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之間真的很難相處嗎?

每日一hua


婆媳關係的話題是經久不衰的話題,每次談起都會聽到各種不同的意見。

分享我身邊兩個朋友的故事。

5年前,公司裡有一對情侶,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女同事每天都跟我們叨叨,她跟婆婆親如姐妹,什麼話都跟婆婆說,婆婆也很喜歡她之類的。我們都只是笑笑不說話。男同事比較弱勢,什麼都聽她的,我們也不知道她們講的對不對。後來,兩人結了婚,結婚以後整個事情都變了。女同事開始各種吐槽她的婆婆,又懶又饞,不會看眼色,不會照顧人,說話不中聽等等等等。我們都很納悶,問她之前不挺好的嗎?她很尷尬的說:你不懂,沒在一起住,覺得什麼都好,在一起住了就什麼都不對了

哦!看樣子,要產生距離才能變好啊!真的這樣嗎?

另外一個朋友,農村人,結婚的時候父母拿出所有的積蓄給他在濟南付了首付,老兩口依然住在三十年前蓋的土房子裡。剛結婚還好,小兩口享受著兩人世界,每個月付了房貸其餘的錢拿來吃吃喝喝,直到最近有了孩子矛盾產生了。

媳婦希望婆婆能來濟南帶帶孩子,婆婆因為有老寒腿出門不便,沒辦法幫忙帶,媳婦就常常抱怨老人不懂事,不給幫忙,也不給錢請保姆之類的話。兒子左右為難,看樣子距離也不是能處理婆媳關係的根本啊!

那到底該怎麼樣處理婆媳關係呢?婆媳關係真的就沒有好的嗎?關鍵在於兒子的態度

男人作為母親的兒子,妻子的丈夫,處理起婆媳關係來要有超高的情商。

首先要做到公平,公平不是兩碗水端平,也不是誰有理向著誰,而是要學會勸解,不能直面衝突,要學會循循誘導。

其次要學會善意的謊言,面對母親要勸慰母親讓小,面對妻子要安慰妻子敬老,或者兩面都說對,先消了氣,心平氣和的再解決事情!


自我掌控世界


以我身邊的情況來看,答案是肯定的,婆媳關係不是一般的難相處!

豈止難相處,簡直是敵人!(原諒我再一次感嘆)



先說說我二大娘(我媽的第二個姐姐),我二大娘退休前是我們市廣電局的科級幹部(正兒八經的高材生),待人處事在我們家族長輩中算是出類拔萃的。

所以我二大娘跟幾個姐妹關係處的都不錯,包括家族中的口碑也是非常好的。

再說說我二大娘的媳婦,也就是我表嫂,南昌大學的老師(具體級別不太清楚),正經的城裡人,爸媽都是大學老師,算得上書香門第,待人處事算得上溫文爾雅。

不吹不黑,我表嫂的身材,氣質都是沒得挑的。

按理說,婆婆媳婦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各自脾氣也安好,相處起來應該問題不大對吧?

一開始的確還好!嗯,可以說很好!



那會兒我二大娘稱呼兒媳為小七(外號),她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家小七小七的。。我媽當時那個嫉妒的啊哈哈~

某種程度上,我一直認為我二大娘締造了婆婆兒媳完美相處的典範。

然而所有的美好就在我二大娘搬去兒子家後(幫忙帶孫子)被徹底碾碎了。。。



這裡頭關係太微妙了:

兒子兒媳吵架,我二大娘介不介入呢?不介入吧,她很憋屈,介入吧,兒媳很憋屈(年輕人不喜歡長輩干涉內政);

