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藉助湖南臺《親愛的客棧》的熱播,民宿客棧再次吸引了大眾的眼球。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對目的地的特色住宿需求也大幅增加。各種客棧民宿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各地迅速開張及蔓延,集中在各個特色旅遊目的地,形成了一股開民宿的熱潮和現象。透過現象,我們既可觀察到一種商業路徑,更體現了一種生活方式。許多人的夢想都是逃離大城市,在風景秀麗的小地方,開一家民宿客棧。

民宿熱的背後,除了是旅遊住宿業的細分產物,來自大城市的民宿從業者來到山川湖海,更是體現了城市之間的通達與通融。在夢想與自由,商業與生活之間,怎樣的選擇,就決定了怎樣的人生與追求。

南山上的打卡地

自從陶淵明吟出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後,出於對田園生活的嚮往,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南山”。對於湖南小夥魏傑來說,他心中的南山,是從洞庭湖邊因緣際會融入到“勒是霧都”的奇妙相逢。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眼前的這座南山,是我們兒時的後花園,曾以泉水雞聞名於吃貨間。如今,則由火鍋一條街代替了泉水雞的美食江湖地位。山上有南山植物園、一棵樹、老君洞、抗戰遺址博物館、大金鷹等景點,遍佈其間的農家樂只是泉水雞店主的附帶生意。直到去年,隨著消費升級及生活方式的變化,城市文藝空間及格調小店如一股風滋長蔓延開來。南山上也開了一家可以住宿的書店,開業之後很快就在朋友圈刷了屏,成為逼格閃閃的網紅店。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6年前,魏傑從大學畢業之後來到重慶,在一家電力國企工作。體制內的工作比較輕鬆,有大量的閒暇時間。於是,他在市中心投資開了一家快捷旅店。在經營過程中他認識了兩個同行。三個小夥伴都是外地人,都有著開旅店的經歷,而開一間理想的民宿則讓他們一拍即合。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南山優越的地理位置與優美的風景,成為他們的首選之地。坐在“山鬼”民宿無敵山景的露臺上,魏傑笑著說:“南山真的很特別,這裡居然有離主城這麼近的山。”喧囂紅塵與悠悠田園只有20分鐘的距離,山上山下就是兩個世界。他還記得去年春天,從城裡穿過長江驅車上山時,聞到淡淡的沁人心脾的花香。那一刻,他彷彿一下子回到了湖南老家的鄉居歲月。那是故鄉的味道,那有最好的時光。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我們跑遍了整個南山,才偶遇這裡。原來只是一所破爛的老房子,已經無人居住。我們貿然入內一看,發現山景絕佳。”魏傑介紹說:“哪知道經過勘探,竟是一座山體滑坡危房,我們真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坑。”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而且還是一個大坑。本來預算在200萬之內,結果為了穩固地基,必須先挖空做支撐,才能重新建造新居。這一挖差不多就耗費了60萬。不但大大超出預算,在山上施工的艱難更是超過了他們的想象:不能使用大型工具,不能砍樹,各種賠償……“你看五層樓的鋼筋房梁,去年夏天最熱的時候,硬是靠我們十幾個人一起抬起來做焊接澆築。”魏傑指了指樓梯轉角處的屋樑。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透過玻璃幕牆,只見那邊有幾個年輕女孩坐在沙發上,正擺著各種姿勢自拍。玻璃牆下是一片竹林,遠處連綿的山林蒼翠滿目,其間點綴著幾處灰瓦白牆院落。抬望眼,視野盡頭便是滾滾東去的長江,而對面山頭的“大金鷹”地標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為了將這美景盡收眼底,整個團隊付出了一年的心血。今年秋天,山鬼甫一亮相,便驚豔了時光。一座五層玻璃民宿,只有6間房,三個小夥伴每人設計了兩間。他們把更多的面積留給了公共露臺,只為不辜負南山這悠悠山景。

民宿建好呈現出來的效果,不但超出所有人的預料,更成為南山上新的網紅打卡地。坐在我們旁邊的一對情侶,就是特地從深圳飛來度假的。一問怎麼知道這裡的?答曰:從網紅的微博上看到的。不禁讓人相視一笑。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關於“山鬼”的名字,魏傑解釋說出自《楚辭》,意即山中的精靈。他們希望民宿除了有現代的設計,還需要有文化的內涵。

很多人開民宿都是懷著熱愛與理想,其實民宿也是一門生意。對於情懷和生意,魏傑說,不矛盾吧,我們把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生意自然就會上門來。生意,就是生活的意義。如今,魏傑已經全身心投入到民宿新生活之中。在每天的迎來送往間,與夥伴們坐擁山景,喝點小酒,不斷優化改進細節,盤算著何時才能收回超出的預算。或許更重要的,是邂逅一個女主人來告別單身。

目前,南山上的民宿效應已開始發酵,陸續有十幾家正在興建。不久,莫干山的民宿故事又將在這裡繼續上演。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在遠方安一個家

