾里地做出海口,將極大的改變現在的局面。


小司馬遷論史


向列強割地賠款各種喪權辱國的條約,是當年無能的清政府為中國簽下的一筆筆恥辱的債務,辛丑條約之中規定清政府還款的擔保是海關的關稅,這也是逼得清政府不得不賠款的原因。只是不久之後,清政府就亡了。清政府所欠的列強賠款的總額達到了13億兩白銀,到了後來其實也在慢慢被減免。

這些賠款在之後有被退還過一部分,作為中國的教育資金。第一個退回的就是美國了,他們將一部分賠款退給了中國,但是指定要給中國的留美學生用,即便後來袁世凱打這筆錢的心思也被美國壓了下來。後來北洋政府加入到一戰之後,德、奧兩國的賠款在華盛頓會議上正式取消。

十月革命後,俄國為了改善中俄關系也放棄了賠款,英法兩國也跟著減免。只有對日本的賠款是一直賠到了1939年,因為國民政府為了建立良好的外債信用,一邊抗日一邊還要對日本履行庚子賠款的義務。

新中國解放之後,實行的是另起爐灶的外交國策,意思非常明顯,新中國不承認舊的外交關係,堅持要在新中國的基礎之上重新同他國建交。

其實在民國時期,老蔣還是跟美國簽署過一些不平等條約,比如美國有權在新疆之外的各地從事空中攝影,而不允許靠近新疆完全是怕前蘇聯受到刺激。還有貨幣基金協定這種條約,規定了中國的貨幣和貨幣政策都必須要由美國來指定和管理。很顯然,美國是以一種更為隱蔽的方式對中國內政進行干涉。

除此之外,老蔣還得硬著頭皮和蘇聯也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比如中國定了民國政府必須承認蒙古獨立,並且將長春的鐵路劃為中蘇共有的財產,蘇聯的貨物在中國免關稅。

老蔣在退居臺灣之後還承認這些條約,但是新中國是堅決不認的,這明顯就動了美國和蘇聯的利益。這就是毛主席和周總理的硬氣之處,也只有這種魄力才能真正帶領我們擺脫屈辱,擺脫侵略,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更安穩地發展經濟。

說到割地的話,在北伐期間,有的地方比如漢口、九江等等租界就已經被國民政府收回了,國民政府也曾經為此進行過廢約運動。1943年,美國和英國廢除了和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到了二戰結束之後,中國基本上已經收回了大部分的在華租界。所以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割地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大半。


木劍溫不勝


第一、民國初期,我們已經收回了,一些租界。第二、經過14年抗戰,8年全面戰。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終於取得了勝利。而且根據同盟國條約。日本要賠償我們中國的損失。後來我們沒有要,臺灣,南沙群島,彭湖列島,西沙,中沙,東沙,東北三省都回歸我們,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收回所有租界(為香港,澳門迴歸打下基礎)對越南北部,東南亞國家進行受降。我們所有的賠償已經被除消。所有租界已經被收回。還收回了東北,臺灣,四沙。接受了日本海陸空三軍的裝備賠償。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先輩用。生命換來的。是他們的附出換了聯合國五常,臺灣,四沙,東北。他們是我們中國永遠的英雄。


光輝歲月8977788


民國滅亡後,遺留下來的十幾億賠款和不平等條約怎麼處理的?
答案就是——不認!

民國功臣

從法理和歷史延續性分析,民國繼承了清朝所有的權利,疆土,財富,自然也包括債務。清滅亡時

中國共賠款白銀已近6.532億兩,摺合銀元近10億元。清帝退位詔書明確提出:“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從國際法上講,民國政府與滿清屬於國際法上的“政府繼承”關係。從當時的客觀條件分析,民國政府依然未能完全擺脫國外帝國主義國家的控制和制約。孫中山時期的政府的大量軍事武裝以及財政來自日本和英美以及前蘇聯的支持。資本主義的軟弱性根深固定,資本主義不願意和國外搞僵,因此,不平等條約也不可能說廢除就廢除的。

不平等條約

到了我們偉大的祖國開國後,新政府向全世界莊嚴宣佈廢除一切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不平等條約,主張在條件成熟時立即收回香港澳門主權。毛主席提出的:“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說的就是,不承認舊條約。要走新中國的外交之路。

新中國開國大典

於是遺留下來的十幾億賠款和不平等條約自然就不認了。


電視劇裡看歷史


民國是一個充斥著混亂、也是一個充滿著無限蓬勃生機的新時代,在民國之前的年代裡,我國一直保持著數千年如一日的封建皇權更替,而自從民國開啟之後,中華土地上再無皇權的籠罩。

從確切的時間上來說,民國是1912年的時候開始的,在這一年元旦的時候,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了他的南京臨時政府,由此標誌著民國時代的出現。


