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載機不會被阻攔索絆倒嗎?

馬迎旭


航母出現後,戰鬥機上艦成為艦載機,由於飛機起落距離較長,而航母甲板長度有限,所以人類發明了攔阻索,作用就是用來勾住降落中的飛機,從而讓飛機可以在較短的距離內停下來。攔阻索自二戰航母廣泛應用開始,就已經是航母的標配之一。由於當時在航母上降落,主要依靠飛行員目視把握,因此誤差大,風險大,所以在當時航母攔阻索通常有10條之多,就是為了確保飛行員能夠勾住其中一條。更有甚至,當時日本的航母甚至有多達15條攔阻索。二戰後至今,全球僅有中美俄三個國家可以生產航母攔阻索,英國因為使用垂直降落的F-35B戰鬥機,已經放棄了攔阻索的生產;法國則不具備生產攔阻索的能力,必須從美國進口。

攔阻索不是一根簡單的鋼索,而是在兩頭帶有特定的阻力產生裝置,其中最複雜的就是這套阻力產生裝置,一般在飛機尾鉤勾住攔阻索時,攔阻索被拉長,然後通過一系列複雜的傳導系統把力量傳導到甲板下層的阻力產生裝置,阻力產生裝置會對應攔阻索兩端不同的拉力產生不同的阻力,最終保證兩端受力平衡,從而讓飛機平穩靜止而不會因為力矩不同而翻倒。

現代航母通常佈置4條攔阻索,這些攔阻索平時隱藏在甲板下,需要的時候由弓形彈簧支撐豎起。既然攔阻索要豎起來,那麼艦載機會不會被攔阻索絆倒呢?明確的說,是不會的。這是因為:

1、攔阻索的抬起高度僅有2英寸,也就是5釐米高,這個高度想絆倒一個人都困難,而艦載機的機輪通常直徑在30釐米以上,所以5~7.5釐米高的攔阻索即使沒有被艦載機的尾鉤勾住,也根本不可能絆到飛機的起落架,而是會直接被飛機輪子碾過去。

2、艦載機在著艦的時候,通常是機頭上仰,後輪先觸地,前輪後觸地,而後輪觸地的同時,尾鉤已經放下,所以尾鉤會先勾住某一條攔阻索,之後前輪才會觸地,這樣就有效避開了前輪被攔阻索絆倒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尾鉤先勾住攔阻索,前輪才會觸地。而如果尾鉤沒有勾住攔阻索,那麼意味著飛機已經衝出了攔阻降落區,那麼就只能加大油門,抬頭復飛,然後準備下一次降落。

3、攔阻索自身也有控制裝置,其依靠壓力進行控制。在沒有飛機降落時,攔阻索都處於隱藏放平狀態,只有在飛機降落時,在飛機接觸甲板的一瞬間,由於壓力變化,攔阻索會自動彈起。也就是說,平時攔阻索都是貼著甲板平放,只有在飛機觸地的一瞬間,由於有壓力的變化,攔阻索才會彈出來,等飛機著艦成功後又會再收起來,所以絆倒飛機的可能性為零。

綜上所述,航母甲板的攔阻索,因為其高度過低,想要絆倒降落中的艦載機是不可能的,而平時航母攔阻索又以平放狀態緊貼著航母甲板,所以更不可能絆倒飛機。我們不用擔心攔阻索會絆倒飛機或者造成事故。


谷火平


航母是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象徵,航母的作用很大,可以在海面上充當臨時指揮中心和軍事基地,而航母的戰鬥力其實更多的來自於它上面的艦載機和周圍的戰艦,比如驅逐艦,潛艇等,航母自身的戰鬥力其實沒多少,而對於艦載機來說,在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是最危險的,而現在的航母都會有阻攔索來攔截戰鬥機,防止減速不夠衝入海中,那麼有網友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艦載機會不會阻攔索絆倒呢


其實這個問題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早就考慮到了,這其實對於艦載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樣東西,而且製造難度也很大,前幾年美國說中國技術落後,連一條阻攔索都造不出來,不過現在中國不僅可以造出質量優異的阻攔索,連航母都造了三艘了,可見發展之快。

阻攔索在1911年就被髮明出來了當時美國為了攔住四百多千克的飛機,在那以後,阻攔索就出現了,主要是給航母上的飛機一個保險,也可以防止飛機出現事故。因此成為了一個必不可少的部件。

大家的印象中,阻攔索就是一根比較粗的繩子,而且是被固定在甲板上的,飛機從空中降落下來,在甲板滑行時速度是非常快的,這樣一根繩子在那,可能會被認為容易勾住飛機的輪胎,發生事故,那麼到底會不會有危險呢?

