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世界盃以來,近幾屆最精彩的世界盃決賽是不是2006年的決賽?

足球story



2006年世界盃決賽確實是近些年世界盃決賽最經典的一次對決,其它幾場相比之下要失色不少。

1998年世界盃決賽由於羅納爾多的低迷失去了懸念,基本上可以說變成齊達內和法國隊的表演賽了。比賽一開場法國隊就壓制著巴西隊了,巴西隊抵抗不過半小時,城門就宣告失守,上半場第27分鐘,利用角球機會,齊達內頭球破門,為法國隊取得了先機,上半場補時階段,又是齊達內,又是頭球,齊達內幫助法國隊再下一城,半場結束法國隊2:0領先了。下半場巴西隊的進攻依然難有起色,即使是在第68分鐘,法國隊球員德塞利紅牌下場,巴西隊也依然很難威脅到法國隊的城門,下半場補時階段,佩蒂特再下一城,最終比分定格在了3:0,法國人輕鬆地贏得了第一次世界盃冠軍。

與1998年巴西隊由於羅納爾多的低迷導致場上一邊倒的局面不同,2002年世界盃決賽一開始就是一場實力懸殊的對決,德國隊本來實力就處於弱勢,中場核心巴拉克還因為停賽無法出場,正常比賽巴西隊都一直佔據著場上的主動,德國隊的進攻很難對巴西的球門形成威脅,最終憑藉著羅納爾多在下半場連下兩城,巴西隊2:0完勝德國,成就了五星巴西。至於2010年和2014年世界盃,兩次決賽對決的雙方都採取了十分保守的戰術,場面上十分沉悶,2018年世界盃決賽則完全不像是一場決賽,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完全體現不出是一場高質量的強強對話,更像是一場熱身賽的友好過招。

與前面提到的決賽相比,2006年世界盃決賽絕對經典,無論是球場上所展現的競技水平,還是所發生的故事都異常精彩。


整場比賽雙方都不保守,一開始法國隊先發制人,憑藉著齊達內的“勺子點球”,法國隊佔得先機,不過很快馬特拉齊就利用角球機會力壓維埃拉為意大利扳平了比分,之後託尼還有一次頭球擊中了法國隊的橫樑,錯失機會,而這邊法國隊也多次威脅著意大利的球門,逼著布馮做出了多次精彩撲救,正常比賽可謂是一直精彩不斷,懸念也一直保留到了最後,最終雙方通過了點球大戰才決出了勝負,意大利通過點球6:5戰勝了法國隊,贏下了最終的冠軍。

除了精彩的比賽,裡面還發生了一個傳奇的故事,作為職業生涯的告別演出,齊達內先是用一個經典的“勺子點球”開始了自己的傳奇表演,最後又用一個出人意料的“頭頂馬特拉齊”來結束他整場比賽的表演,那個與大力神杯擦肩而過的謝幕鏡頭同樣經典。

如果齊達內是這場比賽的最佳主角,那麼馬特拉齊也是最佳配角,先是由於他在禁區內的犯規送給了法國隊一粒點球,成就了齊達內的“勺子點球”,之後他又利用角球機會力壓維埃拉幫助意大利扳平了比分,將功補過,加時賽又是他的挑釁讓齊達內被紅牌罰下。


足球story


個人覺得,2006世界盃決賽,算是最近幾屆世界盃裡面,技術含量較高的一場比賽,尤其是在世界盃決賽這樣的場合,還能打出這樣戲劇性的過程,真不簡單。2006世界盃的最大熱門是“前場四重奏”領銜的巴西隊,巴西隊當時有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卡卡和阿德里亞諾這樣的頂級巨星,而法國隊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齊達內青春煥發。先後率法國隊在淘汰賽擊敗西班牙、巴西和葡萄牙,一路打進決賽。

