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哪些大企業能上市卻不上市?

中正視爵


中國大企業不上市的很多,但比較典型的是華為和老乾媽。

華為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有著超強的國際視野以及超強的創新研發能力,全球18萬的員工,每年的研發投入佔整個銷售額50%以上的比重,凡是具有能力並且踏實肯幹的員工集體持股,為了更好地留住員工;華為的基礎通訊技術以及手機業務等每年的銷售額6000萬美元,遠超阿里和騰訊,但是華為至今沒有選擇上市;原因可能是充足的現金流以及更好地自主管理能力,自主決策能力。

老乾媽貴州的納稅大戶,每年的納稅額都達30億,貴州政府不斷地協助老乾媽進行上市,老乾媽陶華碧都不同意,原因是產品本身是絕不僅有的,在美國的銷售價格比中國的價格還高,賺的都是國外的錢;老乾媽的經銷商都是現金進貨,有充足的現金流支持老乾媽的運營;陶華碧董事長認為上市是圈錢,她不同意這種做法,她是實心實意的做企業,做產品,中國製造。

以上這兩家企業值得我們中國所有的企業學習,企業家精神也值得宣傳推廣。你還知道哪家企業是這樣的,歡迎推薦。


山終究為峰


其實一個企業上市與否並不能決定一個企業是否成功,上市的一大目的就是為了融資,如果一個企業不缺錢,那就沒必要上市。是否上市也並不能體現公司管理水平的好壞,有很多未上市的公司治理水平高於一些上市企業。

一、華為

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曾經說過:豬養的太肥了,連哼哼聲都沒了。華為早已經是世界五百強了,在國外也有非常可觀的市場。可是華為有八萬多員工持股,如果上市的話,員工的回報將會變少。

二、哇哈哈

哇哈哈就是典型的不差錢,宗慶後說銀行裡有100多億的存款,根本不需要上市融資。另一方面,哇哈哈股東有15000個,國家法律規定上市企業的股東數量不得超過200人,哇哈哈和華為一樣,是全體員工持股制,共同承擔風險。

三、老乾媽

堅決不上市,上市是騙別人錢。陶華碧這句名人名言相信大家都聽過吧。這麼多年以來,老乾媽一直堅持著本心:踏實經營、不偷稅、不貸款、不欠錢、不控股、不上市。

四、方太

只做高端油煙機的方太還真是表裡如一,也不想著打價格戰,方太的總裁茅忠群覺得為了銷量和規模而上市與方太一直以來所堅持的信仰是完全衝突的。

除此之外還有立白、oppo、vivo、順豐等很多大企業也都堅決不上市。

上市之後業務和策略等很多信息會變的透明,還會失去一部分控制權,這些大企業又已經不需要靠上市來闖名聲,贈銷量了,家底兒雄厚,何必被別人指手畫腳呢。


鎂客網


在全國工商聯發佈的“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有不少大的民營企業都沒有上市。500強以營業收入作為排名依據。

華為:排名第1,2016年營業收入5215.74億元。

正威國際:排名第5,2016年營業收入3300.19億元。正威國際集團是由產業經濟發展起來的一家以金屬新材料和非金屬新材料完整產業鏈為主導的高科技產業集團,近年來大力發展產業投資與科技智慧園區開發、戰略投資與財務投資、交易平臺等業務,在金屬新材料領域位列世界第一。

修正藥業:排名第57位,2016年營業收入636.01億元。修正集團於1995年5月成立,是集中成藥、化學制藥、生物製藥的科研生產營銷、藥品連鎖經營、中藥材標準栽培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民營製藥企業。至2016年底,集團下轄127個子公司,有員工10萬餘人,存量資產170億元。

娃哈哈集團:排名第104位。2016年營業收入455.92億元。娃哈哈是一家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食品飲料企業集團,為中國最大的飲料生產企業,產量位居世界前列。在中國29個省市自治區建有80個生產基地、180多家子公司,擁有員工3萬名。

鏈家:排名第194位,2016年營業收入292.92億元。房地產交易服務公司。

廣州立白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賣洗衣粉的。排名299位,2016年營業收入191.53億元。

