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令五申不讓在職教師有償補課,而培訓機構卻越來越多?

享受陽光46572843


2015年,教育部頒發了教師有償補課“六條禁令”,各地各學校有償補課戛然而止,教師也有所收斂。至此,各地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時下,我們一所普通初中大門口附近就有數十家掛牌的培訓機構,小區內“黑班”更是無計其數。固然,三令五申不讓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為培訓機構提供了大量生源,減少了強有力的競爭。但培訓機構增多更重要的還是政策的鼓勵和社會大學生就業壓力所迫。最初的培訓機構,與其說是機構,不如稱其為“補課班”。就連全國最大的培訓連鎖機構新東方,其前身無非就是在職教師俞敏洪和同學兩個人開設的”補課班“。時至今日,禁止教師有償補課,最初的老師“補課班”,有的銷聲匿跡,有的老師下海繼續辦班,一部分發展起來,成為目前的大型連鎖機構。

作為一名教師,最初的“補課”都是無償的,義務的。當初,我擔任72名學生的班主任,語數外等主要學科任課教師為了幾個不及格的孩子,有的課間輔導,有的午休時間“補課”,像我們班主任通常把白天時間留給科任老師,只能是晚上放學時間“補課”,有的時候怕家長擔心,就到學生家裡義務“補課”。在那個時候社會“補課班”根本沒有市場,後來老師義務“補課”逐漸走向“有償補課”,社會培訓機構開始出現了,不過授課老師在職居多。今天,在職教師有償補課被禁止,大量大學生湧入培訓機構,成為授課“骨幹”教師。由此不難看出,政策性扶植培訓機構,更多的就是緩解社會就業壓力。

當下,社會培訓機構愈來愈多,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市場需求,家長需要。如今,中高考指揮棒不停的旋轉,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加之現今教師有償補課不成了可觸碰的“紅線”。社會培訓機構在此時此刻日益壯大,自然見怪不怪,不足為奇了。前日,各部委開展聯合整治行動,其根源就在於培訓機構越來越多,良莠不齊,導致市場混亂。更多的家長花費“天價補課費”,結果孩子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太多的問題,過多的糾紛,再不整治,恐怕後果難以想象啊!


俺油菜


我能說一句話嗎,我是一個一線老師,工作十六年,很辛苦,工資很低,我也在外面帶課,掙得收入還可以,但是不帶自己的學生,來了也攆走。如果能教好,你來補課幹嘛,如果教不好,你來補課幹嘛。所以說啥不帶自己的學生。我外面帶課學生很歡迎,很受學生追捧,掙得也是辛苦錢。但是本校課堂中總有一少部分學生不聽課,我用了個比喻來解釋這個問題,你媽做飯好吃嗎?飯館的飯好吃嗎?這個比喻的意思就是你媽做飯很好吃,但是你不愛吃的原因是你媽該給你做飯,補課機構就像酒店的飯,偶爾吃一頓味道很鮮美,但是養身體還是多吃家裡的飯吧!


魔鬼教師


假如所有的教師都不補課 ,假如我們取消一切課外輔導班,不管有償的,還是無償的,學校的,還是培訓機構的,自己的老師上的,還是大學生研究生上的,統統取消,那麼,設想一下,我們希望孩子們在這些時間裡能做什麼?我們希望他們在大自然中奔跑;在家裡做做家務,學習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看看世界名著,搞搞琴棋書畫,成為一個有品味的人。或者去工地上搬搬磚,體驗一下人間疾苦,生活的艱辛。我相信你一定是這樣想過,也這樣嘗試過,我也相信你最後一定會發現,那些美好的願望只不過是我們一廂情願而已。如果有大把的時間,孩子們寧願呆在幽暗的網吧裡,不分白天黑夜地沉溺於血腥暴力的虛擬世界裡,或瀏覽那些這個年齡不該看到的網頁。或手機不離手,成為資深低頭一族。網絡以不可阻擋之勢控制了每個人的一切。做為成年人,我們肩上的責任讓我們得以脫離於網絡的控制。而孩子們,假如失去了學習任務和老師的約束,忙於謀生的父母即沒有合理的方法,也沒有那麼豐富全面的學識,更不可能每日花上幾個小時去輔導孩子的功課,那麼可想而知,孩子們會徹底淪陷於虛擬的世界。 還有一種說法,課外輔導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那麼我想問,上網吧要不要收費?電話費算不算錢?孩子們在網上買網卡,買裝備要不要算錢?況且,很多人上不起輔導班絕不是錢的問題。從事課外輔導這些年,記不清給多少人義務上過多少課了,如果以培訓機構的收費標準來算,我應得的課時費就算是買不到一幢房子,也應當買得到一輛車了。我不收學費!我象祥林嫂一樣對我的學生們重複著這句話,以至孩子們見了我都怕我,經常是我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教室裡等待著我的學生們,卻久等不到。 我孩子也是一個不太上進的人,貪玩懶墮,所以,我認為他的數學家教是一個了不起的老師,因為她能讓這個懶墮的孩子跟她學了五年的數學。並且順利通過了中考、會考。他的歷史家教是我從前的學生,他也是一個了不起老師,讓這沒有耐性的孩子跟他學了兩年枯燥的歷史,並且繼續學下去。他的物理家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老師,他讓這物理模擬考只得6分的孩子,在學業水平考試中得到B級。 取消教師補課將孩子推向社會培訓機構;取消一切補課卻將孩子推向網吧,推向虛擬的網絡世界。