二大娘疼愛孫子的方式:比如夾菜給孫子吃,勺湯給孫子喝怕燙了孫子自己先試嘗一下----這些舉動在我表嫂看來,卻是太不講究太不衛生了。。。

沒有誰對誰錯,純粹觀念上的分歧,卻又勢同水火不可調和。。。

彼此怨念久了,總會有交鋒,及至後來,我表嫂跟我二大娘已經形同路人,她們也不吵架----畢竟還是體面人。

但彼此關係早已冷若冰霜,平時照面不打招呼,不在一個桌上吃飯。。。



這一段關係的轉變,僅僅用了半年。。。

而這,還是我們家族中婆媳關係處理的算是最好的了。。。

其他的,我都不想說了。。。尤其是農村的婆媳,簡直雞飛狗跳不共戴天,我對天發誓沒有一點誇張。

沒有歧視農村的意思,我小時候也是農村長大的,農村的悍婦再碰上個厲害的家婆,那這日子絕逼過不下去了。。。



當然,也不是說婆媳關係就完全沒辦法好好相處,但至少,如果生活在一個屋簷下,那對彼此的寬容度絕對是極大的考驗。

如果可以,婆媳真的最好不要一起生活,真心話。

分兩邊住,平時串串門逢年過節聚聚,彼此還見的親熱,長年相處,生活習慣,觀念的巨大差別,多多少少還是會有矛盾的。

當然,如果哪一天爸媽老了,需要照顧了,那該接過來還是要接過來的。


鱸魚兄弟暖心行動


婆媳之間怎麼相處,似乎是個有爭議的話題,一般婆媳之間有幾個焦點產生,第一種,婆婆心裡那個不滿意啊,看著自己兒子被媳婦呼來喚去,自己都捨不得說一聲,看到媳婦讓兒子幹活,心裡老大的不痛快,我都沒有讓兒子洗過衣服,所以會不經意的在兒子面前說媳婦的不是。其實人家媳婦讓自己丈夫乾點家務活,那是為了丈夫身體好,媳婦好心卻落來埋怨。

第二種情況, 媳婦娶進來,自小在孃家什麼都不幹,也就像在家一樣,吃住用婆婆,婆婆大度的可以,但是遇到身體不太好的婆婆,可能就會很累,時間長了,也會爆發導火索。

第三種儘管婆婆很通情達理,但是自己的寶貝去和另外一個女人親親我我,突然之間,老媽的心裡不平衡了, 她搶了我的兒子,我的想法奪回來,在兒子和媳婦面前表現的很失落,兒子媳婦有的不知道為什麼,可能就會誤會婆婆。

第四種情況關於孫子女的教育問題,也是婆媳之間的一個不和諧因素,因為年代不同,教育方法就會有差異,如果媳婦不願意讓自己來教育,那可以尊重媳婦的意見,必定涉及到孫子的未來,所以還是理解就好,媳婦也要體諒老人好心,不能傷婆婆的心,那也是她的孫子,手心手背都是愛。

其實還有好幾種情況,不一一列舉了,婆媳之間要有一個寬容理解的心態,來對待婆媳關係,多為對方著想,人家養了二十多年的女兒嫁過來,我要對人家好,看到他們小兩口甜甜蜜蜜,不就是我們作為長輩幸福的一件事情嗎,兒子有人管了,我這個老媽終於可以放心了,受點苦給他們做飯洗衣服沒有什麼。反過來媳婦也要體諒婆婆,我能找到這麼優秀的丈夫,要感謝婆婆公公的培養,嫁過來就是大人了,媽媽也說過在婆婆家裡和在孃家一樣,要孝敬公婆,尊敬長輩,有些活要搶著來做。

家和萬事興,理解萬歲,婆婆看著媳婦滿意,媳婦多和婆婆拉近感情,過年過節給婆婆買身衣服,或者說些感謝的話語,一家人才會幸福甜蜜!



唯美行者


婆媳之間應該是容易相處的。畢竟是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也有著同一個目標,那就是如何讓家庭幸福?在婆婆眼裡,媳婦是自己兒子的終身伴侶,又是孫子的母親;在媳婦眼裡,婆婆是丈夫的母親,也是自己孩子的奶奶。有婆婆在,就有了一個免費的保姆,幫忙看家、帶孩子、做家務,讓兒子媳婦他們放心搞事業掙錢,給他們減輕了生活上的不少負擔。作為媳婦就應該心存感激,就應該與婆婆和諧相處。有媳婦在,就有了一個完整的家,家裡就有了新的女主人來打理這個家。陪伴兒子一輩子,撫養孫子健康成長。而且,還要協助兒子贍養我們。媳婦離開養育自己二十年的父母,到來這個新家真的很不容易。我們為人婆的為什麼不能善待媳婦呢?又有什麼理由不能與媳婦和平共處呢?



婆媳之間要想和諧相處,能夠做到以下幾點就不成問題。①相互多一些理解,彼此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以心換心。②相互多一些交流溝通,有話說在桌面,不憋在心裡。③相互多一些賞識,不要成天拿著放大鏡找對方缺點。④相互多一些關愛,婆媳是長輩與晚輩的關係,不是天敵,要相互關愛。⑤相互多一些信任,少一點疑心。⑥相互多一些糊塗,凡事不要太清楚。⑦相互多一些隱忍和包容,畢竟是一家人,忍一忍,讓一讓,家庭會多一些快樂!(圖片來自網絡)


言勸


我結婚三年,育一兒一女。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婆媳是最最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卻是因為一個人變得最最親近的人。

我和我的婆婆說疏遠談不上疏遠,說親密卻永遠少一分親密。我倆性格上有一點相似,就是倔強。她決定的事,我的建議她從來不聽,她做什麼事,也都只是象徵性的問問我。她有什麼打算就告訴我結果,從來不理會我的感受。