當然只要一說不上市,就會提到的老乾媽。

不上市的原因無非就是三個:公司不缺錢,不缺知名度,管理層想更好的掌控公司。


麵包財經


近幾年,大公司紛紛謀求上市。2014年,新浪微博上市,京東上市了,阿里巴巴也上市。但是也有一些牛掰企業,宣稱誓死不上市,下面為你盤點下有哪些有名的企業卻宣稱不考慮上市。


3


華為。要說不上市的企業十個人有九個人會想到華為。確實是這樣的,因為華為太出名了,各種道聽途說的消息讓華為始終是個熱點討論的對象。比如,高工資,高強度,國家扶持等等,像前些年最有名的莫過於一篇關於華為的文章了,那就是《天堂向左,華為向右》讓大眾第一次把眼光聚焦到華為身上。華為是世界500強,也是國內最大的通訊供應商。任正非稱,華為沒有上市的必要,上市不僅會增加各種費用,還會改變現有的股權結構。任正非稱,華為幾萬員工持股,這是趕超同行業其他企業的重要因素,一旦上市,就要受到限制,不利於華為的長遠發展。除此之外,上市之後會有一批人變成富翁,他們的激情就會衰退,無論對華為還是對員工都不見得是好事。同時,任正非曾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不上市,華為就有可能稱霸世界。”如今華為真的做到了。





老乾媽。老乾媽的創始人陶華碧曾說,“我堅決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傾家蕩產。上市那是欺騙人家的錢,有錢你就拿,把錢圈了,喊他來入股,到時候把錢吸走了,我來還債,我才不幹呢。所以一有政府人員跟我談上市,我跟他說:談都不要談!免談!你問我要錢,我沒得,要命一條。” 老乾媽的企業文化,產品,商業模式和競爭壁壘決定了它根本不用上市,未來也不用上市。陶華碧做企業的初衷是為了家庭的生存,為了養家餬口,沒有馬雲那種要改變世界的雄心壯志,豪言壯語。跟華為,哇哈哈這些企業不同,這些企業上市確實可能也有股東太多的原因,但老乾媽完全沒有,所以老乾媽之所以不上市,完全是陶華碧個人思維方式的原因。





哇哈哈。曾是中國首富的宗慶後說:“人家說我們比較傻,不會用銀行的錢。我想還是穩定點好,娃哈哈是小步快跑,我們堅決不做心裡沒底的事。”對於娃哈哈而言,並不缺錢,沒必要上市。另一方面,是公司出於對股權和員工的考慮。 娃哈哈為何至今沒有上市是因為股東數量的問題。宗慶後透露,娃哈哈股東數量有15000個,根據國家法律規定,企業上市之前股東數量不允許超過200個,而且是要追溯到自然人。所以哇哈哈跟華為都存在股東太多的原因。不過隨著近年來哇哈哈品牌沒有前些年那麼的高光,要說這些企業以後誰最有可能上市,我倒是覺得哇哈哈可能性最大。





方太。方太是中國廚電行業的領導者,在家庭選購廚電用具時,很多人會把方太作為首選。創業20年,方太仍然是一個家族企業。 “不上市、不打價格戰、不欺騙”,這是茅忠群的“三不原則”。他說:不上市就是為了自己能夠真正的靜下心來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發展,因為上市公司會受很多的影響,股價漲跌,業績公佈,投資方對你指手畫腳,例如每個季度都要交報表,可能到時為了銷售的利潤不得不採取短期措施。看來,他們之所以不上市還是不想公開財務狀況。


當然除了上面說的四個企業外還有很多也很有名卻不上市的,比如,立白集團,步步高旗下的VIVO等等。其實上不上市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他們這些領導者帶領企業不斷壯大,為中國創造做出貢獻,為中國自己的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做出貢獻,做出表率作用。


情定江蘇


企業上市後能給公司帶來更多的資金和知名度,有的公司確堅持一直不上市,下面給大家盤點一下大家耳熟能詳卻沒有上市大企業。

立白集團2017年銷售額已經突破200億,洗滌劑銷量位居國內第一,立白洗衣粉佔國內市場份額53.2%,幾乎處於壟斷地位,現在產品代言人是黃曉明和楊穎,不過我還是更喜歡陳佩斯時候代言的立白。





