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量採購將有效推動藥價迴歸合理

原標題:帶量採購將有效推動藥價迴歸合理

據報道,國家組織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擬中選結果日前公佈,正式對外進行為期一週的公示。25個試點通用名藥品集中採購擬中選,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平均降幅達到52%,最高降幅達到96%,其中22個為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網民認為,帶量採購將有效推動藥價下降,刺激製藥行業創新。

“這次藥品降價幅度之大遠超人們預期,52%的平均降幅意味著看病貴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集中採購這一舉措可謂打到了關鍵處。”網民“陸敬平”說。網民“劉志勇”認為,我國醫藥購銷領域的灰色利益輸送歷來被各方詬病,銷售代理制企業奇低的出廠價、自辦銷售企業奇高的推廣費用都已是公開的秘密。購銷領域的混亂直接抬高了藥品在臨床使用時的價格,以至於探尋藥品的合理價格成了一個誰也解不開的迷局,堅持集中採購就是要利用透明的規則擠壓藥品價格中的水分,使藥品價格迴歸合理。

帶量採購還將對藥企構成長期利好。網民“李紅梅”表示,對於藥企來說,約定中標用量也意味著穩定的市場預期,以此為基礎,可以給出更加真實的藥品價格,擠出虛高水分。那些沒有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非專利藥品,會在競標中被淘汰,有利於激勵製藥行業創新、健康發展,優化藥品流通秩序。

有網民提出,帶量採購不能只談低價不講質量。據報道,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辦負責人表示,本次集中採購藥品的質量入圍資格以通過一致性評價為質量託底要求,實現用藥質量的提升。在網民看來,藥品質量是任何時候都不能疏忽的問題,保證藥品質量的關鍵仍然在於完善質量監管體系。更重要的是,在新的模式之下,必須通過一致性評價是藥品入圍的託底要求,這對保證藥品質量實際是加分項。

此外,有網民指出,帶量採購真正發揮作用,還要看後續執行力度。“4+7城市集採試點實質展開是探尋藥品合理價格的重要嘗試,但這種嘗試能否最終取得良好效果,採購價格形成後的兩點至關重要,一是各地醫保部門能否及時向企業撥付甚至預付藥品貨款,二是各地醫療機構在實際使用中能否保證實現承諾的採購量,這也正是企業在參與集中採購時最為看重的‘實惠’。醫保部門及相關醫療衛生機構應尊重契約精神,切實履約。”網民“劉志勇”寫道。

(記者 張小潔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