我有時候會考慮她的感受,比如帶孩子,我會考慮她帶久了累,我會主動承擔,吃飯時我會自己管孩子,先讓她吃,反之,她從來不會因為孩子耽誤我吃飯而考慮先讓我吃。

嫁入婆家,你會感覺自己是外人,不管是十年也好,二十年也好,甚至更久,他們永遠會防著你,從來不會把你當自己人,你對她們掏心掏肺,結果呢,感動的只有自己。

婆媳是千古難題,婆婆眼裡沒有好媳婦,媳婦眼裡也沒有好婆婆,禮到即可,點到為止,付出太多,也得不到回饋,別做的太過分,維持一種不親不疏的關係即可。


橘微冷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婆媳本來是兩個沒有關係的人,因為一個男人,你們才會在一起相處。

至於是否很難相處這個問題,答案不能是肯定的。因為有很多通情達理的婆婆,也有很多刁蠻的婆婆。當然,也會有很多不明事理的婆婆,和善解人意的兒媳婦。

兩個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難免會有些摩擦。一般只要不是那種特別喜歡刁蠻人的婆婆或者兒媳婦,雙方都可以互相理解,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大部分的人都是有素質的。

當然,也會碰上捂不熱的婆婆或者兒媳婦,如果是這樣,兩個人之間就很難相處了。

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在一起生活。逢年過節的時候,帶著禮物給婆婆,兩個人都會歡喜。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傾聽那些故事


自古婆媳關係一直倍受爭論,兒媳婦認為婆婆沒有把自己當做閨女對待,而婆婆認為兒媳婦沒有把自己當做媽媽對待,慢慢的因為生活瑣事兩人心存芥蒂,會導致兩人關係越來越僵。

個人覺得,婆媳關係並沒有想想中那麼難相處,只要多付出、多用心,相信關係一定會越來越好,

小編來說說幾點注意的事項:

1.多些理解!兩個生活在不同環境的人,因為共同愛一個人(媽媽的兒子/媳婦的老公),而選擇生活在一起,自然會有各種不同的生活習慣,這時多多換位思考、多些理解對方為什麼這麼做,這樣的話自己也不會心生怨氣,而且還能促進婆媳兩人關係的發展

2.多些包容!家庭生活中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瑣事,難免有不一樣的做法,無論誰對誰錯,多些包容千萬不要去計較。本來生活就不易,爭吵、計較只會讓這個家庭更加不和。正所謂家和萬事興,良好的婆媳關係會讓這個家庭更加和睦!



3.多多用心!嫁入婆家即為婆家人,兒媳婦多多心疼婆婆這個為家辛苦付出二三十年的女人!而婆婆從媳婦時代走過來,更應懂得兒媳婦的不易,一個在孃家的千金大小姐,因為喜歡你的兒子而遠走作為家庭主婦,這種轉變需要一個適應過程,縱有不對的地方,長輩也應多多理解和心疼!


4.切勿爭吵!所謂三歲一道溝,婆媳之間的溝通相對比較困難,年輕人有年輕人處事風格,老人有老人的做事選擇,遇到觀點不一致的問題切勿爭吵。爭吵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嚴重影響婆媳間關係。

所以,婆媳之間只要維護好這幾點,多些理解與包容、少些爭吵和不和,婆媳關係即可變為母女關係,想不好都不可能,

家和萬事興,一起努力吧!


百變小豬zy


婆媳是天敵呀!中國四大內部矛盾之一呀,我覺得無解!也有相處好的,但大多都是各自有著小心思的,僅僅維持著表面的平衡的。

婆婆不是媽,所以兒媳和婆婆互相也別對彼此抱什麼太大希望,處的好最好處不好也別往心裡去,她又不是你媽,憑啥事事想著你呀,你又不是她閨女,她憑啥要求你這要求你那呀,最好是敬而遠之,婆媳關係本身就敏感,不在一起住還好,在一起住矛盾就凸顯了,趕上情商低的婆婆兒媳,一句話可能她無心你有意,就結上樑子了,這麼慢慢積累著,等哪天爆發的時候,這些事都被翻一遍,矛盾就愈演愈烈了。

有些本身就強勢的婆婆,事事還想壓著兒媳婦一頭,這又不是舊社會,這一套行不通。有些兒媳呢,對待婆婆過於苛刻,這樣也不合適,畢竟是你老公的親媽。

我覺得,維持表面的平衡就行了,井水不犯河水,沒事最好別往一塊摻和,另外當老公的得情商高一點,學會和稀泥,千萬千萬別幫著自己媽欺負自己媳婦,其實大多數兒媳婦是講道理的,比如我,咩哈哈哈哈哈,只要你先把自己的小家顧好,你媳婦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受重視的,她看在你的面子上不會跟婆婆斤斤計較的,矛盾會少很多。