我們在看民國曆史的時候,會發現民國經歷了混亂無比的軍閥混戰、經歷了熱血沸騰的抗戰、經歷了水深火熱的內戰。

因為這裡面的跨度實在太大的原因,所以導致很多人在瞭解那段歷史的時候就產生出了很大的阻礙感。

民國應該分為兩段時期

如果我們明確把民國分成兩段時期的話,我覺得大家對民國曆史的瞭解就沒有那麼困難了。

民國一共經歷了兩段時期,第一段時期是北洋政府時期,這個時期的開創者是袁世凱。

從1912年到1928年為止,民國一直都被北洋政府牢牢把控在手中。

而第二段時期就是國民政府時期,這個時期的開創者是孫中山。

而使得這個時期取代北洋政府的實際主導人是蔣介石,從1928年北伐結束開始,一直到1949年逃離內地,民國一直以來都被蔣介石在名義上把控著。



後來我們所說的抗戰以及內戰就是在蔣介石統治的這二十來年時間中發生的。

清朝留給民國的賠款只有幾億兩白銀

這就是民國的大概歷史,在民國開啟之後,因為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實在不敢得罪列強們的原因,所以他們當時主動承接下了清朝留給他們的龐大數額賠款以及不平等條約。

不過在我們仔細瞭解到這些賠款以及不平等條約之前,我得提前跟大家聲明一下。



在1949年民國滅亡的時候,民國留給我們的賠款以及不平等條約實際上是已經所剩無幾的,根本就沒有提問中所說到的十幾億賠款。

而在清朝滅亡、民國時代剛出現的時候,當時民國所繼承的賠款也沒有十幾億那麼多,當時民國從清政府手中繼承的其實最多隻有幾億兩白銀。

這幾億兩白銀是八國聯軍侵華時給清朝留下的,在八國聯軍席捲過後,清朝和八國聯軍簽訂了4.5億兩白銀的賠款(庚子賠款)。

這筆賠款是用清朝的海關關稅以及其他雜稅抵押的,需要分39年的時間才能賠完,最終本金加上39年的利息,這筆賠款就達到了9億多兩白銀的巨大數額。

從簽訂這個賠款協議到清朝滅亡,這裡面一共經歷了十來年時間。

清朝在這段時間中,早就給列國們賠付了一部分的賠款,因此到了民國開始的時候,這筆賠款實際上已經沒有9億兩白銀那麼多了。

從清朝末年開始的退還賠款

而且大家還要注意的是,從1908年開始,以美國為首的一部分西方國家就已經停止了繼續向清朝索要這筆賠款。

當時在以美國為首的少部分國家主持下,這些本應該由清朝賠給他們的賠款被他們指令花在了修建學校、醫院、公費派留學生留學等方面上。

因此在進入民國時代後,民國政府除了繼續給一毛不拔的日本和俄國賠付賠款之外,其他本應該賠給其它各國的賠款在列強們的退還、勒令下,被花在了各種有用的地方。

清華大學就是在清朝滅亡前一年,清政府用美國退回來的賠款修建的,除此之外,清朝末期以及民國時期很多的基礎公共設施也是從這些賠償款中支出的。

庚子賠款的最終去向

接下來,我就簡單地跟大家盤算一下這些賠償款的最終去向。

在1917年,因為我們國家也派出了士兵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所以在一戰終結後,作為一戰失敗國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徹底放棄了繼續向我們索要賠款。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既不用繼續向他們賠款、也不用在他們的指令下拿著他們退還的賠款投入一些有用的地方了。

在蘇聯決定要和孫中山聯手合作的時候,蘇聯也和德國一樣在1924年放棄了這份賠款的索要。


在抗戰爆發後,除了日本之外,其他所有國家都廢除了這份賠款協議,不再繼續向我們索賠或者保持退還賠款的關係。

而在日本一邊對我們侵略的同時,蔣介石為了不使自己的國際名聲因此沾染上汙點,因此在抗戰爆發後,他仍舊繼續向日本賠付了這筆賠款。

後來蔣介石也發覺這樣的行為實在不妥,所以他把這些錢打到了歐洲,讓歐洲人幫自己保管。

以打算在戰爭結束後再交由歐洲人支付給日本,而這筆賠款是一直到1939年賠款才完全賠完的。

這就是庚子賠款那9億多兩白銀賠款的始末,在一直到民國結束的時候,這些賠款其實早已經消失在了歷史之中。

民國結束後留下的不平等條約

接下來我們再說一下民國時期的各種不平等條約,清朝晚期的時候,列強們在我國留下了許多租界和割走了很多土地。

除了後來的香港之外,其他所有被割走的土地都是沒能要回來的。

而當時列強們在我國設立的租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除了香港的新界(香港島、九龍是割讓的,新界是租借的)、澳門和東北的旅順港之外,其他的所有租界都早已經在民國時期被收回到了手中。