有人說,開民宿是中國新的上山下鄉運動。因為民宿往往建在山川湖海,是城市新中產逃離與歸來的內心追求及時代潮流。同時,也很好體現了大小城市間的融匯貫通。山鬼民宿的老闆分別來自湖南、浙江和廣東,而在貴州黔西南興義萬峰林下,隨著《爸爸去哪兒》節目的播出,“遠方的家”因為接待攝製組的入住而火了起來。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據“遠方的家”主人李雲基介紹,開拍一週前當地旅遊局和湖南衛視的工作人員就把整個景區裡面的客棧民宿看了一遍。“可能是我們相對比較獨立,周邊環境比較舒服安靜吧,離山很近。整個攝製組在我們家住了三天。”拍攝期間他正好回山東參加一個戶外活動會議,因此錯過了這批特殊的客人,“真的是好遺憾啊!”

李雲基是山東煙臺人,其他還有三個合夥人來自山東、廣東和貴州。“我們幾個都是驢友,有做酒店管理的,有當兵復原的。我曾在2012-2014年揹包把全國走遍了。當時來到這裡就很喜歡,景色、空氣和當地人的淳樸吸引了我。”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2015年春節,他帶著父母到興義自駕遊,老兩口也喜歡上了這宜居小城。“最初是為了給父母退休後在這裡養老有一個家。”李雲基說道:“沒想到找房子期間,萌生了做民宿的想法。因為我在煙臺經營戶外用品店,回去和幾個朋友一說,大家志同道合,這樣就開始籌建了。”

於是,經過考察他們向當地村民租了四棟樓,租期15-20年。每棟樓2-3層,每層200平米左右,每棟樓都設置有大廳及公共區域,每棟樓有10個房間,總共40個房間。房租加上裝修總投入約600萬元。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對於投資回報,他們並沒報太大的預期。李雲基說,在這裡能維持就好。因為新民宿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讓大家熟知。做民宿就是讓大家放鬆,“如果住酒店,在大堂不可能和不認識的客人坐著聊天喝茶吃水果。住民宿天南海北的客人其樂融融,就像一個大家庭。”這也是他們的初心,讓每一個客人都會想念:在遙遠的貴州大山深處有這樣一個大家庭。

靠著不錯的口碑,目前已有很多客人重返“遠方的家”。“還有的回去之後給父母買上機票,到我們這裡一日三餐和我們一起吃,一起做,一呆就是半個月。”而經客人介紹的客源現在已佔入住率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同許多景區一樣,興義旅遊的淡旺季非常明顯。所以,“遠方的家”春秋季的入住率一般,夏季和節假日全部滿房,冬天有兩個月遊客會明顯減少。“這樣挺好的。大家忙的時候都在,淡季就留一兩個在店裡,其他的要麼有事回去,要麼出去玩。”在城市呆夠了就回到大山的懷抱。在城市與遠方之間隨時切換節奏與狀態,這不正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嗎?

如今,李雲基的母親已退休了,父親要到12月才退休。年前他準備回去接父母過來一起過年。他說,那時候這裡就春暖花開了,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特別漂亮。

是誰從山川到湖海

從西南大山深處往返山東半島的海邊,便利的交通給民宿從業者提供了良好的通達條件。而跟李雲基選擇在遠方安一個家不同的是,他的煙臺老鄉小輝則選擇了從大城市返鄉創業。

小輝是一名設計師,在厭倦了一線城市的喧囂忙碌之後,決定回到濱海小城讓生活慢下來。煙臺舒緩的節奏,簡單真實的生活方式,是小輝喜歡的。他希望在浮躁的城市有一處可以放鬆的地方,院裡就是一個可以歇歇腳的小世界。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海院裡”是小輝打造的第二家民宿,有七間客房,打開窗子便是海,躺在床上就可以看日出。在小輝看來,“民宿除了是一棟房子以外,其實更多的是分享人生過程的一個場所。”他特別喜歡不管是朋友還是陌生人,在院裡子坐下來親切交流的氛圍,因為突然間大家就感覺距離很近。

許多民宿從業者都是設計師,民宿特有的建築空間屬性,讓設計師有著天然的優勢。對此,小輝認為:“其實有優勢也有劣勢,畢竟民宿的根本還是服務業。”在讓情懷落地之餘,他對民宿業有著更為理性的認識。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情懷不能拿來賣弄,應該是來溫暖他人的。現在這樣的推文太多了,什麼辭掉工作、賣掉房子去做民宿。應該提倡理性的去做民宿,綜合考慮投入產出,結合自己的特長,做自己的民宿。”

據小輝介紹,他的第一家民宿“花院裡”投資100多萬,房價300-800元,而“海院裡”投資200萬左右,房價600至1200元,目前一年入住率平均能達到60%。這樣的效益在三四線城市算是不錯的。