相信不少人家裡都有這個調味料,王守義十三香最令人值得尊敬的地方在於它的微利,一盒調味料只賺8分錢,可謂是良心企業。


盼盼食品是福建晉江的龍頭企業之一,2016年銷售額達到65億,應該不少人都吃過他們的產品。

我是你的誰?你是我的奶茶......沒想到吧。。喜之郎年銷售額100億的企業居然還沒上市,不過對於80後印象最深的還是喜之郎果凍。

做辣條能馳名中外,非衛龍食品莫屬,作為辣條界的小王子,衛龍食品就單賣辣條就能達到年銷售額20億,相信a股裡面好多上市公司都不如它。

最後一位黑馬,今日頭條可以說是最有可能取代百度成為三巨頭之一的新興企業,年銷售額已達850億之多,其成名之戰來自2017年的百萬英雄和集十二生肖平分2億現金並有機會獲得金狗。



總的來說,不上市可以不用分紅給股東,也不需要對外公佈業績,對公司掌控也會更直接。只要現金流充足,不上市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我是股票財經學,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謝謝!


股票財經學


步入2018年以來,有不少我們普通大眾平常耳熟能詳的公司都紛紛宣佈將要上市,比如說已成功在美上市的嗶哩嗶哩、愛奇藝,和正計劃上市的小米等。此外,近日也傳螞蟻金服正計劃上市,而螞蟻金服一旦上市,將創下全世界最大的獨角獸上市記錄,大家震驚不震驚?

不過,震驚之餘大家也不要忘記,中國還有一批相當牛批且始終堅持不上市的公司,它們就是華為、OPPO、娃哈哈、老乾媽等等。

華為:不上市,我們就有可能稱霸世界

關於華為不上市,大家早就眾所周知。而作為華為公司的創始人任正非也曾多次對華為不上市發表過說法。首先,任正非曾說過:“豬養得太肥了,就連哼哼聲都沒了。科技企業是靠人才推動的,公司過早上市,就有很多一批人變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他們的工作激情就會衰退,對華為來說不是好事。。。員工年紀輕輕太有錢了,會變得懶惰,對他們個人的成就也不會有利。”

另外,任正非還表示:“不上市,華為就有可能稱霸世界。"從現在看來,如今華為的確是做到了。

同時,更現實的說法是來自如今華為的總稱,也是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她表示:“華為上市存在天然障礙,中國相關法規要求上市公司最多隻能有200個股東,而在華為,有超過6萬員工持股,顯然不符合要求的。另外,華為也不需要通過上市來籌集資金,華為不缺錢。”

VIVO:VIVO不缺錢,短期內不考慮上市

和華為同為科技企業的vivo也曾表示不會考慮上市。大家都瞭解,vivo和oppo兩家手機廠商除了在發佈手機產品上比較高調以外,公司本身極其低調,很少有老總或者高層出來說話,但是近年來vivo和oppo兩家的手機產品越來越受年輕人歡迎,市場份額佔比逐漸靠前。

而就在大家以外vivo會不會上市的時候,vivo智能手機創始人兼CEO沈煒曾表示:“vivo不缺錢,很多企業上市是為了融資弄點錢,而vivo現金流充足,不需要融資,所以短期內不考慮上市。”

老乾媽:我堅決不上市,上市是騙別人錢

老乾媽這家聞名中外的品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而老乾媽的創始人陶華碧女士就曾說到:“我堅決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傾家蕩產,上市那是欺騙別人錢,有錢你就拿,把錢圈了,喊他來入股,到時候錢被你吸走了,我來還債。所以我堅決不上市。”

其實,老乾媽也的確不需要上市,因為老乾媽始終堅持的理念就是:踏實經營,不偷稅,不貸款,不欠錢,不控股,不上市。從第一次買玻璃瓶的幾十元錢,到現在日銷售額過千萬,產品聞名全世界,老乾媽的這些理念從未改變過。