風笛的課堂


在職教師不補課了,是不是這顆星球上的其他人都不補課了?非也!

有償補課的不僅僅是在職教師的專利,還有培訓機構這種“補課專業戶”一直在“磨刀霍霍”。培訓機構耗盡洪荒之力抵制在職教師有償補課,抹黑公辦教師形象,如今“終成正果”——在職公辦教師終於不敢有償補課了,那麼這些培訓機構原本單價50塊一節課的補課費現在可以名正言順漲至一節課300塊甚至更多。

貴嗎?嫌貴你找你們老師補!看他(她)敢不敢收你!

心疼嗎?心疼也得補!否則你的孩子很可能跟不上!

畢竟孩子的同班同學很多都去機構“開小灶”了,公辦老師還沒傳授的知識,培訓機構已經開始行動了……這心中的“五味瓶”,估計只有家長自己知道。

培訓機構之所以越來越多,甚至群魔亂舞,歸根結底在於兩個字——“壟斷”。君不見某補課機構已經成為“上市公司”,每一個假日都賺得盆滿缽滿;君不見某機構頂級“專家”大放厥詞——

“培訓學校的老師是心理輔導員,公立學校的老師是孩子的心靈殺手”,甚至連“罪該萬死”這四個字都摁在公辦教師的頭上。

這些機構的牛人為何如此肆無忌憚口不擇言?最大的原因,因為他們是商人,在商言商,怎麼有利怎麼整,誰是軟柿子就捏誰。

最終結果是:他們贏了,他們的腰包鼓了,他們的機構在神州大地“遍地開花”,他們臉上開始露出“欣慰”的笑容。

有些人可能會說,有些在職公辦教師也利用課餘時間去補課機構賺外快,或者介紹自己的學生到補課機構去上課。如何根治這種“沉痾宿疾”?這種幫兇比自己辦班補課更讓人噁心,見一個清理一個,那麼估計沒有幾個人會把自己的飯碗當身外之物吧?想蹭培訓機構的飯,你扔掉公職這件“外套”,全身心去機構賺大錢,豈不美哉?

堵住了在職教師的貪念,還要在抵制學生瘋狂補課這個節骨眼上“做足功課”,比如發現學生補課見一個開除一個,“露頭就打”,那麼學生都不敢甚至懶得去機構補課了,培訓機構還會越來越多嗎?


微雨潤苗


前幾天,接觸一位深圳名校的學生家長,她的孩子在這所名校初一就讀。這位家長向我們諮詢,怎樣補習效果更好。作為老師的我們,一致反對補課,除非孩子有什麼知識的缺漏,否則,給孩子補習有害無益。這位家長告訴我們,她希望孩子輕鬆愉快地學習,不希望孩子全部時間都用來學習學校課程。但是,她又不得不讓孩子補習。她孩子的班上,80%以上的同學都在補習,並且,他們在六年級就“補”完了初一的數學,現在已經“補”完了初二才上的物理。孩子班上上課,老師每講一個新知識,孩子們都舉手說學過了。

老師的教學,都是面對多數學生的,既然80%的學生都學過了,老師就不會仔細講這個知識了,還有20%的學生只能望洋興嘆了。為了能跟上班上多數同學,這20%的同學只好也去補習。這大概就是劇場效應吧。這樣一個班級,也許算“上課不講補課講”的一個註腳吧。這個“上課不講補課講”不是老師主觀的行為,補習班也不是老師的補習班,但這種現象卻要老師來背鍋。

現在的家長,很多人都被商家洗腦了。一句“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嚇得家長們趕快去商業補習機構給孩子補習。而且,家長和補習機構把每一個階段都當著起跑線,讓孩子在每一個節點都搶跑。現在,學前就學習加減法,小學未畢業就學初中課程,中考剛結束,就要學習高中課程。這樣做,孩子苦不堪言,家長浪費金錢,老師無法按正常進度傳授知識。這樣的拔苗助長對孩子的終身發展沒有任何好處。

但是,這種全民補習的現象,就是補習機構樂於看到的。這就是補習班越來越多的原因。中國的市場經濟,造就了一大批營銷人才。現在的補習市場,是營銷最成功的一個案例,這個案例以後可以上MBA課程。


非優秀教師


為什麼衡水各所名校學生沒人補,老師也不在外從事任何形式有償家教,因為1.老師每天朝五晚十很累。2.兩週放小假一次,只放一天,一個月放大假一次,兩天,而且作業按小時佈置,學生沒空補課。3.老師工資是普通公辦在職教師3-5倍,而且沒時間去花錢,好容易歇班,還不好好放鬆一下!