生活是平衡的藝術。現在小輝並沒有放下設計主業,只是把一半時間放在了經營民宿上。他希望通過民宿,讓跟多人體驗煙臺生活,一起面朝大海,等待春暖花開。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而沿著煙臺的海岸線再往東走,便可遇見另一座濱海小城威海。以海命名的城市,自然具有大海的性格,時而狂野如潮,時而溫柔似水。在藍天白雲的輝映下,一幢黃色的二層小樓成為了漁村的一道風景。這裡離海很近,不遠處便是碼頭,吹著鹹溼的海風,關耳同學的日子就這樣安逸了下來。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討厭上班的關耳留過學,喜歡旅行,一不開心就回家欺負財哥。於是在臺灣蜜月旅行回來之後,財哥拿出了山東老爺們的範兒:“我們也開民宿吧,開威海本土的民宿。”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於是就有了這間關耳民宿。因為姓鄭,拆開就成了關耳。親切上口,也成為女主人的暱稱。民宿共有四間客房,分別為席、趣、閒、懶,皆是舒適的榻榻米。因為用心,房間雖然不大,一切沒有標準卻做得溫馨舒適。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特別是與城市圖書館合作的書屋,讓關耳民宿如一股清流,顯得格外清新文藝。村上春樹、東野圭吾、王小波、高曉松、三毛、張小嫻、畢淑敏……來到這裡,與這些有趣的靈魂相遇。順便喝一杯關耳親手衝的咖啡,不經意間,一隻貓咪從身邊掠過。身姿輕盈,時刻彰顯著存在感。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人情關懷是民宿的基因

民宿的概念最早來自中國臺灣,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閒房間,或者閒置的房屋,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也許沒有高級奢華的設施,但它能讓人體驗當地風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熱情與服務、並體驗有別於以往的生活。”關耳說:“這是民宿的定義,不是靠著豪華的外表和華而不實的包裝。民宿就是家,旅途中的另一個家。”

“宛若故里”創始人金杜認為:與精品酒店的居住功能相比,民宿應該是一個生活場景,經營的是人與人的情感。實際上,“人情關懷”即是民宿與酒店最大的區別。湖北武當山福地居33號的主人鄒東斌對此感受頗深:“民宿更關注人情,人情冷暖。現在大家缺少的是人情關懷,因為有了人情關懷才產生交往。交往就是來來往往,這樣才會有生意,這種生意也是人情關懷的延續。”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3年前,武漢人鄒東斌與妻子邂逅了武當山。他們發現在這樣一個仙山福地,遊人們總是來去匆匆。沒有一個場所能讓人停留下來,真正去感受武當山的文化遺存。另一方面,大城市的空氣、交通等狀況都讓人壓抑又疲憊,尋找一處讓身心休憩的世外桃源,成為他們的夙願。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來到武當山之後,其道法自然的山水人文之美,深深打動了夫妻倆。他們決定在武當山開一間民宿,“並沒想太多,只是為了自己和小孩。”為了實現開民宿的理想,他們從此過上了武漢與十堰間的雙城生活。

要把夢想照進現實,並不容易。他們傾囊投資200多萬元,租來當地3戶村民的閒置房。從選址到與當地居民商談;從舊居改造到精心裝修,幾乎每一個環節每一處地方,都能感受到他們傾注其中的愛。最終呈現在眼前的這間絕美民宿,既古樸自然,又現代舒適。它與武當山融為一體,晨觀雲蒸霞蔚,夕枕茶香入眠。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若找一個理由問道武當山,邂逅福地居亦是修行。學太極習養生,浴靈氣陶身心,感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思,以便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鄒東斌說,武當山無形的道文化讓他收穫太多,而做福地居最大的感受就是“暢懷”。在茶室小憩,就能看到這幅出自國學大師的書法作品。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當初鄒東斌在做福地居身心俱疲的時候,這位國學大師來到福地居住了一週時間。臨別時,大師手書“暢懷”以贈,給予了福地居高度評價。這給了鄒東斌莫大的鼓舞,如一股暖流激勵人心。開業至今,福地居可謂往來多奇友,遍逢四海客。小往大來間,民宿裡的人情關懷不但讓人看見青山,看見綠水,看見美,更能看見你想要的那種生活。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中國特色民宿,比《親愛的客棧》更美,住一次炫耀一年!

正如小輝所說:“民宿是有溫度的、開放的、包容的、有正能量的,無論是從業者還是客人,分享人生的過程可以相互溫暖。”而在金杜看來,宛若故里正在做的,即是以民宿為入口,構建美好旅居生活的實踐工場。它可以在水邊、在山野、在阡陌。也可以是在大海盡頭、雪山之巔、神山之旁。總之,它看得見山、看得見水、望得見鄉愁。

民宿業是中國社會消費升級與轉型一道縮影,它如同在大河行舟,不斷有人靠岸起航上船下船。其道阻且長,唯有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