意大利隊在死亡之組突圍後,淘汰賽階段,“偉大的左後衛”格羅索狀態爆棚,八分之一決賽擊敗澳大利亞和半決賽淘汰德國隊,都有格羅索的功勞。在世界盃決賽前,意大利隊僅丟1球,卡納瓦羅領銜的後防線相當穩固。法國隊和意大利隊的世界盃決賽中,法國隊長齊達內點球戲耍布馮後,意大利後衛馬特拉齊就頭球破門,扳平比分。法國隊的維埃拉、馬克萊萊、裡貝里、馬盧達和齊達內組成的中場五人組,曾一度壓制意大利隊的皮爾洛、加圖索、佩羅塔、卡莫拉內西和托蒂的意大利中場五人組。
但意大利隊深得防守反擊的精髓,就算被壓著打,中後場站位也不會陷入混亂,在幾次反擊都極具威脅,中鋒託尼的頭球破門,被算成越位在先。法國隊這些的前鋒亨利也很活躍,不斷推進到意大利隊的防線。法國隊中場維埃拉受傷下場是個轉折點,此後雙方進入加時賽,齊達內險些頭球絕殺意大利隊,但最終被馬特拉齊挑釁後,一頭撞飛後者,因此被紅牌罰下,馬上退休的齊達內,與世界盃擦肩而過的畫面太經典,法國隊最終在點球大戰輸給意大利隊,法國隊這邊,特雷澤蓋射失點球,而“偉大左後衛”格羅索為意大利隊打進最後一個點球。
總體來說,2006世界盃有幾場比賽的含金量很高,比如說法國巴西,意大利德國,還有意大利法國這場決賽。劇情是一波三折,充滿眾多偶然性,而齊達內在這場比賽中展現了大師級別的水準,只差一步到球王!

你看過最經典的世界盃決賽是哪場?歡迎一起討論。


綠茵守望者


【難忘九八,生命之杯】

筆者個人感感覺,論精彩程度2002年及2010年世界盃基本可以排除在外,而2014年巴西世界盃總體感覺決賽那場精彩,其他亮點不多,2006年德國世界盃也不錯,但題目給出的是“最”,所以我還是選擇1998年世界盃。當然,有句話說得好:沒有最精彩,只有更精彩。選擇98是我個人之見下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法蘭西之夏的快樂。



1998年第十六屆世界盃具有歷史意義,因為國際足聯首次將參賽隊伍擴大至32支。32支入圍世界盃決賽圈球隊一共分成八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前兩名晉級16強。比之前24隊晉級制合理多了。第二階段賽制採取單敗淘汰制,法國、巴西、阿根廷、意大利等國際足壇勁旅展現出強大實力,均順利通過首輪進入淘汰賽。

本屆世界盃最經典的一幕出現在1/8決賽英格蘭與阿根廷的強強碰撞中:“萬人迷”貝克漢姆被紅牌罰下。兩支球隊是一對宿敵,實力旗鼓相當兩支球隊在90分鐘內戰成2-2平。但是貝克漢姆在比賽中一個不必要的蹬踏犯規,使得他被紅牌罰下。最後的點球大戰,阿根廷人6-5勝出。

半決賽中法國依靠圖拉姆的兩粒進球,2-1擊敗克羅地亞,終結了對方的“黑馬之旅”。而另一場比賽中巴西與荷蘭在120分鐘內戰成1-1平。點球大戰,荷蘭飲恨。

決賽在法蘭西體育場進行。憑藉著主場球迷如潮的助威聲,齊達內利用兩個幾乎相同的頭球,幫助法國打開勝利之門。最終,齊達內的法國隊以3-0擊敗“外星人”羅納爾多的巴西隊,歷史上首次獲得大力神杯。

本屆比賽個人獎項如下:

金球獎羅納爾多(巴西);

銀球獎蘇克(克羅地亞);

銅球獎圖拉姆(法國);

最佳射手蘇克(克羅地亞)6球;

最佳陣容:門將巴特斯(法國)、奇拉維特(巴拉圭);後衛德塞利(法國)、圖拉姆(法國)、羅伯特-卡洛斯(巴西)、弗蘭克-德波爾(荷蘭)、加馬拉(巴拉圭);前衛戴維斯(荷蘭)、鄧加(巴西)、裡瓦爾多(巴西)、齊達內(法國)、米歇爾-勞德魯普(丹麥);前鋒羅納爾多(巴西)、博格坎普(荷蘭)、布萊恩-勞德魯普(丹麥)、蘇克。

看看上面這份名單,想想都依舊令人激動,一下子把球迷的思緒帶回十九年前法蘭西的夏天。

另外,1998年法國世界盃的其中一首主題曲《生命之杯”》在世界盃之後傳播甚廣,成為很多足球節目用來烘托氣氛的第一選用曲目。歌曲中的鼓樂節奏和號角奏鳴都頗為煽情。

近五屆世界盃八強名單:

1998年世界盃

法國、巴西、克羅地亞、荷蘭、意大利、阿根廷、德國、丹麥

2002年世界盃

巴西、德國、土耳其、韓國、西班牙、英格蘭、塞內加爾、美國

2006年世界盃

意大利、法國、德國、葡萄牙、巴西、阿根廷、英格蘭、烏克蘭

2010年世界盃

西班牙、荷蘭、德國、烏拉圭、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加納

2014年世界盃

德國、阿根廷、荷蘭、巴西、哥倫比亞、比利時、法國、哥斯達黎加




中山文苑


題主問的是自98年以來,那麼就應該不包括98年。我同意題主說的,2006年世界盃決賽確實是98年以來最精彩的。

我覺得從進球數上就能率先把2010年世界盃決賽和2014年世界盃決賽去掉,這兩場決賽常規時間都是0比0,都是靠著加時賽解決的戰鬥。當然,不是說0比0的比賽就不好看,很多不進球的比賽也非常好看。但明顯這兩場世界盃決賽都不屬於這個範疇,爭冠球隊整體都顯得過於謹慎、過於求穩,非兩隊球迷的話,看著都有點昏昏欲睡。

那麼只剩下2002年世界盃和2006年世界盃了。其實這也很好比較,因為2002年世界盃決賽是一邊倒。當時的巴西隊處於頂峰狀態,大羅、小羅、裡瓦爾多、卡洛斯,這個陣容放在現在都非常豪華。而那支德國隊卻是低谷期,當時德國人的新生代還沒有崛起,老一代的德國人踢得還是硬橋硬馬的傳統足球,球隊靠卡恩和巴拉克支撐,克洛澤那時候還是個只會頂頭球的年輕人。可惜決賽巴拉克又停賽了。所以那是一場非常一邊倒的決賽,乏善可陳。

2006年世界盃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兩支都不被看好的球隊卻進了決賽。意大利這邊自不必說,整體年齡偏大缺少新人。法國則是靠著齊達內一個人支撐,亨利的表現遠不如在俱樂部,裡貝里倒是讓人眼前一亮,但終歸要看齊達內表演。

可能是兩支球隊整體年齡偏大,都不被看好?反而在決賽中打得非常開放。當然,這也有可能跟裁判第7分鐘就判罰了點球有關。當時齊達內勺子點球罰進,早早打破僵局,也讓這場比賽走向了更為開放的方向。

意大利送點“罪人”馬特拉奇親自扳平,隨後齊達內頭頂馬特拉奇紅牌罰下。最後是點球大戰,神奇的左後衛格羅索一劍封喉。

咱們提煉一下這場決賽的關鍵詞,你就會發現,這些詞都是現在新聞最喜歡的流量利器。

點球——第七分鐘馬特拉奇禁區內碰倒了馬盧達

勺子點球——齊達內藝高人膽大,勺子點球打到橫樑下沿反彈後砸在線內

罪人救贖——送給法國人點球的馬特拉奇親自扳平

齊達內紅牌——雙方進球功臣言語衝突後齊達內頂人

雙方都有中柱——具體忘了,法國應該是齊達內頭球被布馮託了下砸到橫樑

點球大戰——特雷澤蓋踢飛點球

這些元素哪個都十分吸引人,而在一場世界盃決賽中集齊了所有這些元素,其精彩程度可想而知。更何況,足球比賽是需要故事性和張力的,齊達內頭頂馬特拉奇讓這場世界盃決賽的故事性難以替代。

我記得十分清楚,意大利奪冠第二天我出門打車穿了一件意大利隊服。出租車司機看見我的意大利隊服說:“我不看足球,但是我覺得齊達內冤枉,馬特拉奇肯定使壞了。”

如果沒有這次衝突和這張紅牌,這場比賽不會被根本不看球的人所關心和談論的。而齊達內頭頂馬特拉奇的動作,也掀起了網友們的惡搞浪潮,讓這場比賽得以一再傳播。齊達內被罰下時,經過大力神杯的背影,也成為了世界盃決賽的經典鏡頭。


小狼聊體育




是,這是由托蒂,皮爾洛,布馮,卡納瓦羅等巨星領銜的意大利和由齊達內,特雷澤蓋,亨利等豪華陣容的法國隊共同帶來的一場經典的比賽。開場6分鐘,馬特拉齊防守犯規,法國隊獲得點球,齊達內一蹴而就,法國隊暫時領先,20多分鐘時意大利獲得角球馬特拉齊將功補過頭球得分。常規時間雙方戰平,加時賽雙方也未分出勝負,但是加時賽中齊達內用頭頂撞馬特拉齊被直接紅牌罰下成為比賽的轉折點,這也直接終結了齊達內的職業生涯,這成為足壇經典的一個話題。雙方進入點球大戰,意大利方面五罰全中,而法國隊第二個出場的特雷澤蓋擊中橫樑,最終意大利獲得德國世界盃的冠軍

溫馨提示想看更多的足球趣事關注:一隻小足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