其實,事情並不是想象的那樣,飛機降落都是後輪著地,而且飛機輪子是很大的,一般有半人高,而阻攔索只是一道不高的繩子,飛機輪子會直接碾壓過去,並不會發生絆倒的情況,阻攔索雖然是鋼製的,但是裝置有減震裝置,很有彈性,可以減少慣性造成的損害,也會避免過大的加速度給飛行員帶來傷害,而且阻攔索下有一個凹槽,輪子碾壓以後,會縮進去,這也是一個很困難的技術。

阻攔索在需要工作時,會自動彈出高度給尾鉤,在其他情況都會直接壓進去,並不會被絆倒,而且飛機是仰角降落,這種情況還未發生過,科學家可是很聰明的。


諸葛小徹


不會的,航母阻攔索,用於將將艦載機高速攔停,是艦載機名副其實的“生命線”。與岸基飛機著陸時可緩慢減速平飛大相徑庭,艦載機著陸必須加速著陸,一旦阻攔索尾鉤未能掛住艦載機,必須能快速拉昇逃逸。因此艦載機著陸對甲板阻攔裝置要求極高。

那飛機的輪子為什麼沒有被阻攔索絆住?這個其實不難想,首先如果地上放條繩子你開車過去是會碾過去還是被絆住?

攔截索也一樣,沒被勾到的攔截索安穩的放在地面上,不是像絆馬索似地拉起來,當然擋不到飛機。

而且如果飛機平放在地上,掛鉤和輪子是在一條水平線上的,更何況飛機降落的時候都是仰起的,這時候掛鉤比輪子要低,掛鉤勾到攔截索那會輪子還沒落地呢。

注意看艦載機降落的視頻,我們可以觀察到,在飛機降落區,就是輪子觸地的區域,在第四道攔阻索的前面(一般甲板上有4條阻攔索,確保前面沒攔住,後面接著阻攔),掛鉤比後輪低先觸地。攔阻鎖是一道一道拉起的,並不是一起拉起。基本上就是飛機後輪過了一道鎖,就拉起一道。這樣就確保了輪子不會被阻攔索干擾或絆倒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著名時事評論員陸飛


不會,航母的阻攔索是艦載機的生命線,它不只是一個阻攔索,而是一個阻攔索系統,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戰機著陸時,升起到一定高度,便於在戰機著陸時使艦載機尾鉤鉤到,而後通過阻攔系統的一系列工作產生阻力使艦載機在幾秒內速度減至為零,這個高度不會過高絆到戰機的著陸輪,又能鉤到艦載機尾鉤。航母的阻攔索一般設置4-6道。

目前世界上普遍應用的阻攔系統是液壓式阻攔系統,技術最高的是美國福特級航母,其使用了一種AAG電磁阻攔系統,據不可靠消息稱,我國的第三艘航母也會應用類似技術




武裝軍士


如果說攔阻索被拉斷這個是完全有可能的,美國航母在訓練時多次拉斷攔阻索,最近報道的一次應該就是E-2預警機拉斷了攔阻索,但是在飛機墜下甲板後,居然奇蹟般的又飛起來了,但甲板上的人員就沒有這麼好運了,凡事被斷裂攔阻索碰到的人全部斷腿!還有就是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去敘利亞參戰的時候,蘇33降落直接拉斷了攔阻索。但是如果說攔阻索絆住起落架,造成艦載機被絆到的情況,這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這個其實不難想,首先如果地上放條繩子你開車過去是會碾過去還是被絆住?攔阻索在航母上的高度其實很低的,遠遠低於艦載機起落架輪子的直徑的1/2,而且以戰鬥機輪子的尺寸碾壓攔阻索上,這點影響忽略不計。


更何況飛機降落的時候都是仰起的,這時候掛鉤比輪子要低,掛鉤勾到攔截索那會輪子還沒落地呢,沒被鉤住的攔阻索高度太低,不會有任何影響!這個有點杞人憂天了,天使永遠不會塌下來的!


狼煙火燎


不會的,你開車的時候地上有一根繩子,是會碾過去還是被絆倒?

攔截索也一樣,沒被勾到的攔截索安穩的放在地面上,不是像絆馬索似地拉起來,當然擋不到飛機

你說的攔截索懸空的問題,事實上,只要高度低於輪子一半的繩索都是可以被輪子碾過去的,畢竟是軟的..你可以隨便找個輪子試驗下,設計攔截索的人不會沒考慮到這個問題,你看那個高度和輪子半徑比低不少

當然通常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碾不到攔截索的,畢竟飛機降落是仰角降落的,少數情況下碰到了了也能過去。


ICEMAN冰人


絆倒不可能吧!要麼阻攔索斷掉,要麼脫鉤,直接再起飛


拿破輪166209125


當然不會,反而是擔心艦載戰鬥機的尾鉤鉤不到攔阻索,攔阻索在甲板的高度一般只會懸空十幾釐米,而兩端繃緊不松馳,對飛機輪胎的影響很小,你可以想象下汽車輪輾過會不會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