方太:不上市,不打價格戰,只做寂寞的高端產品

“不上市、不打價格戰、不欺騙”是儒商、方太集團總裁茅忠群的“三不原則”,他認為方太只做真正的高端品牌,不會一味地追求規模和利潤,更不會為了銷量而去打價格戰,這與方太所堅持的信仰是完全衝突的。

此外,除了以上介紹的幾個品牌以外,其實還有娃哈哈、立白等知名企業堅決不上市,而其背後的原因無疑是這些企業根本不需要上市來擴大名氣或者融資,他們自身的現金流就非常雄厚,不願在上市之後被他人指手畫腳。


3C派


首先要明確上市的目的是什麼?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募集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但不排除有的企業上市純粹是為了給高管圈錢。其次要明白什麼樣的企業才能上市。股份制企業才會上市,如果是合夥制或者國有獨資是不存在上市的必要。比如會計師事務所是合夥制企業,不會上市。中國菸草是國有獨資公司,也不會上市。

以此兩點來梳理,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些企業可以上市沒有選擇上市。

國內來說,非華為莫屬。華為2017年的營業收入達到6000億元人民幣,利潤達到了兩三百億元。他卻不選擇上,是為什麼?第一,華為公司發展不缺資金,每年滾滾利潤和銀行通分的貸款,給了他足夠的現金流,他不需要通過上市募集資金。第二,華為股權相對分散,一旦上市將按照股份制原則,進行權力分配。到那時,任正非僅持有1.5%票,是控制不了董事會的。


還有一個企業,規模稍微小一點,就是貴州的老乾媽。他一年的營業規模也達到數百億元,利潤數十億。老乾媽不選擇上市,按照董事長陶華碧的解釋是,企業有足夠的現金流與應付經營需要,並且,一旦選擇上市,公司就需要為股價穩定,花費太多的精力,會分散日常經營的時間。

至於現在都紅的像滴滴、小米、今日頭條,他們雖然還沒有上市,但一定會上市的。這是戰略投資者和參與公司融資的投資人必然的要求。


紅谷新視界


例舉不上市的企業很容易,著名的就這些,我來做個著名企業不上市的原因的簡單分析。

一、綜合實力最為強大的非上市企業是華為。華為公司為何堅持不上市呢?

規模最大實力最為強勁高科技大企業沒有上市的著名大公司非華為莫屬。華為公司2017年銷售額達到6000億,大大超過阿里巴巴和騰訊,我說的是營業額,華為沒有上市,所以市值無法去和騰訊阿里的幾萬億市值做比較。

華為根本就沒必要上市。華為松山湖產業基地


華為獨特的公司治理結構讓它對集團公司整體上市什麼的好像不敢興趣,華為是全員持股,比全民所有制企業還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員工是真正當家做主,幹得好就能得到多。

華為自身的科技研發和儲備能力夠強大,利潤也足夠高,自有資金足夠充足,當然不會把利潤全部分給員工,會拿出很大一部分投資搞自主研發,讓企業擁有持續的競爭力。

所以華為完全憑藉自有的資源便可發展很好,上市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來幫助企業解決資金短缺的需求就不是那麼迫切。

華為是全員持股,該體制也不是說會阻撓在國內上市,一旦上市,員工的股票能在資本市場套現,出售股票比努力埋頭搞科研,做產品,做市場還賺得多,那麼所有員工都去資本市場玩資本運作去了,誰還有動力埋頭公關搞科研,把產品做得精益求精呢。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就是看到這一點,如果華為上市,將徹底顛覆華為的狼性企業文化。讓華為員工變得懶惰,讓華為逐漸淪為一家平庸的公司。

所以資本市場是把雙刃劍,不是上市公司一定比非上市公司要高人一等,要優越。華為不上市也能做得非常好,非常優秀,可以一直堅持它這種做法,只要市場不拋棄它,只要它自我造血能力足夠強大,資本市場完全可以無視。

