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表的編制步驟與實例

摘要: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產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既可能表現為盈利,也可能表現為虧損,因此,利潤表也被稱為損益表。它全面揭示了企業在某一特定 ...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產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既可能表現為盈利,也可能表現為虧損,因此,利潤表也被稱為損益表。它全面揭示了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實現的各種收入、發生的各種費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業實現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情況。

利潤表的編制

我國企業的利潤表採用多步式格式,分以下三個步驟編制:

第一步,以營業收入為基礎,減去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去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和投資收益(減去投資損失),計算出營業利潤;

第二步,以營業利潤為基礎,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計算出利潤總額;

第三步,以利潤總額為基礎,減去所得稅費用,計算出淨利潤(或淨虧損)。

例題:

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某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科目發生額為1 990 000元,“主營業務成本”科目發生額為630 000元,“其他業務收入”科目發生額為500 000元,“其他業務成本”科目發生額為150 000元,“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發生額為780 000元,“銷售費用”科目發生額60 000元,“管理費用”科目發生額為50 000元,“財務費用”科目發生額為170 000元,“資產減值損失”科目借方發生額為50 000元(無貸方發生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為借方發生額450 000元(無貸方發生額),“投資收益”科目貸方發生額為850 000元(無借方發生額),“營業外收入”科目發生額為100 000元,“營業外支出”科目發生額為40 000元,“所得稅費用”科目發生額為171 600元。

該企業2008年度利潤表中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淨利潤的計算過程如下:

營業利潤=1 990 000+500 000-630 000-150 000-780 000-60 000-50 000-170 000-50 000-450 000+850 000=1 000 000(元)

利潤總額=1 000 000+100 000-40 000=1 060 000(元)

淨利潤=1 060 000-171 600=888 400(元)

本例中,企業應當根據編制利潤表的多步式步驟,確定利潤表各主要項目的金額,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①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或-投資損失)

其中,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②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③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利潤表的編制步驟與實例

利潤表的編制步驟與實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