沒聽說過去你的吧


它們之間其實是因果關係的,正因為國家三令五申不讓在職教師有償補課,所以培訓機構才會越來越多。

首先,國家的出發點是為了“減負”和“公平公正”,出發點是好的,這點毋庸置疑。

但問題是,有些時候,好心未必有好結果,好心辦壞事的情況很可能出現。

對於家長來說,都很清楚,不管你怎麼“減負”,自家孩子要是學習成績不好,就上不了重點小學、初中、高中…也就很難上好大學。

而上不了好大學,將來很可能找工作的時候就很被動,整個職業和人生都可能因此而不同。

你不要老拿個案來說事,總體而言,還基本上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國家“減負”的結果 什麼呢?

就是本來應該學生在校內完成的作業或項目都被砍掉了。不準上了。

那麼,首先不幹的其實是孩子和家長,那老師,我能不能給你補課費,你給孩子上啊。

於是有人補課有人不補課,這下沒錢補課的家長不幹了,這不公平,老師不能收錢補課,你都已經拿了國家工資啦。

也還是有道理啊,所以,進一步規定,老師不能有償補課!嚴重的甚至開除!

嗯,這下沒有老師收費補課了。

可是,家長和學生的需求還在那裡啊,反倒因此顯得越來越強烈了!

有需求就有市場啊,於是,一大批培訓機構應運而生了,而且,越是“減負”,越是禁止老師有償補課,這些培訓機構的費用就越來越高。

一兩千都算便宜的了,幾千幾萬也不罕見!

以上,大家覺得有道理嗎?

有啥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馮起升


傻逼家長被人耍了還在給人唱讚歌了,校外輔導機構都是請的末流的教師,甚至沒有資格說人在輔導,家長還高高興興的去送錢。想當初學校補課收那麼點補課費家長有鬧有告的現在好了多花幾十倍價錢,還的來回接送,傻逼家長們沒毛病了吧,活該活該!!!!


哈哈好時光


整天吵著,取締輔導,打擊補課,你們只體會到這些痛。你們懂的輔導補課好處嗎?理解這麼多好處,你們會半夜睡不著。

1.對學校影響

a.變相帶來教師收入,提高教師生活水平,改善教師愉悅心情,

b.有利於加強教師之間榮華富貴心的攀比,激勵教師積極進取心態。

c.刺激了本土經濟復興與發展,如:教師成群結隊團購式買房,消耗大量別墅排屋的庫存,如:加強了高端奢飾品消費,LV,GUCCI,阿瑪施。大幅度提升了學校素質文明建設,拉昇了城市形象檔次。

d.最最最大的益處是有利於打擊,只空想不幹活的激進分子,空談誤國誤人子弟之徒。培養了不空想,踏實肯幹積極拼搏的校風校貌。

2.對家長影響

a.滿足了一大批積極爭先唯恐落後的家長心願,促進了廣大家長群眾捨我其誰的積極進取的精神建設。

b.促進個人消費能力,提高全民消費指數。

c.最最最重要的是,打擊好吃懶做安逸之風,加強實幹拼命精神。


刀筆之隸


三令五申不讓在職教師補課,培訓機構必然越來越多。

說明培訓機構徹底把最大對手,在職教師幹掉了!這是好事!因為終於可以還在職教師一個清白了,同時也讓學生家長滿意了——可以花更大的代價給孩子補課了!

我看到有網友在別的回答下留言:“我家女兒沒有補課,結果怎麼都跟不上”。我來給你們說說為什麼?

這都是培訓機構“超前教學”惹的禍!也就是學校裡還沒有教的內容,補習班已經教了,其他學生自然就跟不上了!其他學生一看,便會更加恐慌,又會更加瘋狂的去補課!造成惡性循環!

這也是這次治理培訓機構的一個重要內容!

要想徹底治理補課現象,最好的辦法就是:發現在職教師補課,立馬開除!學生髮現補課,立馬開除學籍!亂世必須要用重典!這樣下來,必然風清氣正!培訓機構也必將死翹翹!真是笑話,做培訓居然能做成上市公司!不知道多少學生家長為這樣的公司買單啊!

怎一個“亂”字了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