一朵行走的小花兒


談到這個問題,很讓人頭疼,這就是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



作為也婚人士,談談我自己的觀點,我始終相信一個道理,好婆婆眼裡沒有惡兒媳,好兒媳眼裡沒有惡婆婆,造成婆媳關係緊張的原因有很多,一個在良家生活了十多二十年的時間,突然換到另一個家庭,由於兩個家庭的生活方式多少有點不一樣,多少有點隔閡。所以過去人們都講究門當戶對。

如果女孩子在良家是一個嬌生慣養的小公主,什麼事都是自己說了算,連自己爸媽也得看自己臉色過日子的人,嫁到一個婆婆就是掌門人的家庭,不出問題才怪,而且我認為現在的女孩子太過於抬高自己,都認為嫁到你家來,就是你家來就是你家的福氣。如果女孩子存在這樣的心裡,跟婆婆能相處得好嗎?畢竟婆婆是長輩,不可能讓她來給你當下人吧,其實現在婆婆給兒媳低頭哈腰的有很多,在這個男多女少的國家,很多打了一輩子的光棍,如果是沒什麼地位,沒什麼經濟條件的人家,找個兒媳都是似為珍寶,要是某家三十多歲的兒子還沒找到老婆,還會成大家的笑話,所以我認為現在欺壓兒媳的婆婆基本不存在了。以前是兒媳服侍公婆,現在是公婆服侍兒媳了,當然我不是針對所有的女孩子。



談談婆婆存在的問題,我們都說要立業先成家,有的婆婆認為娶了兒媳又多一個人掙錢了,認為兒媳就是來幫兒子掙家的,就是來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也不多花時間跟她溝通,瞭解瞭解她,甚至把他當兒子一樣責罵,按排這樣,按排哪樣,兒子在怎麼責罵,都是自己兒子,但兒媳就不一樣了,要不是因為你兒子,誰會到你家來,也沒有什麼血緣關係,按排自己不喜歡的事當然不能接受。最不能接受的是婆婆老是兒媳跟別家的比較,誰家的兒媳會掙錢,對父母長輩又孝順,自己的兒媳就是個一無事處。認何一個兒媳聽到這樣的話都會不高興的,這也是很多矛盾發生的起因,作為男人,婆媳之間相處得不好,是很為難的,誰都得罪不起,什麼都聽老婆的,父母說你不孝,娶了媳婦忘了娘。什麼都聽父母的,老婆又說你不愛她,或是沒主見,搞不好老婆都得丟掉。這時不得不對誰都只報喜不報憂。在二人之間,當一個跑腿“漢奸”。



至於婆媳關係,凡事多溝通,多一點信任,少一分猜疑,多一點關愛,少一分埋怨。我相信搞搞婆媳關係便不難。個人觀點,歡迎留言評論!


小蝌蚪的獨白


婆媳之間真的很難相處嗎?

婆媳之間難相處,是眾所賙濟的事。農村人過去常說:“嫁後漢子跳苦井,娶後媳婦捉妖精,”意思是說,女人如果嫁第二家,勝似跳入幹水的井,自我遭罪。男人如果娶上第二老婆,勝似捉了個活妖。雙方彼此互不瞭解情況,個人本性,個人愛好,家庭情況與風俗習慣,等對問題,難易相處。又說:“克公不克婆,克婆事不和,”意思是,如何娶到媳婦與公公說不到塊,倆人互相應言,很少正面對嘴,要通過婆婆和孩子傳送。而克婆事不和,那就不好說了,婆婆和妻子一直在家裡生活,碰鍋客碗事是常事,何況天天在一生活。

婆婆與媳婦倆人不是同代人,各人經歷不同,認識上區別,生活方式的區別,特別是消費的差別,經常炒炒鬧鬧,不相忍讓,自以為私,家裡不和,婆難忍媳婦,媳婦看不慣婆婆,白眼相瞪,左鄰又舍評理,親戚朋友說合,鬧的飛飛揚揚,婆媳很難相處。

如今婆媳有了新變化,人們住宿寬敞,娶媳婦另用新家,婆媳很少相聚在一塊,各有所居,只多說不在一起,互相不對嘴,糾纏糾分少,同情忍讓多了,消費理念變了,尊老孝敬長輩思想意識提高了,正面衝突不見了。互相學習,互相長進走到一起,過幸福如快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