二、第二個規模比較大,非常著名也說堅持不上市企業是娃哈哈。

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曾經在很多場合說娃哈哈自有資金十分充足,一直有很多富餘的資金躺在賬上沒花出去,根本用不著上市去融資,如果上市,還要應付各種複雜的投資人關係把簡單的企業經營關係變得複雜,完全沒必要。宗老闆的觀點也有其正確性,經營管理企業就是要化繁為簡,不要搞得太複雜,太複雜,老闆當得累,成本還居高不下。

但是最近宗慶後改口了,娃哈哈也在做上市方面的謀劃,不遠的將來娃哈哈會成為一家上市公司。

娃哈哈不得已改變不上市初衷,正走在上市的路上。

為何宗慶後會改變當初不上市的初衷呢?肯定是有其苦衷的,首先是宗慶後自己歲數大了,而他只有一個女兒宗馥莉,迄今未婚,企業的接班人是個頭疼的問題,他女兒是在美國留過學的,經營管理企業的理念和她老爸相左,是主張企業上市的。如果娃哈哈不上市,把家族企業變成社會企業,那麼接班人問題不解決好,娃哈哈的發展就會遭遇嚴重的問題。就是企業交給誰來管理才好呢? 宗慶後就一個女兒,如果女兒一個人的力量管理這麼大企業過於單薄,就像美的的何亨健不把企業交給能力不行的兒子來接班找了外人方洪波,讓美的發生質變一樣。如果侷限於家族思維,娃哈哈的未來會越來越危險。

所以娃哈哈選擇改變不上市的初衷是把家族企業變成社會企業,解決企業持續發展的問題。

三、第三個非常著名堅持不上市的例子是非常有名的——老乾媽。

老乾媽不打廣告,不上市,不搞別的產業,堅持做辣椒醬,因為風格獨特,口碑卓著,為人所稱道。老乾媽堅持這三不政策來自於創始人陶華碧樸素的人生哲學和經營哲學。

就是一輩子幾十年如一日堅持認真做好一件事情,哪怕是件小事情,做到極致也能產生十分驚歎的結果。

老乾媽非常有必要上市。

2017年華為年銷售額6000億,2017年娃哈哈年營業收入455.91億,2017年老乾媽憑藉一瓶小小的辣椒醬年銷售額達到45.5億。薄利多銷,老乾媽辣椒醬硬是做成了硬通貨,認為拿錢出來打廣告,不如堅持做好品質。

陶華碧女士這種經營哲學是十分值得稱讚的,值得很多企業家學習。

陶華碧女士堅持不讓老乾媽上市的理由也很樸素,就是認為上市就是騙錢。有很多投行看好老乾媽主動上門想說服老乾媽上市都讓陶華碧給推掉了。說老乾媽永遠都不上市。

但時代在發展,陶華碧已經把老乾媽完全交給兩個兒子經營管理,一個負責產品生產,一個負責市場,陶華碧成了老乾媽的精神領袖。但我個人認為陶華碧女士的認識或許出於其自身認識侷限認為上市就是騙錢,堅持不上市,其實這種看法對老乾媽來看也侷限其發展。

老乾媽雖然是一家令人尊敬的企業,但上市對老乾媽來說也不是為一個蛻變的契機。海天醬油上市,市值1600億,也是堅持做好醬油這一樣調味品,上市後發展無疑比老乾媽快很多。

我相信老乾媽終有一天還是會選擇上市的,因為同為貴州省的明星企業,茅臺的市值是A股最高的。茅臺也好,海天醬油也罷,上市並沒有導致其產品品質下降啊。

其他堅持沒上市的企業還有王守義十三香集團等等,我就不逐一分析了。說得到位,希望大家點個贊。謝謝啦!