因此在民國滅亡之後,接下來所剩下的不平等條約,就只剩下了旅順港、澳門和香港的新界三個地方。


旅順港是50年代的時候才歸還的。

在97年時,我們則通過收回新界的時機把已經被割讓出去的香港本島和九龍給收回到了手中。

99年的時候,在租期到來後,我們收回了澳門。

所以說在民國滅亡後,民國根本就沒有遺留下十幾億的賠款,不平等條約在民國結束之前早已經被國民政府解決了絕大多數,後來的幾個不平等條約在民國結束之後的歷史中,是分不同時間段才被解決掉的。


孤客生


這個問題,說來話長。

民國,說的是1912年溥儀退位到1949年開國大典中間的37年,民國成立的標誌是1912年3月14日清帝溥儀宣佈退位民國滅亡的標誌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清朝滅亡後,不管是袁世凱代表的北洋派,還是孫中山代表的革命派,都不敢公然廢除清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都是繼續老老實實給列強們繳納罰款。

不過,民國時期,對外的不平等條約,是有一些轉機的。

1,第一次轉機,蘇俄和蘇聯的成立。

1917年,俄羅斯發生十月革命,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宣佈,廢除於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歸還侵佔中國的一切土地。

但列寧去世後,蘇聯大國沙文主義抬頭,繼承了在華侵略勢力,繼續加緊對中國的滿洲、蒙古、新疆等地的侵略。賠款,繼續給,一分都不能少。

2,第二次轉機,庚款返還潮流。

1900年,庚子國亂,列強索要了連本帶利近10億白銀的賠款。後來,因為國際匯率變化,銀價下跌,列強們還增加了賠款數量。1909年美國開始退換多要的賠款,各國紛紛效仿,退還了一部分,其中美國人總共退款1250萬美元。

庚子賠款總共退回多少錢?比較公認的數據是1902-1938年這37年間,庚子賠款總計實付之數為6.64億海關兩,扣除美英等國退款等,中國實際支付5.76億,拿走金銀財寶丟點殘羹冷炙,這就是列強的本質

3,第三次轉機,大革命收回租界。

1926年,國共聯合搞革命,到達長江流域時,成功收復了漢口九江的租界。這是近代以來的巨大勝利。

但是,蔣介石很快背叛革命,收回租界拒絕賠款的行動,就無疾而終了。

4,第四次轉機,抗日戰爭爆發。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東北,但蔣介石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不但不抵抗,還繼續像日本賠款。於是日本人拿著中國的錢買武器,繼續搶中國的土地。

日本人,那是真狠啊!

5,第五次轉機,廢除治外法權。

1944年,美國為首的列強廢除了在華的治外法權,但賠款繼續要交。

不過,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為了獲得美國支持,又簽訂了更多的不平等條約,期間喪失的利權,實際上已經遠超過之前100年支付的賠款數量。

民國滅亡後,我們廢除了一切不平等條約,對清政府和民國政府在不平等條約中答應的所有賠款,也是一律廢除! 當時,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還不夠強大,但反對帝國主義的勇氣和決心很大。


和平從來不是求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槍桿子裡出政權。其實,我們也可以說,槍桿子裡出和平,槍桿子裡出平等!


歷史知事


民國是指中華民國,從1912年開始建國,到1949年滅亡。但其餘部仍在,現在的臺灣仍自稱中華民國。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宣佈民國滅亡。中國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當然就更不承認什麼賠款了。新中國建立後,實行親蘇反美政策,與蘇聯簽定《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對於之前所有的不平等條約並不承認。實際上,現在也並無什麼不平等條約了,因為基本上與外國的不平等條約,都是晚清進簽定的。而後來進入民國時期,中國先後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這兩次世界大戰中,中國都是戰勝國。所以不平等條約及欠款,都隨著戰勝國地位而宣佈取消了。所以民國滅亡後,接管的新中國並無繼承賠款問題。

相反,新中國放棄了戰勝國對於日本的賠償,於1997年收回了香港主權,於1999年收回了澳門的主權。明清時期簽定的不平等條約,都成為歷史。值得一提的是,圍繞澳門,中澳雙方在新中國建立後的一九五二年,還發生了一場小規模的戰鬥,雙方互有三十餘人的傷亡,最後以澳督按照中方要求書面道歉,賠償四億人民幣了事。這是中國建國後第一場對外交往中的勝利。

1949年以前,民國政府廢止了絕大多數與外國的不平等條約。新中國後,之前所有的不平等條約同時廢止。因為世界進入冷戰進期,所有的條約以新簽定的為準。

春秋史社,專注於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請關注“春秋史社”,有問題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