半山文化


中國沒上市但產品、財務狀況都很好的大企業還蠻多,排除國企,排除最近幾年起來的一些互聯網企業,排除被大家說爛了的華為、老乾媽、哇哈哈這些,再提幾家牌子比較響的。

廚電:方太

方太做的行業其實很細分,家電中的廚電,而且是高端廚電,但牌子做得非常好,應該中國人都聽過,從營收數據來看,2017年超過100億元,算是中國首家超100億的廚電企業,還是很不錯的。

家電:奧克斯

奧克斯的牌子應該也蠻響,主要做空調,尤其是中央空調做得不錯。2016年營收超600億元,雖然還比不上千億級別的格力、美的,但擠進第一梯隊綽綽有餘。

醫藥:揚子江藥業

江蘇人應該都聽過,這家企業到底有多牛,在工信部發布的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上,揚子江藥業已連續三年位居第一。

至於銷售額,當地媒體報道揚子江藥業利稅連續2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集團2017年產值703.32億元、銷售700.88億元,產、銷、利稅均比上年增長18%以上。

酒業:稻花香

和茅臺、五糧液、洋河這些A股酒企不同,稻花香主要是中低端產品,年營收已經達到500億(貴州茅臺2016年營收400億元),當然這是整個集團產業的綜合數據。

環保:中浪環保

這家企業也很不容易,民企500強中環保產業獨苗,營收200億左右。

除了這些,還有格蘭仕、鏈家、立白集團、華勤橡膠等蠻多的企業。至於這些公司不上市的原因主要有這幾個方面:

一是資金充裕,營收很好,上市沒有必要而且有控制權、管理、信息上的風險,最典型的就是華為、老乾媽、哇哈哈。

二是歷史遺留問題,比如修正藥業,財務數據很好,但包括董事長在內的高管總有官司纏身;揚子江藥業則有些改制爭議。

三是戰略選擇,比如格蘭仕,之前微波爐做得很好,資金流也很不錯,但現在也在謀求上市,因為戰略上想多元化了。哇哈哈、老乾媽之前也傳出了要上市的消息來著。

總的來說,根據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戰略、狀況,上市or不上市只是一個選擇,並非絕對的歸宿。


金融街偵探


在全國工商聯發佈的“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有不少大的民營企業都沒有上市。500強以營業收入作為排名依據。

華為:排名第1,2016年營業收入5215.74億元。

正威國際:排名第5,2016年營業收入3300.19億元。正威國際集團是由產業經濟發展起來的一家以金屬新材料和非金屬新材料完整產業鏈為主導的高科技產業集團,近年來大力發展產業投資與科技智慧園區開發、戰略投資與財務投資、交易平臺等業務,在金屬新材料領域位列世界第一。

筆者(微信公眾平臺:黃億曠)每天堅持講解,繼續講解來反饋粉絲朋友對我的支持,目前已經有很多粉絲都已經學會,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線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線的新股民,希望你發3分鐘看完,之前選的牛股很多,就比如:

我們來看上圖的亞太實業這隻股票,股價下跌至主力成本線時,本人發現此股股價不漲,主力資金卻是在不斷的流入,很明顯是主力在底部震倉吸籌,也在2號的這天果斷的發文講解,講過之後,到目前為已經連續的抓到4個漲停,很多的新手股民在看了本人的選股文章後,都是抓到了這46個點的收益。

當然這樣短線大漲的股票,通過這種選股方式選出來的也是非常多的,每一次講到,都有很多的新手股民抓到大漲的股票,再來看下一隻:

我們再來看海泰發展這隻股票,股價經過一輪上漲之後,再次下跌至主力成本線,本人通過一分鐘選股法發現此股有上漲的潛力,果斷的發文講解,很多的老粉絲朋友都是看了選股文章後,把握到了這三個漲停。

有朋友說,老師我才第一次看你的文章,這樣短線大漲的股票也沒有把握到,還有沒有這樣短線大漲的股票可以介入的,我們今天再次通過這種選股法選出一隻潛力股:

上圖這隻股票,和前面講到的亞太實業這隻股票在啟漲之前的走勢非常相似,同樣也是股價從高位快速下跌之後,在底部震盪吸籌,主力資金也在持續的流入,目前是一個量價齊升的走勢,後市極有可能連板上漲,對這隻股票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與我交流學習。

筆者在定期跟蹤研究很久的幾隻類似亞太實業、海泰發展的股..票已經選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查...看 最後,如果手中有個..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買..賣點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與筆者(微信公眾平臺:黃億曠)取得..聯...系,筆者看到後,必當鼎力..相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